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如何打造竞争优势

2020-10-09 11:03邹尚育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20年9期
关键词:纪录片新媒体

邹尚育

摘要:新兴媒体的发展给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同时也为其创新性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新的媒体环境给纪录片提出了短视频化、纪实与商业压力并行、受众品味提升等各种挑战。纪录片如何能在这种环境下获得竞争优势,是值得媒体人深入思考和实践的问题。通过对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成功经验的分析,得出其策略在于利用大流量平台、革新传播方式、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引发价值情感共鸣等四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纪录片可通过创新创作模式、注重人文关怀、提高观众参与度、树立品牌意识等四种途径来打造竞争优势。

关键词:新媒体;纪录片;人生一串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20.09.042

中图分类号:J9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1—1580(2020)09—0183—04

以电脑、手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新媒体科技,因其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互动性强、获取方式方便快捷等特点,使人们的信息获取方式、习惯、兴趣喜好等都发生了巨大改变[1]。人们不仅对电视、报纸以及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依赖度降低,甚至基于移动电子设备等日益发达的新媒体手段,可以自己创作视频,形成了全新的自媒体环境。这些都对影视作品传统的创作思路、创作方式与传播途径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同时也为其创新性地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在这样的新媒体时代,以映射现实和观照社会为诉求的纪录片,能否摘下“冗长”“晦涩”的标签,在激烈市场环境中形成竞争优势,实现社会意识、文化品格和市场价值的共赢[2],值得媒体人进行深入思考和大胆实践。以美食为题材的纪录片《人生一串》,以获得24届中国纪录片最佳网络人气作品奖、第26届世界科学与纪实制作人大会特别推荐奖等多个奖项,豆瓣评分9.0,B站评分9.8 的傲人成绩,或许可以为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成功创作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一、新媒体环境下的纪录片面临的挑战

随着新媒体时代与5G网络的到来,各种多媒体娱乐侵占了人们碎片的时间,移动互联网技术正改变着人们的阅读和观赏习惯。在短视频作品“百花争鸣”环境的影响下,纪实性、商业性、娱乐性、品味性等均是衡量一个纪录片成功与否难以绕开的指标,竞争环境日趋严酷。

(一)短视频体裁兴起,碎片化观赏成为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不断改造升级,各种短视频APP成为潮流,美拍、抖音、快手等软件成了互联网用户手机中常备的软件。在便捷、迅速的观赏潮流的推动下,人们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闲暇的碎片时间被刷短视频填满,对视频的观赏习惯也越来越碎片化。由于短视频的制作成本、技术门槛低,再加上短视频的制作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各种限制,人人都可以成为短视频的导演和演员。许多内容肤浅、华而不实的视频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在这种碎片化观赏形势下,愿意沉心静气观赏时长较长纪录片的受众越来越少。这对纪录片本身的质量、传播方式都具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五花八门的短视频中吸引观众眼球,是当代纪录片创作者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

(二)纪实与商业并行,市场竞争更剧烈

长久以来,纪录片一直以真实生活为素材,以表现真实为本质,与故事片相比缺少故事和商业价值。但随着文化产业的发展,电影产业也成了国家文化产业重要的一部分,纪录片作为经典电影体裁,产业化程度不断加深,纪录片的商业性被不断发掘,“纪实性”与“商业性”并行发展,成了评价当代新纪录片不可或缺的两大标准。近年来,国产网络纪录片快速发展,且正逐渐打破电视台“自产自播”的模式,形成了完整的纪录片产业链。此外,受到媒介生态环境、市场政策等因素的影响,纪录片的品牌化已成为必然趋势。国内许多优秀的系列纪录片正逐渐走向品牌化,利用纪录片品牌创造后续价值,拥有更多的流量与口碑。

