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崇德向善”到“家国情怀”

2020-09-17 13:42刘一宁王爱丽赵斌
现代家长 2020年9期
关键词:榫卯征文活动获得者

刘一宁 王爱丽 赵斌

翻开《血脉传承——第二届“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获奖作品集》,“让家庭成为厚德之所”几个黑体大字映入眼帘。仔细品读这本书,无论是文字作品,还是摄影作品、书画作品,都彰显出解读良好家风、传播良好家风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风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此,河南省关工委、省委老干部局、省妇联、省文明办、省教育厅联合主办了“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活动。活动以讲好家风家教故事为主题,中原儿女传承良好家风、践行家庭美德、促进社会文明,把榜样力量转化为生动实践,在全社会形成了争先晋位谋出彩的浓厚氛围。

一次“家内涵”的思想探索

第一届征文活动始于2016年8月,共收到来稿3000多篇。很多人都用一句话总结自己的家风、家教:有“老实做人,勤恳做事”的傳统美德;有“善待邻里,吃亏是福”的处世原则;有“差一点点最好”的人生哲学;有“这都不算事”的乐观豁达……他们诠释了正直、善良、勤劳等传统美德如何让人生变得更有价值和意义。

第二届征文活动自2018年5月启动,共收到文字稿件4000多篇、书法和摄影作品3000余幅。内容涉及家庭教育中的和谐、孝道、劝学等。今年4月份,省关工委等有关部门对第二届征文活动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

通过征文活动,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尊老爱幼、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修身律己的美德,尊崇忠诚、责任、亲情、学习、公益的观念在中原大地落地生根。

一个“家故事”的集体回忆

家风是什么?第一届征文一等奖获得者刘亚茹在《家风是无言的教育》一文中这样写道:“父母不曾专门对我进行过有关家风家训的教导,他们一直用行动让我明白,在人的一生当中,究竟什么是最重要的。”

第二届文字类一等奖获得者牛军芳的父亲是一名木匠,父亲对榫卯的严苛要求让他受益颇深。“所谓一凸一凹,一转一折,由整化零,由零归整,成居室美具,皆是榫卯之功。父亲在用榫卯雕琢家具的同时,也雕琢了我的人生。”

通过征文活动,良好的家风家教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激荡成时代新风尚和历史大潮流,不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

一场“家文化”的集中分享

古人有言:“家之兴替,在于礼仪,不在于富贵贫贱。”征文活动唤起了人们对家风家教的重视和重新认识:家庭是人生旅程的起点,家风是精神成长的沃土。

《我家发放奖学金》一文中,第二届征文文字类一等奖获得者杨中兴讲述了这样一件事:“为鼓励孩子们努力接受学校教育,我们实行了奖学金制度……我侄子杨新因病致贫,他的一双儿女在家风激励和奖学金支持下,都考上了大学。”

一家仁,一国仁。正如第二届书法类一等奖获得者徐正军所写的那十个字一样“国泰千秋祚 家和万事兴”。

第三届“血脉传承——我的家风家教故事”征文活动已经启动,希望广大读者踊跃参与,用生动的文字阐述家风家教在个人成长及家庭建设中的切身感悟,让淳厚家风成为真正的传家之宝,让家庭成为真正的厚德之所。

猜你喜欢
榫卯征文活动获得者
榫 卯
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获得者 ——胡邦宁
Master carpenter becomes a YouTube sensation 阿木爷爷成“油管”网红
畅谈“内蒙古70年发展成就,喜迎党的十九大召开”主题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助推供给侧改革,决胜‘十三五’开局”征文活动获奖名单
《榫卯》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唐山市档案局荣获国家档案局“2014‘走进档案’征文活动组织奖”
献给您一本《班排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