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藏区高校版画教学改革探究

2020-10-09 11:05欧江宇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1期
关键词:版画应用型教学改革

欧江宇

摘要:在康巴藏区高校的美术学院教学中,版画基础和创作作为美术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而且还能够锻炼学生对绘画材料的熟悉能力和动手能力,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重要保障。本文以“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藏区高校版画教學改革探究”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结合美术学课程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育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为基础,有针对地提出藏区高校版画教学改革的具体优化路径,为进一步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康巴藏区高校实际的版画艺术人才培养之路。

关键词:应用型;藏区高校;版画;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近年来,国家通过西部大开发等项目来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经济建设,地处西部边陲甘孜州康巴藏区四川民族学院的高等教育也得到了较快发展。然而,作为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版画艺术教育的发展却相对缓慢,其学科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展现,也无法满足康巴藏区高校美术学学生群体的实际需求。因此,新时代下找出康巴藏区高校版画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探索和创新改革的对策与有效途径,发挥其在人才培养与和谐校园中的特殊作用,是当前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1康巴藏区高校版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所在的四川民族学院是中央布局在康巴藏区的唯一一所民族本科院校。学校始终坚持立足康巴、面向西南、建设藏区、服务全国,始终坚守“为民族地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的历史使命,努力建设充满活力的现代化综合性应用型民族本科高校,是康巴藏区基础教育师资的摇篮和传统民族文化传承的基地。近些年,学校也越来越重视版画艺术教育教学,分析如何进行康巴藏区高校版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1)版画教学资源严重匮乏,师资力量薄弱,缺乏统一管理,资金投入不足。以笔者所在的美术学院为例,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时间无法开设相关课程,随着近几年师资的引进,才逐渐从手工制作过渡到黑白木刻版画基础和版画创作。目前版画专业的教师只有2名,但需要承担全院300余名美术学专业学生的版画教学,教学任务比较繁重。由于本科培养计划的修改,版画基础和版画创作作为美术学专业必修课程,目前的情况是学生多,教师疲于上课,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版画艺术教育实施环境复杂,学生入学时专业和文化素质不高。尤其是美术学专业,与其它内地综合性大学艺术类学生相比,藏区高校艺术类学生进校前的文化和专业基础与培养要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习困难学生人数增加,学生的个体差异显著加大,也导致部分学生失去对版画学习的兴趣。

(3)部分教师的教育观念陈旧,方式简单,还没有形成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办学体系和规范。采用的教材都比较单一,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缺乏较强的针对性。而最近几年新招聘进入学校的硕士和博士生老师,虽然在自己所在领域很专业,但是很少有机会深入甘孜州的民族地区进行调研,没有掌握民族地区的相关文化知识,也没有形成对区域及民族题材的深入研究。

2笔者针对上述明显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四川民族学院的实际情况,对藏区高校版画专业教学改革提出的应对策略

2.1培养“双师型”版画教学队伍

版画课程作为学科的概念引入教学是自1954年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版画系开始的,初建时的师资队伍由艺术家所构成,版画家在传授技艺的同时,更多是利用版画的社会功能去引导、干预社会发展潮流。如今在民族地区高校大力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形势下,我们需要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双师型”教师既要具备理论教学素质,也应该具备实践教学的能力。就版画专业教师而言,不仅要能够承担版画理论课的教学,还应该具备在工作室带领学生实操的能力。早在1919年,德国包豪斯的第一任校长沃尔特·格罗皮乌斯就提出了“工作室”制,学生在校不仅要学习艺术史、哲学、产品设计等理论课程,还要在工作室完成诸如金属工艺、印刷工艺等工艺技术课程的学习。在这种教学形式下,包豪斯培养出了诸如马谢·布鲁尔、马克斯·比尔等众多著名的世界级大师,这也说明了就版画专业而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具体到康巴藏区版画创作课程上,教师既要具备美学、设计学、美术史论等美术类学科的基础知识,还应具有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知识的储备。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民族地区高校美术学专业的教师来自全国各地,同多数学生一样并不熟悉民族地区,而且只有个别教师掌握部分手工技艺。尤其是刚刚进入民族地区高校的青年教师,需要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田野调查、技艺学习才能够对民族地区有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更好地为民族地区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

正是因为“双师型”教师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故而民族地区高校应加大对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升教师的能力。第一,切实提高教师自身的创作实践能力,学院应支持教师在工作中将产学研有机结合,开设自己的版画创作工作室,或与画廊、企业进行合作,在担任高校教师的同时继续参与版画创作活动,把握国内外版画创作趋势,避免脱离实际应用的教学。第二,大力提升教师的艺术素质和修养,鼓励在职教师进行民族手工技艺的学习,例如参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转第162页)(上接第158页)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或参加国家艺术基金的相关培训项目,再者可以在校内聘请非遗传承人或版画艺术大师对在职教师进行培训。第三,鼓励教师扎根民族地区。学院可以通过带领青年教师深入民族地区调研,与当地老乡结对认亲,支持青年教师在民族地区寻找研究课题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尽快融入民族地区,扎根民族地区。

2.2深化课程改革,丰富版画专业课程的内容,编写针对性更强的教材

作为立足康巴地区的现代化综合性应用型民族本科高校,其美术学版画课程的培养目标,与专业美术院校的培养版画艺术家是有较大区别的,藏区高校应该是以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版画制作技巧,特别是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师范类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根据学生的专业能力,深化课程改革,开设更加丰富的版画专业课程内容。开设版画作品欣赏课,介绍国内外经典版画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欣赏能力,学生的眼界提高了,才有创作优秀作品的能力。

现在藏区高校应根据学生的专业基础比较差的实际情况,选择与学生基础相适应的专业教材,或者结合本校的师资力量,编写与本校学生专业基础相契合的教材,从而增强教材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同时,教师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要让学生能够从学习版画艺术中获得成就感,这样才会产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3结语

康巴藏区高校的美术学院教学中,版画基础和创作作为美术学课程中最重要的构成部分,是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理论水平的重要保障。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而版画作为与科技发展最接近的美术学学科之一,民族地区的版画教育也要紧跟时代,不断的开拓创新。一方面大力推进和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另外一方面深化课程改革,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通过积极改革探索,让康巴藏区的艺术教育焕发出新的活力,以此培养学生对民族及本土文化的热爱,将康巴藏区的民族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杨学志.西部民族地区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改革的困境与对策[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12):29-32.

[2]张漫茹.藏区高校音乐专业钢琴教学改革探索[J].四川民族学院学报,2018(06):104-108.

[3]蔡珊珊,王俊杰.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高校解析几何教学改革[J].高师理科学刊,2020(05):80-83.

[4]崔国伶.版画技法与创作[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猜你喜欢
版画应用型教学改革
版画作品选登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逐风骑行——擦色刻版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