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用工艺陶瓷实验创新基础课教学与产教融合路径研究

2020-10-09 10:09张美萍李亦文魏忠
江苏陶瓷 2020年4期
关键词:实验课程产教融合

张美萍 李亦文 魏忠

摘  要  本文以与宜兴万宝日用工艺陶瓷生产企业合作的日用工艺陶瓷实验创新基础课程教学为实验对象,从企业和院校优势和价值触点分析出发,开展了长达半年的以产教融合为导向的基础课教学实验。通过这次实验,探讨了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工本位”教育理念下产教融合创新模式的可行性,并提出了重视助推企业发展的“价值融合点”的产教融合实现路径。

关键词  日用工艺陶瓷;实验课程;产教融合;价值融合点;以教助产

日用工艺陶瓷生产型企业有着丰富的产品市场开发、生产工艺工程、质量过程管理经验,以及资深的专家级、技术型人才储备,但始终面临着创新发展的问题。艺术设计类院校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极强的创新意识、宽阔的跨界视角、多元的学科基础,以及大量的创新创意人才,但始终存在着产业脱节、专业隔离的现象。虽然这些年产教融合得到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由于价值触点的差异,普遍存在“学校热、企业冷”的“产教融合”形神分离的现象。许多专家学者希望通过政府的力量,把顶层设计、企业支持、政策倾斜、渠道拓展和人才培养机制等作为实现产教融合的重要实现路径,从长远战略来看具有很好的建设性。然而对于应用型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看,特别是艺术设计学科的教学看,如何解决生产企业与艺术设计教育在“产教融合”上的形神分离,是本次研究的关键。

在艺术设计学科,产教融合多数采用的是项目导入制的实践途径,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专业课。在基础教学环节很少提及产教融合的话题。然而根据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的“工本位”教学的经验,产教融合应该从新生开始,因为“以工作为本”的人生价值观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与整个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有关。因此,这里我们把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艺术学院的一年级基础课程作为实验对象,与宜兴万宝日用工艺陶瓷生产企业合作和开展了一次实验性的“产教融合”的教学实践。首先我们从生产企业与设计教育的优势点和价值触点出发,进行了较为客观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我们探讨了“产教融合”中企业的痛点,在“以产促教”的常态思维下进一步提出了“以教助产”中的新思路,在企业和院校之间建立起“价值融合点”,使“产教融合”真正形成企业和院校合作共赢的态势,即以产业的优势促进学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以院校的优势助推企业创新之路的拓展。

1  万宝日用工艺陶瓷企业的优势和价值触点分析

万宝日用工艺陶瓷企业是宜兴的一家以出口日用工艺陶瓷为主的生产型企业,长期从事外销工艺陶瓷产品的设计与生产,积累了大量的外销工艺陶瓷产品的设计样本和工藝样本。从艺术设计的角度,对国际市场特别是日本和欧美等地外销工艺陶瓷的产品,在功能需求、工艺特点和质量标准有着丰富的经验。从企业形态看,万宝企业并非是单一工艺的工艺陶瓷企业,企业在生产工艺和产品变化上具有较灵活的市场适应性。可见,万宝企业的优势可以概括为:丰富的产品样本、全面的工艺技术、完整的质控体系和熟练的专家技工。

作为万宝日用生产企业来说如同所有企业一样其重要的价值触点是有效盈利,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具体的价值触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常规订单:来样订单、老产品续单等,企业依靠常规订单保证企业基本生存;(2)优势订单:新开发的产品、工艺和技术等,企业依靠优势订单增加企业盈利率;(3)库存减量:次品和正品等,企业依靠库存减量,降低企业成本。从企业的价值触点看,优势订单比例越大,库存比例缩小,使企业的竞争力增大。

2  浦江艺术学院基础教学优势和价值点分析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艺术学院是一所由艺术设计学诸专业组成的二级学院,主要包括了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和展示设计等本科课程教学平台,具有一批文化底蕴厚、创意能力强、学科知识宽、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团队,同时还具有相当数量的思想活跃、性格开放、探索欲强的学生群体。

