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地方年鉴出版历程与展望

2020-10-09 20:41薛莉娟
办公室业务·上半月 2020年9期
关键词:年鉴西藏

薛莉娟

【摘要】西藏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其年鉴出版发展历程特点与内地省份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过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系统尽可能全面搜集西藏所有年鉴出版资料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试图描画出西藏年鉴出版历程,总结西藏年鉴特点及其不足,为西藏年鉴事业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关键词】西藏;地方年鉴;年鉴出版

年鉴作为一种逐年编纂连续出版的资料性工具书,起源于16世纪的西方,20世纪初传入我国。我国年鉴出版事业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渐步入正轨,80年代迎来出版高潮,21世纪更是迅猛发展。现在全国每年仅地方志系统公开发行的年鉴就高达3500余部,我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年鉴大国。

相比而言,西藏的年鉴出版事业起步较晚,发展过程比较缓慢,对其相关研究也很稀少。西藏作为少数民族边疆地区,其年鉴出版发展历程、特点与内地省份并不完全相同。本文通过国家图书馆文津搜索系统尽可能全面搜集西藏所有年鉴出版资料数据,综合运用统计、分析、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试图描画出西藏年鉴出版历程,总结西藏年鉴特点及其不足,为西藏年鉴事业发展提供若干建议。

一、西藏年鉴出版的历史回顾

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识的年鉴是1909年由近代东北著名教育学家谢荫昌主持翻译的《新译世界统计年鉴》,距今已经有百年历史。第一部省级年鉴《黑龙江年鉴》和第一部城市年鉴《广州年鉴》也早在1983年就公开出版。而西藏年鉴出版事业直到1989年,在外界因素的催生和支援下才缓慢起步。

1989年10月,由河北省统计局援藏干部张新泽主编的、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的《西藏经济社会统计年鉴》(1993年以后更名为《西藏统计年鉴》)是西藏首部正式公开出版的年鉴,以翔实统计数据记载了自西藏民主改革30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该年鉴起源于国家统计局编纂的《奋进四十年》系列书中“西藏篇”,是纪念西藏实行民主改革30周年和向建国40周年大庆的献礼。自创刊以来,逐年编纂、连续出版。1998年,西藏山南、昌都两地统计部门以内部资料形式出版了本地区统计年鉴。西藏早期年鉴以统计数据为主,虽然形式单一,但作為当时西藏经济社会现状的记录,是宝贵的历史资料。

2000年,西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西藏年鉴(第1卷)》是西藏第一个综合性年鉴,打破了此前十年间西藏只有统计类年鉴的历史。《西藏年鉴》由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西藏自治区地方志编辑办公室编纂,全景式记录西藏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本面貌及各条战线、各行各业在改革发展稳定中的新举措、新成绩、新经验以及出现的新情况,一年一卷,至今已出版19卷,每卷篇幅500页左右。同年,西藏民族学院发挥区位优势,组织校内人员专家编纂完成了本校年鉴编写。随后,西藏自治区第二人民医院、西藏自治区邮政公司、西藏大学也陆续完成了本单位、本部门年鉴。这期间,除《西藏年鉴》《西藏统计年鉴》外,多数年鉴以内部资料的形式印发,未公开出版发行。西藏年鉴出版事业开始稳步向前发展。

进入21世纪后,我国年鉴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6年出台的《地方志工作条例》明确地方综合年鉴纳入地方志工作的范畴,成为年鉴工作有法可依的基础。西藏也制订本地区的实施办法,有力地促进西藏年鉴事业发展。西藏年鉴出版事业出现两个小高峰:一个是2012年,《拉萨年鉴》《日喀则年鉴》《山南年鉴》等地市和拉萨市部分区县综合性年鉴创刊、公开出版;二是2016至2017年间,山南、日喀则、林芝、阿里等地市共25个县区级综合年鉴以及《西藏教育年鉴》等行业年鉴陆续创刊、公开出版。随着各地市、县区年鉴出版,西藏年鉴出版事业走上了快车道。