(三)受众品味提升,低质量作品难以传播

如今文化产业发达,精神文化产品空前丰富,受众的观看选择增多,对视频观赏的品味也日益提升,对影视作品,尤其是纪录片这种长视频的观赏要求增高。题材新颖、质量上乘的作品才有可能拥有市场。纪录片这种传统形式想要在新时代的市场竞争中谋求发展,必须迎合大部分受众的观赏兴趣和新时代审美风格,提高拍摄质量,尽可能满足更多观众的需求。在传统的纪录片创作中,多以追求真实记录为主,表现手法只是起到辅助性作用。而如今新媒体环境下,纪录片的传播影响性,不仅和视频质量息息相关。表现手法也往往起着主导性作用。

二、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的成功策略

美食纪录片《人生一串》由导演陈英杰执导,由哔哩哔哩网站(俗称B站)作为主投资方,联合旗帜传媒在 2018 年联合推出,是国内第一档以“烧烤”作为主题的纪录片。该片一经问世,广受大众喜爱,播放量超千万,第二季播出后更是受到无数好评。堪称新媒体环境下新纪录片的典范,其成功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一)利用大流量平台,打好观众群基础

瞄准核心人群进行定位,从该人群独特的需求切入,巧妙地把控用户心理,是纪录片品牌化运营的起点。年轻的受众群体在国内乃至全世界都十分庞大,截至2019年6月,10-39岁的群体占整体网民的65.1%,其中20-2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高达24.6%[3]。B网站作为一个人气火爆的二次元视频门户网站,拥有大量年轻用户。烧烤作为年轻人热衷的饮食,自然会吸引大量观众。加上《人生一串》毒舌风趣的解说风格和街头元素的大量植入,不同于《舌尖上的中国》所强调的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以“烧烤”这种小切口的选题方式,渲染出江湖气息和市井烟火气[4,5],轻松愉快的基调非常贴合年轻人的观看口味。

年轻用户作为网络媒体的主要使用者,活跃于社交软件,注重互动和表达,不仅拥有着很强的消费能力,也具有很强的宣传能力,《人生一串》在B站播出后口碑迅速发酵,广大年轻人对节目后续的宣传、推广,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二)革新传播方式,贴合观众观赏习惯

基于各种移动端短视频平台的飞速发展,纪录片短视频化成了当下的大势所趋。《人生一串》每集都在三十分钟左右,第一季总共六集,长度不长,却高质量高水准。并且每集都是独立剧情,故事之间没有关联,体积小,情节紧凑,大大增加了观众观看的灵活性,用闲暇的五六分钟就可以了解一个烧烤摊背后的故事。这种基于短视频为主的门户进行传播的纪录片,时长短小,内容精简,贴合了当代观众的观赏习惯,能满足新媒体时代的移动端群体的碎片化阅读需求,大大扩大了纪录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三)借助新媒体,加强与受众的互动交流

人们生活在用互联网连接起来的时代,社交平台成了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借助微博、视频网站等新媒体平台,可以实现影视作品由向观众的“单向输入”向“双向交流”的转变,也可以成為影视作品宣传推广的新阵地,影视门户的交互性越来越重要。

《人生一串》一改传统媒体播出模式,强化了观众与制作团队,以及观众与观众之间的互动性,十分符合当下的互联网传播逻辑。在其独播的B站平台,最为著名的便是“弹幕”功能,“弹幕”成为受众参与互动的最重要方式,在《人生一串》的结尾,受众纷纷在弹幕留下“多谢款待”,以表达影片带给自己的心灵慰藉。对受众而言,弹幕是一场无关时间与空间的狂欢,也大大增强了观看的沉浸感和受众的群体认同感;对平台而言,弹幕有助于及时了解受众反馈,直观感受受众的爱憎。《人生一串》不仅在B站评论区被观众们火热讨论,也拥有官方微博,随时随地与观众进行互动,从而为纪录片积累了一定人气,纪录片也通过这些方式了解受众的审美趣味和价值理念[6]。

