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及时代价值

2020-09-22 09:52刘暖暖
学理论·下 2020年3期
关键词: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刘暖暖

摘 要: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通过对已有共产主义的考察,批判粗陋共产主义者简单地否定私有财产的形而上学观点,并阐释了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实质。对于其中共产主义思想的基本内容,分别从共产主义的历史基础、主体本质以及社会特征方面出发,进一步论述了经济学语境下马克思关于人类自身异化与私有财产扬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另外,关于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这对新时代背景下建设社会主义的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关键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共产主义;异化与复归;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編号:1002-2589(2020)03-0020-03

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其他重要理论形成的过程毫无二致,都是经过不断发展,在历史演进的过程中逐步确立、完善的。作为全世界思想宝库的瑰宝,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在人类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阐释的关于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为全人类争取解放和幸福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是建立在人道主义基础上的,从而进一步扬弃了私有财产的统治,提出共产主义是向人的本质复归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实现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手稿》中关于人的解放的主题至今仍然影响着我们建设社会主义追求共产主义的目标,对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着重要的时代价值。

一、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理论考察

在“国民经济学”的社会发展问题上,马克思通过对亚当·斯密关于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为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国民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倚赖于古希腊时期色诺芬和亚里士多德的经济学理论基础之上的,亚里士多德在色诺芬的关于农业与家务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派生出“经济”和“经济学”的术语。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到关于“启蒙国民经济学”主要目的是为了强调国民经济学的资产阶级性质,对亚当·斯密的政治经济学进行批判。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主要包括两个大方面:第一,马克思深受恩格斯启发,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违背理性的,国民经济学家口中认为的资本主义制度可以自然发展实则是一种悖论。第二,马克思利用强调劳动的对象化意义,把异化和对象化之间的差别当成阐述私有财产本质的基础,劳动是私有财产活生生的基础。《手稿》中社会组成结构“工资、资本和地租”成为马克思批判考察的对象,通过这种方式来证明国民经济学家眼中的天然经济范畴实则只是停留在相互对应的社会关系与经济关系层面。

在对待“粗陋的共产主义”问题上,马克思批判其没有真正了解私有制的本质,而是一种历史的退步。关于“粗陋的共产主义”的理论,是空想主义者赫斯提出的。尽管“粗陋的共产主义”在一定程度上批判和抨击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存在的将人异化为物的丑恶现象,但是马克思仍然对其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在马克思看来,“粗陋的共产主义”是一种试图否定婚姻存在从而否定人性的将人物化,它以试图达到共妻和共产来抨击资本主义,实则并没有真正抓住资本主义的本质所在。马克思认为,粗陋共产主义者的共产主义思想恰恰证明和解释了政治制度的最高阶段就是私有财产制度,这种扬弃也不是真正的占有。马克思指出,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已有的对立条件成立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资本主义“劳动和资本的对立”,这种对立让原本还未揭露的私有财产的主导地位变得显而易见,甚至可能成为整个资本主义的主体力量。“粗陋的共产主义”就是以一种极其浅显,浮于表面的方法来追求达到私有财产普遍化的目的,也内蕴着追求达到一个完全平等的社会。对于这种理论,显然有明显的不可实现性,如果仅仅以达到平均为目的,那所有的不被认为是私有财产的东西,比如过人的才能、渊博的学识,所有这些能够高人一等的品质特点,用此种理论践行,必然使得整个社会该存在的生机与活力荡然无存。对于充斥了嫉妒心的资本主义社会,粗陋的共产主义显然没有认识到其中可能支配整个社会的强烈贪欲,这种贪欲使得社会无法用文明与积极评价,只能是人与人简单的欲望,这也必然导致整个社会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粗陋的共产主义”没有认识到人与社会具有统一性,不只像公妻制般通过感性的形式,表现出人类也是自然物,这种关系对于人的本性的判断在某种程度上使其能够成为自然。简言之,这种关系缺少了人的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人,男人与女人的关系不能定义为“普遍的卖淫”,这是对人类共同体私有财产的粗鄙表现,这样的一种理论,必然会遭到马克思无情的批判。

