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语文:语文教材,和文学是啥关系?

2020-09-23 08:07曹文轩
北京纪事 2020年9期
关键词:文学作品语文课力量

记忆中,上学第一天第一堂课,常常需要翻开语文课本。数年来,一册语文课本在手,学生学,老师教,只是,你真的认识语文课本吗?

上不好语文课,学不好语文,有时候不是努力问题,是认知问题。认知决定行动。

且看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组成员、国际安徒生奖得主、作家曹文轩如何解读《认识语文》。

多数人对于我“作家”的身份很熟悉,其实我也常常参与到中小学教材的编写工作中,对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情况非常熟悉,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和初中语文教材里面的有些课文是我推荐进去的,因此我很清楚现在小学、初中语文教材中主要文类是文学。

其实,全世界的语文教材在文本文类的选择上几乎是一致的,文学作品始终是最主要的选择,有些国家的语文教材甚至把语文教育与文学教育当作同一个概念,所编教材中基本都是文学作品。中国语文教材在文本文类的选择上也是倾斜于文学作品的。

据统计,从民国时期的教材直到现在的新课标问世,其间中小学语文教材大约有900多种,这些教材因为时代、政治、意识形态和编选者的个人语文观不同,各有各的取向,各有各的配置,各有各的特色,但是大多数教材在文类的选择上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文学作品始终占有很大的篇幅,它们是文学教材的主体。

與其他文类的文本相比,文学作品无疑是优势的文本群落。

那么,文学作品在教材中究竟占多大的份额为宜?如此大的比重是否有一点倾斜?我的看法非常明确,现在所占有的份额是合理的。

文学作品理应成为语文文本的优势群落,道理何在?意大利作家阿奇比在《意大利中小学语文语言与文学教育》中写道:与其他培养方式相比,文学在意大利学校教育中占有十分突出甚至极度重要的地位,在人的培养和开拓认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学生成长和学习的漫长阶段,它承担极为重要的伦理道德和美学教育功能,通过描绘和想象来开拓人的思维,这对于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都是必要且有效的。从6岁到18岁,每个意大利学生都接受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基础文学教育:在小学,文学教育与语言教育密切联系,这是因为多少个世纪以来,我们的许多文学作品能够提供一种语法严谨、词源丰富多样的多种语言典范;在初中,文学有了特殊的位置,用于开展阅读实践,为了建立了解民族文化和不同历史阶段的基础,文学是语言文化的入门工具;在高中,保持并加强对文学的教育是理解培养想象力的教育。

在这个意义上,文学课的教育必须对虚构的文学作品进行讲授,在实际教学中不应该只是涉及特殊语言的文本或者只是有美学和形式方面的特性,还应该具有在人的培养和认知方面的价值。

这段话里面可以提炼出文学为什么会成为语文教科书优势文本配置的理由。

文学何为?认知,还要审美

学生学好文学作品,关键在于老师怎么样上好文学课。一堂好的文学课,与大家对文学价值的理解密切相关。

文学的价值大致上分两方面,一个是认知价值,一个是审美价值。

这些“认知价值”在过去的语文课堂上被大讲特讲,并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有时甚至会成为唯一的内容,其他话题比如结构、语言等等往往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的。

我们需要重视文学的另一个重要价值——审美价值,这些年有人不时提及这个话题。

不讲文学的审美价值当然是不完整的文学课。现在的情况依然并不乐观,并不是所有语文老师都意识到了文学的审美价值。

许多语文老师在讲文学作品的时候没有把它当文学作品来讲,也很少从审美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有艺术韵味的分析,一篇文学作品往往被讲成一篇社会现实问题的报告或者是人生指南。赋予语文课以“人生指南”的功能,这是中国语文教师最擅长的,利用一篇语文课文传递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但若仅限于此,我听完课总会有点遗憾,尤其对于一个写作者而言。其实,我在写文学作品的时候考虑到的并不是这些问题,我考虑到的是一段风景描写,考虑到的是故事,考虑到的是情节,考虑到的是起承转合,考虑到的是语言,当然我也会考虑到这个作品的题旨,题旨定下来之后考虑更多的就是人物什么时候出场、第一句怎么写、怎么收尾,等等。

比如在我的新小说《樱桃小庄》中,我写了这样一个故事:在父母外出打工后,哥哥、妹妹和奶奶一起生活在樱桃小庄,但是奶奶由于老年失忆,意外走失,兄妹二人便开始了曲折艰辛的寻亲之旅。

那么在创作这个故事的时候,作家在思考什么?故事的结尾一定是需要精巧构思的。结尾是兄妹追寻各种踪迹最后来到一座城市,那么奶奶到底找到了没有?我一定让你感觉到找到了,但是我不能让他找到。假如真的找到了,有意思吗?