(四)把握永恒性选题,引发观众价值观情感共鸣

纪录片与普通节目的不同点体现在,纪录片对于受众的精神层面的作用更大。成功的纪录片,可以在更深的层面上引领观众的情感,极大地增加其本身的粘性与附着力,与观众构成稳定而持续的关系。

司马迁在《史记·丽肠食其传》中记载道:“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吃,食物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地都是一个永恒的话题。纪录片与美食相结合而产生的美食纪录片,必将是一个经久不息的题材。昼伏夜出的烧烤是中国人的“深夜食堂”,每个人都吃过的烧烤是一个可持续的永恒话题。热闹的街道小巷,夏天夜晚的冰镇啤酒,烤肉浓烈而刺激的香气……这便是许多人心中的故乡、童年、人间烟火气。《人生一串》的拍摄对象多为街边的烧烤,在这部纪录片中每一位烧烤摊老板都是普通老百姓。比如可爱的“自黑”辽源烧烤店老板,因烤茄子而远近闻名的宜昌“茄子妹”等,在他们的身上,观众多多少少能看见这个平凡社会的缩影。这种永恒的、不会“过气”的主题选择,使每一位观众都能找到共鸣。正如《人生一串》中所说的“最好吃的烧烤就在你家楼下”,唤醒每一位屏幕前观众自己心中的“人生一串”,深化了美食纪录片的人文价值和美学内涵。

三、纪录片打造竞争优势的途径

新兴媒体的发展给电视、电影等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但更大程度上也为传统媒体不断创新发展带来了机遇[7]。优秀的作品创作永无止境,《人生一串》的成功之道并不是不可复制的,其成功的精髓就在于编导人员更新观念,善于发现和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把握新媒体时代观众的特点,在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节目形式,实现作品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并提高自身的传播能力与传播水平。对于纪录片而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打造竞争优势的途径具体在于以下几点。

(一)创新创作模式

文化作品是时代的反映。时代在不断更迭,产业竞争在不断加大,优秀的影视作品,哪怕是形式古板的纪录片,都离不开创新的存在。要想创作出优秀的纪录片,在雨后春笋般的众多纪录片中占据一席之地,就要敢于打破传统,时刻具备创新意识,拍摄出让观众耳目一新的优秀作品。

创新可以体现在形式、内容、题材等各个方面,使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表现形式上可以体现在拍摄手法、叙事模式、剪辑手法等多方面。例如不拘泥于传统叙事,将纪录片微视频化,便是对传统纪录片形式的大胆挑战。这种创新迎合了时代背景下人们阅读和娱乐习惯的变迁,尤其是符合年轻群体的观看取向。内容与题材的选择上,始终要放眼当下的大众审美,将喜闻乐见放在首位,突破年龄圈层和专业知识壁垒,一改传统纪录片的小众、晦涩、科普性,让纪录片成为国民化的影视作品。在播放模式上,可以采用竖屏播放形式,迎合人们因短视频而塑造的“竖屏”观影习惯。此外还可以有VR技术加持,提供给观众更好的视频体验[8]。

(二)注重人文关怀

主题是一部影视作品最先吸引观众的内容,一个具有吸引力的、能引起人们内心共鸣的拍摄主题,能有效增加纪录片的点击率和观赏率。在题材繁多的信息时代,纪录片工作者所能做的,便是从普通的主题中寻找不平凡,追求情感共鸣与“接地气”。相比厚重深刻的题材,注重人文关怀的题材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偏爱,达到事半功倍的传达效果。

在创作层面,要想在创作一部优秀的纪实题材作品的同时赢得市场,收获关注度与播放量,一定要在纪录片中传达丰富的精神内涵。乡愁、爱情、人生道路上的刻苦奋斗……情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创作者可以以影片想要传达的价值观为主,建构起一个多元的叙述体系,以大背景下的小人物为主题,采用群像式的方法将纪录片主旨娓娓道来,在建构真实影像的同时,寻找普通人性中的闪光点,将精神层面的东西用能够唤醒观众内心情感的方式传达出来,便是非常容易引起屏幕前观众情感共鸣的方式。当观众在纪录片中窥见了自己的生活,发掘到这些或许每个人都曾经历过的感性,在小人物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获得了一定的生活感悟,纪录片的人文关怀所带来的作品认可度将不言而喻。

