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路径分析

2020-09-26 10:29刘伟
传播力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新闻传播媒介融合电视新闻

刘伟

摘 要:随着现在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我国各大新闻媒体发展趋势也有很大的变化。我国电视新闻逐渐实现与现代媒体相融合的发展,从而找到适合自身转型发展的主要途径。将各大互联网、广播等新型数据媒体的优势整合在一起加以利用,从而实现电视新闻媒体创新互补的媒体关系,通过转型融合,实现传统新闻媒体的创新化,以便于提高现在电视新闻媒体自身的竞争力。

关键词:媒介融合;电视新闻;新闻传播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866(2020)15-0066-02

随着现在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科技媒体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互联网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在这个每天都在变化的新时代下,电视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走向也逐渐走向清晰化,一步步趋向现代化的创新发展。其中提出了重要的定义“媒介融合”,这个词的定义:就是将现在的各种多元化的网络科技等通信技术,在多元媒介的内容,网络等各大媒体平台的接收端开始,在信息最终的消费端需求的导向下,各种媒介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在这种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事业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有承受现在环境挑战和抓住机遇的实力。

一、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面临的挑战

(一)电视新闻服务功能减弱

在当今电视新闻传播行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下,给我们的思想以及行动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解放之前的传统思想,对新闻传播的理念有新的理解,要迎合电视新闻行业在未来的发展主流趋势。但是在现在的事实情况下,新闻的传播方式主要还是电视媒介传播以及纸质媒介的传播。虽然电视新闻传播满足了音质画面相结合,现场还原度比较真实等鲜明的特点,也广受现在人们的欢迎,但是,随着社会时代的不断发展,仅是电视传播已经不能满足广大群众的接受度,而且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快速而紧张,不是经常有时间可以接受电视媒介传播。所以为了将新闻的时效性第一时间传播到广大民众的面前,就要改变新闻传播的途径方式,多与观众进行沟通交流,将有效地新闻资讯第一时间传送给观众面前。民众的比如,现在可以通过微博传送实时新闻,也有许多新兴起的媒体传播形式,关注专属的新闻公众号就可以第一时间接收最新的新闻消息。比如,某些影视明星的娱乐新闻,国家新发表的言论政策新闻等发表出来,可以让广大群众在下方给予评论,还能对现有的形势政策发表属于自己的意见。而且现在比较常见的就是微博上的言论,一个话题引起热议,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还可能会影响了社会的舆论。在截然不同的传播途径下,网络媒体的传播力度显然是大于电视新闻传播力度的,而且网络媒介传播还能接收民众的反馈意见,有更好的服务功能。

(二)电视新闻影响力降低

电视新闻相对于现在的网络媒介传播来讲有很大的不方便,电视新闻的播出都是有固定的时间,所以很多受众也会受新闻播出的时间来调整自己的观看时间,所以接收新闻的时间就会比较被动。所以现在新媒体时代的融合,对于这一不足之处有了很大的改变。电视新闻媒体融合转型的发展对于新闻接收人群也有了很大的分类,之前电视新闻的接收群体主要是老年人,因为对于青少年或者成年人来讲,自己的业余时间不是很多,很少有人坚持每天去关注电视新闻,但是在新的媒体快速发展的现代已经分化了传统模式下的新闻受众群体类型,现在很多的年轻人都可以拿手机通过公众号以及微博等多种途径,不受时间限制的获取新闻信息。虽然现在多数老年人还是通过电视来了解新闻资讯,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下的新闻收看已經成为了一种辅助力量,为更多的人那群提供不受时间限制的获取新闻途径。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路径分析

(一)增强新闻传播速度,创新新闻表现形式

在现在互联网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媒介融合的存在使得现在很多人不在仅满足于电视新闻传播的形式,所以这就是趋势影响着电视新闻的发展,需要迎合现在的发展潮流就要不断的改革创新,在探索中改进节目的原本形态,从根本内容上提高传统新闻传播的力度,提升有效性。相比较下,电视新闻的传播一直都是在传播的画面上,音质表现力上有很大的优势,但是在文字的表述上有很大的缺陷,文字表现力度不够就会影响新闻时效性的发挥。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新闻的表现形式可以有更多创新的形式表现出来,借助网络的编排功能可以强化文字想表现力度。比如,现在很多的电视节目都会以电视的播出为主,在以融合报纸、微博等新旧媒体结合的形式加大热度,达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使得新闻的表现形式更加的形象有内容。

(二)利用媒介平台,创新新闻传播手段

在现在信息时代为主流的媒体时代,相比于看电视来讲,人们玩手机、电脑的时间更长,所以现在电视新闻改革发展的主要途径就是要充分利用新媒体进行媒介融合,提高新闻对现在媒介的使用率,处理好受众与新闻报道之间的沟通关系。采用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手段处理新闻传播的途径和观众之间的关系,利用电子等多种设备来收集需要了解到的新闻政策,对新闻的传播有增加了新的途径,在新闻的讨论与传播速度上有很好的扩散作用。在新闻播报途径增加的今天,人们不只是通过电视播报,可以通过QQ、微信公众号等收集大量的新闻信息,以便于将新闻的影响力度提升到最大。

