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读写策略

2020-09-14 20:14狄潜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读写训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狄潜

摘要:核心素养理念之下,高中语文教学学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阅读与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两巨头,他们之间相互促进,密不可分。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喜欢将两者分离开来,试图以方法引导的方式来教育学生,但取得的效果并不显著。其实,读写结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一种常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应该有力推动,以引人入胜的教学方式,独特的课程组织手段,使学生通过阅读汲取写作之营养,通过写作提升阅读审美,两者兼收并蓄,读写并悟,搭建语文核心素养发展新平台。

关键词:高中语文;核心素养;读写训练

分类号:G633.3

进入高中阶段,学生对语文学习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与此同时,学生的语文能力发展并不均衡。尤其是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单纯追求了学科分数,但不注重语言积累,使得学生语文综合创新能力并不强,在考试中很难取得较高的分数。加之高考改革的推动,对学生读写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阅读的知识面逐渐拓宽,写作的立意、谋篇能力要求也逐步提升。因此要使学生语文学习有所突破,必须要从阅读和写作入手深度整合,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学以致用,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

1.读写结合,发展学生核心素养

阅读作为语文学习的有效方式,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而写作作为衡量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一种有效方式,千百年来也是广受推崇。在高中语文教学推进的过程中,教师不要刻意去推进学生以读促写,也不用片面追求以写引读,增加学生的阅读负担,而是可以探索两者的自然结合,让学生自主尝试读写结合的方式来学习语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发展很有帮助。

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公民的核心素养要求不大提升,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成了语文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语文课程推进过程中,不仅要使学生具备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更需要提升学生的语文审美探究能力,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修养,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写能力,使学生能够从多个途径实现语言积累,发展语文思维,让学生学会创造性学习,为其以后的长远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2.以生为本,提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核心素养,理念指导之下的语文教学,应重视学生学习的多元化和个性化需求,因此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非常重视。大语文的教学观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不必拘泥于教材,而是要以教材为蓝本,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借鉴,并积极利用一切可开发的课程资源,促成学生读写目标的达成。

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接触到的一些诗歌、散文、议论文,学生在观看影视作品过程中欣赏的一些经典片段,甚至是综艺节目中的某一句诗词,某一个成语典故,都可以成为学生语文学习可利用的课程资源。通过广泛化阅读让学生主动去接触语言,引导学生生发感悟,理解意象,并进行创新性的迁移和拓展,可以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阅读对写作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除了可直接参考利用的素材之外,阅读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一些深刻思想、丰富语言、细腻情感、独特视角等,都可以从多个角度去影响学生。长期坚持阅读,学生的世界观会慢慢产生影响,语言表达的方式和深度都会发生积极转变。同时,良好的阅读习惯还可以推动学生主动去动笔写作,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他的头脑中会迸发无限灵感,迫切希望积累、整理和保留,这也是阅读的一项乐趣所在。核心素养理念之下,教师要指引学生强化对学习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改变消极阅读和功利性写作心态,让他们主动去靠近文本,把看到、读到的资源转换为自己头脑中的独特认知,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成长。

3.广泛写作,以写作提升阅读品质

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常忽略学生的感受,单纯精选一些优秀作文题目,对学生开展审题、选材、立意、谋篇方面的一些程序化讲解,这样的教学模式其实是最为低效的。写作不是生硬的模仿和复制,写作是一种创意的表达,最好的写作是“文章本天成”,笔下生情,整篇文章独立充满诗情画意。因此,在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以随笔、小记的方式,尝试广泛化写作,在学生坚持写作的过程中,他们自然就会发现自身的薄弱环节所在,针对自己不擅长的项目,他们会自主去开展借鉴性阅读。与此同时,当学生的阅读量达到一定水平,他们心中就会对作品进行层次性筛选,摆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性认知,阅读的品質可以逐步提升。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学生阅读过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之后,再去看他们之前阅读的一些写景作品,就会觉得黯然失色。以后他们阅读的口味就会更加挑剔。

写作也是这样一个过程,写作的初期,学生大多只会凭着感觉走,并不注重对字句的推敲琢磨,但是当学生的写作训练达到一定数量,他们语言表达的逻辑性越来越强之后。他们不仅会从炼字层面要求自我,同时在整个遣词造句层面都会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这也是教学相长的意义所在。因此,对学生开展读写指导,不要单纯站在应该怎么的角度去开展,而是要调动学生的进取积极性,让他们想要自我超越,这样才可以深度激发学生的进步热情。

总之,核心素养理念指引之下的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开展广泛阅读,发展学生的思维,为写作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活水。深度推进读写教学,改变学生语文学习的功率性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多思善问,大胆质疑,长效积累,提升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和语文审美水平,使学生获得多个层面的成长与发展,在语文教学中促成读写之间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杨丽泳. 学科核心素养下高中语文教学策略探索[J]. 文理导航(上旬), 2018(8).

[2]邱荷兰. 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整合教学策略[J]. 考试周刊, 2013(65):12-13.

[3]施琼. 搭建阅读与写作的桥梁——中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 语文课内外, 2018, 000(023):31.

猜你喜欢
读写训练高中语文核心素养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基于英语读写,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
立足文本,以读促写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