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020-09-27 23:00程静
读与写·上旬刊 2020年9期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

程静

摘要: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由于我国人口数量庞大、教育资源紧张,存在许多问题,例如教师的个人精力有限,不能充分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表现,而且也无法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为学生提供太多发言机会,这就会使得学生丧失积极性,学习兴趣衰减。采用小班化教学,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提高课堂效率,本文立足于新课标教学背景的特点,分析了小学数学中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并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20)25-0178-01

引言

小学是打基础的阶段,学生的思维方式、解题习惯等都会逐渐形成,学习兴趣也会逐渐培养,这段时间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能够起到重要的影响,教师必须提起重视。采用小班化教学能够改变过去学生无法获得足够关注、接受的教育不够充分的局面,尤其是数学课程,小班化教学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多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与团队合作,相互促进,提高学习能力。

1.小班化教学简析

1.1 概念。

在过去,我国教育设施建设不够完善,学校的数量远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效果较差。如今我国的教育事业规模迅速扩大,教师数量迅速增长,为小班化教学的开展提供了必要条件。所谓小班化,就是针对过去的大班教学提出的新概念,它最鲜明的特点就是每个班上的人数都只有十几个到二十人,但教师数量保持不变。

1.2 优势。

在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只需要面对数量较少的学生,能够有充足的精力来对班上每一位学生进行观察,了解他们独特的学习方法、解题思路和性格特征等,并根据研究结果来调整教学方向和使用合适的方法,还可以在课堂上让同学轮流发言,在两三次课中让每个同学都至少发言一次,创造更多的师生交流渠道,也让学生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最后,小班化教学较为开放,它倡导使用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同进行数学趣味活动,加深学生印象,并使得课程更具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其提高学习兴趣。

2.新课标下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2.1 明确主体。

学生才是课堂主体,教师应当起到引导和教育作用,而非主宰课堂、完全把控课堂节奏。新课标背景下的教育理念发生了革新,教师必须认识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能够自觉端正态度,采纳多种科学高效的教学方式进行知识传输,为学生服务,并耐心解答来自学生的疑惑,鼓励他们发言和提问、甚至与教师争辩,追求真理、深入思考,贯彻落实民主自由的理念,与学生站在相同的位置进行沟通交流,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并对学生进行合适的引导。

2.2 因材施教。

由于先天因素和后天环境影响,学生们从学习习惯、方法到接受能力再到性格都具有较大差异,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学习中的表现完全不同,不光是纸面上的成绩,还有上课时的活跃性与积极性等。教师在接手班级时,应当以最快的速度对学生们的个人情况进行了解与分析,针对其的特点提出要求和选取教学方法,尽可能地实现教学中的量身定做。如学习比例时,对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当放低要求,提出较为基础的问题,让他们进行简单的比例计算,慢慢了解新概念;而对于学习能力强、能够举一反三的学生,在要求他们学会比例的基础上,还要让他们尝试着将其与分数、小数结合,寻找其中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三者之间的转化,锻炼计算的熟练程度。

2.3 情境教学。

小班化教学中,班级人数较少,因此能够更加便捷地使用情景教学法,采取多种手段为学生创设接近现实生活的教学环境,消除学生的紧张感,使他们自由地進行探索与开拓。例如在学习生活与百分数时,可以要求学生充当小记者,制作一份简单的调查问卷,提出合理问题,在班上同学之间进行传阅,然后将问卷进行回收,对上面的不同情况进行统计,并计算其百分比,得出简单的调查结论。教师还可以要求每位学生拿出两支笔或者两本书,将其聚在一起统计总数,并随机抽取一部分,让学生通过剩下的物品数量来计算总数减少的百分比等等。在使用情境教学法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所选情境应当在小学生的接受能力之内,使他们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消除紧张感,全身心地投入。如学习负数时应当选取诸如气温等来作为例证,假设正处于冬天,让学生们通过平日的生活经验来判断负数的大小,使他们更容易理解新概念,而不可使用经济负增长等复杂问题来引入负数的定义。若所设置的情境与生活脱节,同样会使学生无法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也无法获得代入感,教学效果不能得到提升。此外,所选情境不能过于华丽,情境教学法属于游戏化教学方式,重点在于教学,在于向学生传授知识,不能过度游戏化,本末倒置。

2.4 实践教学。

数学绝非纯理论性科目,它与生活息息相关,教师应添加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尝试着使用在课上获得的知识应对实际问题,例如学习“自行车里的数学”之后,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思考自行车结构中所使用的不同图形,并提出“自行车损坏”的假设,要求学生使用一根钢管或者其它材料进行加固,或者对自行车结构进行改造,培养其空间想象能力,并串联所学过的相关知识。在课堂上,还可以通过做实验的方法来加深对知识的印象与理解,如学习圆柱与圆锥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使用硬纸板分别制造一定规格的圆柱体和圆锥容器,使用它们来盛装沙子或者其他物体,更为直观地了解其体积关系。

2.5 促进互动。

小班化课堂的人数较少,课堂纪律容易维持,交流时更加便捷,教师应为其创设更多的发言和互动机会,其中包括师生互动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首先,可使用开放性问题代替过去有着固定答案和较为普遍的解题思路的题目,促进学生多角度、深入思考并积极分享自己的观点,在设计课堂作业时,也应当使用多解问题,并让学生分享起自己的解题思路、突破口,而非简单地询问答案。此外,还可通过头脑风暴法给学生营造活跃的讨论环境,使他们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互相了解、互相促进。

3.结束语

随着我国教学资源的丰富化和师资力量的提升,小班化教学取代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小学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引入该教学模式,并使用多种趣味与效率兼具的新式教学法来活跃课堂氛围,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得录.农村小学数学小班教学模式初探[J].甘肃教育,2019(20):160.

[2]王映杰.农村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校外教育,2018(36):23.

[3]尚艳琴.浅析农村小学数学小班化教学[J].学周刊,2018(09):35-36.

[4]金晓菲.浅谈小班化教学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4):61.

猜你喜欢
新课标小学数学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新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