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修复记

2020-09-23 07:53李媛
今日中国·中文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布达拉宫古籍文献

李媛

布达拉宫座落于西藏自治区的首府拉萨市区西北玛布日山上,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集宫殿、城堡和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也是西藏最庞大、最完整的古代宫堡建筑群。布达拉宫因其独特的建筑、数量众多的宫藏文物,被誉为“ 藏民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宝库”。

2018年底,国家计划投入3亿元人民币专项资金,开展为期10年的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利用工程。目前,工程进入一期实施阶段。

一座静待唤醒的文史宝库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1961年,国务院将布达拉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布达拉宫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作为西藏历史上的政治文化中心,布达拉宫宫藏在册的汉、藏、满、蒙、梵等多文种珍贵古籍文献近4万函。其中包括藏量居世界之首,自公元7世纪以来的近3万叶460多函贝叶经珍品;目前保存最完整且最早的,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印制朱砂版藏文《甘珠尔》刻本;历代高僧、学者各类文集;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宫廷御制典籍文献;西藏及其他地方各大印经院刊印的上乘经典等。

目前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主要存放在灵塔殿、佛殿、经堂及数间古籍文献库内。这些珍贵古籍文献基本涵盖了藏民族古籍文献的所有形式,内容可大致归纳为:经藏、律藏、论藏等三藏典籍;大、小五明;佛本生传记;各语种医药学、史学、戏剧;各类志书、目录等。

布达拉宫古籍文献既是文物,又是档案,具有极高研究价值和历史意义,也正因如此,布达拉宫古籍文献整理保护一直都在进行。据布达拉宫管理处文物保管科科长边巴洛桑介绍,20世纪70年代,布达拉宫组织成立古籍文献整理小组,保护修复了部分古籍文献,整理出版了四部古籍文献文集目录。

据了解,此次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保护与利用工程整体实施方案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承担,项目主要分为:古籍文献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修复、数字化保护、展示利用四个部分。整体实施方案计划已经完成,目前正在进行一期实验性修复阶段。

书写在树叶上的文明

布达拉宫古籍文献中尤为珍贵的是来自古代南亚等地的贝叶经,其中最早的珍品距今已逾千年。贝叶经也是此次布达拉宫文献古籍保护工程修复的重点。

贝叶经因在贝多罗树叶上刻制、书写而得名,是东方悠久文明的物质载体。公元17世纪时,五世达赖喇嘛收集多个寺庙所藏贝叶经,集中珍藏于哲蚌寺甘丹颇章,在布达拉宫扩建后,甘丹颇章迁移到此,贝叶经从那时起也进入了布达拉宫。曾有专家估算,全世界现存贝叶经总量不过千函,其中布达拉宫藏量居首。

布达拉宫贝叶经中,许多是失传已久的重要梵文原典。布达拉宫管理处文物研究室多吉平措博士告诉我们,保护贝叶经的重要性可从三方面进行认知:其一从载体角度,留存千年的贝叶本身就十分珍贵,可以称之为珍贵文物;其二书写在贝叶上的信息更为重要,它不仅有佛教典籍,还记载了医药学、天文历算、人文交往等方面的内容,代表了古代南亚次大陆人类文明;其三书写贝叶经使用的是当时比较流行的古印度文字“梵文”,作为现在存世不多的文字,也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2009年,为更好保护这些珍品,布达拉宫专门设立了贝叶经库房。如想一睹贝叶经真容,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作为国家一级文物,打开贝叶经库房的门,需要三位以上工作人员在场。进入藏经库,文物保护人员需要带上白手套,从木柜中取出一个长条木匣,里面是用黄色纯棉布包裹的贝叶经,黄色包经布下面还包裹着一层绸布和一层药布,还有一层宣纸。这些包经布、宣纸,包括缠绕经书数十匝的布绳带都有學问。紧裹贝叶经的宣纸有防潮作用,里层的绸布叫做“门杂”,专门用藏药浸泡过,有防虫的作用,绸布和棉布有防尘作用,最外面紧紧缠绕的绳带,可以防止贝叶散佚或者相互摩擦,以免造成字迹模糊。

对于此次贝叶经保护修复工作,边巴洛桑坦言,他们现在是在“摸着石头过河”,因为目前世界上尚无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可循。“鉴于贝叶经的珍贵性和脆弱性,我们工程一期的主要任务是实验性修复和科学数据提取。”边巴洛桑说,“我们首先对操作空间的温度、湿度,空气含量等要素进行严格监测,找到最适宜修复的局部环境;初期我们也没有用贝叶经原件进行修复,而是先在藏纸上进行实验,和相关专家做一次中期成果性交流,然后再进一步制定后序工作方案。”

千年文物“活”起来

贝叶经仅是布达拉宫数万函古籍文献保护利用的一个缩影。虽然管理处文物研究室已整理出版了布达拉宫古籍文献系列丛书,但仍有许多古籍文献数百年来从未示人。

为了让更多珍贵的古籍文献“ 活”起来,边巴洛桑介绍,此次修复工程将利用高科技手段,结合古文献保护原则,对珍贵古籍文献进行数字化归档展示,让他们走出深闺高阁走近公众,从而解决古文献“ 藏”与“用”的矛盾。同时,工程还将通过数字化,在保证古籍原生性和再生性基础上,邀请各领域专家学者共同参与研究工作,让更多历史文化一脉相承的珍贵古籍文献重获新生,让更多人领略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魅力。

2020年3月,1300多岁的布达拉宫首次通过网络直播的形式,开展了一场与全国网友互动交流的“云游世界屋脊的明珠”参观游览活动,浏览量达92万人次。千年布达拉宫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

猜你喜欢
布达拉宫古籍文献
布达拉宫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布达拉宫
西藏大批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云阅读”
古籍修复师的巧手与匠心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布达拉宫
江苏完成九成以上古籍普查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