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栋:这个名字,共和国不会忘记

2020-10-09 11:19高荣伟
新青年 2020年2期
关键词:总师孙家航天事业

高荣伟

冥冥之中与航天结缘

9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年轻的时候学习的可不是航空航天,或者飞行设计类专业,他所学的甚至和这些专业根本就沾不上边。

1948年,时年19岁的孙家栋考上了哈尔滨工业大学,本来想学土木工程的他,鬼使神差,选择了汽车专业。就这样,毕业后想当一名桥梁工程师的梦想破灭了。尽管不是自己理想中的专业,但是在哈工大,他的成绩也极其优秀。

常言说得好:机遇总留给有准备的人。

1950年元宵节,很多同学都回家和家人团聚去了。这一天,年轻的孙家栋做出了一个小小的决定——在学校吃完红烧肉再回家——就是这个小小的决定,改变了他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那一天,孙家栋没等到他想吃的红烧肉,却等来了一份通知——“如果哪一位同学想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请即刻报名。”校领导突然来到餐厅,通知在场学生。孙家栋听后莫名兴奋!“航空报国,还有比这更激动人心的壮志理想了吗?”刹那间,孙家栋热血沸腾。

他当即找到招生办公室,郑重地填写了报名表。非常顺利,品学兼优、主修俄语的他轻松通过了资格审查。来不及与家人打个招呼,当天晚上,伴随着长长的鸣笛声,孙家栋快步登上了从哈尔滨开往北京的火车。因为按照规定,报名者必须赶上晚8时30分这趟火车。

1年后,孙家栋和另外29名同学登上了前往苏联的火车。此行的目的地是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在那里他们将进行为期7年的学习。儿时修大桥的愿望,便只能永远留在早年的梦想中。

航天“总总师”

在茹柯夫斯基空军工程学院,孙家栋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学习之余,孙家栋也非常关心时政,每天晚上看完新闻,他便开始伏案学习,经常攻读到深夜两点。他的记忆力惊人,一门功课七八章内容,几天时间就能从头背到尾,考試时一拿到试卷,想都不用想,便可提笔一气呵成。

1年后,在学院大门旁最显眼的“状元榜”上出现了他的照片。茹柯夫斯基工程学院有个传统——哪位同学考试全部获得5分,那么,他的照片就要挂在学校门口。1年后如果继续保持,照片位置就会往上移。越到高处,人数越少,照片也就越大,直至“金字塔”的顶端。5年后,照片位于“金字塔”顶端的孙家栋获得了1枚人人羡慕的纯金奖章——“斯大林金质奖章”,而这一年,全苏联军校毕业的学员中总共只有13人获得这个奖章。金奖章对于苏联学生而言,意味着毕业后军衔比其他同学高一级,而且分配工作时有优先选择权,报到前还能带着双倍工资休假3个月。

1958年,孙家栋学成归国。4月20日,孙家栋前往国防部五院一分院导弹总体设计部报到。此时,年轻的共和国百废待兴。一张白纸,两手空空,一切从仿制苏联“P-2”型导弹悄然起步。他争分夺秒,日夜兼程,每一天都埋首于翻译资料和改型设计工作中。凭着扎实的理论功底,孙家栋很快崭露头角。

“一毕业就从事导弹研制工作,我想,这辈子可能就搞导弹了。”孙家栋回忆道。但在1967年的那个夏天,一切都改变了。

1967年7月,时任七机部副部长的钱学森点将,让38岁的孙家栋负责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总体设计工作。此前,孙家栋参与了我国火箭研制和导弹发射工作,中国在火箭技术方面已经获得重大突破和进展。1964年6月29日,孙家栋参与设计的中国首枚国产导弹“东风”二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从这个时候开始,学习飞机发动机制造的孙家栋一直活跃在“星坛”上。

挑起重担的孙家栋,不仅在工作中踏实勤奋,而且勇于担责、敢作敢当。1969年10月,东方红一号卫星初样基本完成,周恩来总理决定听取卫星工作汇报。当钱学森介绍孙家栋时,周恩来总理握住孙家栋的手说:“哟,这么年轻的卫星专家,还是小伙子嘛。”

1970年4月24日夜,是一个永载史册的夜晚,就在这个晚上,《东方红》乐曲响彻太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用自制火箭发射国产卫星的国家。国人欢呼雀跃。是夜,孙家栋正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值班,仰望星空,他的眼泪忍不住一颗颗滚落。孙家栋直言,“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最大的感受是“扬眉吐气”。他说:“发射时短短的30分钟,好像比30年还要漫长。”

航天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每项航天工程都由人造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场、测控通信及卫星应用5大系统构成,5大系统中的每个系统均设有总师。孙家栋则被大家尊称为“总总师”。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的多个“第一”密切相连。孙家栋是中国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第一颗遥感探测卫星,第一颗返回式卫星的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是中国通信卫星、气象卫星、资源探测卫星、北斗导航卫星等第二代应用卫星的工程总师,也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总设计师。

从1967年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总体设计负责人开始,在中国自主研制发射的100个航天飞行器中(2009年的统计数字),由孙家栋担任技术负责人、总设计师或工程总师的就有34颗,占整个中国航天飞行器的1/3。孙家栋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卫星之父”!

