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彦捷:家庭教育让亲子共同成长

2020-09-17 13:42小单
现代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性别角色代际天性

小单

【人物名片】

苏彦捷:北京大学心理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元培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为发展心理学、生物心理学。编著作品有《发展心理学》《女性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生理心理学》《心理学与人生》等。

苏彦捷教授是发展心理学专家,对青少年成长规律和家庭教育有深入的研究。日前,笔者带着家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她。

家庭教育的三重境界:

代际传承、按图索骥、因材施教

笔者:苏教授,您长年从事发展心理学研究,从专业的角度看,您认为中国家庭实施家庭教育的方法分为哪几个类型?

苏彦捷(以下简称苏):大致分为三个类型,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家庭教育的三重境界,从低到高分别是:第一,代际传承,即父母怎么教育我,我就怎么教育我的孩子;第二,按圖索骥,即家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按书上的内容教育自己的孩子;第三,因材施教,即家长用心读懂孩子,尊重孩子的天性,对孩子进行个性化的家庭教育。

笔者:看来,第三个类型是正确的。

苏:我个人认为,每一个类型都是非常自然的,都有可取之处。

笔者:较低级的教育方法也有可取之处吗?请您详细谈谈。

苏:我们分别来谈。

第一重境界:代际传承。不管家长的主观愿望如何,都无法避免代际传承,说明代际传承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不信的话,可以观察家长的具体教育行为,就能发现上一代的痕迹,甚至是照搬上一代的教育方法,连教育孩子的口气都很像。我认为这没什么不好,毕竟代际传承的内容也有可取之处,比如诚信、勤劳、友善、忠孝等。

第二重境界:按图索骥。现在很多家长意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都觉醒了,自觉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有人说,这样照本宣科、生搬硬套太低级,但我认为这样的担心过虑了。家长们从书本中学到的教育知识,即使不能完全在家庭教育实践中落实,也没有关系,只要有反思的意识就行。比如,与孩子就某事沟通得不理想,家长事后要反思,这样的沟通会给孩子造成怎样的影响?如果造成了负面影响,如何弥补?然后带着自己的思考再去学习教育理论,就会不断进步,家庭教育就会越来越高效。

第三重境界:因材施教。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不可能都适用某一种教育方法,所以,家长们学习家庭教育知识,不能止于“技”,而要有求“道”的自觉,这是非常关键的。换言之,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不是读几本专著就能成为行家里手,一定要认真琢磨自家孩子的性格特点,尊重孩子的天性,然后把学到的知识有针对性地用到孩子身上,寻找到最合适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尽量少走弯路。

笔者:家长们普遍反映,青春期的孩子最难教育,您有什么建议吗?

苏:心理学界公认,10~25岁是孩子建立自我意识、发展核心生活技能、掌握处理社会关系方法的关键时期,正好与青春期重合。家长们一定都感觉到了,这个时期的孩子有许多明显的反常现象,比如突然不听话了,突然不尊重家长了,等等。对此,家长要有平常心,孩子的反常举动,是他自我发展的标志,所以要多理解孩子。

笔者:您能说得详细点吗?

苏:好的。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孩子:

第一,敢于冒险是青少年的本性。当生理和心理的认知能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孩子一定会去探索世界。这种冒险精神是极其可贵的,一旦孩子建立了理智,探索欲望必然减退,创新能力必然随之减弱。

第二,情绪波动是激素的作用。进入青春期以后,孩子体内的激素水平快速变化,使得情绪波动特别大。也就是说,孩子在青春期内情绪容易波动,是生理变化的表现,本质上不是冲家长来的,家长不必感觉被冒犯。

第三,挑战权威并非青少年的本意。孩子的行为与其认知水平有紧密的联系,他鲁莽地挑战权威,但不知道推理是需要条件的,更不会像成年人那样严谨,他天真地觉得老师、家长不如他聪明,所以他会挑战权威。

第四,追求独特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孩子大脑的奖赏系统会放大他接受的刺激,所以他会冲动。如果孩子喜欢的偶像是一个追求个性的人,孩子就会觉得追求个性是人生唯一大事。此外,孩子都非常在意自己在群体当中的作用和地位,如果同伴不接受他,他就觉得生活无意义,等等。

父亲角色不可缺位,

父母要互相补位,而不是互相拆台

笔者:许多家长发现,现在的女孩越来越勇敢,在学校和职场表现得越来越彪悍,而做家务的“暖男”越来越多。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苏:这个现象和性别角色发展有关系。每个人的性别角色是在社会文化价值观的环境中塑造出来的,如果生理上是男孩,别人会用男性角色来要求你、塑造你。在独生子女时代,男孩、女孩都是往中性发展的。比如,家有一个男孩,家长会说,不要那么闹腾,不要那么喜欢冒险,所以男孩子可能会乖一些;家有一个女孩,家长会嘱咐,在外面不能受欺负,所以女孩就厉害一点。我觉得,性别角色是自身的选择,其中,性别认同很重要,哪一种性别角色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只要能够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

