契合新工科理念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

2020-09-21 08:38许爱荣
科技创新导报 2020年18期
关键词:新工科教学改革理念

许爱荣

摘   要:课堂教学质量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因素。要提高新工科人才培养质量,就应首先着眼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从改革与深化课堂教学入手。本文在深入研究新工科理念的基础上,结合地方综合性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研究提出契合新工科要求的人才培养标准;进一步研究提出实现新的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课堂教学改革重点,最后对契合新工科理念的地方综合性大学的课堂教学改革方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新工科  理念  教学改革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6(c)-0189-03

Abstract: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is the fundamental factor affecting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emerging engineering talents, we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firstly, and we must reform and deepen the classroom teaching.On the basis of in-depth study of the emerging engineering concepts, this paper, combined with the talent training objectives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studies and puts forward the talent training standards tha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new engineering. Further research and put forward the key points of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required to realize the new talent training goal. Finally, som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for the classroom teaching reform methods of local comprehensive universities which are in line with the emerging engineering concepts

Key Words: Emerging Engineering; Concepts; The Teaching Reform; Classroom Teaching

新工科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为应对全球和国内工程教育的发展形势,服务国家战略而做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方案。我国提出的新工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指传统工科的改造升级;二是指面向新经济产生的新的工科专业;三是指工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产生的新的专业。新工科是在新时代、新环境、新形势的需求下,就如何培养新工科学生达成的初步共识,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初步探索。虽然新工科已经在很多高校施行,但还处于起步阶段。我国新工科未来要行得更远,发挥作用更大,还需要在新工科理念指导下进行包括课堂教学等很多重要方面的探索。

1  新工科理念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新工科的提出时间并不长,具体到新工科理念的含义,也是有较多的论述。综合起来看,新工科理念较为普遍接受的论述有两种,一种是特指的新工科理念含义,是就工科领域而谈,是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跨学科、综合全面、创新能力强、面向未來能够适应并引领产业不断发展的新人才为目标的培养观念。另一种普遍接受的论述认为,新工科理念不能仅仅局限于工科这一领域,它适用于全部学科,可以是新文科、新理科、新商科、新医科、新农科等等,同时,它是一种方法论,是新的人才培养观念,对除工科外的其他领域的学科发展也具有重要指导作用。综上,“新工科理念”一词有两种含义,目前围绕新工科建设而展开的研究讨论最广的是第一种含义,而第二种含义是对众学科发展方向的一种指导思路。本文将新工科理念概括为:创新、全面、开放、引领。

新工科理念是一种全新的理念,新工科的布局也刚刚展开,还有许多方面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例如专业划分、交叉学科办学模式、教师和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的保障等问题。

2  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工科”人才培养的定位

2017年6月9日,教育部审议通过的《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中明确指出,要坚持立德树人、德学兼修,强化工科学生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法治意识、生态意识和工程伦理意识,推进学科交叉培养,树立全周期工程教育理念。2018年4月9日,在“拥抱新工业革命的新工科教育”国际新工科教育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未来“更加关注工程人才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竞争力、领导力、新技术开发能力及社会责任等素养”。天津大学前校长钟登华院士提出,未来工程人才应具备的核心素养有:家国情怀、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创业、批判性思维、全球视野、沟通与协商、自主 终身学习、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工程领导力和数字素养。华中科技大学前校长李培根院士提出,面向未来的工程人才应具备关注“超世界存在”、关联力、想象力、空间感、宏思维和批评性思维等“新素养”。香港理工大学副校长陈国华认为,终身学习能力、社会责任感、全球视野、领导力和沟通能力等是未来的工程师应该具备的核心素养。

不同大学有不同的人才培养定位。对于地方综合性大学而言,“新工科”建设对新时期的大学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学生素养方面,地方综合性大学要更加强调跨界融合、批判创新、全球视野、沟通交流、自主终身学习等,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社会责任感等。

3  契合新工科理念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

新工科背景下,要求大学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以师生人格平等、学生自主自发学习为特质为方向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同时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为实现该目标,本文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点是三个方面:

3.1 教师要朝启迪者的方向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学习的环境和对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老师不再仅仅是教授知识的角色,更应朝着思想启迪者的方向发展,大学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学生价值的塑造和能力的培养。每一门课程的老师,都要思考在学生价值和能力体系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作用?要做学生思想的启迪者,学生兴趣的启迪者,让他们敢于质疑,善于思辨。要精心组织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剧本,把学生当作演员,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

