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商业保险在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2020-09-24 03:11王琳
关键词:商业保险供应链

王琳

【摘  要】一般而言,若零部件出现质量问题,将造成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为降低经济损失,通常采用商业保险策略降低损失。实际上,购买商业保险的成本较高,因此,部分供应商会轻视零部件质量问题。论文对无策略及商业保险策略进行了阐述,对决策序列进行了分析,对无策略下的最优决策及商业保险策略下的最优决策进行了探讨,希望为相关人士提供帮助。

【Abstract】Generally speaking, if there is quality problem of parts, it will cause a certain degree of economic losses. In order to reduce economic losses, commercial insurance strategy is usually used to reduce losses. In fact, the cost of buying commercial insurance is relatively high, so some suppliers will despise the quality problem of part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no strategy and commercial insurance strategy, analyzes the decision sequence, discusses the optimal decision under no strategy and the optimal decision under the commercial insurance strategy, hoping to provide help for the relevant people.

【关键词】决策序列;商业保险;供应链;赔付限额

【Keywords】decision sequence; commercial insurance; supply chain; compensation limit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20)08-0012-02

1 引言

值得一提的是,在购买商业保险时,所需的成本较高,为避开质量风险,需牺牲现期利润,若在保险期内零部件质量未出现问题,则这笔费用将沉没。商业保险能将质量风险进行转移,转移至金融机构,进而降低质量问题对供应商造成的经济损失。在此情况下,供应商极可能忽视质量问题,进而促使零部件质量水平降低。期望利润与购买成本存在很大的联系,保险成本能直接影响期望利润,在商业保险策略下,双方之间的交易能否达成,主要基于盈利情况及保险策略成本。

2 无策略

当产品质量出现风险时,制造商未采取策略,其为获取更高的经济效益,通过控制采购价格,进而生产不同质量的零部件。在此情况下,由采购价格组成采购合约,如图1所示。

3 商业保险策略

针对质量风险的商业保险而言,其基本要素主要包括保险购买费及赔付限额等,具体而言,赔付限额表示金融机构承担的最高损失额度,免赔额是指供应商自行承担的损失额度。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得知,若金融机构具备完全信息,则保险机制如下所示:若免赔额高于经济损失,则供应商不能获取赔偿;若免赔额低于经济损失,则供应商可从金融机构处获取赔偿,但赔偿额度不能高于最高损失额度。一般而言,供应商在承担保费时,会基于保险公司的相关情况,如公司的信用等级及保单类型等,且供应商承担索赔额,在此情况下,采购合约主要由投保额度及采购价格组成。制造商在制定策略时,主要基于责任限额及采购合约,如图2所示。

4 决策序列

一般而言,供应链的决策过程如下所示:制定采购价格,并针对质量风险,选取相应的策略,如选择商业保险策略,则在采购合约中,基于零部件质量,要求供应商参保,且投保额为责任限额,其中,制造商的决策变量为责任限额。供应商可选择接受采购合约,或拒绝合约。若接受合约,依据合约内容及零部件的质量水平,向第三方金融机构购买保险,基于商业保险策略,供应商承担期望索赔额,制造商承担保费交易成本。在交付零部件环节,制造商需向供应商支付采购价格,以单位收益的形式交付用户,若产品外部发生故障,制造商需承担成本,成本由单位收益与市场价值损失组成,供应商需赔付采购价格及市场价值总损失,基于商业保险策略,金融机构向供应商进行赔偿。

5 无策略下的最优决策

一般而言,在对产品质量风险进行衡量时,衡量因素主要包括零部件质量水平及供应商风险承担能力,在此基础上,可将供应链交易情况分为三种。若供应商承受风险能力较低,采购合约不发生,具体而言,针对规模较小、承受风险能力较低的供应商,企业难以承担赔偿责任,若发生质量风险问题,极有可能促使供应商倒闭,在此情况下,将会加大产品质量风险,不利于双方交易。若供应商承受风险的能力一般,在零部件质量较高、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双方交易达成,若不满足条件,双方之间的交易无法达成。针对规模一般的供应商来说,仍不能承受零部件低质量水平带来的风险。若对零部件质量进行改进,将质量风险降低至供应商所能承受的范围。制造商通过控制采購价格,进而促使供应商生产质量水平较高的零部件。通过这样的方式,双方之间的交易得以完成。

