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要层次理论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

2020-09-26 12:14郑瑜萍林桂芬
糖尿病新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护理应用

郑瑜萍 林桂芬

[摘要] 目的 探究需要层次理论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13年7月—2018年7月入住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儿童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实施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两组患儿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治疗依从性[I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量表(DAS)]评分变化。 结果 干预2周后,两组患儿FPG、2 h-PG、Hb A1c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DAS各项评分较干预前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0.05)。 结论 需要层次理论护理有助于维持糖尿病患儿血糖水平正常,改善治疗依从性,促进身体恢复。

[关键词] 需要层次理论;儿童糖尿病;护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0)06(b)-0148-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effect of hierarchy theory in children's diabetes care. Methods From July 2013 to July 2018, 50 children with diabet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for treatment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ey were divided into a test group and a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a random number table. Intervention, the childre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need to implement a level of theoret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f blood glucose indexes [fasting blood glucose(FPG),2 h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2h-PG), glycated hemoglobin (Hb A1c)] and treatment compliance[type I diabetes treatment compliance] Scale (DAS)] score changes. Results After 2 weeks of intervention, the FPG, 2 h-PG and Hb A1c score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0.05); The item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before the intervention, and the tes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t the same time (P<0.05). Conclusion The need for hierarchical theoretical care can help maintain normal blood glucose levels in children with diabetes, improve treatment compliance, and promote physical recovery.

[Key word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 Childhood diabetes; Nursing application

當胰岛细胞出现功能障碍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机体血糖水平随即表现出代谢异常,从而引起全身性代谢紊乱,长久进展最终形成糖尿病。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是儿童糖尿病的主要发生类型,由于遗传因素致使患儿携带有糖尿病相关致病基因,在外界不良环境诱导下引发自身免疫反应,可出现高血糖、尿糖等症状,长期持续性接受胰岛素治疗才能维持患儿血糖水平正常[1]。患儿治疗依从性较差加之其家长也大多缺乏相关医学护理知识,因此儿童糖尿病治疗效果不够理想,亟需探索出科学系统的优质护理方式,以期提高儿童糖尿病护理效果。马斯洛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作为人的基本需要,指出需要有主次之分,需要满足程度越高人越健康,总结为需要层次理论[2]。在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应从患者各方面需要及需要程度出发对其进行针对性护理,从而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该文于2013年7月—2018年7月通过对5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探究此种护理方式在儿童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接受治疗的50例儿童糖尿病患儿为受试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WHO 1999年I型糖尿病诊断标准;②年龄在14周岁以下,住院时间至少2周;③患儿及家属接受该次护理试验。排除标准:①缺乏正常意识;②患有急性并发症;③出现低血糖昏迷。试验组男患儿12例,女患儿13例;年龄5~14岁,平均(9.18±1.52)岁;病程5个月~4年,平均(2.27±0.78)年。对照组男患儿11例,女患儿14例;年龄6~13岁,平均(9.65±1.37)岁;病程7个月~5年,平均(2.42±0.99)年。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患儿进行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护理方案如下:⑴生理需要,①医护人员监督指导患儿每天尽量摄入低糖、低饱和脂肪酸、高蛋白、高纤维素的食物,以维持血糖、血脂水平正常,保持体重在健康范围内。②糖尿病患儿发生酮症酸中毒时及时注入适量短效胰岛素和生理盐水,并定时复查血糖。⑵安全需要,医护人员每天做好清洁工作,嘱咐患儿及家属注意卫生,严防伤口感染和传染病发生。⑶心理需要,医护人员应经常主动与患儿沟通,多给予其安慰和鼓励,并帮助同病患儿之间进行交流互动。⑷尊重需要,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儿人文化的关怀和精心护理,引导其建立积极正确的价值观,鼓励他们乐观面对生活。⑸自我实现需要,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发现自身闪光点,鼓励其通过发挥自身特长实现自我价值。