当下社会对于个人的要求越来越多元,所以不一定非得拘泥于传统规则。比如,大多数人认为男性要赚钱养家,要成功,要取得社会地位,等等,都是极端男性化的思维。我认为家长可以灵活一些,孩子也别太和自己较劲。男孩喜欢做家务没什么不好,家长顺其自然,让孩子各得其所,就是最好的教育。

笔者:在孩子的性别发展过程中,父亲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苏:在整个家庭教育过程中,爸爸和妈妈所起的作用有时候差别巨大。比如,妈妈跟孩子讲道理,磨破嘴皮孩子也听不进去,可是,爸爸只要发出指令,孩子就乖乖服从。其中原因,可能与父母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有关,也可能与陪伴孩子的时间长短有关。父母的这种差异,其实就是在对孩子进行性别角色示范。我们在研究中发现,对于中国家庭来说,父亲的角色非常重要,对男孩来说更重要。父亲角色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父亲作为男性的榜样作用上,而且体现在父亲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也就是说,孩子与父亲的依恋关系会延续到成年阶段,对孩子未来的人格发展至关重要,因为父亲比母亲更能代表社会。所以我们经常说,父亲角色不可缺位,不可替代。

笔者:既然父亲角色如此重要,请您给父亲们提些建议吧。

苏:这个其实挺难说的,因为家庭情况不同,父母和孩子的性格特点不同,不能一概而论。笼统地说,我认为有三点非常重要:第一是父亲不能缺位;第二是父母要相互补位,而不是相互拆台;第三是父母不要在孩子面前发生冲突,因为孩子很聪明,会钻空子,有的要求父亲不允许,但母亲会答应,这样可能就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

其实,父亲不一定要做得多么完美,只要愿意陪伴孩子,愿意对孩子施加正面的影响,家庭教育就差不到哪里去。

尊重孩子的天性,

需要父母具备强大定力

笔者:您刚才数次提到尊重孩子的天性,家长也愿意这样做,但现实是残酷的,大多数时候家长不得不妥协。比如,看到别人家的孩子从小到大要上各种兴趣班,家长会想,如果我们由着孩子的性子,让孩子整天玩耍,等到有一天看到同龄人潇洒地玩着乐器,顺利进入令人羡慕的学校时,孩子埋怨我怎么办?您对此有何看法?

苏:我一再强调,家庭教育是亲子共同成长。尊重孩子的天性需要家长有强大的定力去对抗流行文化,如果家长缺乏这种定力,就要努力培养。我认为,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该扮演一个守望者的角色,七分观望三分守护。现在社会上流行说“成功”這个词,我却更喜欢“圆满”这个词。家长了解孩子的天性,早早布局,慢慢对孩子施加正确的影响,默默地滋养孩子的天性,从容地引导孩子成为他自己,就是家庭教育的圆满。

笔者:如何做到圆满呢?

苏:我给家长朋友们3点建议:

1.顺应孩子的特点。

有很多家长,他们的认识跟孩子的认识在主体上是一致的,但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有的方面家长觉得自己做得特棒,但是孩子说你做得不行,或者家长觉得我做得不够,但孩子说你做得够了。这提示我们,要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调整教育方式。

2.教孩子学会管理压力。

在管理压力方面,办法有很多,既适用于孩子,也适用于家长。比如参加体育锻炼,运动使人快乐,是因为有氧运动可以释放让人快乐的化学物质,可以缓解焦虑、抑郁情绪等。

3.教孩子学会放松。

家长一定要学会自我放松的方法,然后把这种方法传授给孩子。比如肌肉放松法:从头到脚或者从脚到头,先紧张、再放松,然后再紧张、再放松,按部就班地走一遍,大致需要15分钟。做完之后,就会有明显放松的状态。

笔者:谢谢您接受我的采访。祝您健康、快乐!

苏:祝贵刊越办越好!祝家长朋友们心想事成!

【编辑:陈彤】

猜你喜欢
性别角色代际天性
寻求阻断贫困多代际传递的路径
《我和我的父辈》: 代际秩序建构与精神传承隐喻
春节,代际弥合好时机
古巴代际权力交接受世界瞩目
英国拟禁广告中做家务都是女性
影响幼儿性别角色认知发展水平的因素
当前幼儿社会性发展新现象
天性是人心的影子
女大学生性别角色冲突现象调查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