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书法的鉴赏能力

2020-09-21 08:51张斌世
大观·东京文学 2020年5期
关键词:布局线条书法

张斌世

摘 要:一幅书法作品放在眼前,怎么评价、怎么读懂、怎么欣赏,是我们每位书法学习者及欣赏者特别想知道问题。书法是反映生命情感的艺术,鉴赏书法,就是品读书法者的情志趣味。文章简单从书法作品的整篇布局、线条处理、落款、钤印四个方面阐释如何判断书法作品之优劣。然而,书法需要日积月累才能得以形成,书法鉴赏也需多听多看,提升领悟能力。

关键词:书法;布局;线条;钤印

鉴赏能力是人们对艺术作品进行鉴别和欣赏的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具体包括想象、领悟、回味等能力。这些能力在鉴赏中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需要着力培养。鉴别是判断书法作品美的一种能力,欣赏是个人根据自身的艺术素养和喜好对书法作品领略观赏的能力。

一、书法作品的布局是否美观是判断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古人十分注意书法的布局。清代邓石如云:“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生。”一幅书法作品的优劣,跟书家的书法作品整篇布局是否美观有直接关系。那么如何判断一幅书法作品整篇布局是否美观呢?

(一)看作品的气韵

潘天寿先生在《潘天寿谈艺录》中说:“为人、处事、治学、作画,均须以整体之气象意致为上,作画须始终着眼于大处,运筹于全局方,不落细小繁屑、局促散漫诸病。”布局,也就是谋篇,是书家按照自己的书写习惯,将选择的文字内容按照自己的创作安排展现于观众面前的作品整体面貌,也是书家文学修养、艺术素养、个人情怀的一种直接表达。书法作品形式有多种,有条幅、横幅、竖幅、斗方、扇面、对联,圆的、方的、菱形的,字多的、字少的,等等,但不管是哪種形式,行成一幅书画作品都必须给人以美的享受。

好的书法鉴赏者,往往不是直接走到书法作品前驻足观赏,而是先远离作品,半眯着眼,从整体上观察作品是否有气韵、气势。然后,走到跟前观看书法作品中字与字是否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每一行字的无形中轴线和每一个字的无形中心线是否重合、贯气。再一个就是观看上个字末笔回锋收笔,和下个字的首笔逆锋起笔,其势是否暗接,即看字与字、行与行之间的笔顺走向、体势俯仰、笔意流通、行间虚实是否顺畅。熟练书写是书法作品有无气韵的先决条件,只有一气呵成的作品才能气脉贯通,气韵逼人。

(二)看作品的变化

一幅书法作品,不仅要有气脉贯通、气韵逼人、自然连贯之势,还要体现一定的科学的变化,既有对比又有融合,既有参差又有均衡,形成对立统一的整体。变化是书法的精隨,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懂得变化,就不懂得书法,也就无从鉴赏书法。

书法作品的变化有多种形式,从字体上说,小字宜疏朗,大字宜致密。从尺幅上说,长卷宜疏朗,条幅宜致密。从通篇来说,应密则密,应疏则疏。行距宽者,字距宜宽,行距窄者,字距宜疏。总之,一篇之中字体要有大有小,有长有短,或欹或正,或宽或窄,以至“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齐列,为体互乖”,但整体却错落有致、匀称和谐。

(三)看字的结构是否美观

字的结构要美观大方,字体有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多种,每一种字体都有各自的临习范本和法帖,每一种字体都有各自不同的书写方式和书写规则。书写者只有在熟练掌握了这些法帖之后才能取长补短,去伪存真,把每一个字写得具有美感,达到美的效果,让人百看不厌。每一字都写好了,那么一幅好的书画作品的构成要素就具备了。

书法欣赏要先看宏观,即先要从远处,朦朦胧胧地对作品的整个风貌有所把握,再从细微处,即每个字的间架结构仔细审看,看每个字是否美观,是否让人赏心悦目。通过全局把握,小处审看,对书法作品的水准进行自我评判。当然,对于书法鉴赏还是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最好身边有一位资深的鉴赏行家进行辅导,通过专家讲解,与自我评判相结合,能在短时间里使鉴赏能力较大提升。

二、书法作品中书法线条是否讲究是判断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书法是由线条组成的,书法的用笔有藏锋、露锋、中锋、侧锋、方笔、圆笔等。线条的质量直接影响着书法的质量。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说“点”似高山坠石。试想,高山上坠下一块石头,是多么有质感,多么有变化与重量。卫夫人又说“横”如千里之阵云。不难想象,浩浩荡荡的千里云彩,该是多么富有变化,多么富有气势!这就是用笔之妙。

