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道德教育工作,树立正确价值观

2020-09-21 08:41吴华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103期
关键词:以生为本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吴华

【摘要】小学班主任应当积极开展道德教育工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充分发挥自身在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作用,促使学生形成科学向上的思想观念以及良好的道德品质。在此过程中,班主任应当积极探索和运用科学高效的方法,以保障德育效果。本文从满足现代素质教育要求、构建良好班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等方面,简单分析了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并重点从榜样作用、互动沟通、实践活动、家长合作等方面,就相应的德育工作策略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以生为本

道德教育在近年来已然成为小学教育的重中之重,立德树人更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完全符合现代教育发展需求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要的教育部分。而班主任作为一个班级的主要管理者,更是承担着巨大的德育责任,需要将德育融入到自身的日常教学和管理之中,以科学高效的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让学生成长为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优秀学生。

一、小学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第一,满足现代素质教育要求。现代教育不断发展,素质教育逐渐成为教育的重中之重,这意味着小学教育不能再局限于知识传授,而是要从更多方面展开,尤其要对学生的综合品质与能力进行培养。小学班主任开展并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则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培育,这是满足现代素质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构建良好班风。班主任需要构建良好班风以全面指导学生学习、成长和发展,这正是班主任与普通教师相比而需要多承担的重要职责。良好班风的构建应当重点从思想、习惯等层面着手,引导班级形成热爱学习、积极向上、热爱生活、平和友善的气氛,从而为学生成长提供良好环境与条件。而做好德育工作,则是对学生思想、道德进行培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进而从思想、习惯等方面提供相应支持,促进良好班风的有效构建。

第三,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健康成长与全面发展。通过德育,教师能够向学生灌输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从小对小学生进行正确引导,以免他们在人生道路中误入歧途。另外,班主任做好德育工作还能与智育、美育、劳育、体育等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化、多样化的发展支持,让学生能够实现均衡发展,将学生培养为在各个方面均符合现代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求的优秀人才。

二、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

第一,提高自身素质,发挥榜样作用。对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而言,他们正处于不断学习和成长的重要阶段,往往会将周围对他们影响巨大的人作为学习与模仿的对象,毫无疑问班主任正是其中之一。这意味着班主任不但要在日常的教学和管理中做好道德教育工作,还需要准确意识到自身在学生成长路上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积极提高自身素质,贯彻践行各种道德标准与品质,养成良好道德习惯,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班主任必须严格要求自身,谨遵职业道德,并从多个方面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尤其要以道德教育内容为基础,确保自身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均能以这些内容作为标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例如,班主任发现班集体学生之间缺少理解和关爱,便开展了相应的主题班会活动。除了通过各种方式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之外,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也坚持践行理解与宽容他人这一良好道德品质,包括在学生学习出现问题时更具包容性地帮助学生发现并解决问题。这将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让学生有样学样地进行模仿,进而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及习惯。

第二,重视师生互动沟通,践行以生为本理念。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应当将学生放在首位,既要研究学生身心特征,也要掌握学生实际情况,进而构建更加科学合理的德育方案,保障实际教育效果。如果班主任过于强调自身主导性,完全按照自己的知识、理解、意愿、经验等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那么往往会出现强制灌输的情况,学生对道德教育内容的接受度会大幅降低,导致德育成效大打折扣。故而班主任应当充分践行以生为本理念,以了解学生情况作为重要前提,以满足学生合理需求作为重要手段,确保学生能够真正接受道德教育。多多与学生进行互动和沟通,了解学生真实想法,聆听学生身心,及时发现学生在生活、学习、情感、心理等方面的问题,主动和学生展开谈话,保护学生的情感、尊严、个性等,最大程度地提升德育水平上限。而且在与学生沟通时班主任应当注意相应的方法和技巧,尽量遵循引导、激励的原则,不能一味地要求或强制学生进行学习或行动,也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批评,而是要以高超的谈话技巧促进师生关系和谐,让学生从心底里接受自身,进而为德育的良好落实创造有利条件。

第三,开展实践活动,落实价值观与行为习惯的培养。班主任应当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围绕道德教育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成长。在实际开展实践活动前,班主任必须进行科学设计,重点从教育目标以及学生需求两方面进行考量与平衡。德育对小学生而言往往意味着枯燥,尤其是传统以理论讲解为主的方式,大部分学生都不喜欢学习各种行为规范和制度章程等。道德教育本身具有极强的说教意味,班主任在设计相应的德育实践活动时应当尽量淡化这一特性,而是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特征,尽量以生动化、趣味化的活动形式展现德育内容,对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平衡与协调,让学生在快乐、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感受趣味,同时收获思想道德层面的正确引导,真正做到“润物细无声”且具有實践价值。

第四,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合作,共同引导学生成长发展。班主任应当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及合作,充分利用家长对学生成长发展的影响作用,同时借助家长在校外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优势,共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班主任和家长长期保持良好沟通,这就需要相应的长效机制做基础保障。班主任需要准确理解自身在学生德育中的引导地位和职能优势,主动利用微信、QQ等常用的通讯软件与家长保持长期、紧密沟通。双方共同对学生表现进行分析评价,共同以科学、健康、正确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育,共同配合,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及德育氛围。

综上可知,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策略,方能取得良好成效。班主任需要对学生身心特征加以了解,并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构建科学、健全的德育体系,将德育渗透到班级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同时强调德育和智育等的深度结合,尽量以更具趣味性的方式展开德育,让广大学生能够真正主动地接受德育。

参考文献:

[1]刘万虎.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向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 2019(23):98.

[2]郑月凤.优化班级管理,实施道德教育——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探析[J].教师, 2017(033):22.

猜你喜欢
以生为本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论强化基础 突出能力 塑造品格的职教语文教学新模式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