3.2 学生要朝自主学习的方向发展

新的教学环境的变化,不仅对老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教”的改革,必然要求学生的“学”与之相应发生变化。学生要提高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把自己当作是“填鸭式”教学的对象,而要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掌握自己的学习自主权,主动参与老师的课堂教学改革,主动参与课堂,让课堂活跃起来,让自己动起来。当然,最关键的是,老师的课堂教学改革要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够一味地要求学生。

3.3 重塑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新型师生关系

无论教师和学生如何变化,其最终目标是为了重塑符合现代教学环境的新型师生关系。从整体来看,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入,由教师单一讲授转向多样化、全面化的师生互动,师生关系也开始不断向合作型转化,这是“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内在需求。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使得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动鲜活的舞台,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构建新型师生关系,最终实现大学在价值塑造、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三方面的目标。

4  契合新工科理念的地方综合性大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工科实施的背景是学生和学习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教师和学生的交互方式随之也在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在此背景下,全国各类大学的课堂教学改革都在如火如荼进行,未来10年将发生根本变化。但由于我国高校很多,每个高校的条件和具体环境相差很大,使得我国高校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梯度发展的特征,有的高校已经走在前列,也有的高校刚刚起步。本文认为,地方综合性大学要不断致力于实现契合新工科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要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持续的改革实践:

4.1 始终围绕学生的主体地位做文章

传统教学方式体现了以前高校教学的价值取向——  以教师为中心,其认为只要老师教的好,学生自然就达成培养目标。现在要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其内涵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和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实质上是回归课堂教学中学生本来就是主体的客观要求。我们要针对学生的新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指导和引领,激励学生自觉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自主地探究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4.2 激发学生兴趣为根本

知识是无穷尽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丰富多样,不光是课堂听讲一个途径。大学校园存在的主要依据绝不是获取知识,而应是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所以,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培养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彻底改变单向知识灌输,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根本,结合课程特点,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条件,对每次課堂教学进行精心设计。老师要把自己当作导演,把每次课堂教学当作一次演出,让尽量多的学生主观能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乐趣和兴趣。

4.3 制定新培养计划是基础

未来我国新工科、新农科、新医科和新农科建设将全面展开,大学课堂教学改革必将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开展,大类招生、学科交叉、专业核心课减少是发展趋势。在原来的培养计划中,专业核心课占比很高,教师教学任务重,进行教学改革进一步加大了工作量,教学效果也不好,制约了老师进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本文建议修订后的新培养计划中,应将专业核心课程占比大幅减少,如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专业核心课程课时从原来的38%左右降到10%左右,客观上为老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和小班教学创造了条件,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得到验证,有效改善了教学效果。

5  结语

新工科的提出必将促进我国各类高校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大学培养人才的素质与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的配合度。新工科理念归根到底还是需求导向,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正在加速转型,需要大量的创新人才,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主阵地,承担着自己的使命。符合新工科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做出改变,一起探索适合各类大学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宫贵贞.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高效课堂应具备的要素[J].山东化工,2019(20):208-209.

[2] 陈月华,董桂菊,李艳军.新工科时代提高本科课堂教学质量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9(23):14-15.

[3] 王永花,李春燕,殷旭彪.高校教师翻转课堂胜任力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S校一线实践教师的调研[J].高教探索,2019(11):33-37.

[4] 常攀攀,陈佑清.责权利相统一的主体:对学习主体内涵的新认识[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8(6):51-57.

[5] 陆建红,米晓,范振强,等.新工科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创新研究[J].科技与创新,2019(5):48-50.

[6] 英晓光,李晓,张卫英.新工科教育OBE理念从“221课程体系”走向“333课堂教学”的探索及制度建设[J].化工高等教育,2019(3):33-37.

[7] 胡雪,夏博,李华,葛云.基于新工科项目建设探讨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策略[J].高教学刊,2018(16):77-79.

[8] 于鲁汕,管恩京,王平,等.基于信息化在线课堂的"新工科"混合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9(26):20-23.

[9] 施兆莉.学生课堂权力、师生关系与课堂代际资源分配[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31):57-60.

[10]张建强.“新工科”背景下工程类课程案例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J].河南化工,2018(11):56-57.

[11] 郄禄文, 杜二霞, 方有亮. 地方综合性大学"新工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 山西建筑, 2019(18).

[12]陈慧, 陈敏. 关于综合性大学培养新工科人才的思考与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7(02):24-28+52.

猜你喜欢
新工科教学改革理念
浅谈中西方健康及健康理念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用公共治理的理念推进医改
中医理念的现代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