浦江艺术学院作为正大麾下的浦江学院,把正大管理学院一贯倡导的“工本位”(以工作为本)教育理念作为学院的基本指导思想,把人生价值观教育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教育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价值触点。因此,大力推行工作实践型学习和院校理论型学习并重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可见,探索与企业有机融合的可行性路径就成为了浦江艺术学院教学改革的重点。

3  日用工艺陶瓷实验创新基础课程教学内容设计

万宝日用工艺陶瓷企业在外销工艺陶瓷设计样本、工作职业形态、产品质控系统、商业价值机制,以及专家技工水准等方面对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都是极具价值的重要教学内容。然而,单纯的从学院需求思考产教融合,对企业而言是不公平的,所以把浦江艺术院校在艺术设计文化底蕴、创意设计意识、跨学科知识及探索精神的优势与万宝日用工艺陶瓷企业的价值触点加以融合,才能够实现互补共赢融合路径。在此思想指导下,我们对浦江学院一年级基础课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实验性设计,根据万宝日用工艺陶瓷企业的具体情况和优势互补的原则,我们将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分为两大类:产品生产过程干预性实验类和成品干预性实验类。

3.1产品生产过程干预性实验类

产品生产过程干预性实验类指的是艺术设计创作渗入产品的生产环节中,对产品进行过程性设计干预。

对教学而言,整个设计的创意创作过程很有挑战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和学生必须走进企业和车间。首先要对整个产业链有较为完整的认知;其次要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干预手段和方法有所研究,对干预的效果有所预测;再就是对干预过程必须要亲力亲为、真打实斗。因此,教师和学生在该类的实践教学中,会将设计的创意行为渗入到日用工艺陶瓷产品生产的制泥、制坯、素烧、上釉、精烧等环节中,生产过程将会给教师和学生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启发,促进了创意教学质量。

对企业而言,大量发生在不同生产环节的创意和创新,不断挑战着企业生产线上的标准化固有形态,对原始产品品质提高和创意新品的诞生提出了无限的可能。客观地说,产品生产过程干预性设计创新是能够为企业产品的迭代设计提供极具价值的设计可选方案。

3.2成品干预性实验类

成品干预性实验创作是指艺术设计创作走进成品中,对成品进行再次艺术设计和加工。

对教学而言,对成品的再创作同样极具挑战性、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在限制中寻求设计创新本来就是设计教学的重要方法,所以,对企业的成品进行干预性实验,对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是非常好的途径。同时还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主动去了解和探索成品可干预的各种技术和手段,预测干预后的效果和特征,并且在实验中总结出可推广应用的方法。

对企业而言,成品干预性实验成果能够为企业,或为行业提供新的产品形态和新的市场机会。

4  企业与院校优势互补的价值融合点分析

企业和院校在优势和价值触点上有着各自的特点,通过万宝日用工艺陶瓷企业和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艺术学院联合展开的日用工艺陶瓷实验创新基础课程教学实践,我们发现要将“产教融合”落到实处,就应该将企业和院校双方的优势聚焦到对方的价值触点上,并且寻找出双方共同认同的价值融合点。“价值融合点”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赢的灵魂。下面是这次我们从与万宝日用工艺陶瓷企业合作实践教学中归纳出的“价值融合点”。

4.1学院价值融合点分析

对学院而言,从外销工艺陶瓷生产过程干预实验课程结果看,学院的价值触合点主要有下列方面:

(1)有助于对国际市场审美范式和品质标准的认知

近距离接触在线生产的产品,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了解外销市场审美范式和品质标准的实物教学途径。与此同时,企业积累了大量的近十年的外销工艺陶瓷产品样本,便于老师和学生进行溯源性比较分析,丰富对国际市场和生活形态的认识。

(2)有助于对全产业链和商品意识的建构

近距离接触在线生产的产品,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了建立全产业链意识的基本条件,从对外销工艺陶瓷的产业链的接触,使老师和学生能够举一反三地直观理解设计在整个产业链的位置和价值以及产品的完成度与商品间的关系,大大提高了设计的全产业链意识。