而且场面会很尴尬,无非抱着眼泪哗哗下来。这个很难写的,写了也没什么意思,这不是文学的处理,我要让你感觉到找到奶奶有八成可能:走到这座城市,有人说前天见过这个老太太。一对外婆和外孙女经常在这个地方散步,每次会路过一个废弃了的报刊亭,这里面有一个老太太,每天晚上在这里过夜,她还不停地唱歌。兄妹俩小女孩马上开始唱一首摇篮曲《豌豆花》,因为爸爸妈妈外出打工,奶奶就是唱着这首摇篮曲把他们带大的。

奶奶一定会被找到,但我是这样处理的:一天早上,哥哥妹妹沿着这条大街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走去,那个外婆和外孙女告诉他们,奶奶就是从这个地方出发往东走。小女孩唱着《豌豆花》,男孩吹着笛子迎着太阳顺着大街往前走,我就写到这儿。如果语文老师去讲《樱桃小庄》,我希望能提出一个问题:最后的结局是真的找到了奶奶,还是留下一个悬疑为好?这个时候,就是一堂文学课了。

美的力量,不亚于思考的力量

重提审美价值意味着,美对灵魂的塑造一样是很有力量的。

我始终坚持这个观点:美的力量绝不亚于思想的力量。举个例子,一个人厌世或不耐烦了,都恨不得想离开这个世界。一天阳光明媚,这个意志消沉的人打开窗户或推开门看到了一个大好晴天,他的心头微微动了一下。什么力量触动了他?美的力量。如果这个力量还不够,再加一点力量。他眼前是一座山,这座春天的山“草色青青”,他的心头又动了一下。这时,山上走下一个小女孩来,女孩天真无邪。此时此刻,这个人面前是一幅画。那一刻他也许会想,还是应该留在这个世界上,这个世界很美好。

如果这个例子不够合适,再举个例子,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小说《战争与和平》,里面有个经典的场面,男主人公受伤躺在战场上,当时“万念俱灰”。为什么?因为他的俄国已经被拿破仑率领的法国军队占领,他的理想和爱情都破灭了,人受伤躺在战场上,当时只有一个念头,想死。什么力量拯救了他,让他获得重新活下去的勇气?小说里写,是俄罗斯的天空、森林、草原、河流,是庄子所言“天地之大美”,是美的力量让他获得了活下去的勇气。

理所当然,我们要重视美和审美的价值。之所以需要文学,是因为文学作为一种特殊的意識形态,天生具有审美功能,某种意义上,文学就是满足人们的审美功能而来的,创作文学作品时,不同作家可能会在思想与审美两者之间有所偏重,但就文学整体而言,审美一定是它的基本功能之一。

我们从成千上万的唐诗宋词中感受到这一点。小说也是如此。

谈及美感问题,川端康成的一段回忆让我印象深刻。

1969年5月,一天早晨,川端康成悠闲地坐在夏威夷海滨希尔顿饭店的餐厅里,明媚的阳光穿过窗,沉静地照在整齐摆放着无数玻璃杯的长条桌上,他那双无神但异常敏锐的眼睛似乎发现了什么,心中不免激动。他看到了什么?这就是被晨光照射的玻璃瓶晶莹的光芒,就像钻石般发出的亮光,美极了。早晨的大海显得安详温和,似有似无的细浪声只是衬托了一番无边的寂静。川端康成被这突如其来的发现震动了,目光再也不肯离开玻璃杯。当他足足享受了早晨阳光下这份美的馈赠之后,他非常知足地闭起了双眼。然而当他再度睁开双眼的时候,他惊愕了,那些玻璃杯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注上了水和冰,此刻来自海边的朝阳之下焕发出微妙的瑟瑟无光,显得迷人之极。事后他在夏威夷那场著名的公开演讲中回忆了那个永不能忘怀的早晨,他对他的听众们说,这就是我与美的邂逅。像这样的邂逅,难道不正是文学吗?这场演讲,题目叫《美的存在和发现》。

川端康成去世后,有人对他的一生做了简明扼要的评价:谈论川端先生的人一定要记住美的问题。谁都说他是一位对美不断的探索者,实际上能够经得起他那锐利目光凝视的美是难以存在的,但是先生不仅凝视美,而且还爱美,可以认为美是先生的喜悦,是生命的体验。

文学家的天职,就是磨炼心理,擦亮双目,将美一一发现,用反复斟酌的文字昭示我们。千百年来人类之所以与文学亲如手足,不能与它有一丝分离,也正在与它每时每刻都在发现美,从而使我们烦闷的生活有了清新之气,有了空灵之趣,有了灵魂之精神,并且因这个美而获得了境界的提升。人类今天的生活境界如果没有文学大概是达不到的,如果没有文学,人类一定还在一片平庸中爬行和徘徊,这是文学对人类逆境被人尊敬的理由之一。思想之美、风景之美、人性之美、情感之美、器物之美、形式之美、语言之美,文学与美是分不开的,讲文学课不能忘记讲美和审美,忘记了也就不是文学课了。

猜你喜欢
文学作品语文课力量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台湾文学作品中的第一女
从自然中吸取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