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群英:一代女魂(下)

2020-09-26 12:19张一程
保健与生活 2020年18期
关键词:群英同盟会参政

张一程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唐群英的主要活动是要求修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女子争取參政权利,她于1912年2月20日在南京组建了“中华民国女子参政同盟会”,以“男女平等,实行参政”为宗旨,唐群英被大会一致推选为会长,可见她在女界德高望重,声誉极高。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公布后,女界一片哗然,因为她们发现约法中不但有关男女平等的说法含糊其词,而且取消了之前同盟会政纲中对男女平权的规定。唐群英和蔡蕙特地到总统府请求孙中山亲自到参议院提议修正约法,孙中山向来赞同女子参政,遂出面斡旋,但仍然没有结果。请愿的要求多次遭拒,许多女会员灰心丧气,意欲放弃,但唐群英毫不气馁,她鼓励会员说:“一次争不到手,二次再争;二次争不到手,三次四次,以至无量数次,不达目的是万万不能止的。”

不久,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政局又生变故。于是唐群英在当年5月登上了去往北京的火车,继续要求参议院承认女子的参政权,给予女子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一番斗争后,还是没有结果,她只好再次回到南京。

宋教仁等人为了实现“政党内阁”,在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的过程中,从政纲中删去了关于“男女平权”的内容,引起了女界极大的不满。在7月14日的同盟会改组大会上,唐群英和王昌国等人群起质问,争相抗议,终是无功而返。于是在8月25日的国民党成立大会上,唐群英在失望和愤懑之下,怒闯国会,大闹参议院,和沈佩贞当庭痛打宋教仁,引发一时轰动。

随即,唐群英起草了《驳诘同盟会传单》抨击宋教仁等人,号召女界切勿动摇,“必达到男女平权,女子参政而后已”,并致信孙中山,请他出面纠正新党章。孙中山固然赞同女子参政,但众怒难犯,他也爱莫能助,只好劝导唐群英不如先通过提倡教育、普及知识的方式来大力发展女子团体,然后再来与男子争权,而不是眼下依赖男子代为出力。

唐群英听从了孙中山的劝导,暂将此事放在一边,并迅速与宋教仁协调一致,把“讨袁”计划放在了首位。识大体、明大局,这就是同盟会大姐的风范。

由于在南京频频受挫,唐群英再次萌生了北上的想法。是年10月22日,她在北京成立了女子参政同盟会的本部,她为总理,王昌国为协理。同时还创办了《女子白话报》,作为女子参政同盟会的宣传阵地。她还设立了中央女校,开办了女子工艺厂,借以宣传女权,也为增加女子的本领见识和提高女子的参政能力。

唐群英曾发过誓:“身可杀,此心不可死;头可断,此权不可亡。”女权是她奉为生命的事业,她甘愿为之奉献一切。唐群英的女权之路一再受阻。眼看着女子参政同盟会在南京和北京两地相继失败,她只得决定改变策略,先从地方谋求发展,再扩展到全国。

1913年春,唐群英返回长沙,不久,张汉英也回到了长沙。两位曾经患难与共过的好姐妹再次联手并肩作战,她们一起在湖南推动成立了女子参政同盟会支部,唐群英兼任支部长,入会者众多,一度达到800多人。唐群英还创办了机关报,取名为《女权日报》,另外,她还筹集资金创办了女子美术学校和自强职业学校,目的在于为女子提供受教育的机会,培养新一代的独立女性。

7月伊始,“二次革命”在江西打响,迅速蔓延到全国。唐群英立即领导女子参政同盟会湖南支部同在湘的革命党人极力促成湘军都督谭延闿起兵响应,并积极地募捐现款和训练士兵。到了9月份,“二次革命”以失败收场,作为首领的唐群英也被悬赏通缉,在同志的掩护下逃离湖南,流亡别处。11月13日,袁世凯下令解散女子参政同盟会,查封几家女报,禁止在京发行。此后,女子参政同盟会基本上停止了一切活动,女子争取男女平等和参政权的斗争宣告失败。

面对如此艰难的时局,许多女权领袖都选择了放弃,有些人心灰意冷,甚至永远退出了政坛;有些人抛弃女权主张,嫁给了高官权贵。然而唐群英没有,虽然她的“会长”之名已不复存在,但她仍然冒着生命危险来往于上海和湖南两地,运送枪支弹药等补给品援助革命党人,坚决与搞复辟的袁世凯斗争到底。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在北京病死,革命党人的“反袁”斗争宣告胜利。唐群英认为自己的使命已经结束,毅然选择回到湖南老家,远离政坛,从此一心一意地从事平民教育。

唐群英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多年来从事革命,也未有什么积蓄,因而在老家的生活十分困难。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和居正等人得知她的艰难境况后特地联名呈请国民党政府给予援助,她这才被委以国民政府顾问和党史编纂委员会委员之职,生计勉强得到保障。后来不知为何,政府的薪水越发越少,最后甚至完全中断。别人劝她上诉申请,她却毫不在乎,一笑了之。她继续省吃俭用地办学校,兴教育,就像把前半生奉献给了革命事业一样,她把后半生全部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从身先士卒参加辛亥革命,到革命成功后四处奔波启迪民智,唐群英为革命辛劳几十年,但结果却并不如人意。她生前最后一次造访南京时,见到了不少当年一起并肩战斗过的女同盟会会员。她们有的在国民党内得了一官半职,趾高气扬;有的当了阔太太,珠光宝气;有的沉湎于赌场牌局,醉生梦死……昔日的革命精神荡然无存。她感触颇深,提笔写下了《金陵访旧有感》一诗:

“纷纷姊妹尽华裙,顾我何忧彻骨贫。不见梅花亭外立,西风岭上好精神。”

失望与自勉之意,了然于纸上矣。革命斗争了这么多年,有多少世事变迁,又有多少物是人非,可她,从来都不曾改变过。

1937年4月25日,唐群英在贫病交加中去世,终年66岁。这朵傲雪赛霜的梅花,为革命奋斗了大半辈子,两袖清风,一贫如洗,她将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女权运动,百折不挠,无怨无悔。

于右任、张继等人相继发去唁电以示悼念,时人更誉其为“女界孙黄”“五千年来女权之曙光”“中国妇女运动的第一声”。

1991年,全国妇联名誉主席康克清尊称唐群英为“一代女魂”。

1997年,为纪念唐群英逝世60周年,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从中国台湾寄赠条幅,上书“女权斗士”。

唐群英是清末民初唤醒女性独立意识的灵魂人物,“一代女魂”之誉当之无愧,而如今呢?中国的广大女性早已经觉醒了过来,并走向了独立与自主,她们从家庭走到了社会,从厨房走到了职场,从花圃走到了政坛。她们没有辜负唐群英的期望,她的百年女权梦终得以圆满。

猜你喜欢
群英同盟会参政
颜回之乐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了不起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女性的参政运动研究
坚持4年种蓝莓 3个月卖300万元
美国华人参政问题初析
湖南农村妇女参政问题研究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比例尺(一)”导学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