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主题的设计与运用(三)

2020-09-17 05:01杨瑞庆
音乐教育与创作 2020年8期
关键词:音调民歌创作

□ 杨瑞庆

九、歌曲主题的素材

生活是取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因为我们拥有丰厚的民间音乐遗产,有着用之不尽的创作素材。歌曲主题设计时,除了节奏的处理外,还需要不同高低乐音的有序连接,才能产生动听的旋律。

建筑需要材料,装饰需要材料,创作也需要材料。歌曲创作中被借用、吸收的原始音调,称为素材。要创作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风格的歌曲是歌曲作者始终追求的,那么借用民间音乐素材去设计音调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文明古国,蕴藏着源远流长的、色彩斑斓的民间音乐,创作时如能以某一种音调为创作基础,进行模仿、改编、吸收、重新组合,那么旋律就能表现出某一民族、某一地方的风格特点。

优秀的歌曲作者大多具有丰厚的民间音乐基础,创作时就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业余作者也应以较多的精力去学习民间音乐,从中得到创作灵感。也应学习一些具有鲜明民族风格歌曲的主题,从中积累一些创作素材。熟记这些主题旋律的同时,还需要掌握这些素材的主要的音调特点,以便创作时追求从“形似”到“神似”的目标。各族、各地的民歌旋律是运用最广泛的创作素材,特别是解放后,音乐工作者坚持走民族化的道路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创作出了五彩缤纷的各种地方风格的歌曲。学习一些影响较大的具有代表性的歌曲主题,对我们创作同类地方性风格的旋律是有启发的。

(一)运用各民族的民歌素材:我国有56个民族,几个较大的民族都有代表性的歌曲,这些歌曲对以后创作同类民族风格的歌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如《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 (美丽其格曲)中的主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蒙族风格歌曲的主题。五声羽调式,气息悠长的复句结构,句中的跳进旋法,是蒙族歌曲风格的主要特征。

如《万岁毛主席》(勤 耕曲)中的主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维吾尔族风格歌曲的主题。七声音阶,切分音的手鼓节奏,小二度的级进及的进行, 是维族歌曲风格的主要特征。

如《洗衣歌》(罗念一曲) 中的主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藏族风格歌曲的主题。以五声羽调式为主,旋法平和,乐句结尾用垫音处理是最为常见的,这些是藏族风格歌曲的主要特征。

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施光南曲) 中的主题:

这是一个典型的傣族风格歌曲的主题。五声宫调式,先现音型,特别是的进行是傣族风格的主要特征。

还有苗族风格的主题,如《桂花开放幸福来》 (罗宗贤曲)中的主题:

彝族风格的主题。如《情深谊长》 (臧东升曲)中的主题:

白族风格的主题。如《马铃响来玉鸟儿唱》 (罗宗贤、葛 炎曲)

这些具有代表风格的主题,是我们学习民族音乐的间接素材。作曲者除了在原始音调中寻觅素材外,还可以从这些优秀主题中寻觅具有某种民族特征的旋法,然后再运用到自己的创作中去。

(二)运用各地方的民歌素材:中国幅员辽阔,每个民族的音调也有地域差异。以汉族来说,东西南北的音调是迥然不同的。从其旋律的风格来看,基本有两大色彩区:

1.北方民歌色彩区:东北、华北、西北等地的民歌共同的特点是音调粗犷,有特色鲜明的跳进旋法。

如《新货郎》(秀 田、郭 颂曲) 中的主题: (东北地区)

如《谁不说俺家乡好》(吕其明、肖培珩曲) 中的主题;(华北地区)

如《祖国赞美诗》(范哲明曲) 中的主题:(西北地区)

2.南方民歌色彩区:华东、中南等地的民歌共同的特点是音调委婉,运腔细腻。

如《太湖美》(龙 飞曲) 中的主题:(苏南地区)

如《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王锡仁曲) 中的主题:

如《浏阳河》(唐壁光曲) 中的主题:

这几首歌曲是具有较大影响的,且有地区代表性的优秀作品(当然还有其他地区的),都是根据当地民歌的特点创作而成的。

除了运用各族、各地的民歌素材创作主题外,还可运用我国独有的戏曲、曲艺音乐的素材进行创作。

如《唱脸谱》(姚 明曲)中的主题:

这是运用京剧的素材创作的。

如《蝶恋花·答李淑一》(赵开生曲) 中的主题:

