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治理新动能探析

2020-09-26 09:54王志成
理财·财经版 2020年6期
关键词:高校财务治理大数据

王志成

摘 要:大数据时代下,信息技术对各个行业与领域均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教育行業亦是如此。财务管理是高校的重要工作内容,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高校财务管理中,可显著提升高校的财务管理水平。本文就此探讨了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财务管理水平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高校财务;治理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技术俨然已经成为促进世界各地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更加说明了知识经济体系与信息化时代确实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也正在悄然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与学习方式。因此,高校也必须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利用信息化技术创新财务管理模式,进而保障财务管理工作有效落实。

一、大数据建设对于高校财务信息化的要求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信息化建设日益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我国《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要加强管理,促进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提高标准化和规范化管理水平。高等学校的财务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基础。在教育体制改革中,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应积极参与到教育改革中来,成为教育改革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高等学校不断改革,高校规模日益扩大,师生数量与日剧增,这使得高校财务工作量不断增加。传统老式的财务管理方式已经与时代明显不相适应,也与现代化经济形势不相容,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经济中科学与教育一体的一个特殊机构,在新时代加快信息化建设中应起到带头作用,并能够带动周边产业加快信息化发展,这也是对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的重大要求。在大数据背景下,高校信息化建设除了要达到高效快捷的目的,也应对信息数据进行加工和分析,原有的高校财务管理仅是对财务数据进行报表填报从而简单直观地反映学校的资金收支情况,而在其他项目上并未有任何体现。大数据时代下,要求高校的财务内容更加完善系统,能够在准确反映学校收支情况的基础上系统体现学校的科研、教学、后勤等详细内容[1]。

二、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网络安全问题

就目前情况来看,高校财务部门正在逐步实现财务信息化目标,不过高校在收获这一目标逐渐实现的便利时,还面临一定的网络安全风险,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首先是因为网络信息尚处于开发状态,所以一些重要的会计信息极易被不法分子窃取,从而泄露,并给高校带来极大损失,且因为信息科技发展十分迅猛,各种信息不断涌现,这便导致相关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难以有效保障。其次是黑客的恶意攻击。有的黑客利用网络便利恶意攻击高校财务服务网站,并且将其中一些机密性数据或文件删除,给高校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失。最后就是由于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些计算机病毒直接通过邮件等形式传播,如果财务人员稍不注意,便会导致一些机密信息被窃取泄露。

(二)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缺乏标准

当前,国家为规范财务管理颁布了相关会计准则,但财务管理信息化是会计领域发展的新兴事物,在管理方面缺乏有针对性的规章制度。我国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使用的标准依据依旧是2007年颁布的《信息技术会计核算软件数据接口》,这一规定主要是针对会计科目设置、记账凭证管理以及会计报表格式三部分内容进行规范管理,但在互联网利用及输送方面还处于空白。另外,一些高校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不够重视,由于信息化建设本身需要投入大量的财力和人力,在预算不足的情况下,很多高校仅仅购置了相关的硬件设备,并没有针对财务管理信息化工作提出系统化的操作规范,既无法实现数字校园,也难以发挥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关键作用[2]。

(三)核算系统亟待改进

随着电子发票的普及,核算系统信息化过程中的问题日益凸显,如无法识别电子发票是否重复报账、无法储存电子发票、无法实时检验电子发票的真伪等。另外,目前虽然有的高校已经实现了网上报账,但也只是名义上的,因为这种网上报账只包含了网上预约,后续的网上签字、票据审核以及报账进程查询等功能都无法实现,也无法与财政支付系统实现完全的对接。同时,科研系统和核算系统是完全独立的,科研人员无法通过数字化校园系统查询自身科研的相关财务信息。国有资产管理系统中的编码设置与核算系统中的也不一致,导致两个系统中的数据无法相互共享和利用[3]。

三、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存在的不足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共享

目前,许多高校仍未建立或完善其财务管理系统,而且每个部门的工作系统处于相对独立或封闭的状态,加之每个部门的系统平台设计时考虑不够全面,使系统在之后的扩展中无法及时更新、交换,从而耽误了财务管理工作进度。因此,加强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提升财务管理水平的首要任务。高校可根据自身实际的业务需求及条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完善相关软件服务和功能,并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这不但能让财务管理者及学校高层随时随地了解、掌握学校的财务基本信息,还能对学校财务未来的发展作出科学、合理的预测,并分析财务管理中存在的弊端,及时作出判断、决策,使财务管理水平得到不断提升;同时还能有效打破财务管理及其他部门工作系统孤军奋战的局面,并将财务管理系统与其他工作系统有效、密切连接在一起,直接获取更多的数据信息,再将这些数据深入挖掘、整合、分析、加工等,从而实现系统大数据集成化,达到资源、信息共享的目的[4]。

(二)加强高校财务管理信息化人员队伍建设

基于信息化的高校财务管理创新模式急需一批高素质且学习能力强的人才队伍来实行。因此,高校要打造一支与财务信息化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加强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引进和培养工作,以此提高整个建设队伍的信息化水平,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一方面,应加强高素质人才引进工作。高校财务管理人员不仅要熟练运用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超强的管理能力。因此,高校可面对社会进行招聘,招聘既了解国家经济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政策,还在人际关系、公关写作、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具备一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应注重高校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高校可主动与培训机构合作,针对目前财务管理的特点与发展情况,及时改进人员培训课程,鼓励财务管理工作人员进行网上学习,以提高队伍成员的理论水平。同时,加强高校财务人员之间的学术研讨也是高校财务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关键所在,高校可以此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与胜任各项工作的能力,鼓励财务管理人员积极参与校园中组织的专业知识与技术培训活动,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会议,通过多种多样的专题研讨活动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工作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5]。

(三)给予财务信息化充足的重视

要想更好地实现高校财务信息化发展,高校领导层要给予其充足的重视,并且深入把握其内涵。同时,高校各部门领导要不断学习财务会计信息化知识,更好地掌握专业化的知识理论,还要对本部门职员不断宣传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重要性,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给予一定的支持。在这一过程中,监督人员还要对各部门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管理,促使它们与财务部门有效结合,实现高效的合作。此外,高校领导层还应将财务信息化列为自身发展重点项目,转变之前认知上的偏差,清楚认识到财务信息化发展对高校的重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更好的发展目标[6]。

四、结语

在科技化、数据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的今天,大数据已经为财务管理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高校财务应紧紧抓住这一机遇主动变革,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活力。

参考文献

[1]杨志莲.论大数据背景下高校财务管理的变革[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6):51-53.

[2]刘瑶,李盘润.大数据时代财务管理模式研究[J].商讯,2019(33):39,41.

[3]王红令,邹娟.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会学习,2019(33):58-59.

[4]褚珊.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高校业财融合一体化建设[J].中国总会计师,2019(11):154-155.

[5]邢小敏.大数据时代高校财务信息化建设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9(20):117-118.

[6]许璟.大数据时代提升高校财务管理的措施[J].财会学习,2019(29):52,54.

猜你喜欢
高校财务治理大数据
加强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浅析网络舆情治理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
数据+舆情:南方报业创新转型提高服务能力的探索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面临的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