(三)提高观众参与度

新媒体环境下,人们参与的意识非常强烈。在互动式传播逐步占据主流的当下,越来越多的受众依赖于能够提供互动功能的新媒体介质。而新媒体平台也为提高观众的参与度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利用新媒体技术提供的现场连线互动、微信平台、弹幕、互动视频等平台及模式,可以打破屏幕的界限,加强与观众的实时交流和沟通,增加与观众的互动性,缩短影视作品与受众人群的空间距离与心理距离,让观众不仅是节目的观看者,还是参与者,以此扩大受众人群,提高关注度、收视率和观众的忠诚度[9]。而且,通过双向的信息交流还可以实现对受众情感态度的精准把握,从而提升营销的针对性,可为纪录片增添无限活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树立品牌意识

在新媒体时代,树立品牌意识,对任何电视节目的发展都至关重要[7]。打造纪录片品牌,加强纪录片品牌化培育,能极大提升纪录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通过优质作品表达品牌个性,建立良好的传受关系,积聚品牌后续发展所需的品牌资产,是纪录片品牌化运营的路径[10]。

首先,在节目的创作上,要具有特色,提炼特色的过程其实就是创建品牌的过程,维持住节目特色,才能真正将节目品牌树立起来[7]。

然后,纪录片在发行过程中,一定要进行品牌化运作,在认真分析该片受众行为模式、商业价值的基础上,进行品牌定位,构建产业链,为品牌塑造和后续的宣传推广做铺垫。

最后,纪录片要想做到扩大受众规模,必须在保证内容的前提下,做好宣传工作,增强品牌意识,提高纪录片的商业变现能力。时下的纪录片受众已不再是直接实现销售利润的对象,而是可以参与到纪录片品牌价值的创造中来,成为品牌的一项重要资产。纪录片要多利用新媒体时代社交平台的便利,在大流量平台进行宣发,集“宣传、播出、互动、品牌运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带动话题讨论热度,促进观众的接触沟通,形成粉丝效应,从而形成品牌在受众群体中的持久价值。

四、结语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迅速崛起是当下的趋势和潮流,所有文艺作品都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从《人生一串》的成功來看,新媒体时代下的纪录片离不开创新、融合、交互。创作者不仅要在纪录片内容上追求极致,更要立足当下,抓住市场,放眼未来。合理利用新媒体和社交平台,具备商业营销和品牌思维,才能在激烈的纪录片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郭勇鸿.浅谈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栏目的创新发展[J].记者摇篮,2018(5).

[2] 牛光夏,成亚生.新媒体时代纪录片的融合范式与转型路径[J].电影艺术,2020(3).

[3]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现状统计报告[R],2019.8.30.

[4] 张之琨.从品牌立足到文化突围——论新时期国产纪录片的传播策略[J].新媒体研究,2020(04) .

[5] 朱家辉.新媒体环境下美食类纪录片平民化的传播新语态——以《人生一串》为例[J].视听,2020(04).

[6] 李帆.论文化自信视域下国产网生纪录片的年轻化表达——以B站自制纪录片为例[J] .出版广角,2020(09) .

[7] 韩雪,张 黎.试论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民生新闻节目的创新发展[J].数字传媒研究, 2016(5).

[8] 姚东萱,张校煊.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国产情景喜剧发展之路——以《爱情公寓5》为例[J].传媒论坛,2020(16).

[9] 陈毓.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栏目品牌化之路[J].传媒评论,2017(8).

[10] 陈瑞娟.营销4.0时代纪录片的品牌化运营——以《风味人间》为例[J].东南传播,2019(11) .

[责任编辑:盛暑寒]

猜你喜欢
纪录片新媒体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