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艺术海外传播中的问题探究(上)

2020-09-30 06:40
乐器 2020年9期
关键词:音乐学古琴乐器

一、古琴艺术海外传播的发展机遇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到2050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研究阐发、教育普及、保护传承、创新发展、传播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并取得重要成果,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更为坚实,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明显提升。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将迎来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让世界人民认识和了解中国传统艺术文化和价值观,是每个文化艺术工作者应当承担起的民族复兴的重任。古琴艺术在国际上的传播与发展,需要国际型的古琴文化的传播者,更需要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古琴人才。在海外访学期间,笔者对古琴艺术海外传播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发现古琴艺术海外传播面临许多困难和瓶颈,需得古琴学者、专家和古琴传承人们的共同努力。

二、古琴文化在海外传播中存在的问题

1.学术书籍中有关古琴文化介绍的偏颇或误读

笔者在美国访学期间,对密歇根州立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世界音乐书籍(以其中可借阅的8本为例,追溯年代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中有关中国音乐和古琴的著作做了一个梳理,其中只有3本涉及中国音乐(亚洲音乐部分的内容有图表为例)。关于亚洲音乐部分,西方学者对印度尼西亚、印度、日本音乐似乎更感兴趣,在每一本世界音乐书籍中关于亚洲音乐的部分,都可以见到这几个国家的音乐介绍。而中国音乐似乎“了解甚少”,只有3本有介绍到,这3本中,只有一本提到了古琴音乐。

其中关于古琴部分的介绍,在可以查阅的世界音乐系列丛书中,古琴在中国音乐部分作为一种传统乐器被介绍,对古琴的形制、历史和代表作品作也有相关内容介绍,这使得对古琴的认识和传播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发展。

在所有记录古琴的书籍中,都把古琴归纳到乐器类,但没有一本书提及古琴的人文音乐属性。大多把古琴归纳为Solo Instrument。

在World Music-an 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 of the Worlds People一书第八章中,介绍了中国历史上几次大的统一,从秦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移民到东南亚的历史,以及中国形成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由于语言的丰富性从而也形成了音乐的多样性。第八章开篇从历史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明了音乐多样化、多元化的历史背景,有着很广阔的研究视野。然后笔锋一转,写到中国的世界观是单一的,充满着矛盾的思想;在传统独奏乐器介绍中,古琴被作为一种独奏乐器而存在。从这里,我们看到在解读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和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有着紧密相关的古琴文化出现了很大的偏差,与中国人的理解有着很大的差距。那么是什么造成了这些差距呢?这是值得研究的。

原文:

ZITHER (QIN) SOLOS

The qin(also called guqin)has an ancient design(a modern qin appears in Figure8.11)Seven-stringed zithers date from over two thousand years ago,and those with different numbers of strings existed seven earlier,as we have seen The qin consists of a convex length of wood,narrower at one end than the other.①

在World Music-the Basic一书中,在关于亚洲音乐中国部分的介绍中,就没有提到古琴,在第215页中,介绍了琵琶,作者自己也比较疑惑,可能认为琵琶是中国最重要的乐器(由此可见,作者从乐器的研究视角出发,古琴和琵琶是不是都要算中国最具有代表性乐器呢?作者自己也没法确定)。

原文:

THE PIPA

Perhaps the most important instrument in the Chinese arsenal is the pipa,a fourstringed lute used predominantly in classical music.Pipa music has been confined to the conservatory since the 1950s and has retained its readitional style more than most Chinese music taught at the conservatories.②

“地球之音”唱片(图片转载于网络xinhuanet.com)

1977年,美国宇航局“旅行者1号”无人探测器升空,探测器所携带的一张12英寸镀金的铜质“地球之音”唱片中收录有27首世界名曲,其中一首代表中国音乐的曲子就是古琴曲《流水》,这说明古琴在中国音乐中的代表性地位是毋庸置疑的,是得到国际社会认可的。此书中关于中国音乐的介绍明显偏颇,也不严谨,容易误导读者。

