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黄埔:决战脱贫攻坚的“造血”经验

2020-09-17 13:33麦婉华
小康 2020年26期
关键词:造血黄埔区贫困村

麦婉华

林芝被誉为西藏的“江南”,藏语中是“太阳宝座”的意思。其位于西藏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中下游,绿色植被非常丰富。每年3月,冬天还没有完全散去,位于林芝市波密县的桃花争先开放着,那个时候,山下桃花烂漫,雪山更显娇艳。

在阳山县青莲镇朋塘村,500 亩旱地西洋菜为村民提供了110 个岗位。 图/ 李剑锋

如今的波密县不只有美轮美奂的风景,乘着精准扶贫的东风,这里的生活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直住在波密县玉许乡的老党员扎西次旺感触最深刻。他说:“年轻时自己因西藏解放脱离了农奴的身份,但因妹妹身体残疾,家庭一直比较困难。近几年,家里的生活发生了很多改变——房屋修建了,家里的劳动力有工作了,外孙的教育问题得到解决……精准扶贫的政策让我们家过上了好生活。”

在产业发展方面,玉许乡也慢慢开拓出了新思路。玉沙村的灵芝菌大棚种植项目正是很好的例子。玉沙村致富带头人索朗旺姆本来是家庭主妇,后来有机会到林芝市参与灵芝种植的学习,于是就开始尝试用大棚种植灵芝,逐渐发展建设了灵芝菌大棚种植项目。如今,项目共建设大棚5个,每个大棚规格为20米x4米,占地约为500平方米。该项目一年可种2季灵芝。截止目前,已带动农牧民群众100余人次增收约2万余元,给村集体分红8000元。

“在这些改变的背后,离不开广州市黄埔区援藏工作的大力支持。”玉许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索朗次仁表示,在广州市黄埔区援助资金的帮扶下,玉许乡坚持“一领一带一辐射”产业项目发展思路,建设了产业示范园区,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玉许乡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示范园为带动,全面辐射全乡14个村。

目前,产业园区建设有玉许乡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示范基地、玉许乡青年创业示范基地、玉许乡农牧民技能培训指导基地、玉许乡村企合作经营示范基地。如今,已产生固定效益7万元、带动效益10.6万元,解决当地老百姓就业增加群众收入4万余元。

独山县影山镇“绿壳蛋鸡供养中心”项目让贫困户受惠。 图/ 李剑锋

这只是黄埔区对口支援工作的缩影。记者了解到,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对口帮扶的地点包括广东省内的清远市阳山县、佛冈县,贵州省黔南州的都匀市、都匀经济开发区、独山县和三都县,西藏的波密县玉许乡以及新疆的疏附县托克扎克镇。

2020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收官之年。在多年的扶贫实践中,黄埔区已形成了 “黄埔经验”,做到“输血”与“造血”相结合。

广东清远: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

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青莲镇朋塘村是一个坐落在绿水青山中的小村庄,全村一共有62户贫困户,其中有不少是残疾人、五保户,家庭成员负担很重,无法外出打工。但是,标准化旱地西洋菜田改变了朋塘村乡亲们的命运——在群峰环绕的连片山间谷地,铺满了绿油油的菜田。每隔十几分钟,自动喷灌系统就会向菜田喷水,阳光洒下来,田地上架起一座座小虹桥。这是朋塘村500亩西洋菜生产基地,种植专供港澳的旱地西洋菜。

周芳来到菜田采摘新鲜西洋菜。她家里有5个孩子,老大、老二在广州打工,还有三个在读书。丈夫平时上山采草药,周芳在照顾孩子家庭的同时,常到蔬菜基地“打工”。仅此一项,每年可以给她带来3万元左右的收入。

记者了解到,全村62户贫困户中,有18户在蔬菜基地务工。家门口的蔬菜基地,给像周芳这样无法离开家乡去城里打工的村民,创造了就地脱贫的机会。负责精准扶贫阳山县的黄埔区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与当地党委政府合力推动项目落地,朋塘村脱贫攻坚迈出坚实步伐:西洋菜项目成了帮助当地稳定脱贫的“绿色金山”。

除了西洋菜,“七拱米”也是阳山驰名的农作物。在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火岗村的七彩水稻公园里,工人们正忙着收割早稻,为下一轮播种做准备。但与许多农村类似,火岗村同样面临“谁来种地”的困扰:年轻人外出打工,种地的多是老人,村里的经济十分落后。

2016年,黄埔区区属国企知识城(广州)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承担起火岗村脱贫攻坚任务,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积极引进“七彩水稻公园”产业项目增加创收,带领村民走上致富之路。据悉,该项目规划投资5000万元,在火岗村共同创建一个集水稻品牌、优质稻生产与加工、水稻文化传播、农耕文化体验及乡村旅游于一体的产业项目。