2009年,孙家栋生日的那一天,钱学森给他寄来了贺信,80岁的孙家栋成了钱老口里的年轻人:“您是我当年十分欣赏的一位年轻人,听说您今年都80大寿了,我要向您表示衷心的祝贺!”“您是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中成长起来的优秀科学家,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见证人。我为您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

一切源于“热爱”

孙家栋的一生与“9”结缘:1959年,是他结缘导弹事业并为之奋斗终身的起点;1969年,主持研制“东方红一号”;1979年,担任“东方红二号”通信卫星总设计师;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为最年轻的获奖者;2009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9年9月29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孙家栋获得“共和国勋章”。“9”,对于孙家栋来说,是一个吉利的数字,也是一个幸运的数字,它象征着成就、光荣与辉煌。

孙家栋与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工程,从北斗组网到嫦娥探月工程,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其间,孙家栋亲身参与并见证了中国航天从“一张白纸”到成为航天大国的全过程。有媒体问过他这么一个问题:“航天精神里哪一条最重要?”“热爱,”他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你不热爱,就谈不上奋斗、奉献、严谨、协作、负责、创新……”如今,在航天领域的重要场合,还总能看到孙家栋步履蹒跚的身影。90岁的他并不服老,他告诉媒体:“我也是‘90后。”孙家栋被航天人形容为:“像卫星一样旋转不停。”幽默中透着敬佩。

孙家栋深深地意识到,发展航天事业,需要中国人自己去探索,去努力。“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航天尖端产品也是买不来的。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航天技术。”孙家栋如是说。钱学森曾经对孙家栋有过一句评语:“看来,把孙家栋找来还是对的,他的确敢干事,会干事。”

航空航天,来不得丝毫的马虎。常言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航天人更是把这句谚语奉为圭臬。1974年11月5日,孙家栋团队研制的我国第一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发射失败,现场一片火海,卫星飞了21秒之后火箭爆炸了。“脑袋里头什么东西都没有了。可以说确实感觉当时就有点呆了,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好长时间自己没反应过来。”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孙家栋这样说。

震惊过后,孙家栋带着大伙儿在地面搜索所有的残骸。大家两眼含泪,在天寒地冻中把大片的沙漠硬是翻了1尺多深,然后拿筛子把炸碎的火箭卫星残骸筛出来。“炸得再碎也得把它挑出来。”这一捡就是3天。“完了以后大家来认,这一块小铜片是我这个仪器上的,那个螺钉是我这个仪器上的。大家都分门别类把它都找出来。”

经过分析,他们找到了事故的原因:火箭中一根导线的铜丝在发射的震动中断了。“但是光找着这个还不算充分的证据,还要弄明白这根导线是干什么的,在哪个系统上,在这个时间上这根导线要断了,它应当出现什么现象。”这件事让孙家栋刻骨铭心。1年后,一颗新的卫星腾空而起。

还有一次,在发射的时候,卫星在转运途中发生了轻微碰撞,试验队员们一下子慌了神,谁也不敢保证这会不会对发射造成影响。接到紧急报告后,孙家栋立即从北京赶到了西昌,一下飞机就直奔卫星试验厂房,已年届80岁的他马上钻到了卫星底下,仔细观察卫星的受创部位。“卫星没事儿,能用!”孙家栋的一句话,让大伙儿悬着的心落了下来。

航天事業,需要无私无畏,需要一种奉献精神。从少年时梦想修大桥,到前往苏联学习航空发动机专业;从回国之初研制导弹,到与卫星结下不解之缘,孙家栋的人生屡次经历转折。时间回到16年前。当国家启动嫦娥一号探月工程时,已经75岁的孙家栋毅然接下了首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的重担。在这个年纪,不少人已经功成身退了,还有一些人担心失败,最终功亏一篑,见好就收了。然而,孙家栋依然挑起重担,冒着风险出任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万一失败了,你辉煌的航天生涯就可能蒙上阴影。”有人悄悄提醒他。对于别人的不理解和善意提醒,孙家栋淡淡地回应:“国家需要,我就去做。”

孙家栋这个名字,伴随新中国的航天事业,一路风雨兼程。70年披荆斩棘,70年坚守梦想,70年无私无畏。70年来,中国的航天事业一步步走向辉煌。孙家栋这个名字,与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紧紧相依。

这个伟大的名字,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

猜你喜欢
总师孙家航天事业
LARGE TIME BEHAVIOR OF THE 1D ISENTROPIC NAVIER-STOKES-POISSON SYSTEM*
西安航空学院承办航空人才港湾·航空梦工场“总师进校园”系列活动
让我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奋斗
以执着铸就成功——记航空工业昌飞AC313型号总师王珙珙
三代坦克总师祝榆生与惠安的情与缘
“东方红一号”之后中国航天事业为何沉寂20年
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