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萨麻斯矿区工程地质特征

2020-09-28 05:21赵永勋
新疆有色金属 2020年5期
关键词:岩组块状风化

赵永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色地质勘查局七0一队 昌吉 831100)

矿区属阿勒泰高寒山区,海拔2300~3200米,相对高差一般为300~600米,地形中度切割,属构造剥蚀侵蚀型中高山区地貌。总体地势北高南低,山间沟谷发育,上游沟谷一般较窄,宽度为10~50 米,成V 型,两侧山体高一般在100~300 米,山势险峻,迂回曲折,坡降20%~40%。下游沟谷成U 型,山高一般在200~500 米,沟谷宽40~100 米不等,坡度10%~20%,山体表层风化较强,裂隙较发育。

1 矿区工程地质岩组

根据岩体结构控制岩体稳定的观点,将矿区岩体按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结合矿体及顶底板围岩的关系,划分为土体和岩体两部分,其中岩体可划分为二个工程地质岩组。

1.1 土体

第四系主要为冲洪积物及残坡积物,局部有第四系冰川堆积,主要由泥砂、砾石组成,松散无胶结,厚度一般为1~5 米,最厚可达10 米,分布在山间沟谷及凹陷处。

1.2 岩体

1.2.1 块状岩组

矿区岩浆岩十分发育,属海西晚期,岩性主要为二云母花岗岩和伟晶岩。岩石致密块状,除风化带及构造带较破碎外,其它较完整。二云母花岗岩RQD值77%~98%,平均为89.6%,岩石质量好,岩体完整性较好。伟晶岩RQD 值74%~95%,平均为88.2%,岩石质量好,岩体完整性较好。岩石物理力学性质中,岩石天然密度为2.57~2.65g/cm3,平均为2.60g/cm3;天然含水率为0.04~0.18%,平均为0.09%;天然抗压强度为43.7~57.1Mpa,平均为48.3Mpa;饱和抗压强度为27.9~47.7Mpa,平均为36.1Mpa;天然抗拉强度为2.80~4.71Mpa,平均为3.80Mpa;天然抗剪强度参数内聚力为1.8~3.0Mpa,平均为2.3Mpa;内摩擦角47°~50°,平均为48.1°,为半坚硬岩石。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见表1、岩石质量评价标准见表2、评价结果见表3。

1.2.2 破碎岩组

(1)构造破碎岩组

矿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西伯利亚古板块阿尔泰陆缘活动带,仅有库热克特大断裂从矿区中部穿过,断裂呈舒缓波状弯曲,总体走向315°,向北东陡倾。矿区构造破碎带发育情况。构造破碎岩组厚度一般小于5 米,构造裂隙率最高可达5%,岩石多呈碎块、碎屑状,局部为粉末状,岩石质量极劣,岩体完整性破碎。

(2)风化破碎岩组

发育于块状岩组上部中等-弱风化带,厚度为2.50~4.51米不等,平均厚度3.48米。风化带内岩石破碎完整性差,RQD 值一般为14%~33%,风化裂隙发育,裂隙率一般为5‰,最大可达10‰。经钻孔揭露,中等风化带内岩石局部褪色,岩体部分矿物风化变质,呈镶嵌块状结构、局部为镶嵌碎裂结构;弱风化带内岩石颜色变浅,表面和裂隙面有风化迹象,少部分矿物风化变质,但基本保持母岩结构。

2 矿区岩(土)体类型及岩体质量评述

表1 岩石质量等级表

表2 岩石质量评价等级表

表3 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试验成果表

2.1 岩体结构类型

矿区内岩(土)体类型主要有:

(1)土体:发育于山间沟谷及凹陷处。

(2)块状结构岩体:发育于块状岩组中风化破碎带以下的致密块状、中等坚硬、完整岩体中。

(3)破碎结构岩体:发育于破碎岩组中。

2.2 矿床开采的稳定性评价

(1)矿体及矿体顶底板围岩的稳定性

矿体主要赋存于海西晚期伟晶岩内,矿体及矿体顶底板围岩岩性主要为伟晶岩和二云母花岗岩。伟晶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呈致密块状,中等坚硬,平均RQD 值为88.2~89.6%,岩体质量指标为1.08,岩体质量系数为2.10,岩石质量及完整性好,岩体质量良好,局部构造破碎带发育,厚度一般小于5米,岩石多为碎块、碎屑及粉末状,RQD 值小于15%,岩石质量极劣,岩体完整性破碎。据此,认为矿体及矿体顶底板围岩稳定性为基本稳定,仅在破碎带发育密集地段,会产生小规模顶板塌落、掉块、侧壁片落现象,局部需要支护。

(2)构造对矿体围岩的稳定性的影响

库热克特大断裂从矿区中部穿过,断裂呈舒缓波状弯曲,总体走向315°,向北东陡倾。这表明本区的围岩和矿体都经受了应力的作用,致使外部形态、内部结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稳定性大为降低。

(3)水文地质情况对矿体围岩稳定的影响

主矿体位于当地侵蚀基准面之上,含矿围岩为伟晶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岩石表层风化裂隙较发育。大气降水及雪融水为充水主要来源,降雨量小,加之地形切割强烈,相对高差大,坡陡,有利于地表水、地下水的排泄,矿体的充水不丰富。就开采而言,在矿体浅部开采时,一般无水,中深部利用平硐开采时,可自然排水。在雨季应密切注视大气降水之大小,作好防洪排水的有效措施。在深部掘进时,则应有较大排水渠或其它的有效安全措施。

3 矿区工程地质勘探类型

矿区出露岩石主要为块状岩类,岩性主要为伟晶岩和二云母花岗岩,岩石质量及完整性较好,中等坚硬,岩体质量良好,除风化带及构造带较破碎外,岩体整体稳定性较好。从钻孔揭露情况看,岩石表层风化程度中等-弱,中深部构造破碎带不发育,且厚度不大,对井巷围岩稳定性产生危害较小,局部地段易发生矿山工程地质问题。根据《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91),矿区工程地质条件复杂程度属二类简单型。

猜你喜欢
岩组块状风化
一类4×4无界算子矩阵的本征向量组的块状基性质及其在弹性力学中的应用
一种基于样本传播的图像风化方法
工程地质岩组分层水工编录法在南山坪矿区中的应用
云南桥街水电站新近系软岩地层建坝条件分析
全风化花岗岩路基设计与应用
风化泥岩地质断层水疏排工艺探讨
随风化作满天星——吴江涛诗词读后
张家口市崇礼区地质灾害与岩土体类型的关系
探索小学信息技术课堂的“块状”教学
Ghosts in the shell: identif i cation of microglia in the human central nervous system by P2Y12 recep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