在清远市阳山县七拱镇火岗村的七彩水稻公园里,人们正忙着插秧。图/ 李剑锋

截至2020年4月,火岗村贫困人口124户352人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自黄埔区扶贫工作组入驻以来,4年时间,火岗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原来的3000元提高至17549元,村集体收入从2.9万元增加至21万元,火岗村被列为“广东省新农村示范村”。

一个个鲜活的例子,印证着黄埔对省内阳山的帮扶因地制宜,让产业发展真正實现“输血+造血”。但对于阳山的帮扶远不止于此。记者获悉,黄埔区自2016年以来,承担了精准扶贫清远市阳山县35条省定相对贫困村扶贫开发任务。2016-2020年黄埔区财政投入阳山县精准扶贫帮扶资金4.46亿元,多措并举,确保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黄埔区发挥光伏效益,夯实脱贫攻坚基础。截止2020年6月底,15个光伏发电站发电量近8416.1122万度,收益8247.79万元,每年可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增收不低于3000元,总共为贫困户带来人均约10824元红利。

而就业帮扶方面,黄埔区重视提升贫困户就业能力和专业技能,做到“扶智扶志相结合”。协调动员和合集团捐赠500万元资金用于阳山县贫困户挖掘机手培训,目前第一期取得证书的贫困户已实现就业,第二期正在培训中。

除保质保量完成规定指标外,黄埔区还重点推进阳山黄埔学校、阳山县妇幼保健院项目建设,总计投入8950万元援建的阳山黄埔学校已于2019年9月顺利开学开课,支持3000万元建设的阳山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已封顶,预计2020年12月正式投入使用。

截至2020年6月底,黄埔区帮扶的阳山县35条相对贫困村、3101户7388人在册建档立卡贫困户100%全部达到脱贫标准。

贵州黔南:扶智扶志多管齐下

3年前,50名高一学生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以下简称“黔南”)三都县的大山走出来,到广州市黄埔区第八十六中学求学,成为黄埔区首届“三都民族班”学生。3年过去,在今年刚刚结束的高考中,首届三都民族班创造佳绩,高考本科上线率达到90%。

帮扶三都,就是帮扶一个民族;帮助孩子,就是帮助了一个家庭。即将走进大学校园的“三都民族班”学生们,是三都数十个家庭奔向美好明天的新希望。“这次如果能考上理想的大学,毕业后我会回到三都帮助家乡发展。”三都民族班学生潘秀钧说。

记者了解到,三都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聚居着全国63%以上的水族人口。它也是黔南唯一的深度贫困县。因此,开办三都民族班是黄埔与三都两地特色志智扶贫合作的项目之一。而自2016年底东西部扶贫协作工作任务以来,黄埔区扶贫工作组赴都匀市、独山县、三都县、都匀经开区驻点帮扶,坚持“输血”与“造血”并重,“扶贫”与“扶志”同行。

2016年至2020年6月初,区财政共划拨各类东西部扶贫协作资金33394.08万元。结合区财政和社会帮扶资金,2017年至2020年6月累计安排实施帮扶项目超170个。实施项目涵盖教育、医疗卫生、扶贫产业、劳务协作、补齐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短板、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等多个方面。

从产业帮扶来看,产业合作是两地国企合作开发的主要模式。科学城集团积极参与都匀市、都匀经开区产业合作开发,黄埔小镇、都匀东山文化旅游产业园及广州科学城集团-都匀经开区大健康产业园等项目稳步推进,2020年7月31日第一家世界500强工业立邦项目成功落户都匀经开区。

而且,黄埔区立足扶持当地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并结合消费扶贫的方式实现就地脱贫,带动大批贫困户稳定脱贫增收。例如,黔南绿色无公害蔬菜,经高铁、公路运输,几个小时后即可快速送上粤港澳大湾区市民的餐桌,产品信息可溯源,配送过程可见;品质绝佳的都匀毛尖茶顺利打进粤港澳大湾区市场,市民第一时间能品尝到新摘毛尖的清香。

据悉,在黄埔区派驻工作队的努力下,多种“黔味”十足的绿色农产品正通过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走出大山,造福市民、创造利润,带动村民增收致富。2019年5月,由黄埔区派驻的扶贫干部推动,经粤黔两地有关部门协调,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配送分中心在贵州省黔南州都匀市设立,为黔货出山拓宽了平台。两地共同打造一个标准化、市场化、集约化、组织化的绿色食品物流体系,帮助解决贵州黔南地区农产品的销路问题,助推“黔货出山、优品入黔”。另外,三都县“食用菌”种植、独山县种桑养蚕等项目也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来源。

