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谈《〈论语〉选读》教学中“支架”的使用

2020-09-15 16:29陈凌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章节论语支架

陈凌

《普通高中语文程课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載体,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增进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理解。在诸多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中,《论语》可谓是不可错过的选择,它被誉为“中国人的圣经”。梁启超先生称其为“两千年国人思想的总源泉”。《论语》是语录式的非连续性文本,它既不按内容类别编排,也不按语录的时间先后辑录。而我们所选用的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编的高中选修教材《〈论语〉选读》是从课程与教学的角度,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来编选的。虽然已按主题编撰,师生在面对教材《〈论语〉选读》还是遇到了不少棘手的问题,甚至陷入困境。

一、教与学两相困

为了更准确地掌握《〈论语〉选读》的教情与学情,笔者针对我校高二年级的学生做了一个问卷调查。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学生对《〈论语〉选读》的学习有些排斥,一是因为学生认为例如“仁”“德”“礼”这些字词,他们已经太熟悉。二是认为章节之间的“散”,让他们找不到逻辑关联,寻不到思维的延展,东一句,西一言,缺少有“序”感,让他们觉得有点手足无措,不知道从哪里下手。其三,同学们反馈,不少教师在教《〈论语〉选读》时大多采用从头到尾、逐章讲解的方式,给人以照本宣科之感。

对以上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不难发现,从学生角度而言,学生的“困”,一是“困”在因内容熟悉而学习兴趣不高,二是由于章节间的内容缺少一定的逻辑严密性,学生读来有一种不连贯、各章之间的内容联系不够紧密的感觉,再加上又是文言文,所以对文本的思考依然停留在初步的感性层面,没有向理性层面的纵深挖掘,所以常常会在课堂上发困。学生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的情况下听教师的逐章逐句讲解,课堂效果堪忧。从教者的角度而言,教者的困,其实与学生的“困”是对应的。教师既“困”在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也困在找不到适当的途径,无法脱离无序的逐章讲解,没有抓手去化散为整。许多教师在对《〈论语〉选读》的逐章讲解中,陷入了困境。

那么,如何打破师生同困的僵局?如何突破《〈论语〉选读》教学的困境?如何让学生对《〈论语〉选读》的理解从感性上升至理性?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与研究。

二、寻觅突围之法

高中选修教材《〈论语〉选读》是从课程设置与教学论的角度出发,每一章的语段是根据主题来编选的,但每一课中又确实存在着每一则之间缺少有序联系的问题。笔者认为,不妨以每一课的主题为一个学习项目,引入项目管理的思想,提供学习支架的支撑,以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延伸。

教学中的“支架”是一个典型的类比概念,以建筑学范畴的“脚手架”对学习者的理论认知、意义建构、知识内化等搭建“脚手架”的具象化。这种“支架”会使学生沿着“支架”一步步向上攀登,最终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基于以上的认识与思考,笔者开启突围之旅。我们的项目管理,如果没有合理的情境设置,学生也难以融入,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所以,在课堂教学刚开始的情境设置显得极为重要。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应该始于学生的疑问。从学生的疑处出发,先有学生的“问路”,然后师生携手寻路。故而针对学生“不感兴趣”“太熟悉”等问题,课堂的第一个环节应是巧妙设疑,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熟悉的地方让他们看到陌生的风景。只有激起兴趣,才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有了情境设置,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可以直面核心问题。如何用支架进行项目管理?教师应把《〈论语〉选读》中的每一课视为一个具体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项目管理的方法,采用支架教学的模式,带领学生围绕学习项目,一起寻找到肌理。这样既避免了缺少逻辑的逐条讲述,使前后连贯,又促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上升为理性思维。学生在理解了散落在“只言片语”里的执着与变通的睿智,就会触摸到“闲言碎语”里严厉与敦厚的温度,然后才能在传统文化精神与当下困惑的冲撞中游刃有余。因为我们深知,表面的语言“碎片”“断片”切不断熔铸在其中的文化精髓,因为它本就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完整的信息体。这是整个突围策略中的重点,亦是突围成败的关键。基于此环节的重要性,笔者选择几例来进行具体的阐述。

