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报告及合理用药干预措施研究

2020-10-09 01:12王志英朱宏昌
甘肃科技 2020年16期
关键词:种类科室年龄

王志英,朱宏昌

(天水市中医医院,甘肃 天水 741000)

药物安全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是指药物在正常治疗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且不利于患者的作用。老年人身体各项机能相较于其他人群而言较为特殊,常合并多种基础病,所应用的药物较多,因多种药物间易出现相互作用,从而可能导致ADR发生[1]。相关调查研究显示[2],老年人ADR发生率为其他人群的近7倍。此外,ADR亦是导致老年患者入院率及死亡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因此,应重视对老年人ADR的关注,并寻求有效措施减低老年人ADR的发生。本研究以ADR监测系统收集到的老年ADR病例为研究对象,分析其ADR发生的特点,以期为老年人合理用药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收集天水市中医医院ADR监测系统2019年1月至12月接收到的老年人ADR报告,经筛选后最终纳入314例老年人患者。纳入标准:年龄在60岁及以上;用药情况、ADR表现等信息明确。

1.2 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汇总314例老年人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上报科室、致ADR的药物种类、给药情况、ADR累及器官或系统、ADR关联性评价及转归等信息。药物分类参照《新编药物学 (第 17版)》[3],ADR累及系统或器官、临床表现的分类参照 《药品不良反应术语使用指南》。

1.3 数据处理

应用Excel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采用例数、百分比(%)描述计数资料。

2 结果

2.1 老年人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情况

314例老年人ADR报告中,男性166例,占比52.87%;女性148例,占比47.13%。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为61~94岁,平均(77.59±6.36)岁,详见表1。

2.2 ADR上报科室分布

上报ADR最多的科室是内科,占比为52.87%;其次是外科,占比为26.75%,详见表2。

表1 老年人ADR报告中患者性别、年龄情况

表2 ADR上报科室分布

2.3 致ADR的药物种类分布

314例老年人ADR报告中,占比处于首位的药物是抗感染药物,为27.71%;其次是中药制剂,占比为22.61%,详见表3。

表3 致ADR的药物种类分布

2.4 致ADR的给药方式

314例老年人ADR报告中,静脉滴注所占比例最高,为51.91%,详见表4。

表4 致ADR的给药方式

2.5 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单一给药致ADR的患者比例最低,为5.41%;4种或≥5种药物联用的患者比例较高,分别为28.66%、29.62%,详见表 5。

表5 药物临床使用情况

2.6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

314例老年人ADR报告中,ADR累及部位最多的是皮肤及附件,占比为30.57%。其次是消化系统,占比是22.61%,详见表6。

表6 ADR累及器官或系统、临床表现

2.7 ADR关联性评价、转归

314例报告的关联性评价结果:其中肯定12例(3.82%), 很 可 能 178例 (56.69), 可 能 121例(38.54%),可能无关3例(0.96%)。发生ADR的患者通过停药或对症处理后,治愈205例(65.29%),好转 99例(31.53%),未好转 8例(2.55%),死亡 2例(0.64%)。

3 讨论

3.1 ADR和年龄关系

老年人易发生ADR,其原因包括:(1)老年人药动学改变,蛋白酶分泌功能降低,致药物吸收受到影响。因大多数药物需通过肝脏转换,并经由肾脏排泄,故药物转换率降低,使得药物长时间留存在体内,血药浓度增高,从而会引起ADR[4];(2)老年人肾小球滤过能力会随着年龄增长不断降低,且肾血流量下降,致药物代谢速率减慢,则易造成药物蓄积现象。且老年人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液中处于游离状态并具有活性的药物浓度增高,药物效应增强,从而可增加ADR发生的可能性[5]。

3.2 ADR上报科室分布

从ADR上报科室来看,内科所占比例最高,为52.87%。分析其原因可能是老年人易罹患心血管内科疾病、神经内科疾病、呼吸内科疾病等,通常采取药物治疗,故发生ADR的几率亦较高。

3.3 致ADR的药物种类

致老年患者发生ADR的前2位药物为抗感染药、中药制剂,两者构成比之和达到50%以上。抗感染药为临床应用频率较高的一类药物,其品种繁多,且费用相对较低。但因其本身化学成分、提纯等方面的问题,极易发生ADR。另外,中药制剂成分多且复杂,加上药物内含有少量杂质,很容易发生过敏反应[6]。本研究发现,静脉滴注所致ADR占比最高。原因是静滴给药是直接将药物送入到血液循环中,注射液内的微粒、内毒素等均可作为诱因导致ADR出现[7]。此外,ADR的发生还可能和滴速过快相关。

3.4 联合用药

老年患者多存在共病情况,甚至部分患者兼有2种以上疾病,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进行治疗,药物间易产生相互作用,从而引起ADR。另据研究表明[8],联合2种药物的药物相互作用率为13%,而随着联合药物种类的增加,其药物相互作用率亦会升高。本研究结果与之相一致。

3.5 老年人ADR累及部位及临床表现

314例老年人ADR报告中,ADR以累及皮肤及附件为主,其次是消化系统。老年患者ADR较常出现在皮肤及附件,原因是皮疹、荨麻疹等皮肤不良反应易于被察觉。此外,此类ADR较为明显,通常不会和原疾患混淆。而其他部位ADR不易准确辨识,很可能有漏报情况存在[9]。

3.6 合理用药干预措施

(1)医师应结合患者生理特点及病史等为其开具药物处方,在保证疗效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药物配伍种类,以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10];(2)医师应充分明确使用药物的ADR,加强对老年患者用药后表现的观察,并及时调整用药量、种类,以减少ADR的发生[11];(3)对于长期用药治疗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加强用药宣教,并对其错误用药行为进行纠正,以使患者保持良好的遵医用药行为。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发生ADR的几率较高,ADR涉及药物种类繁多,可能损害身体各个器官或系统。故应结合患者病情、身体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用药方案,并做好用药监督工作,以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猜你喜欢
种类科室年龄
变小的年龄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爱紧张的猫大夫
种类丰富的酒具
视歧——一位住错科室的患者
消防车种类知多少
镜头像差的种类
年龄歧视
“合作科室”为何被坏了名声
算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