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记教你慧眼识人

2020-09-23 07:50王丽恒卢莉芹
快乐作文(7.8年级) 2020年8期
关键词:传记

王丽恒 卢莉芹

同学们,你们知道图中这位慈祥的老者是谁吗?他叫张中行。是不是想起点什么?对,就是课文《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作者。张中行和叶圣陶有很深的交往,那他一定也是位了不起的人吧?我们看《布衣学者张中行》里是怎么说的:

世人称张中行为“布衣学者”,是再地道不过的。他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祖上三代都是不通文墨的农夫。他六七岁时上学,农忙时便帮家人干点拾棉花之类的农活儿。通县师范学校毕业后,考入北京大学。北大毕业后,一直吃笔墨饭,曾在学校教过书;建国后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当编辑,编教科书,偷闲写点小文章贴补家用。岁月的年轮,数十年如一日都在煮字疗饥中度过。

读完这段文字,你对称张中行是不是多了些了解了呢?平时我们要想快速地了解一个人的生平、思想、智慧以及人格魅力等,常常可以阅读他的传记。因为传记往往用较短篇幅,就能真实反映人物的主要生活经历和思想。

你有没有想过写一篇传记让别人来了解自己,或者为你熟悉的人写一篇传记呢?有的同学肯定会问:“老师,啥是传记呢?”“这传记我还真没写过,它到底该怎么写呢?”别急,接下来就跟老师一起来学写传记吧!

本期写作指导为部编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写作训练,要求如下:

1.明确传记特点,学会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点。

2.在真实的基础上,合理发挥想象,适当描写,增强传记的生动性。

1.传记的分类。

学写传记,要根据所写的对象确定写作方式。从传记记述的对象来看,一是为别人作传,叫他传;二是自述生平,叫自传。

2.传记的特点。

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篇)人物传记做成资料卡片,看看有什么特点吧!以《美丽的颜色》为例:

资料卡

传记题目:《美丽的颜色》

传记作者:艾芙·居里

传主:居里夫人

主要事迹:

1898年到1902年,居里夫妇在娄蒙路的棚屋中,面对环境恶劣、设备简陋、工作强度大、研究时间长等困难,没有失掉勇气,坚持进行科学研究,最终用四年时间提取了镭。

阅读感悟:

阅读传记时,我仿佛置身于残破的棚屋,看到了居里夫妇忙碌的身影,感受到科学发现的艰辛,也领略到科学家的坚守与乐观。

[分享交流]

真实性是传记的特点之一。要做到人真、事真、言真、情真,以真取信,以真感人。《美丽的颜色》写居里夫人工作的娄蒙路的棚屋,详细描写了夏天与冬天棚屋的状况,真实再现了当时恶劣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同时作者交代,从1898年到1902年,居里夫妇都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工作的。真实的地理环境,准确的时间跨度,期间发生的故事就有了真实的背景。

生动性是传记的另一个特点。传记不是枯燥的生平简介或履历表,作者可以发挥想象,以填补事实的空隙,生动传神地表现人物。比如《美丽的颜色》中,作者撷取几个细节“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轻轻地笑了笑”“身体前倾,热切地望着”,表现出居里夫人从事科学工作的艰辛和独特的个性气质。

敲黑板,画重点:

传记是遵循真实性原则,用形象化的方法记述人物生活经历、精神风貌等的一种叙事性文体。

解决了什么是传记的问题,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如何写传记吧!

助力二:三招儿写好传记

招式一:典型事例突出特点。我们以《邓稼先》为例,大家看图示。

成功设计了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贡献巨大

做了两次手术后和于敏联合写建议书——无私奉献

与奥本海默对比——朴实、淳正

戈壁滩上坚守工作岗位——认真负责、身先.士卒

招式二:细节描写凸显个性。

1.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节选自《列夫·托尔斯泰》)

作者运用肖像描写,勾勒出托尔斯泰的面部轮廓——多毛,胡须浓密,一下子让读者对托翁的面部特征产生了深刻的印象。

2.有一天,玛丽像期盼别人已经答应给玩具的小孩一样,怀着热切的好奇心说:“我真想知道‘它会是什么样子,它的相貌如何。比埃尔,在你的想象中,它是什么形状?”