例如在《为政以德》一课的教学中,笔者认为可以搭建以下支架:支架一,为何要以“德”为政?以此可以引出对《论语》2.1章节的研读。支架二,“德”的内指是什么?即为政者于自身而言,要做些什么?援此支架研习1.5、13.6、14.5、12.19等章节。支架三,“德”的外指是什么?为政者如何来对待他们,怎样才是以德待民?借此支架,研读2.3、13.9、12.7、11.17、2.20等章节。这些支架,对为政中的“德”这个学习项目进行管理,避免了缺少逻辑的逐条讲述,从而使教学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

又如对《知其不可而为之》一课的设计,笔者认为不妨搭建这样一个支架:支架一,为什么说不可“为”?支架二,既然不可“为”,又为什么要“为”?支架三,“为”(做)了什么?三个小支架形成一个大支架,对“为”这个学习项目进行管理,可使分散的章节,按逻辑重新组合。让学生依此支架,围绕文章,抓住语段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将几则看似很“散”的章节,进行重新排序,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

实际教学中,也有教师对《仁者爱人》一课这样处理,以“仁”为一个学习项目,搭建支架进行管理。支架一,寻找具体生活场景中的“仁”,请同学们在本章节中找出类似的具体场景来演绎“仁”。然后研习以下四个章节,其中涉及到五个具体的生活场景:子遇有丧者(7.9),子遇厩焚(10.17),子与师冕(15.42),子遇三类人(9.10),子射鸟取鱼(7.27)。支架二,寻觅理论上的“仁”是怎样的?有了之前的具体场景感知,再看看孔子是如何从理论层面阐述“仁”的,研习1.6、4.15、5.12、6.30等章节。此课的支架设计是从“仁之具体生活”,再到“仁之理论阐述”,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感性至理性,而搭建支架的环节是核心环节,这是突围的关键所在,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一定要作为重点。

另外,文化传承与理解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一个主要方面,如何更好地传承与理解,这是我们在《〈论语〉选读》教学时,不可回避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问题。笔者认为可从历史的层面去进行辨识。从历史层面去辩证认识其实也是让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来获得辩证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发展,促进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批判性和独创性等思维品质的提升。所以这也成了课堂设计的第三个环节:居史乘以辨,即从历史文化的层面去进行辨识。

可见,《〈论语〉选读》的教学突围要把每一课作为一个学习研究项目。任何学习项目想要取得进展,首先要有参与者的兴趣。所以创设情境是我们突围的第一步。考虑到学生对《〈论语〉选读》比较“熟悉”的情况,所以应在无疑处生疑,创设情境,以激起学生的兴趣。这样就可以借助项目管理的思路,给学生提供一个支架,让学生“援支架以达。”这是核心环节。为学生搭建支架,让学生由感性的兴趣,援着支架,慢慢走向对《〈论语〉选读》内容的理性思考。有了支架立骨,那么就可以用思辨来聚神。第三个环节为居史乘而辨。该环节是针对如何更好地传承与理解中华传统文化这一问题,让学生学会从从历史的层面去辨识。三大环节构成了课堂的大支架,又以第二环节为核心,大支架里又套着小支架,以此来构建课堂。

三、教学实践探索

下面以《克己复礼》一课的教学为例进行简要分析。《克己复礼》一课一共有13则,笔者依据突围策略形成以下教学设计:

环节一:于无疑处生疑

大家从小就经常听到有关“礼”的教育。比如小时候,妈妈会告诉你要讲礼貌。到了节日,爸爸会带着你探访长者,告诉你要懂礼数。那么,你认为用哪个英文词汇来翻译这个“礼”字最合适?同学们回答出自己的选择,但大家的意见不一,学生之间也无法说服对方。请看以下资料:

出示素材一:电影《王牌特工》里有一句话被人们誉为“神翻译”的话。

原文:Manners make the man.