(3)有助于对创意能力的提升

将在线生产的产品作为创作的基础素材,从创意的角度有一定的限制性,然而正是这种限制性为训练师生的创意和创新能力提供了绝佳的条件,特别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对与设计相关的限制条件的认识尤为重要。因为设计创意与纯艺术创意不同之处就在于设计具有这样和那样的限制条件,好的创意常常是巧妙运用限制条件,在限制中出彩,所以,生产过程的产品创意干预实验,对教师和学生的创意能力提升十分有利。

(4)有助于对动手能力和审美意识的加强

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创意干预实验主要是教师和学生通过“减量实验”、“等量实验”和“增量实验”等纯手工的方式创作出非标准化的全新造型,对老师和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提高非常有益。对于艺术设计学科而言,手上的直观感觉十分重要,这是对真实世界的一种情感认知和审美,是虚拟电脑建模和3D打印技术无法代替的。具体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训练有:对工艺陶瓷产品的湿坯进行一次或多次切割,或扭曲、拉伸、压迫,或剔除、或叠加等方法的审美塑型;对成型素烧好的坯体进行切割、镂空、雕刻等外观审美再造等。除此之外,对上釉过程的干预,从色彩效果和釉彩变化寻求新的藝术美感审美体验。

4.2企业价值融合点分析

企业参与外销工艺陶瓷生产过程干预性实验创作的教学实践,客观地说,对企业会给正常的生产带来一定的干扰和负担。然而从这次外销工艺陶瓷生产过程干预性实验创作课程的过程来看,企业意识到了一些有价值的融合点,这也是源于我们事先做好周密的思考和计划,并努力将课程实验纳入到企业的常规生产计划中,从企业的角度,价值融合点主要在下列方面:

(1)有助于迭代设计创新途径的拓展

外销工艺陶瓷生产过程干预的实验创作过程,对于企业而言可以将其作为外销工艺陶瓷迭代再设计的创新途径。由于流水线上正在生产的产品都是属于市场上流通的最新产品,对新产品的生产过程干预和创新无疑具有迭代的意味,在众多的师生创作中,企业可以汲取有价值的创意点,作为产品迭代再设计的创意源,缩短产品开发的周期,降低新产品开发的成本。

(2)有助于产品创新实验开展

企业在常规的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很难有时间进行大批量的产品创新实验,其中包括新形态、新色彩、新肌理、新形式、新材料等方面的实验。然而,作为院校课程的介入,可以将许多实验内容导入其中,在实验创作过程中加以论证,解决企业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压力。

(3)有助于科研项目的孵化

作为具有探索性的产教融合实验,在许多方面符合地方政府的长远发展战略,企业与院校可以在协作的基础中建立契合点,联合申报相关的科研课题和重要赛事,获得政府和第三方的资金支持,减轻企业的负担。

5  结  论

通过这次长达半年的日用工艺陶瓷实验创新基础课程的教学实验,我们初步认识到“产教融合”的可行性路径不能只从院校的角度关注“以产促教”的人才培养目的,同时还应该关注“以教助产”的价值等量回报,只有在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价值体系中寻找到互补的“价值融合点”,特别是助推企业发展的“价值融合点”,才是使产教融合摆脱目前神形分离局面的关键。

参 考 文 献

[1]张猛,徐雪.关于加强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的研究[J].人才培养,2017(06):44.

[2]刘潇.深化产教融合的五个路径[J].浙经智库,2018(16):36.

[3]王海蕴.产教融合新路径[J].财经界,2019(11):17.

Abstract: Based on the cooperation with Yixing Wanbao daily ceramics production enterprise,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advantages and value touchpoints of enterprises and institutions, and carries out the basic course teaching experiment oriented by the 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education for half a year.Through this experi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feasibility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novation mode under the "work-based" education concept of Pujiang College of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puts forward the realization path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that attaches importance to the "value fusion point"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s.

Key words: Ceramics for daily use;Experiment course;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Value integration point;education assisting production

猜你喜欢
实验课程产教融合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安全技术实验课程教学改革
浅析高中化学实验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智能信息处理实验课程建设
以会计学为例建设财经类实验课程体系
电视新闻摄像实验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案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产教融合提升课程有效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