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学中“读写融合”的应用分析

2020-09-26 12:12孙秀干
求知导刊 2020年34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初中英语

摘 要: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读和写是联系紧密的,“读”指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即学生在阅读时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写”指的是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是学生对于英语作文的书写能力。二者息息相关,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而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会将二者分开进行教学。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不符合我们的期待,反而影响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新的英语教学模式应势而生。本文将对初中英语“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新理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0)34-0063-02

引 言

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往往将阅读和写作两方面分开进行教学,其结果要么侧重了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要么侧重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导致很多学生英语学习的短板明显,无法得到全面发展,更有甚者由于对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导致其在读、写方面都得不到提升,渐渐对学习英语失去了兴趣与积极性,这些情况都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而“读写一体化”教学模式将阅读和写作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不单独侧重任何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全面、具体地学习英语,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下面,笔者将论述初中英语教学“读写融合”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具体实施策略。

一、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模式的优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模式的更新已成为初中英语教师关注的重点之一,传统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通常是将阅读和写作分开进行教学,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模式的教育成效不大。因此,“读写融合”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改革中脱颖而出,这种教学模式提倡将英语中的阅读和写作融合在一起,将二者的内容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目的是实现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教学效果,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写作能力进行合理的锻炼,加上其他的教学方法,力求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教学实践证明了这种教学模式的可行性,我们发现,“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文章的理解能力,还能使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

二、实施“读写融合”英语教学模式的策略

1.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行缩写

“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提倡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这一改革转变了英语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冲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改变了阅读、写作单独教学的局限性,“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为学生带来新的英语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讲究阅读与写作互相渗透、互相结合[1]。学生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时,合理进行写作训练,在阅读和理解文章的基础上,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简单的语句表述出来,这样既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又可以提高自己的英语写作水平,一举两得。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时,教师不要拘泥于课本内容,可以在讲解完本单元的知识点后,引入一些课外材料,如与这一单元的主题有关的文章,然后让学生进行自由阅读,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的解读、剖析,之后教师组织学生将自己的理解与同学进行交流、分享,最后让他们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对文章主要内容进行概述。教师可以教给学生总结和概述文章内容的方法,即先将自己理解的主要内容整理出来,然后分析文章的主旨,并用自己的语言概述出来,先进行口头概括,经过反复整理、推敲后,再将概述内容写出来。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训练了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文章,经过自行理解、仔细分析之后明确文章主题,了解文章主要内容;其次,教师鼓励学生用简短的语句将自己对文章的理解表述出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这样的方式对锻炼学生阅读能力、语言运用能力及写作水平都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对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

2.增强阅读理解训练,积极仿写

在英语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两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而且这两个部分的内容是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辅相成的,对于学生来说,缺了哪一部分的内容,都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因此,在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阅读和写作教学有足够的重视,不要顾此失彼,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对于另一方有辅助和促进的作用。英语习题或试卷不会单独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或写作水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采用“读写融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同时,能够深入分析文本内容,从中积累写作素材和学习写作方法,从而同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2]。

英语教师可以采用阅读与仿写相结合的方式来加强阅读理解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在讲解完课文内容后,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及学习需求,适当引入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英语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进行自主阅读与理解,在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写作知识对文章中的某些内容进行仿写。这样的训练,一方面加强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教学七年级英语上册Unit 8 When is your birthday?时,教师可以引入一些介绍国内外生日派对的文章,然后让学生以举办派对前的准备、派对中的有趣环节等为写作内容进行仿写,可以将自己或身边的朋友作为仿写的主角。此外,在写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或者朋友对生日派对的设想和憧憬加入作文中,以丰富文章内容,同时提高文章写作质量。这样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对英语阅读和写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还可以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与写作的能力,而且學生在进行仿写的时候会自发地思考哪些词汇和语句可以借鉴,哪些语句需要自己运用平时的积累来补充。这样相似却各有千秋的写作方式能够让学生的思维更为活跃,同时可以增加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

3.营造英语课堂氛围,小组读写

前文介绍了将“阅读与缩写”“阅读与仿写”相结合的方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学方法,同时,也可以将阅读和写作与其他的教学方法相结合,进而强化英语“读写融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彰显这种教学模式的优势与长处[3]。将读写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效结合,能够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这对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水平有着显著的作用。另外,将读写教学与其他教学方式有效结合,可以引导学生打破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限制,摆脱传统教学的束缚,使学生能更加自由地在英语的世界徜徉,领略英语的魅力,从而在兴趣的引领下逐步提升英语综合素养。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与交流,将其与读写教学结合起来,让学生相互学习,交流意见,取长补短。首先,教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一组的学生数量保持一致。同时,教师在分组的时候应当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来安排各组的成员,以保证分组的公平性,還能使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同组成员的帮助和带领下更快地提高英语水平,一举两得。接下来,教师为每一组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而且任务应结合各组的实际情况,不宜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要尽可能照顾到组内的每名成员,这样才不会让学习能力好的学生感到无趣,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因完不成任务而失去学习信心。教师安排好小组合作的学习任务后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共同学习,让他们在小组内进行交流、探究,自主理解任务内容,然后互通有无,在相互交流和探究中得出较为满意的结论。在此过程中,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会帮助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而且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也能在帮助同伴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加以改进。此外,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让各组进行讨论,再让小组成员针对这些问题分工合作,查阅相关资料、文章等,最后让各组把查阅到的资料通过书面形式归纳出来,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和写作水平,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进而促进初中英语“读写融合”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4]。

结 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教学中,阅读与写作都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阅读与写作往往是互相渗透、相互作用的,因此,英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将这两个部分的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积极性,进而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提高。我们相信,新的英语教学模式一定能够为学生带来更加优质的教学,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也会日益提高。

[参考文献]

朱娟,古美榕.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浅议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J].当代教研论丛,2017(12):9-10.

张美玲.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的构建及实现[J].英语广场,2017(08):142-144.

尹君.“初中英语阅读写作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研究[J].校园英语,2015(24):121.

钟子莲.加强阅读教学,提升写作质量——探究初中英语阅读和写作的相互关系[J].新课程导学,2018(12):39.

作者简介:孙秀干(1982.4—),女,江苏盐城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学生案例的研究。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三段四部式”写作教学法的实践探索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Module11 Unit1教学设计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对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