这是运用苏州弹词的曲艺音乐创作的。

歌曲主题的设计,一种是有的放矢地选用某种民间素材,另一种是不选用地方性的音调,常被称为“创作音调”,这种创作方法也是经常被运用的。

如《雄伟的天安门》(梁克祥曲)中的主题:

如《今天是你的生日》 (谷建芬曲) 中的主题:

为了能在创作时选择到与歌词要求相吻合的素材,作曲者需在平常掌握一定数量的原始民歌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戏曲、曲艺音乐,还应学习一些优秀的具有民族风格的歌曲,以便从中获得创作灵感。

十、歌曲主题的音阶

歌曲主题的材料是由不同高度、不同长度、不同强弱、不同快慢的乐音,通过有序地编织而构成的。

歌曲不同于器乐曲,一定要使人声胜任。所以音域的框定,节奏的处理,速度的控制都应恰到好处。而且歌曲主题集中表现出歌曲特有的风格和情感,涉及到素材的运用,调式的运用,旋法的运用等问题。主题材料的选择是主题设计的重要环节,选准了材料,还需巧妙编织(运用不同的节拍,不同的节奏,不同的速度)才能形成一个个富有表现力的主题。

我们民族崇尚五声调式的旋律,所以选择五个调式正音构写主题是常见的:

如《少年壮志不言愁》(雷 蕾曲)中的主题:

如《歌唱二小放牛郎》(劫 夫曲)中的主题:

有时歌曲虽然是五声调式的,但主题中不一定把全部材料呈示出来,留待发展中出现。

如《长城谣》(刘雪庵曲) 中的主题:

又如《爱的奉献》(刘诗召曲)中的主题:

这两例,前者未出“2”,后者未出“6”,前者的旋法绕“5”,后者的旋法绕“1”,虽然节拍相同,调式相同,速度相仿,由于用音不同,主题的风格也明显不同。

有时对于材料的选择更节约,那么更会带来旋法上的别具一格。

如《月光下的凤尾竹》(施光南曲) 中的主题:

又如《三月茶歌》(施光南曲) 中的主题:

这两个主题由于材料都用得较少,使旋法很特殊,而且前者为三拍子,后者为二拍子,都鲜明地表现出地方风格。

多于五声的选择也是常见的。常用的有选择六个音创作主题的。

一种是五声带“清角”。

如《淮南两岸鲜花开》(向 异曲) 中的主题:

另一种是五声带“变宫”。

如《小草》 (王祖皆、张卓娅曲)

带变徵的六声也偶而运用。

如《橄榄树》 (李泰祥曲) 中的主题:

这里的主题运用了“#4” (五声中的“1”暂不出现)。

选用七声音阶设计主题也是常用的。由于偏音的增多(4#47b7),选择的余地也更大。

一种是选用“1 2 3 4 5 6 7”这七个音设计主题:

如《高天上流云》(刘 青曲) 中的主题:

另一种是选用“1 2 3#4 5 6 7”这七个音设计主题。

如《妹妹找哥泪花流》(王 酩曲)中的主题:

再一种是选用“1 2 3 4 5 6b7”这七个音设计主题。

如《高楼万丈平地起》(陕北民歌)中的主题:

这里只简单地涉及到选材的内容,由于每种音阶可以排列成不同的调式,每种调式音阶的节奏和旋法又可千变万化,那么主题的形态也会丰富多彩。

在七声调式中,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外,还能见到其他的一些选材类型。

和声小调的乐音材料必须是671234 5,我国湖南花鼓戏的素材中也常用 “#5”,新疆哈萨克民歌的音调中也常用 “#5”。

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雷振邦曲)中的主题:

以上介绍的是常见的选材模式,并且主要分析了乐音的高低情况,至于乐音的长短、强弱、快慢及编织方法,还待以后详细介绍。

歌曲主题的材料就是那么几个音,基本运用“1 2 3 5 6”这五个正音,及选用四个偏音“4#4,7b7”,这就要根据作者运用的素材、调式及表现的风格加以确定。相同的材料,由于不同的有序排列,主题的形态也会色彩斑斓,五光十色。

(未完待续)

猜你喜欢
音调民歌创作
《一墙之隔》创作谈
民歌一样的小溪(外二章)
听力障碍幼儿音调异常矫治的实施建议
藤县水上民歌
你可以相信电话那头的人吗?
刘涛《音调未定的儒家——2004年以来关于孔子的论争·序》
中吕 十二月带尧民歌 十九大胜利闭幕
创作随笔
穿花衣 唱民歌
创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