在分析采购价格之后得知,制造商面对的质量风险,可以借助采购价格的影响。具体而言,供应商承受风险能力越低,质量风险产生的赔偿责任对其影响越大,市场价值损失比例随之提高。此外,随着风险承受能力的降低,加成比例得以提升。因此,在供应商风险承受能力降低时,为避免供应商破产,制造商需以较高的采购价格分担更多的经济损失。如若不然,当供应商风险承受能力降低时,依据采购合约,制造商需支付更多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虽然通过改进质量能降低质量风险,实际上,若质量成本较高,为获取质量水平较高的零部件,制造商需支付较高的采购价格。在此情况下,质量改进仍无法弥补经济损失,以至于质量改进未产生效果,双方之间的交易难以达成。

6 商业保险策略下的最优决策

6.1 决策目标

相比于无策略而言,决定双方之间交易的主要因素发生了变化,基于商业保险策略,风险承受能力不再是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商业保险直接作用于经济损失。

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规模较小的供应商,通过商业保险策略,能促进双方达成交易。这主要是因为在发生风险事件之后,通过商业保险策略,能提高供应商的风险承受能力。尤其是采取全额投保的方式,金融机构承担所有的赔偿责任,在此情况下,风险承受能力将不再是制约双方交易的主要因素。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高、规模较大的供应商,通过商业保险策略,能促进双方达成交易,这主要是因为在发生风险事件之后,通过商业保险策略,能弥补经济损失,并能确保制造商获取更多的利润。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得知,基于商业保险策略,为降低质量风险,可通过以下途径得以实现:通过去除制约风险承受能力的因素,进而减少经济损失及质量成本,促使制造商以较低的采购价格完成双方之间的交易。

6.2 与无策略的比较

相比于无策略而言,若保险成本较低,利用商业保险策略为制造商带来的收益远大于保险成本费用,由此可以得知,商业保险策略要优于无策略。随着质量成本的上升,商业保险策略的优势更大,这主要是因为利用商业保险策略,能降低风险承受能力对采购价格造成的影响,进而促使加成比例降低。尤其是随着质量成本的不断增加,商业保险策略对加成比例的影响更为明显。虽然保险成本较低,但质量成本较高,通过比较得知,商业保险策略优于无策略。利用无策略时,若质量成本过高,双方之间难以达成交易,但是保险成本费用较低,利用商业保险策略,供应商能生产出高质量水平的零部件,进而促使双方之间达成交易。若供应商风险承受能力较高,针对区域而言,商业保险策略优于无策略。当供应商规模较大,且承受风险能力较强,若保险及质量成本较低,对于采购的零部件质量而言,商业保险策略优于无策略。

7 结论

综上所述,对零部件质量进行改进,将质量风险降低至供应商所能承受的范围,制造商通过控制采购价格,使得供应商生产的零部件质量提升,使双方之间的交易得以完成。在供应商风险承受能力降低时,为了避免供应商破产,制造商需要通过较高的采购价格分担更多的经济损失。在风险事件发生之后,利用商業保险策略可以有效弥补经济损失,进而确保制造商获得更多的利润。若存在质量成本较高的情况,制造商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大对质量水平较低的零部件的控制力度。对于风险承受能力较低、规模较小的供应商来说,在对质量风险进行管理时,商业保险管理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参考文献】

【1】陈静,魏航,谢磊.商业保险在供应链质量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管理科学学报,2019,22(01):80-93.

【2】陈静,魏航,谢磊,等.规避制造商产品质量风险的保险策略及价格决策[J].管理工程学报,2019,33(02):148-159.

猜你喜欢
商业保险供应链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我国商业保险参与养老保险的协调发展
论商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如何促进我国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基于供应链环境下乐山某超市供应商的选择
改变集装箱供应链商业模式
大病医保 治病防贫
商业保险与社会养老保险协调发展,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
供应链平台更受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