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09-23 08:57洪艳艳
关键词:兰索拉碳酸镁胃粘膜

洪艳艳

(吉林省大安市第四人民医院内一科,吉林 白城 131300)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属临床发病率较高的消化系统慢性疾病,致病因素与消化液异常分泌、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患者胃粘膜组织及粘膜肌层损伤,导致溃疡性病变发生[1]。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患者普遍病程时间长,病情反复发作,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反酸、疼痛等,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如未能及时有效治疗极易引发胃穿孔、胃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主要采用抑制胃酸类药物治疗,铝碳酸镁具有抗胆汁及抗酸的临床效果,用药后可有效保护患者胃粘膜组织,缓解各项临床症状。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1年时间内收治共计84例该疾病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9年1月为本次研究起始时间,2019年10月为本次研究终止时间,研究样本数量共计84例,全部患者均符合究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诊断标准,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n=42),研究组患者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范围为24~68岁,年龄均值(43.65±5.72)岁,病程时间最低为1年,最高为7年,均值计算结果为(3.54±1.08)年,对照组患者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范围为22~65岁,年龄均值为(43.54±5.85)岁,病程时间最低为1年,最高为6年,均值计算结果为(3.41±1.05)年,基线资料组间无差异(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三联疗法治疗,每日口服甲硝唑800 mg,克拉霉素500 mg,兰索拉唑60 mg,以达到清除幽门螺杆菌的临床效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方案为兰索拉唑,每日服用1次,单次服用量为30 mg,持续服药时间为8周。研究组患者治疗方案为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兰索拉唑用法用量与对照组患者一致,铝碳酸镁每日服用3次,单次服用量为1 g,持续服药时间为8周。

1.3 评价标准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临床症状为评估标准,指标包括显效(胃溃疡相关症状消失,溃疡直径显著降低)、有效(胃溃疡相关症状好转,溃疡直径有所减少)、无效(不符合显效及有效标准),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2。评估组间反酸、上腹部疼痛、呕吐等症状复发率。评估组间皮肤过敏、腹泻、头晕等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计数资料为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各项临床症状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检验方法为x2,为确保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准确,采用SPSS 23.0软件计算各类数据,如P<0.05,则组间有差异。

2 结 果

2.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症状复发率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症状复发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评估组间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症状复发率[n(%)]

2.2 评估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评估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患者皮肤过敏1例,腹泻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2)9.5%,对照组患者皮肤过敏2例,腹泻2例,头晕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2)11.9%,组间无差异(P>0.05)。

3 讨 论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属临床多发消化系统慢性疾病,主要致病原因为幽门螺杆菌感染、非甾体类药物使用不合理、胃酸分泌异常增加等,患者病情反复发作,并发症发生率较高[2]。幽门螺杆菌属革兰阴性菌,形状为螺旋状,感染后可附着于人体胃窦、胃体等幽门周边黏膜组织表层,与胃酸无直接接触。幽门螺杆菌可导致患者粘膜血流、前列腺素合成、胃粘膜分泌等受到不良影响,进而导致胃酸、胃蛋白酶等物质分泌量增加,胃粘膜组织受到侵蚀,引发胃溃疡发生。临床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多采用药物干预,不同药物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存在差异,医师需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合理选择治疗方案[3]。

本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患者经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及各项临床症状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无差异,提示联合用药方案治疗该疾病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显著。兰索拉唑属质子泵抑制剂类药物,是在常规药物奥美拉唑基础上改良研制而成,可对胃肠道组织中酶的活性产生抑制,阻断氢离子转运过程,降低胃酸分泌量,改善胃溃疡临床症状。兰索拉唑结构中加入氟元素,亲脂性较高,药物生物利用率显著高于奥美拉唑,用药后起效迅速。单一采用兰索拉唑临床治疗效果不佳,为此需采取联合用药方案。铝碳酸镁属临床应用广泛的胃粘膜保护剂类药物,抗胃酸作用显著,用药后可对胃蛋白酶分泌产生抑制作用,也可对胃酸产生中和作用,进而实现对胃溃疡相关症状的有效改善[4]。患者咀嚼铝碳酸镁过程可诱导其活性成分释放,使其在损伤的胃粘膜组织表面形成保护层,其结构与人体胃粘膜接近,可诱导前列腺素等防御性物质分泌,生成促胃粘膜表皮生长因子,提高磷脂类物质在胃粘膜疏水层的含量,减少氢离子反渗透作用。该药物可与胆汁酸融合,吸附磷脂酰胆碱,有助于胃粘膜组织的修复效果及防御能力提升。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治疗中采用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可发挥药物间的协同作用,保护胃粘膜,清除幽门螺杆菌,修复溃疡组织,也可对炎性因子释放产生抑制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各项临床症状,且药物不良反应未显著增加,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单一药物治疗,值得全面推广应用[5]。

由此可知,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反酸、上腹部疼痛、呕吐等症状复发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疗效及安全性突出,值得临床全面推广应用。同时,本次研究受多因素影响,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患者样本量偏低,未与同类研究进行横向比对,铝碳酸镁联合兰索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溃疡的具体临床应用需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

猜你喜欢
兰索拉碳酸镁胃粘膜
注射用兰索拉唑与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及禁忌*
多中心临床观察铝碳酸镁四联与铋剂四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疗效及安全性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联合兰索拉唑对消化性溃疡的临床观察
兰索拉唑联合胃苏颗粒治疗慢性胃炎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分析
碱式碳酸镁微观结构对视比容影响
兰索拉唑的十例常见药物配伍禁忌
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分析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胃痛的临床分析
关于碱式碳酸镁在气体发生剂中的作用研究
碳酸镁对于高含油量含油污泥的助滤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