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甘草酸苷胶囊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临床观察

2020-09-17 09:25周玉霞潘婷李爽
药品评价 2020年12期
关键词:正常值甘草酸抗结核

周玉霞,潘婷,李爽

1.开封市传染病医院药械科,河南 开封 475001;2.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河南省传染病医院)肝病科,河南 郑州 450015

近年来,结核病发病率逐年增长,作为主要的慢性传染病之一,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故有效的治疗结核病迫在眉睫。然而利福平、异烟肼和吡嗪酰胺等常见的抗结核药物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肝损伤,有文献报道其发生率最高可达30%[1]。在治疗结核病的同时,如何有效地预防抗结核药物所导致的肝损伤值得我们去重视,如何避免滥用、过度使用保肝药而造成的不良反应值得我们探讨。在本研究中,笔者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来治疗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确诊为肺结核且肝功能情况正常的患者,观察患者肝功能变化情况包括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谷氨酰转肽酶(GGT)等指标,以及肝损伤发生情况,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集我院2018年6月—2018年12月确诊为肺结核且肝功能情况正常的患者80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21例,原发型肺结核14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5例、浸润型肺结核21例,左侧肺部18例、右侧肺部15例、双侧7例,年龄25~ 65岁,平均年龄(45.96±10.36)岁,病程为1~ 12周,平均病程(4.35±1.22)周;观察组:男性17例,女性23例,原发型肺结核13例、血行播散型肺结核2例、浸润型肺结核25例,左侧肺部15例、右侧肺部17例、双侧8例,年龄24~ 66岁,平均年龄(46.23±11.33)岁,病程为1~ 10周,平均病程(4.67±1.08)周。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年龄18~ 65岁之间的患者;②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其诊断标准有以下几个标准[2]。痰培养:影像学支持肺结核,且结核分枝杆菌培养呈阳性;分子生物学检查:影像学支持肺结核,且结核分枝杆菌核酸检测呈阳性;病理:影像学支持肺结核,且病理检查亦支持肺结核;③肝功能各项检查无异常的患者;④初治患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肝炎、肝硬化、肝癌等原发性肝脏疾病的患者;②过敏体质的患者;③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的患者;④合并严重基础疾病的患者;⑤依从性欠佳,不能按医嘱治疗的患者。

1.2 方法两组抗结核治疗方案相同,遵循早期、足量、规划及联合用药的原则,均采用:异烟肼片(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4021587;生产批号:G 190903;规格:0.1g)0.3g,顿服,隔日1次;利福平胶囊(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2466;生产批号:C19L243;规格:0.15g)1粒/次,晨起空腹口服,1次/d;盐酸乙胺丁醇片(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3021602;生产批号:T20D009;规格:0.25g)0.75g,顿服,1次/d,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加用葡醛内酯片(华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2020610;生产批号:20200502;规格:100mg)100mg/次,口服,3次/d;观察组全程加用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北京凯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80006;规格:每粒含甘草酸苷25mg、甘氨酸25mg、蛋氨酸25mg;生产批号:19163)3粒/次,口服,3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检查并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情况变化,包括ALT、AST、TBIL、GGT等各项指标,同时进行治疗前后的血常规、肾功能等检测,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药物性肝损伤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3种严重程度:①ALT≥3倍正常值,或者TBIL≥2倍正常值即为轻度肝损伤;②3倍正常值 ≤ALT≤正常值10倍,或者2倍正常值≤TBIL≤正常值5倍即为中度肝损伤;③ALT>10倍正常值,或者TBIL>5倍正常值即为重度肝损伤[3]。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1.0进行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进行χ2检验,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观察组的肝功能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肝损伤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肝损伤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肝损伤严重程度较轻(P<0.05),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肝损伤发生情况的比较(例/%)Tab 2 Comparison of the occurrence of liver injury between the two groups(cases/%)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无其他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近年来,大量文献报道称[4],我国结核病的发病率有明显升高趋势,其中以肺结核最为严重,这可能与抗菌药物的滥用、结核分枝杆菌耐药性增强有关。目前肺结核的治疗手段仍以抗结核药物联合治疗为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就是肝损伤,部分患者损伤轻微,无需停药即可自行缓解,但有部分患者肝损伤严重,必须停药,这就加大了抗结核治疗的难度。间断用药不仅延缓愈合进程,还会增加病原菌耐药概率。抗结核药物引起肝损伤的机制主要包括免疫性和非免疫性,具体作用过程:一方面抗结核药物在杀菌的同时,还能直接破坏肝细胞,或者经过免疫炎症反应,产生大量炎性介质,损伤肝细胞,使细胞发生变性坏死;另一方面药物在肝脏内代谢时,产生大量代谢产物,阻碍肝细胞的能量代谢过程,促进细胞凋亡,又会引起胆汁排泄障碍,瘀阻于肝内胆管,引起肝细胞的变性[5]。预防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护肝药常见分为以下5种机制:①抗自由基、抗炎、抗氧化:还原型谷胱甘肽、水飞蓟素制剂、硫普罗宁、双环醇等;②利胆、调脂:多烯磷脂酰胆碱、茴三硫、甲硫氨酸维生素B1、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等;③降酶治疗:联苯双酯、含五味子降酶成分的中成药、双环醇等;④刺激肝细胞DNA合成;⑤改善肝细胞代谢[6]。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indexes of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Tab 1 Comparison of indexes of liver funct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本研究使用甘草酸制剂中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来预防抗结核药所导致的肝损伤,其具有多种护肝机制。复方甘草酸苷胶囊是兼具抗炎和修复损伤肝细胞的护肝药物,可以抑制抗结核药物激活的肝微粒体酶系统,同时可以消除药物代谢过程中过氧化脂质的形成以及减少氧自由基的产生,可减轻肝细胞的损伤,同时可增强细胞的抵抗力和解毒作用,降低血清中ALT及AST,对超敏反应所引起的肝损伤特别适用,还可以在降低不良反应的同时取得激素样的效果[7]。复方甘草酸苷胶囊不仅避免了降酶治疗过程中只降低ALT而不能有效地修复受损的肝细胞的情况,而且停药后不易发生ALT“反跳”现象[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肝功能指标和肝损伤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复方甘草酸苷能够保护肝功能。本研究存在不足:主要是因为本研究为单中心研究,随访时间较短,以后可进行多中心大样本量研究,观察药物的远期疗效。

综上所述,对接受抗结核药物治疗方案的初治肺结核患者,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治疗,能够明显减少肝损伤发生率,能保护患者肝功能。

猜你喜欢
正常值甘草酸抗结核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相关空泡样脊髓病1例
某院甘草酸制剂的临床应用及合理性评价
芪胶升白胶囊联合复方甘草酸苷片治疗白癜风的效果分析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银川地区儿童肺通气功能正常值及预计方程式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的影响
甘草酸单铵异构体探索性研究
异甘草酸镁注射液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观察
断层超声联合盆底肌力评估界定产后妇女肛提肌尿道间隙正常值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