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五谷,学节粮

2020-09-21 08:41李敏君杨桂群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3期
关键词:节约小学生

李敏君 杨桂群

【摘要】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小学教育实践中积极的进行节约意识的灌输,让学生从小树立节约的良好习惯,这不仅对良好道德品质传承有积极的作用,对优秀的社会风气塑造也有显著的价值。从目前的分析来看,当代的学生成长条件非常优渥,尤其是城市中的孩子,自小生长在城市,不辨五谷,不懂粮食生产的艰辛,所以在生活实践中存在着比较普遍的粮食浪费情况,这对于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有着显著的影响。为了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粮食意识,在生活实践中可以规避粮食浪费问题,强调“识五谷、学节粮”有积极的意义,所以文章就相应的内容做分析与讨论。

【关键词】小学生;浪费粮食;节约

从目前的小学生生活实践调查来看,粮食浪费现象在小学生中非常的普遍。就这种现象分析来看,从个体角度来讲,其属于学生的习惯问题,和自身受到的教育以及自身的意识等有显著的关系。从粮食安全的角度来看,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存在的粮食浪费问题会间接影响我国的粮食安全,所以无论是从良好习惯养成角度进行分析,还是从国家粮食安全角度进行分析,重视学生粮食浪费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必要的。总之,强调目前学生教育实践中的识五谷、学节粮教育有突出的现实价值。

一、我国小学生浪费粮食的现象

对我国目前小学生浪费粮食的具体情况做调查发现,小学生浪费粮食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类。一是是习惯性的剩饭剩菜。从现实调查的情况来看,部分学生在食物消费的时候并不是吃不下食物,而是因为自身的习惯要剩饭。调查中发现,部分学生有习惯性剩饭的问题,即不管饭菜多少,吃到最后的时候总要在盘中留下一两口或者是更多,这种情况在浪费粮食的现象中占比约在10%左右;二是象征性吃几口导致剩饭剩菜。从目前的资料分析来看,学生的家庭条件普遍好转,所以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会有各种各样的零食,平时象征性地吃几口饭然后以零食为主食,所以会有大量的饭菜剩余。从具体调查的结果来看,此种现象在粮食浪费中的占比在20%—30%;三是吃不下所导致的浪费,即看到食物后就想吃,但是正经吃的时候没几口就饱了,这是现阶段学生粮食浪费的一种主要表现。在生活中,部分学生总是比较好奇自己眼睛看到的事物。食物也一样,有些学生看到别人吃的觉得很好吃,但是他自己也是吃过东西的,所以当给他一份其他人食用的食物后,其往往会尝试几口便不再动了,这种情况会造成比较严重的食物浪费。

二、小学生浪费粮食的原因

对小学生浪费粮食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发现在实践中,导致学生食物浪费的原因是多样的,以下是具体的原因分析。

首先,意识问题。所谓的意识问题指的是小学生没有粮食节约的意识。在他们的思想观念里,饭菜是自己花钱买来的,所以自己拥有支配权。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他们是吃完饭菜还是剩饭剩菜,都与其他人没有关系,所以他们觉得是否剩饭是个人行为,与他人无关。其次,饭菜本身的问题。从实践分析来看,饭菜本身的可口度对于餐饮浪费是有显著影响。在调查中有不少学生表示,其实自己没有要浪费饭菜的意愿,但是因为饭菜本身的味道太差了,所以吃一部分就不想吃了,所以会倒掉剩下的饭菜。再次,饭菜的计量问题。从现实分析来看,不同个体的饭量差异是显著的,尤其是男女生的饭量差异比较大。基于这样的情况,要实现饭菜浪费问题的解决,在打饭的时候需要做针对性的询问。但是因为小学生数量众多,工作人员的工作量大,所以在實际打饭的过程中,不可能实现及时的询问与沟通,所以在小学食堂放饭的过程中,基本都是教育标准量的,因为部分学生食量小,无法消耗标准量食物,所以会出现食物的浪费。

三、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的做法

从上文的具体分析来看,在目前的小学生生活实践中,粮食浪费问题是非常普遍的,这种情况对于学生正确的粮食意识培养不利,对我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也不利,所以在实践中需要积极地强调有关学生的粮食节约教育。以下是基于实践总结的可以有效加强学生节约粮食意识的教学对策与方法。

1.推荐节约粮食的绘本

小学生处在生长发育的重要阶段,通过积极的引导能够改变其不良的习惯,所以在教育实践中,借助有效的工具或者载体进行节约粮食的教育,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会明显的加强。就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小学生对绘本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在节约粮食的教育实践中,可以推进家长购买节约粮食的绘本,并强调其与学生的共同观看与学习。这样基于绘本内容的掌握,学生会有节约粮食的意识。就目前的分析来看,《怕浪费婆婆》《盘中餐》《小语种麦子》《谢谢你,好吃的面包》等绘本故事图书的趣味性强,对学生的吸引力比较大,积极利用这些绘本故事告诉学生节约粮食的重要意义,他们节约粮食的意识会有显著的加强。

2.召开节约粮食主题班会课

在小学教育实践中,要加强学生节约粮食意识的培养,还可以通过主题班会课进行强调。就主题班会课的具体开展而言,首先需要明确主题,即节约粮食,其次需要基于节约粮食这个主题做相关的阐述与讨论,在阐述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粮食的重要性介绍,还可以展示老照片,主要是发生饥荒的照片进行佐证,可增加学生的形象感知。在基础介绍的环境下引导学生做相关的讨论,其对粮食的价值和节约粮食的意义会有更全面的理解,如此一来,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会更加强烈。

3.与家长沟通,共同引导

就节约粮食教育而言,教师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实现共同引导和教育,这样相关教育效果会更加出众。学校和家庭是学生活动的两个重要场所,也是教育的具体实施场所,如果双方不能保持协调一致,那么教育效果是无法提升的。教师基于自身的教育计划积极地与家长沟通,寻求家长的理解与配合。家长在家庭中基于教师的教育计划进行相关措施的利用,通过这样的联合教育实施,教师的教育效果会更加的突出。以节约粮食为例,教师在学校提出要求,家长在家中做好监督并及时和教师沟通,当发现问题后教师做有效的针对教育,这样学生节约粮食的习惯会养成。

4.教师起示范作用

在学生心中,教师是榜样,是模范,所以教师的行为会对学生的行为、意识等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学校,教师基于节约粮食发挥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节约粮食的意识会加强,良好的饮食习惯也会得到培养。

综上所述,节约粮食问题在目前的小学教育实践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所以在教育实践中分析研究关于节约粮食的相关教育有突出的价值。文章分析小学生粮食浪费的基本现状以及相关的原因,并就节约粮食教育的方法和措施进行讨论,旨在为实践提供帮助与指导。

参考文献:

[1]王晓茹.识五谷辨五麦[J].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2018(10).

[2]朱欣佚.识别五谷助养生[J].祝您健康,2018(006):40-41.

猜你喜欢
节约小学生
浪费可耻节约为荣
节约
小学生迷惑行为鉴赏
如何成为泳池里最抢镜的小学生
这样的节约要不得
节约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我是小学生
节约标兵是怎么炼成的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