(节选自《美丽的颜色》)

个性化的语音写出了居里夫人对“镭”的形状和颜色的期望,反映出她对工作的极端热忱和执着。

3.从日记中,人们可以觉察到斯科特如何尽量掩饰着自己的恐惧,但从强制的镇静中还是一再进发出绝望的厉叫:“再这样下去,是不行了”,或者“上帝保佑呀!我们再也忍受不住这种劳累了”,或者“我们的戏将要悲惨地结束”。最后,终于出现了可怕的自白:“惟愿上帝保佑我们吧!我们现在已很难期望人的帮助了。”

(节选自《伟大的悲剧》)

心理描写说明斯科特一行人心理上几近绝望,反衬出他们坚毅不屈的精神品质。

招式三:合理想象再现场景。

如《美丽的颜色》结尾处,作者发挥想象,细腻地描写了居里夫妇在静夜的黑暗中欣赏镭的荧光的场景,让读者身临其境,感受也更加深刻。

再如茨威格写《伟大的悲劇》,严格按照探险队留下的日记等材料还原斯科特等人的经历,让读者感到好像也跟着探险队经历了一次刻骨铭心的探险。作者合理想象,使叙事极具现场感。

佳作展示

思阳小传

小女姓祝,名思阳。姓随父,因五行缺火,取此大名,寓有永思太阳之意。现年十五岁,河北省邢台南和县人氏。齐耳短发,面若桃花,偶有人称小美女一枚,心甚窃喜。父、母、妹和我共筑欣悦小窝,朗朗笑声乃是一景。(人物传记开篇要介绍姓名、籍贯等基本情况。)

幼时,小女胆小,颇内向,不善与人交流。某日幼儿园放学,教室门口久等妈妈不至,甚想小便,望着在教室打扫卫生的老师,数次欲言又止,遂蹲于地,紧锁眉头,两手紧抠膝盖,双腿打战。忽闻佳音:“思阳。”猛抬头,见娘亲。因用力过猛,黄汤洗衣,大囵。实在不堪回首哇!

(蹲、锁、抠、打战等动词准确地表现了“我”当时的窘态。“黄汤洗衣,大囧”,语言幽默,极具表现力。)

入小学,性大变,爱好甚广,然缺耐性。三年级参加美术社团,所画米老鼠儿童画荣获学校二等奖,甚是自豪。后学校新添竹笛社团,出于好奇,踊跃报名,央求妈妈买来新竹笛。初,倍感趣味无穷;数月后,甚觉枯燥,遂主动退团。时得“三分钟热度”之美名,亦不堪回首哇!(“三分钟热度”对“我”缺乏耐性的个性进行了高度概括。)

六年级时,从北京转至老家。初到陌生学校,无北京学校的有趣社团,无每年的春游、秋游,无相识之友人,不觉幼时性情附体,几次拒绝入班。无奈父母软磨硬泡,移至新班级,新座位。抬头看,同桌乃一似我腼腆之妙龄少女,心稍宽慰。为赢其好感,小女灵机速动,从裤兜掏出奶糖一小包递过去。她禁不住糖衣诱惑,很快和我熟识,现在早已是无话不谈之深闰密友。(腼腆中不乏活泼的天性,一个善于沟通的“我”渐渐成熟。)

入初中后,最令我骄傲的是写得一手漂亮的行楷。记得有一次考试的答题卡,被老师印了一百多份发给本班和兄弟班的同学。我的字成了大家學习的榜样,有的人在一笔一画地描我的字,甚至有的凑到我跟前来向我讨教。顿时觉得我像一位著名的大人物,好比古代有才华的人终于得到了重用。(一手漂亮的行楷是“我”骄傲的资本,言语中流露出自得。)

这就是我,一个有点儿内向但又渴求友情,缺乏耐心却又写得一手漂亮行楷的小女生。Do you like this personality(你喜欢这样的性格吗)?(结尾段对“我”的形象进行提炼总结,使小作者的形象完整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名师微点评]

这篇小传按时间顺序选取了幼年、小学、初中三个不同成长阶段的典型事例,生动地展现出一个虽有点儿内向、但又渴望友情,有时耐心不足、但又写得一手好字,看似矛盾却极为真实的女孩儿形象。

就文章真实性而言,文中所写内容表现了“我”的真经历、真性情,一切都是生活的真实写照,让我们看到一个普通女孩儿的言行举止以及思想情感状态。

就文章生动性而言,文章记叙的几件事极富情趣,同时小作者运用幽默的语言,文中肖像描写、动作描写符合人物的年龄和个性特征,读来使人兴趣盎然。

妙笔生花

你和家人朝夕相处,但你知道他们的生日、爱好或经历吗?请为你的一位家人写一篇小传,不少于600字。

温馨提示:

1.写作前要与所写的对象进行深入交流,记录交流中了解到的人生重要事件,作为写作的第一手材料。

2.选择几个重要事件描写言行细节,使人物有血有肉,形象丰满。

3.写完后给传主看一看或读给他听,听听他的意见,再做修改。

猜你喜欢
传记
去追“巨人们”的脚步:读传记也可以很快乐!
别把八卦当传记
第二单元 学写传记
年轻的时候要少听八卦
传记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呈现
赵焕亭与传记中的文学史
读失败者的传记
近年来现当代作家传记的一种考察
对作家传记学术内涵的深入开掘
An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name of a Missionaries’newspa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