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才有前途 浅谈光纤产业的新基建几点思考

2020-10-09 10:30
新潮电子 2020年8期
关键词:波分光缆厂商

只话说“要想富,先修路”,我国3G/4G、FTTH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光纤基础设施的率先铺路,当然也成就了我国光纤光缆厂商的高速增长,全球TOP10厂商,中国独占5家,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成长。到了5G时代,随着5G正式商用,对光纤光缆的需求仍会是平稳增长的态势,继续助攻光通信产业繁荣。此前产能的扩张也可以视作是为了5G的提前布局。现在,新基建战略的提出,更让光纤产业成为了基础要素,作用不可或缺。然而,对于光纤光缆行业来说,之前的2019年就已经处于青黄不接的节点。当时,FTTx和4G建设接近尾声,5G才刚刚上路,对于连续多年享受行业增长荣光的光通信厂商来说,这一年过得颇为苦涩。从财报上看,中国光纤“五巨头”,长飞、亨通、烽火、富通、中天的2019年前三季度业绩不尽如人意。虽说在第四季度,我国5G正式商用,但是总体需求并没有太大起色。所以,当新基建的提法在2020成为现实之后,“5G的竞争正演变为光纤基础设施的竞争”。这也意味着,5G将开启下一个黄金十年,带动光纤光缆的需求,光通信厂商们应当有更多期待。

数据中心的高端光纤需求剧增

纵观移动通信社会的发展,大众对更高性能的网络追求从未停止,伴随着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型技术的兴起,万物互联时代即将来临,目前以4G网络形态为主的通信网络将无法满足海量设备连接、爆炸性数据流量增长等需求,因此,5G必将应运而生,大规模的5G网络的建设变得越来越迫切。但是考虑当前传送网络承载能力的问题,大规模建站的数据中心一定会带来大量占用纤芯资源的情况,注定会给整个传送网络带来重大负荷。

新基建以及5G网络的建设,落实到应用端的实际操作,数据中心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对于这些数据中心为什么发展得这么庞大,细节的原因有很多,其主要原因在于机器间通信带来的指数级东西向的流量增长,并且更扁平化网络架构的应用。

我们知道,在网络设备互联上,已经评估了多种方法来提供100Tbps的传输速率,但是普遍的模型是通过多芯单模光纤以较低的速率传输。需要注意的是,这些连接的长度通常在三公里以内。有观点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使用更多的光纤以低数据速率传输仍然是最具成本效益的方法。这个成本模型揭示了为什么行业投入如此多的钱来开发高芯数光缆和相关的硬件。

同样,业界一致认为带状光缆是这个应用领域唯一可行的解决方案。传统的松管光缆和单芯光纤端接安装时间过长、光纤接头熔接硬件过大而不实用。例如,使用松套管结构设计的3456芯光缆需要200多个小时才能熔接结束,假设每次熔接需要4分钟。如果您使用带状光纤的配置,熔接时间下降到不到40小时。除了节省这些时间外,在相同的硬件空间占用情况下,带状熔接设备的容量通常是单芯光纤熔接密度的四到五倍。

所以,在新基建前提下各个产业端的数据中心对于极高密度光缆的需求剧增。人工智能、5G和更大的数据中心园区都在以某种方式推动对这些数据中心互联的需求。这些部署将继续挑战行业,以开发可有效扩展的端到端解决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利用管道资源,而不是让问题变得越来越麻烦。

光纤复用设备的产业意义

在多年前的4G网络基站建设方案中,各大运营商对基站按照物理位置和站型大小等方式进行了分类,如宏站、微小站和室分站。光纤复用设备的建设策略贯穿其中,说起来有点生涩难懂,我们就尽量说得简单一点。

光纤复用设备作为一种新型的设备,采用的是插片式分光器结构,设计、生产、采购方式均满足运营商的管理规范。作为无源设备,光纤复用设备无需改变原有有源设备网络架构,只需安装在基站侧和光交箱中连接有源设备即可,能满足各类建设场景需求,并且具有较强的可扩展能力。在网络建设方面,面对光纤资源匮乏地区,无条件新敷设光纤的场景,传统建设方案无法满足工期需求等情况,采用光复用设备能完成光缆快速重构,减少纤芯资源消耗,可大幅缩短建站时间,实现快速、大规模建站。但是若频繁使用光纤复用设备,可能会出现多个小区同时故障断网情况,因此需综合评估区域的实际情况确定建设方案。在成本管理方面,大规模5G网络建设时代即将来临,工程建设将面临周期紧、工作量大、资源少等问题,光纤复用设备的应用可大量减少新建光缆带来的物业沟通成本、建设时间成本、管道光缆施工成本。但是引入新型设备后,势必也将增加使用者的培训和返工工作,从而也会带来一定的人力成本消耗。因此需要综合评估单项工程造价,确保使用后具有节省建设成本的作用。在维护方面,每个厂家的光纤复用设备中的波分复用器件的特性是不同的,良好的光纤复用设备光学性能指标较好,传输通道透明,彩光光模块具有低插入损耗的特点,可实现即插即用,无需业务配置,因此在维护层面,应尽量选择合适的厂家并准备足够的备品备件完成维护工作,维护可靠性才能得到保证。专业人士都知道,光纤复用设备实质上是利用粗波分的8~16个波长,将其进行波分复用,能把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合成为一束光,在接收端再分解,从而实现单纤多波分。简单来说,目前市场上主要厂商包括瑞斯康达、烽火等,新型的光纤复用设备产品主要有1:6聚合、1:8聚合、1:12聚合和1:18聚合4种类型,波长在1271nm至1611nm之间,可合成或分离的波道数量分别为6、8、12和18。最高传输容量可达80Gbit/s,支持2G、3G、4G和5G等多种网络频段。这种新型的光纤复用设备与老式波分复用设备相比,技术上更为先进,设备外观、品质、形态等方面都变得更为精致,可应用在各类网络建设环境,从而可多途径进行部署,能及时缓解大规模建站带来的纤芯不足问题。

