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年生杉木择伐后施肥研究

2020-10-09 10:46陈荣国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17期
关键词:径阶施肥蓄积

陈荣国

摘 要:通过对27年生杉木林择伐后进行施肥试验,经过2.5年生长,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调查,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数量化方法Ⅰ分析。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够更好地促进27年生杉木择伐后的蓄积生长,特别在缺少氮地区,27年生杉木择伐后采用尿素与钙镁磷按2∶1混合,1.05kg/株的施肥量具有最佳的经济效益;分径阶统计结果显示,择伐后径阶越大,年蓄积生长越大。

关键词:择伐杉木;施肥;径阶;蓄积;影响

中图分类号 S79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17-0057-03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是福建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据2017年森林资源档案,杉木作为大田县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县域境内面积达59365hm2,占全县森林总面积的33.7%,其中,生态林杉木面积8102hm2。随着森林生态建设需要,特别是重点生态区位,“主伐—择伐”越来越重要,据统计,2011—2016年大田县杉木择伐面积达4599hm2。对于这些择伐后和将要采用择伐的杉木林,如何发挥择伐后保留林分更大经济和生态效益,更快促进择伐林分生长,已成为当下重要的研究课题[1-6]。为此,本研究开展了27年生杉木择伐后施肥试验,以期为杉木林可持续经营、大径材培育、择伐更新提升经济和生态效益及近自然培育提供参考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大田县赤头坂国有林场大湖38林班4大班1、3小班,面积28hm2,海拔500~700m,地理坐标为北纬25°45.1′~25°45.4′、东经117°31.9′~117°32.4′。地处戴云山西侧,境域属丘陵小盆地,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040~2435mm,极端最高温36℃,极端最低温-7℃,年均气温15.3~19.6℃,常年无霜期230~311d。该试验地于1989年造林,种植株行距为2m×2m,林分密度2500株/hm2,土壤为暗红壤土,土层厚度小于80cm左右,有机质含量中等,施肥试验前土壤主要养分见表1。施肥前杉木叶色表现微黄,林分有缺氮的特征。

1.2 试验设计 施肥试验在27年生杉木择伐后进行。2015年2月进行相应择伐作业,择伐株数强度40%,择伐后林分密度1500株/hm2,施肥因素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每个处理样地规格:20m×30m,上中下坡同一水平等高线各连续布设3个不同水平施肥处理和1个不施肥对照,径阶因素由于实验条件限制,根据株数不相等特点和自身分布随机性,采用各处理分径阶统计平均值设计[7]。肥料配比及用量确定依据前人生产经验与投资成本制定,尿素总N含量≥46.4%,钙镁磷有效P2O5含量≥12%,最大施肥量为1.5kg/株,在上坡方向距树蔸30~50cm,月牙状施肥,并覆土踩实。2015年4月2—5日进行施肥试验,本次施肥结合土壤条件,施用肥料按尿素2:钙镁磷1混合,试验设3个处理,处理a施用量0.75kg(尿素0.5kg+钙镁磷0.25kg),处理b施用量1.05kg(尿素0.7kg+鈣镁磷0.35kg)、处理c施用量1.5kg(尿素1kg+钙镁磷0.5kg),以不施肥为对照(CK)。3次重复,2个小班共6个重复[1-6]。

1.3 数据调查及统计 2015年3月份下旬,对不同施肥处理和对照分样地逐株按序号挂牌,依据各处理样地株序号胸径、树高调查。2017年10月份中旬,对胸径、树高等生长因子进行调查。采用福建省杉木人工林二元立木材积公式计算处理前及2.5年生长期后各径阶平均蓄积量[8],分不同施肥处理按径阶对蓄积生长量统计,取各径阶平均蓄积生长量。以DPS17.10版软件处理数据,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数量化方法Ⅰ分析,以各个处理因子的第1个类目作为参照,平方和分解方式:Ⅲ型,编码方式:0~1化虚拟变量(数量模型Ⅰ),来分析施肥、径阶因素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杉木择伐对象和伐后合理施肥方案确定方向[7]。

2 结果与分析

蓄积因子是衡量生物量的主要指标,其生长量决定了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各个处理2.5年后生长调查结果见表2,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方差分析结果见表4,残差诊断结果P=0.2844>0.05,说明残差服从正态分布,应用一般线性模型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回归方程如下:

y=-0.0002+0.0010A(0.75)+0.0041A(1.05)+0.0054A(1.5)+0.0017B(8)+0.0033B(10)+0.0055B(12)+0.0083B(14)+0.0133B(16)+0.0168B(18)+0.0248B(20)。相关系数R=0.98173,决定系数R2=0.96379,调整相关系数Ra=0.97291,调整决定系数R2=0.94655,统计检验F值=55.8957,自由度DF(10,21),P值=0.0000。