在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中,有一个研究音乐的视角问题,就是“我者”和“他者”的关系,跨文化研究别国的音乐,要跳出“我者”的视角,站在“他者”的视角去看音乐存在的合理性,不应带自身文化的烙印或“有色眼镜”去研究别国的文化。

CONFUCIUS AND MAO

Confucius taught that music is not meant to amuse but that its sole purpose was to purity one’s thoughts.He also taught that the single tone was more significant than melody.These concepts are crucial in understanding the history of Chinese through the ages.Until quite recently,music in China was controlled by these precepts.③

上面这段文字,说到“中国音乐是单一的音调,而中国人认为这种单一的音调比旋律更有意义”;这种对中国音乐的偏见在西方的著作中,并不少见。西方学者爱德华·萨义德在他的著作《东方学》中,对这种以西方为中心思想的文化霸权主义进行了批判。2011年发表在《中国音乐》第三季上的文章《面向未来,建立中国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读《东方学》引发的思考》阐释了上述观点: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显然是更强的文化——以科学的方式所掠夺的实际模式。因为随着拿破仑对埃及的占领,东方与西方遭遇的过程正式启动,这一过程仍然主导着我们当代的文化视角和政治视角。④

但事实上,西方学者的观点却是“关于异国音乐的学科给我们描绘的正是曾支配过我们和将支配我们的命运,正是我们曾经走过的道路……它们只是我们先辈曾经经历过的一种发展的残余……欧洲人的祖先所唱的歌可能与维达人没什么两样。东方的血至今仍在西方音乐的血管中循环。”⑤正是基于对欧洲音乐“曾经走过的路”的追寻,而将“异国音乐”当作欧洲音乐“曾经历过的一种发展的残余”来研究,当时西方学者构建了西方音乐史,并且以此为基础,又构成了西方学者眼中的世界音乐史。⑥

2000多年前,中国汉朝的丝绸之路,连接起亚欧大陆,中国的丝绸、瓷器、茶艺及手工艺制造走向世界,从那时起,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三峡博物馆里,一组汉朝的陶俑里有一个高鼻大眼的外国人席地而坐,来汉朝学习中国的文化。在2000多年前,就有外国人来中国学习,但它不是包含在西方文化中的,看到2000多年的陶俑我们应该很有自豪感,东方文明是完全独立的,东西方文明不止一次地交流碰撞,没有谁是谁的从属关系。中西文化在交流碰撞的过程中也是互相影响的,正是由于彼此都有自己的价值观、哲学观,因此在许多的领域是互相影响又独立存在的。

注释:

①Shorter Version,World Music-an Introduction to the Music of the Worlds People Third Edition Jeff Todd Titon GENERAL EDITOR.2009,2006 Schirmer Cengage Learning USA P.254

②Richard O.Nidel World Music -The Basic Published in 2005 by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70 Madison Avenue New York,NY 10016 P.215

③Richard O.Nidel World Music-the Basic Published in 2005 by Routledge Taylor & Francis Group 270 Madison Avenue New York,NY 10016 P.214

④刘星,《面向未来,建立中国自己的音乐教育体系——读《东方学》引发的思考》,《中国音乐》2011年第三期 214.

⑤C.萨克斯[德],俞人豪译 《比较音乐学——异国文化的音乐》;董伟松,沈恰,《民族音乐学译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1985.40.

⑥杨善武,民族音乐学的西方根源、西方视角与西方观念——《民族音乐学的学科本质及研究局限》之一,《民族音乐学——反思与构建论文集》,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7年 126.

(待 续)

猜你喜欢
音乐学古琴乐器
学乐器
国家非遗 古琴艺术
音乐学人
张俊波 情寄古琴,乐以忘忧
第三届音乐学学术前沿中青年学者论坛
标注及口述史视角下的《音乐学人冯文慈访谈录》
论中国音乐学百年来之三大阶段
乐器
刘鹗古琴藏品留传考
寻访千年古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