所以说,光纤复用设备在4G网络中的應用越来越成熟,在错综复杂的5G网络建设场景中,也可通过应用光纤复用设备实现快速光缆重构,采用一对或一根光纤实现多个AAU到BBU(CU+DU)间的连接,达到快速建设5G网络的目的。比如,为加速完成5G网络建设,需要在运营商中提前部署重点区域5G建设。最好的方法就是从近端BBU至远端AAU传输线路段利用光纤复用设备对原有纤芯资源扩容,实现快速重构,再通过波分复用技术将光信号传送至1条光纤中进行传输,纤芯资源仅耗费1芯即可完成网络建设,对于高密度组网的5G网络有极强的扩展性,有利于在特殊场景下快速大规模部署5G网络。

切实抓紧海外市场

之前2019年国内光纤光缆市场成绩的确不好,我们也做过相关报道。但根据CRU给出的数据显示,除了中国市场,从全球范围来看,北美、欧洲、新兴市场对光缆的需求仍保持这不错的增长态势。显然,各大光纤光缆厂商都已未雨绸缪,在战略层面、产品层面做了充分准备,特别是在工业互联网领域,包括长飞、亨通、中天、通鼎等厂商均已开始布局并形成相应解决方案,缓解5G尚未到来之前,线缆业务的增长瓶颈。其实,就算不提新基建的战略,领先的光纤光缆厂商也早就放眼海外市场,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指导下,正加速走出去。从部分光纤上市公司公布的2019上半年財报看,海外业务均有不错的成绩。更重要的是,业内有分析认为,这部分企业海外业务的扩张已经不仅仅局限于面向海外市场出口光纤光缆产品。

以国内几大巨头为例,长飞针对海外市场扩展通信网络工程项目,参与秘鲁宽带网络建设项目。亨通在加快海外产业基地建设的同时,扩展海外EPC项目,逐步形成出口业务、系统集成、海外产业三驾马车并驾齐驱的发展态势。中天科技则不断优化产品出口、工程总包和境外投资三方面的内在结构。烽火通信则是在保有存量市场的同时,进行综合代维、总包等新模式的探索。当然,从长远的角度看,海外市场也会面临诸多不确定的挑战。一方面,中国市场光纤光缆价格的持续下降,在某一阶段也将蔓延至全球市场,海外市场的价格竞争也将日益激烈;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大举进军海外市场,极易给国外本土企业带来恐慌,甚至遭到反倾销。这些原因,或许正是光通信厂商海外布局更加多元化的考量。

后记

众所周知,5G时代的另一个发展机遇或许将发生在国家一级干线层面。业界普遍认为,5G真正的价值在于行业应用,电信运营商都想在这一波数字化转型浪潮中获取红利。作为信息通信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作为通信网络基础设施的提供商,光纤光缆厂商在为下游客户运营商提供光纤光缆层面的解决方案之外,也应放眼未来,积极拥抱2B行业应用。实际上,5G商用,叠加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流媒体等新兴技术及业务的不断涌现,网络带宽压力不断增加,运营商对单纤容量提出更高要求,同时也对长途干线提出了超高速传送的要求。而我国八横八纵干线光缆建成已有20余年,最早一批建成的干线光缆线路已经到了设计寿命的晚期,为了满足5G时代的业务需求,未来几年内,骨干网也将进入更替和新建周期。光纤产业在这些刚性需求的动力推动下,必然有着明确的发展潜力。

猜你喜欢
波分光缆厂商
无源波分在5G建设中的应用
无源波分在5G 前传中的应用研究
玩具厂商及合作机构新年进步
铺条长长的海底光缆
厂商对北京卡车市场不抱希望
100G波分技术在城域网中的应用研究
气吹法光缆敷设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无卤阻燃光缆及防蚁光缆
城域波分新技术部署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