2.1 施肥对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由表4可知,A因素(施肥量):F=13.0910,P=0.0000,P值小于0.0001,说明施肥对27年生杉木择伐后年生长量有着显著影响。由表3回归分析方程计算,以径阶14cm、1500株/hm2参照,择伐后2.5年,不施肥A(0.00)蓄积生长12.15m3/hm2,施肥A(0.75)蓄积生长13.65m3/hm2,施肥A(1.05)蓄积生长18.30m3/hm2,施肥A(1.50)蓄积生长20.25m3/hm2,说明通过施肥能充分发挥27年生杉木择伐后生长潜力,促进蓄积生长效果明显。从回归分析结果表,A(0.75)P值大于0.05,说明施肥量A(0.75)对杉木择伐后年生长量影响不显著,A(1.05)、A(1.50)P值均大于0.05,说明施肥量A(1.05)、A(1.50)对杉木择伐后年生长量影响显著,而回归系数值A(1.05)为0.0041与A(1.50)为0.0054相近,说明A(1.05)与A(1.50)作用相近,A(1.50)配比的尿素为1kg,综合以往专家研究成果,不是越大越有效,特别是尿素,量大时甚至是肥害作用。根据LSD法多重比较,施肥量A(1.05)、A(1.50)与A(0.75)、A(0.00)在0.05水平蓄积生长影响差异达到显著,但A(1.05)与A(1.50)、A(0.75)与A(0.00)在0.05水平差异不显著,进一步说明,在缺氮地区,施肥量不足,促进效果不明显,充足合理施肥量对27年生杉木择伐后年生长量才有着显著影响,从而更快地提升杉木林分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综合人工、材料等,施肥量A(1.05)经济效果最好,详见表5。通过本次试验,在缺氮地区,27年生杉木择伐后,施肥量A(1.05)较合理。

2.2 径阶对蓄积生长量的影响 径阶与蓄积生长具有直接相关性。由表4可知,B因素(径阶):F=74.2406,P=0.0000,P值小于0.0001,说明径阶对杉木择伐后年蓄积生长量有显著影响。由表3回归分析结果表,以径阶B(6)为参照,B(8)不显著,B(10)以上达到显著影响,并且径阶越大,蓄积生长越大,经济和生态效益越大。主要由于径阶越大,根系越发达,树冠更大,吸收养分和光合作用能力更强,生长更快。另外,小径阶基本属于被压木、下层木,树高和胸径生长本身较弱,生长缓慢,这也与现状相符。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对27年生杉木择伐后年生长量具有显著影响,综合以往的研究成果,并不是越大越有效,特别是尿素,其量大时甚至产生肥害作用。根据LSD法多重比较,施肥量0.75、1.05、1.5kg/株3个处理水平,综合人工、材料等,施肥量1.05kg/株经济效果最好,即在缺氮地区27年生杉木择伐后,采用尿素与钙镁磷按2∶1混合,施肥量1.05kg/株是较合理的措施。本试验地,林分现状为中小径材,生长能力较弱,低于整体平均水平,施肥试验数据说明充足合理施肥量能夠较好促进生长。原因之一是根据土壤氮、磷、钾含量,针对土壤中含量低于正常水平元素而制定合理施肥方案,原因之二是肥料释放养分所形成土壤生境适宜树木生长需求,从而森林生物量越大,经济和生态效益越大。27年生杉木,对于经营大径材正是生长期,为中小径材向大径材培育方向、可持续经营提供可行性依据。(2)径阶对杉木择伐后年生长量具有显著影响,径阶是蓄积生长的直接因素之一,基本上径阶生长伴随着树高同步生长,直接促进蓄积生长,径阶越大,蓄积生长越快。这主要是因为径阶越大,根系更发达,树冠更大,吸收养分和光合作用能力更强,生长更快,而小径阶基本属于被压木、下层木,树高和胸径生长本身较弱。因此,径阶越大,自身生长能力越强,蓄积增长越快,森林生物量越大,经济和生态效益越大,径阶对生长量影响也就越大,为杉木大径材培育、择伐更新促进生态效益提供依据。根据本次试验径阶分析结果,结合近自然培育森林机理,择伐要合理控制大径阶,尽量伐除小径阶,通过补植阔叶树种,促进复层林形成,使林分结构更合理,进一步提升森林的经济和生态效益[9]。

通过本次杉木择伐后施肥试验,进行2.5年生长期前后的胸径、树高调查,采用一般线性模型的数量化方法Ⅰ分析,其结果对杉木择伐后培育具有较好的理论指导价值。其他不同地类、不同生长年限的杉木择伐,可根据该试验结果,制定合理施肥与近自然培育方案,促进近自然生态林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跃钧,马海泉,陈天华,等.杉木大径材平衡施肥及土壤养分变化的研究[J].江西林业科技,2014,42(1):18-21.

[2]唐隆校,潘建华,赖根伟.施肥与间伐对杉木大径材培育的影响分析[J].华东森林经理,2016,30(3):29-32.

[3]郭琪.氮添加对杉木林生长及土壤养分的影响[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6.

[4]王忠营.杉木人工林对施肥的响应[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5]卜旭凌,黄金华,叶代全,等.施肥对杉木幼林生长效益和肥料释放特性的影响初步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4(16):67-73.

[6]吴立潮,胡曰利,吴晓芙,等.杉木中龄林施肥效应与效益研究[J].中南林学院学报,1997,17(3):1-7.

[7]唐启义.DPS数据处理系统第一卷基础统计及实验设计第4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164-193.

[8]福建省林业厅.福建省地方森林资源监测体系小班区划调查用表[M].2017:89-90.

[9]陈远台,郭祥泉,郭奥捷.近自然林业生态丰产机理与生产应用模式探讨[J].西南林业大学学报,2013,33(6):25-31.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径阶施肥蓄积
云南松不同林龄人工林的林木分化特征分析
樟子松人工林林分蓄积量计算方法的对比分析
藏药佐太中汞在小鼠体内的蓄积
东莞风水林生物量与碳储量径阶分布
渭北旱塬玉米施肥现状及对策
小麦种植过程中施肥技术研究
喀斯特石漠化区顶坛花椒林地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变化
粤东6种阔叶树木材密度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浅谈藏医“疾病蓄积”与健康养生
坚持创新 蓄积行业永续发展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