(三)增强互动,提升电视新闻直播影响力

这种传播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的满足受众对于自己所需要的新闻信息的要求,很多的电视新闻都开始采取现场直播的方式,来提升电视新闻在受众中的深刻影响。从另一方面来讲,电视新闻直播的传播模式也顺应了现代媒介融合发展的潮流,在播放形式上也更加新颖,丰富了现在电视新闻的一些表现形式,也在服务方面加强了与观众之间的互动,增加了亲和力。比如,现在比较火爆的综艺节目《创造营2020》栏目,就是通过电视直播比赛,同时也开通了腾讯视频,微博参与话题讨论,等多种各大媒体的传播途径来增加节目的影响力度,提高收视率,这就是新媒体融合的优势,在提高节目播出的影响力之外还能收获大量的粉丝,提高节目的收视率。

三、电视新闻的转型创新

(一)把握内容为王的核心,加强深度解读

电视新闻无论如何发展都离不开报道内容的真实性。一直以来,新闻的节目效果都是以内容站稳脚跟,然而现如今有了新媒体的冲击,很多电视新闻报道的内容逐渐遭遇危机,在选题,收集材料的过程没有新媒体的过程更受欢迎。电视新闻的制作要想有好的收视率,提高受众关注度,就要在收集材料和确立主题的过程中下功夫,提前了解观众的喜好,有针对性的选取需要的材料,在节约时间的前提下也满足了各大受众的喜好。有关民生的报道,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实地考察,脚踏实地的深入民众的基层生活中,认真感受民众的生活环境以及生活的现状,积极发现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积极地寻求资源帮助,借助新闻的传播力度和社会的力度进行解决。电视新闻的传播更需要有一个好的传播导向,要符合社会正能量,报道正确的,探寻有点击量的话题,并从根本上分析问题,多角度的进行报道。根据播出后的社会群众的反映进行后续的深度解读,根据报道的点击率来及时跟进后续的事情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众对报道信息的追踪心理。让人们了解到事情发展的前因后果,再借此事件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普及,让受众了解事情的真相的同时也了解了有关这方面的法律部分知识,这样的电视新闻报道模式就会很大程度上扩大社会新闻的价值。

(二)优化新闻语态,打造主持品牌

经过调查研究分析发现,很多电视新闻报道的语态形式与群众对本档电视新闻的认可度紧密相关,因为一档电视新闻的存亡与电视的收视率以及受众的好评率呈现正相关的关系,电视新闻的制作质量与播放本新闻节目的电视台的声誉相互联系。所以,在随着新媒体不断发展的今天,传统电视的宣传功能逐渐被现有的新媒体融合方式不断推进,导致有关的传统电视新闻也做出相关的变化。而且一档好的电视新闻节目的播出口碑,始终与一个好的主持人相联系,一个好的新闻主持人自身就带有吸引观众的魅力,主持人自身的魅力以及个性就是吸引观众对节目观念评价的首要因素。这也是现在这几年来吐槽大会等多种同样形式的节目比较火爆的原因。因为这种新闻节目能够比较直接的抓住观众的眼球,在播报的风格上相比较于之前的传统电视新闻来讲更具有独特的方式魅力。传统的节目主持人都是比较单一的播报模式,站立或者端坐对当天的新闻进行播报模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了主持人与观众的互动模式少,在沟通方面缺乏亲和力度,表现的形式也比较枯燥單一。现在的各种多元化的网络科技等通信技术,在多元媒介的内容,网络等各大媒体平台的接收端开始,在信息最终的消费端需求的导向下,各种媒介相互融合的一个过程。在这种环境下,电视新闻传播事业需要不断的改革创新,才能承受现在的环境的挑战和接受机遇的实力但是在一定程度上新媒体下的新闻收看已经成为了一种辅助力量,为更多的人那群提供不受时间限制的获取新闻途径。开通了腾讯视频,微博参与话题讨论,等多种各大媒体的传播途径来增加节目的影响力度,提高收视率,这就是新媒体融合的优势,在提高节目播出的影响力之外还能收获大量的粉丝,提高节目的收视率。通过转型融合,实现传统新闻媒体的创新化,以便于提高现在电视新闻媒体自身的竞争力。

四、结语

随着现在科技时代的迅速发展,新媒体融合电视新闻转型的趋势是顺应现在时代发展的潮流。媒介融合的强大发展趋势,意味着电视新闻媒体要尽快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分析当前形式进行时代的改革,以创新模式出现大众的视野中。结合现在的发展形势,融合到当今的新媒体环境中,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新闻的内容质量,在观众的评赞中进行互动交流,不断地发现探索新的多媒体融合转型,才会真正的扩大电视新闻的传播影响力度,从而使电视新闻传播在新时代的步伐下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定宙.分析媒介融合背景下电视新闻传播的走向[J].中国传媒科技,2014(6):43.

[2]张利.新媒介生态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文化传播路径探析[J].科技传播,2014(24):239-240.

[3]黄罗维.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路径初探[J].今传媒,2014(5):73-74.

猜你喜欢
新闻传播媒介融合电视新闻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媒介融合背景下对新闻记者素质的要求
2011—2016我国媒介融合研究综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媒介融合语境下的新闻业务流程再造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