二、马克思经济学语境下的共产主义哲学思想

在《手稿》中,马克思将异化劳动作为主脉络,将扬弃私有财产当成贯穿始终的线索,从而展开关于共产主义中人的本质的论述。从关于马克思早期共产主义思想的论述中,可以总结出三个关于共产主义的哲学思想,这三个哲学思想对于马克思共产主义的演进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共产主义的历史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的秘密存在于人的异化之中,存在于异化劳动同人的关系之中。他在关于政治经济学其他笔记中也曾提到“私有财产对于占有者来说失去了私人的意义。”因此,异化劳动给人和社会带来的财产必然也存在于私有财产的运动中,即在经济的运动中产生异化于人的现象。除此之外,马克思认为作为人的对象化的劳动,可以分为两种相互制约的成分,即外化和异化。实际上,人通过外化,从而达到占有公民权的目的,并且通过劳动将自己的本质外化,进而以占有自己的劳动产品来实现自我本质的。之所以有关于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是人的感性对象化的定义,还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私有财产与私有制不能等同看待,两者有本质上的区别。私有财产作为人的感性活动的积极本质代表了一种人的丰富生命力,然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度却把人的活动异化了,使之成为与自身劳动产品相异的异化劳动。因而这种劳动并非是工人所真正向往的劳动,而是处于一种被迫的行为体作用,因此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条件是消灭使人本质发生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这种奴役人的本性的资本主义制度才是真正的罪恶源头。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积极扬弃私有财产的思想在当时已经呈现出了基于现实经济生活进而考察人的本质的唯物主义基本倾向。马克思在这里充分代表了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认为资产阶级依靠资本不劳而获是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压榨,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对于解决私有财产的缘由仅仅作了很外在的回答,但显而易见的是马克思对于明确私有财产和异化劳动的关系是解释共产主义思想发展的历史基础的观点已经非常清晰。

(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是共产主义的主体本质

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并不是私有制下的简单拥有,而是对人的本质的重新建构,是“向社会的人的复归”。我们看到,马克思在科学的理解私有财产、理解劳动的同时,也有意去对私有财产的主体本质进行科学的理解。早年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有其时代背景的缘由,无疑是《手稿》中人的本质复归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在这段话中嘲讽了忽视人真正本质的虚伪之论,而为之后追求人的真正解放,实现社会的人真正扬弃私有财产和异化条件奠定了唯物主义论调。在马克思看来,“人以一种全面地方式,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地本质”,这种人的本質的复归实际上也是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挣脱,是对人的真正自由的向往与追求。在《手稿》中他写道:“迄今为止全部生产运动的感性展现……是人的实现或人的现实”,在这种程度上马克思指出了人的复归是多方面的,这种复归包括宗教、家庭、国家,人就是从这些方面向自己的人的存在即社会的存在而复归。另外,关于这种复归其实是人的彻底解放,人的主体和对象客体在成为人的社会存在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这种对象性进行一种本质力量的确证。就是说,从主体方面看对象自身并没有实际的判定,真正感知的存在是一种主体能力的为我存在。

(三)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统一是共产主义的社会特征

《手稿》中提道:“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马克思在这里内在地把人的本质与自然联系在一起,认为在共产主义中,人的本质对人来说成为自然,而人的自然行为也就是人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人与自然达到统一,也就真正解决了人与自然界之间、人与人之间的矛盾问题。马克思在上面已经提到,人对人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关系直接就是人对人的关系。由于马克思看到了对于私有财产的扬弃并不是单纯的“贪财欲”,共产主义并非割裂了人与自然的联系,而是进一步明确了人的自然属性和自然的属人性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自然主义在马克思看来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而人道主义则是人与社会的统一。首先,关于“自然主义”。在异化的状态下,实现人与自然的统一是极为不现实的,在那种互相割裂的状态下,很难实现人的复归。只有实现了自然主义人与自然的统一才能实现由自然界向人生成,人向自然界生成。而人道主义实现的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使人的自然性获得了社会的意义。关于“人道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密集阐述了关于人道主义的观点,他认为人作为社会中的人并不能离开社会而存在,尽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自身的活动与他人的活动并没有直接关联,但是人仍然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是需要依靠社会其他依附力量来完成社会活动的个体。因此,马克思在主张个人即是社会的同时也有了人是社会存在物的意识。