译文:不知礼,无以立也。(此句源自《论语》)

出示素材二:钱穆先生就曾这样评述“礼”:在西方语言中,没有“礼”的同义词,在西方没有礼这个词,它是整个中国人世界里一切习俗行为的准则,标志着中国的特殊性。

那么这里的“Manners”就是我们书中所说的“礼”吗?这个在《论语》一书中出现多达74次的“礼”,这个连“一代宗师”钱穆看来都没法用英文翻译的“礼”到底是什么?(此环节重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环节二,援支架而达

1.支架一:要复的是什么“礼”?先通过汉字溯源来探寻“礼”的本义,进一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让学生寻找哪些章节可以用来阐述孔子所要复的“礼”。学生很快发现第3.14章、第7.5章这两个章节能回答这个问题。师生共同研读这两个章节,明确何为“礼”。

2.支架二:为什么要“复礼”?孔子生活的时代,社会制度、社会秩序和社会生活是怎样的?读完以下章节,请用四个字概括当时的社会。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阅读的积极性得到激发。在搜寻后,明确第3.1、6.25章告诉我们:当时社会处于土崩瓦解、禮崩乐坏的状态。

3.支架三:怎么“复礼”?面对当时的社会状况,孔子认为应该怎么做?怎么做是重点,所涉及的章节比较多,为了更好地将这些章节有序组织起来,我们又给了学生一个小支架,即从国家大的层面进行分析,学生通过阅读,锁定了12.11、13.3、16.2章,全班同学一起研读。老师要在支架中插入有思辨性的问题。比如:宋儒认为“君君臣臣”就是“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这与孔子的原意有什么不同?再者从小的方面看,如在家庭内部又该怎么做呢?相对应的章节又是哪些呢?我们不妨一起研读一下第1.2、2.8、17.21章。在此,笔者又设置了“父父子子”就是“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吗?并以《孔子家语》中的《曾子耘瓜》一文进行拓展。在比较中,我们看到了孔子思想的灵动、鲜活。亦从这个问题中,我们得出孔子所说的“孝”,是要建立在“仁”的基础上的。孔子反对把礼乐仅仅当作一种形式的做法。礼乐需要有一个灵魂,它们的灵魂是什么呢?由此,自然带出第17.11、3.3章的学习,通过对这两章节的学习,我们了解到“礼”“乐”“仁”三者的关系(此环节为教师向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持,学生在语文实践中,提升思维)。

环节三,居史乘以辨

孔于认为周礼因于夏、商而作三代之礼,但孔子不认为它是“礼”的最终形态,如孔子坚持“服周之冕”,他有“从周”的一面,但是孔子对于周礼中用活人和生者之器物殉葬是坚决反对的,认为用活人器为殉,是妄图恢复人殉制度,是违反“仁”的。可见,孔子不是一味守旧,是主张“礼”尚维新的!

思考一:中国政府在 2012 年提出了“新二十四孝”。“新二十四孝”要求子女“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父母的业余爱好”“仔细聆听父母的往事”“陪父母拜访他们的老朋友”等。对照孔子的“礼乐观”“孝道观”,谈谈你对“新二十四孝”的看法。

思考二:新冠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发生以来,一些年轻人“欺瞒”着家里的老人,走上了抗灾第一线,你如何看待?

以这两个问题结束课堂教学,学生对“礼乐”“仁孝”的思考就会进一步得到深化(此环节旨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与理解,学生才会以发展的眼光去传承和理解传统文化)。

四、突围的意义:促进学生的思维提升与人格塑造

综上所述,在指导学生阅读《〈论语〉选读》时,教师要将教学和发展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紧密结合在一起,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支撑,以一课为一个学习项目,让支架式教学模式在《〈论语〉选读》教学中发挥自己的优势。在此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文本研习,深度研讨孔子的学说思想,并对其文化内涵作更深入的挖掘。通过搭建支架,让学生援着支架,让自己的思维认识不断地得到提升,实现从感性到理性、从表面到本质的飞跃。《〈论语〉选读》高效课堂的建构,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阅读感受,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知识建构,更使他们的思维品质得到有效提升。这种支架式教学贯彻落实了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从宏观、微观、整体、局部等多个角度都显示出了很好的操作性,值得我们教师认真思考并努力实践。

[作者通联:浙江义乌市义亭中学]

猜你喜欢
章节论语支架
心脏支架有寿命吗
高中数学章节易错点提前干预的策略研究
利用“骨架突破法”,提高复习效率
提供教学支架,突破教学难点
iBed Tablet Stand平板支架
用“四步叩问法”突破共点力平衡中的支架问题
《论语·学而第一》
《论语·为政第二》
点点读《论语》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