书法线条要有丰富的层次感。就像一处山居,需有几处假山、一泓清泉、一条鹅卵石小径、几株红梅白梨、一眼望不到底的宅子,才有意境;就像一条老巷子,需要有一条坑坑洼洼,带有历史沧桑感的的青石板路,赋予它岁月的痕迹和丰富的气息。就书法线条来讲,当线条非常纤细的时候,必须有弧度,线条不能直,直则僵硬,僵硬则无生机,无生机就是没有活力。书法线条只要有或粗细、或断续的变化,或者线条边缘有飞白或有笔断而意连的变化,就会增加线条的层次感。

虽然清秀的书法作品往往讨人喜爱,但从审美角度看,其线条质感属于较低档次。如果除去清秀中存在的单薄感,用笔殷实一些,柔婉一些,笔迹略隐含一些,则书法作品的水平就会略高一些。若用笔入力强,顿挫重,多用锋,少用笔肚,按下仅三四分,则线型虽细但挺,再加上提按分明,走笔两端慢中间快,则又提升一个档次。如果在用力上再文气一些,提按相对缓和,棱角略有收敛,但力感仍足,则又胜出一筹。将刚与柔融合得恰到好处,用笔轻灵柔婉又处处坚实,转折处强调骨力,但不显外,线迹粗细适中,边缘爽利,则是书法的又一个境界。用笔既不轻飘也不狂动,在运笔时总是处于半提半按的状态,既不重按又不轻提,速度不快不慢,则书法境界就又高了一层次。

若用锋按下的程度变大,则线形相对变粗,显得饱满、坚实,但仍有锋芒,这是书法最高境界的低级水平。在此基础上用力加稳加重,隐去锋芒,显现柔性。笔锋按至七八成,行笔缓和,转折处调锋提按过渡自然,以转笔代替提笔换锋,将棱角隐没在粗重的线条中,则是书法最高境界的中级水平。线条变粗变重,但不浊,用笔始终以中锋为主,这是书法最高境界的中高级水平。用笔重、实而近于滞者,笔力苍老雄厚,线条或线条两边有枯涩之感,但这种枯涩线丝坚实,力量充足,甚至有时浓有时枯,形成涩节,则基本上达到了书法的最高境界。

三、书法作品中落款是否合理是判断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书法作品的落款,一般是“文古款今”“文正款活”,内容通常包括创作缘由、赠送对象、创作时间、作者姓名等。在字体方面,如果正文是甲骨文、金文、大小篆,落款就用篆书、章草、楷书、行书。如果正文是隶书、楷书、魏碑的,落款可用楷书或行书。而实际中运用最多的还是行书,既易识别,又显活泼。另外要注意,落款的字要小于正文的字,并应与正文相协调,且题款不能题在整个正文的上面。

四、书法作品中印章盖得是否合理是判断书法作品优劣的标准之一

书法作品上的印章,是书法作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历来书家都非常重视用印章的使用,使书、印有机地结合起来,产生更美更强的艺术感染力。

我们在鉴赏书法作品的时候,一要看印章的大小。印章大小要与书法作品的幅式相匹配,且与题款字相当,可小不可大,大则不雅。如若款字细小,可用小联珠印。一幅作品用大小不一的两枚印章时,要上小下大以求平稳。倘书法作品乃几人合作完成,几人印章大小亦应相当。二要看钤印数目是否得当,“用一不用二,用三不用四,盖取奇数,其扶阳抑阴之意乎”。而且印数不宜多,过多则易杂乱,甚至喧宾夺主。如若一幅作品用数印,需选用不同形式的印面,避免雷同。三要看钤印位置。一幅作品,密处不够紧凑,可用印章补之,疏处如觉空荡,可借印章充实,使画面均衡。款尾姓名、字号章的位置要安排得当,若题款下留有空白,则钤在署款之下。若无空白,宜左不宜右。款尾印章要保持适当距离,既要忌拥挤亦要防松散。一幅作品同时用引首章和压角章,则忌排放在一边。压角章宜放在左下角,与引首章成对角之势。四要看印的色彩。墨色淡雅之作,适合用钤朱文印,保持两者和谐一致。墨色浓重之作,适合用钤白文印,使红彤彤的朱色与乌黑的墨色产生强烈对比。若一幅作品钤用数印,印色应有主次,或多朱配少白,或多白配少朱,使之既有变化又协调一致。五要看印章的风格。如奔放雄健的书法作品,不宜钤盖娟秀工丽的铁线印章,否则,便格格不入,直接影响书法作品的艺术效果。钤用闲章,不仅要注意使其内容与作品正文浑然一体,而且应注意保持印章内容与风格的协调一致。

作者单位:

新乡市群艺馆

猜你喜欢
布局线条书法
精致线条
线条国趣事
诗书画苑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起马转中炮对屏风马布局探秘
布局著名变例典藏集锦
腰带勾勒最美线条
医疗布局决定未来
书法等
烧脑的线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