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育视域下的高中古诗词鉴赏教学

2020-09-15 16:29逯刚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0年8期
关键词:人文诗词古诗词

逯刚

以唐宋时代为主流的中国古典诗词,不仅字词凝炼、语言优美、内涵丰富,而且生动传神、意境隽永,是民族文学艺术海洋中璀璨耀眼的一颗明珠。长期以来,古诗词一直是人们修德养性、启智益能、治学强身和增进审美的优质教育资源。在新时期社会核心价值观体系中,“美育”与“德育、智育”紧密地融为一体,成了学校教育无可替代的三大元素之一。就高中语文教学来说,由于学生心智发育的特点,这个时期正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重要时期。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借助古诗词的鉴赏活动,不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应当而且必须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此,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该问题作一简要的阐述。

一、以背景回顾为抓手,在跨越还原中体会美好情感

“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一个“情”字,揭示了文学作品创作与解读的方法与奥妙,它与“歌以咏志,诗以传情”有异曲同工之妙。那么,究竟如何做好“以情解情、以情传情”呢?白居易说过:“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既是对古诗词“应时而生、应势而作”的客观性描述,又是对历代“缀文者”极具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的高度概括,更是对后来“观文者”应用“知人论世”之法的一种实质性启迪。正因为如此,在高中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首先组织并引导学生,以“了解作者生平、感知创作背景”为切入口和敲门砖,以此拓展延伸,寻找创作的源头与线索,更好地触摸到作品与作者的美妙情感。以杜甫的《登高》为例。其中“最苦无山遮望眼”中的一个“苦”字,既是“诗眼”又是“情点”。一般说来,登高远眺看风景本是一件美不胜收、心旷神怡的事,可作者为什么一反常态,慨然而叹“最苦无山遮望眼”呢?对此,我们必须对创作背景进行“还原求解”:此时“安史之乱”虽已结束四年,地方藩镇势力继续争夺地盘,唐朝与吐蕃等外族之间战争不断。内忧外患造成了社会动乱、民不聊生,作者不得不继续漂泊在外。该诗正是杜甫抱病登上江阴浮远堂、北望中原而发出的悲苦之叹。

二、以倾情多读为抓手,在表象唤起中品鉴美好意境

自古以来,“读”一直享有不容忽视的“教本学母”的盛誉。不仅如此,在“书读百遍”的前提下,既可“其义自见”,又能“其情亦显”。宋代苏轼所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正是阐述了这一说法的本质内涵和道理。就古诗词内容来说,其无可比拟的节奏和韵律,恰是濡染人的情绪、传达内在情感的最直接,且最有力的重要媒介。换句话说,要想切实地感知古诗词所描述的形象,有效地理解古诗词的内容,充分领悟古诗词的美好意境和内在情感,只有借助丰富多元、反复深入地“读”,才能在由表入里、由浅入深、内外互动中,不断地感知它的语言凝炼,唤醒作品的内在情感,体悟它的幽远意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此外,还能让学生通过自我读悟活动,在填补空白中逐步实现“由形象到想象”“由有限到无限”的课程学习目标,从中攫取精神陶冶与审美愉悦上的“情绪智力”效益。以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其一)》为例。笔者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组织并引导学生以“归”字为着眼点,让学生在个体读悟的基础上,通过同桌对读、小组研读、集体探读等多种涵咏吟诵的方式,努力把“方宅、草屋、桃李、炊烟、狗吠、鸡鸣”等意象巧妙地组合起来,把语言文字幻化成可观可感的形象,从中勾勒成一幅情趣盎然的“田园风光”图,进而在“悟文、读图、融情”中体会作者的人生志向和诗词表现的超然境界。

三、以细读品析为抓手,在语言涵咏中体悟美好内涵

无论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还是唐代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都足以说明古人在诗词创作中的严谨精神,锤炼字句在古诗词创作中可以说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在古代诗人身上,普遍具有“字斟句酌、精益求精”的个性特质;在古诗词作品中,大多具有“微言大义、词约意丰”的共性风貌。尤其是诗词中的一些关键字眼和精美词句,生动传神、凝练含蓄、耐人寻味,我们应当含英咀华、品读细悟。只有认真弄清其中的字词句,在读懂整篇诗词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把握中心内容,更好地体悟作者的情感,真正地走进作品的内心,才可能从总体上达成“成功鉴赏”的学习目标。以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为例。在“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词句中,一个简简单单的“瘦”字,不能不说它既是词作的精神灵魂,又是作者的情感焦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紧紧抓住这一“瘦”字,引导学生进行反复深入地推敲、咀嚼和品味——李清照嫁给了称心如意的赵明诚,新婚不久,她由于丈夫负笈远游而深感闺门寂寞。时届重九,更是“每逢佳节倍思亲”,因为刻骨铭心的离愁,所以衣带渐宽、腰肢瘦损。“人比黄花瘦”这一句,是在以花比人,用“瘦”字来表达感情,抒发了李清照独守空闺的孤寂情感和思念至爱的惆怅别绪。这样一来,学生就能从中感受到“西风瘦菊、对花兴叹”的内在情感,从而对作品产生更深入的理解。

四、以人文塑造为抓手,在增进审美中注入美好力量

叶圣陶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凡是编入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这些“例子”,不是流传甚远的经典语篇,就是历经淘洗的精髓之作。所有这些,不仅文质兼美,而且蕴含着丰富多元的人文元素和精神力量,无一不是我们对学生开展德、智、美教育活动的优质资源。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充分利用古典诗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中的作用,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鉴别能力。”有鉴于此,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教师要本着以生为本、以学为主的指导思想,积极开展启智益能、铸造精神、塑造品格的教书育人活动,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源源不断地注入新鲜活力。比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作品通过对孙权、刘裕、刘义隆、廉颇等历史人物的追怀褒贬,抒发了作者一心复国的雄心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满腹悲愤。其中最能体现作品主旨的“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一句,意在借助历史人物,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社会责任感,这些内容是构筑民族精神和人文力量的经典元素,能够给学生传递一种积极进取、催人奋发的正能量。在語文教学中,为学生注入这类永恒的“正能量”,是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必要条件。

综上所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就高中古诗词教学来说,我们要坚持以背景回顾、倾情多读、词句品析、人文塑造等为有效抓手,积极促进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和鉴赏古诗词作品的过程中,获得德、智、美的全面教育与发展。

[作者通联:甘肃天水市二中]

猜你喜欢
人文诗词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诗词书法作品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诗词篇】
背诗词的烦恼(下)
背诗词的烦恼(上)
猜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