三、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时代价值

马克思在《手稿》中已经初步形成了共产主义思想,这个时期的共产主义在马克思主义整个发展史上始终占据着一席之地,时至今日,对于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仍然要以《手稿》中的共产主义为基本内容,在此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马克思创作《手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在野蛮的资产阶级统治下对被剥削的广大工人阶级的同情,他痛恨使工人阶级完全丧失自身的资本主义制度,因此,他创作了实现人的生存向社会性复归的《手稿》,以此来扬弃私有财产,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丑陋的本质,也为此后共产主义的发展勾勒了蓝图。研究和学习《手稿》,对新时代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有着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必须始终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有财产的积极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实现共产主义的过程必然是扬弃私有财产的过程,但私有财产的消灭并非共产主义的真正实现条件,真正地实现条件是消灭使人本质发生异化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尽管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被消灭,但是他并没有彻底否定私有制在历史发展中的促进作用,他辩证地分析了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剥削工人阶级的一面,也肯定了对社会的积极贡献和对人的本质力量的积极确证。他认为尽管私有财产是一种对人的本质抑或是对工人劳动的一种异化,但从一般程度而言也是一种社会的进步,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存在。虽然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时代的历史节点,但仍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在这个阶段上必须坚持发挥私有财产的积极作用,巩固改革开放以来的历史性成果,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同时,鼓励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成长。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时指出:“在社会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另外,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也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地位,强调了非公有制经济财产权同样不可侵犯。这些理论的阐释与实践的发展不仅符合马克思共产主义的设想,对新时代的各项建设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二)必须始终坚持“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如上所述,马克思写《手稿》的目的是为了揭露资本主义制度的腐败与野蛮,是为了争取人的彻底解放。他强调共产主义并非通过物的扬弃而取得,而是通过对人异化了的本质的扬弃全面占有人的本质而取得。他指出资本主义绝对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因为资本主义的异化所带来的不仅仅是工人的全部关于人的财产的丧失,而且对于非工人的个体来讲他的一切人的财产也丧失殆尽,换句话说资本主义的异化颠覆了属于人的真正意义。因此在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相统一,社会的人与自然的人相统一的过程中,必然要达到一种人的彻底解放,这是一种追求,也是一种信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启发我们在新时代的背景下能够继续坚持这种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这也是我国几代领导人在建设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过程中坚持的原则。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其中“共享”的发展原则与马克思共产主义关注人的解放与发展的思想高度统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做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中的重要一步,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坚持。

(三)必须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最终目标为理论导向

在马克思《手稿》中,表达了共产主义理想是通过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来达到消灭资本主义异化目的的思想。资本主义的异化必然导致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更加严重和突出,这也是资本主义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归宿的原因之一。因此站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的角度看,共产主义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解放必然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但是,马克思在《手稿》中还表达了一个更为深邃的想法,他认为社会主义的发展已经不再是简单粗略地对于私有财产的扬弃,而更应该寻找共产主义中作为否定的否定因素。我们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的终极目标,以至于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会有忽略实际而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现象。这忽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建设方式其实已经背离了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人道主义价值内核,忽视了人的发展这个真正目标取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时代的中国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注入了更多的人的发展的终极关怀。党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并且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完善。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改变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说也是一种人的发展的表现。事实证明,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即要追求共产主义,更要在建设实践中注入更多促进人全面發展的积极因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M].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4]马克思主义研究资料:第3卷[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4.

[5]马克思.历史法学派的哲学宣言[M].人民出版社,1995.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7]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决胜全面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7-07-28.

[8]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

[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

[10]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发展,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M].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827.

[11]习近平.深化伙伴关系,增强发展动力[N].人民日报,2016-11-21.

猜你喜欢
手稿共产主义异化
拒绝异化的人性之光
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异化劳动”的探析
科学把握共产主义长期性与阶段性的有机统一
作家手稿
天价手稿
罗丹手稿
李海青:共产主义的历史现实性与逻辑必然性
共产主义就在你我的奋斗中
“社会主义异化”论与精神污染
费尔列希特《异化:从过去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