1.3  评估标准

治疗依从性:采用I型糖尿病治疗依从性量表(DAS)[3]评价。DAS分为7个条目,每个条目评分20分~100分。由患儿家长根据患儿实际完成情况,从定时测定血糖、按时注射胰岛素、遵从饮食计划、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坚持运动计划、及时处理低血糖、每日按时完成以上内容中选择最准确的分值,各项分数越高,表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越好。

1.4  观察指标

比较干预前和干预2周后,两组患儿血糖指标[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 A1c)]及治疗依从性(DAS)评分变化。

1.5  统计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内及组间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血糖指标

干预2周后,两组患儿FPG、2 h-PG和HbA1c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试验组明显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治疗依从性比较

干预2周后,两组患儿DAS各项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续表2

3  讨论

近年来,儿童过度肥胖问题成为一种潜在的医学问题。糖尿病易感基因的遗传、不科学的饮食习惯以及不达标的运动量,都使得儿童糖尿病发病率呈现逐年增高趋势,患儿只能选择长期接受胰岛素治疗[4]。

在儿童糖尿病治疗过程中,有必要通过实施高效且人性化的护理措施使患儿血糖水平持续稳定下来,并改善其心理状况,使其积极融入群体,合理健康生活。常规护理方法由医护人员定期监测患儿血糖水平,进行糖尿病教育,指导患儿正确使用胰岛素,控制饮食行为,合理开展运动,短期内对控制患儿血糖水平正常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患儿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情绪不稳定易出现叛逆心理,不愿与人接触,因而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的依从性较差,导致常规护理方法在患儿长期治疗过程中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其血糖水平无法得到有效而稳定控制。

需要层次理论指出,所有个体都存在需求,各层次需求相互关联且需求程度因人而异,低层次需求的满足能够促进高层次需求的满足[5]。该次需要层次理论指导下的护理过程就是医护人员按需求紧急程度满足糖尿病患儿各种需求的过程。医护人员需从患儿最基本的生理需要入手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护理措施,逐渐提高护理质量,将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到人性化的护理服务中。该文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干预2周后,两组患儿FPG、2 h-PG和Hb A1c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依从性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升高,且试验组改善趋势较对照组更明显。这表明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能够极大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进而改善糖尿病患儿血糖水平。探究其原因认为,需要层次理论护理能够切实根据患儿需要进行人文化的心理关怀和精心护理,让他们渐渐走出病魔阴影,拥有治疗的信心和生活的勇气,感受到生命价值和意义。这与柯晓燕等[6]的研究结论类似,均提示通过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能改善患儿治疗依从性,维持血糖水平稳定。

综上所述,在糖尿病患儿中应用需要层次理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治疗依从性,控制血糖水平正常。

[参考文献]

[1]  吕海燕.儿童糖尿病的临床营养治疗和干预[J].肠外与肠内营养,2015,22(4):238-239.

[2]  肖慧宇,王玉梅.基于马斯洛层次论的糖尿病肾病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J].中华全科医学,2019,17(6):1065-1068.

[3]  欧青,古艳,杨晓玲,等.QQ群在1型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自我管理的应用研究[J].华西医学,2017,32(7):1069-1071.

[4]  车千红,谭永刚,辛颖,等.392例兒童糖尿病初发临床特征及患病影响因素[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15,23(5):350-353.

[5]  李佳,安丰英,杨丽丽.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5,36(2):354-355.

[6]  柯晓燕,魏荣.需要层次理论对儿童糖尿病住院舒适度及家长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147-148.

(收稿日期:2020-03-21)

猜你喜欢
护理应用
人文关怀在干部保健科护理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剖宫产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钝针扣眼穿刺法在动静脉内瘘差透析患者的护理应用
舒适护理干预在老年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
优质护理服务在老年性脑梗塞护理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
小儿会阴烧伤护理中食物保鲜袋接尿的应用价值评价
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的应用
血浆置换治疗儿童危重症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