除了产业帮扶与消费扶贫外,黄埔区积极发动区内单位和企业开展携手奔小康和“百企帮百村”活动,在2017-2018年结对深度贫困村基础上,2019年增加结对都匀市7条深度贫困村,累计结对黔南帮扶地区深度贫困村95条。至今累计安排财政专项资金1790万元作为配套资金,为开展实质性帮扶提供基础资金保障。

在劳务协作方面,黄埔区积极开展转移就业和就业技能、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2019年对口帮扶黔南州转移就业260人,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196人,连续两年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对口帮扶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数上居全市第一。在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开办“黄埔三都民族技工班”,招收92名三都籍初中毕业生就读该职业学校,入围国家人社部“人社扶贫典型事例”。

经济上的帮扶只是其中一方面,医疗扶贫也是當地亟需的项目。近年来,随着东西部协作医疗帮扶工作的不断推进,一批又一批的医疗帮扶团队如约而至。截止目前,黄埔区全区15间医疗机构已与黔南州57间医疗机构签定全面对口帮扶协议,并派送了多名医疗技术人才开展医疗帮扶,颇具成效。

三都县村民陆先生患有严重的心功能衰竭,在三都水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黄埔区中医医院医生钟伟的妙手仁心医治下,陆先生的病情大为好转,已恢复正常生活。从广州开发区医院到独山县人民医院挂职副院长的苏达永采用PS联合无创呼吸机成功救治了独山县人民医院首例,也是黔南州县级医院首例最低胎龄、最低出生体重的早产儿……

为了解决群众就近就医的问题,2019年,三都县结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深度贫困村的情况,投入700万元帮扶资金建设三都黄埔医院,服务附近约5万居民,并计划再安排100万元用于医疗设备添置。此外,今年将单独安排110万元用于4个深度贫困村的卫生室建设,补齐医疗卫生室的短板,切实解决当地居民基层看病难的问题,增加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援疆援藏:深化民生帮扶助保障

多年来,一批又一批的援疆援藏工作队响应国家号召,舍小家为大家,在边疆以责任与担当书写初心使命。黄埔区的援疆援藏工作则凸显其经验与特色。

在援疆方面,黄埔区于2018年与新疆喀什地区疏附县托克扎克镇正式结对帮扶,托克扎克卫生院的扩建和医疗水平的提高被提上了日程。在经过调研论证后,黄埔邀请广东省设计院对即将扩建的业务楼进行了设计,2020年6月,新的业务楼封顶。

广州市对口帮扶的各行政区中,黄埔区率先选派援疆专家开展对口帮扶工作。援疆专家重点对托克扎克镇卫生院及其各村(社区)卫生站医务人员积极开展系统的公共卫生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有效提高了镇和村级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工作效率及工作规范性。

另外,广州开发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开发区人才工作集团有限公司、黄埔文化(广州)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新增结对帮扶疏附县5个贫困村,由区财政按每村50万元标准安排帮扶资金并推进项目建设。

而在援藏方面,自2016年以来,黄埔区对口支援西藏波密县玉许乡工作取得了瞩目成效。玉许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索朗次仁介绍,经过双方积极主动的工作对接和20余次的考察调研,广州市黄埔区、广州开发区及区内各单位先后共计帮扶玉许乡1470余万元。在产业发展、文化产业、教育帮扶、干部交流学习等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

“一是加大干部培养力度。争取65万元帮扶资金用于乡村干部、党员群众、各村致富带头人等长期赴黄埔区交流学习;二是推进教育帮扶。黄埔区选派管理干部、骨干教师到玉许乡开展学科培训、班主任培训等,实现‘智力援藏;三是大力开展医疗帮扶。定期不定期开展支医活动和医务人员交流学习,捐赠相关医疗设备等;四是参加展销活动,提升波密县农牧产品知名度;五是建立互访机制和联席会议制度。通过互访、会议等形式,商讨对口帮扶重大事项,妥善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六是以产业发展为突破口,提升自我造血能力。坚持‘输血为民、‘造血强乡的工作思路,建立玉許乡产业示范园,打造林下资源加工、种植,藏香猪、牦牛养殖等示范产业。”索朗次仁说。

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记者了解到,接下来黄埔区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的四不摘要求,对退出的贫困村、贫困人口坚持投入不减、项目不少、政策不变、帮扶不撤,扶上马再送一程;推进减贫、防贫“两大任务”,建立健全防止返贫机制,坚决防止已脱贫人口返贫,切实提高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

猜你喜欢
造血黄埔区贫困村
黄埔区会元学校:元宵义卖助献爱心
贫困村开通“网上大集”
由“贫困村”变成“百万村”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黄埔区青少年“展翅计划”夏令营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