二、西藏年鉴出版现状及特点

经过30年的发展,西藏年鉴出版在数量和种类都有了较大的提高,覆盖自治区、地市、县区三级,包括地方综合性年鉴、统计年鉴、行业年鉴、企业年鉴等多个类别,涉及综合、政法、政协、教育、税务、邮政、医疗卫生、移动通信等领域。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底,西藏累计出版年鉴99种、322部,其中包括自治区级105部、地市级70部、县区级147部。通过分析历年年鉴出版情况,总结出西藏年鉴编纂出版有以下几个特点:

县区级年鉴覆盖率高。西藏全区7个地市、74个县区,除那区市班戈、巴青、索县3个县外,其他71个县区都编纂出版了地方综合性年鉴,县区级年鉴覆盖率达到96%,基本实现了《全国地方志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5-2020)》提出的“到2020年,实现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全覆盖”年鉴事业发展目标。

各级党委和政府占主导地位。近十年,西藏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年鉴编纂工作,先后制订印发《西藏自治区实施<地方志工作条例>办法》《关于进一步规范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地方志书和年鉴编纂质量的通知》等规章制度,成立了自治区、地市、县区三级地方志编纂工作机构,强化主体责任和组织领导。西藏已出版的322部年鉴中,61%为自治区、地市、县区三级党委政府组织编纂的地方综合性年鉴。

内容上西藏地域特色突出。自治区、地市、县区三级年鉴在栏目设置上都有共性,均设有特载、区情、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大事记等类目。在具体内容上,紧紧围绕西藏中心工作,都有党的建设、民族团结、对口援藏、社会稳定等条目。

年鉴出版机构比较集中。以西藏人民出版社、方志出版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和中国统计出版社四大出版社为主。自治区级年鉴主要选用本地的西藏人民出版社,地市级和县区级年鉴方志出版社、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各占一半,统计类年鉴均为中国统计出版社。

三、当前西藏年鉴出版工作存在的问题

西藏已出版的年鉴不乏精品,其中《西藏年鉴(2018)》《山南年鉴(2018)》《乃东年鉴(2018)》入选第六届全国地方志(年鉴类)优秀成果。但从总体上看,西藏年鉴在出版种类、编纂质量、出版时效、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还存在不足。

(一)编纂主体和出版种类单一。西藏已出版的99种、322部年鉴中,绝大多数为综合年鉴和统计年鉴,专科类年鉴仅有9种、36部,约占年鉴总数的十分之一。年鉴的编纂机构以各级党委政府地方志机构、统计部门为主,行业主管部门、企业、学校、协会等其他组织参与较少。全区7所高校,只有西藏大学、西藏民族大学2所院校编纂年鉴。企业年鉴2种:西藏邮政和中国移动西藏公司均为国企。2005年创刊出版的《昌都检察年鉴》是唯一地市级专科年鉴。

(二)年鉴编纂质量参差不齐。西藏既有《西藏年鉴》这样内容丰富、特色明显、行文规范、制作精良的精品,也有一些内容堆砌、编排杂乱、质量欠佳的年鉴。主要表现在:地市级、区县级年鉴在结构框架、栏目设置上基本仿照自治区年鉴,“西藏江南”“藏香之乡”等地域、县域特色不明显;部分年鉴资料收集不全面、有缺失,一些事件记载分散零星、宽泛空洞;个别年鉴校对质量不高,存在彩插图照与文字标注不符,个别内容重复出现且前后不一致,计量单位、表格使用不规范等问题。

(三)部分年鑒出版滞后、时效性不强。时效性是年鉴最重要特征之一。按照规定,年鉴应逐年编纂,在出版年度的上半年内出版。目前,西藏只有《西藏年鉴》《西藏统计年鉴》《拉萨年鉴》《拉萨城关年鉴》等少数年鉴能够在年度内出版,多数年鉴在第二年甚至更晚才能面世,如2017年度的《那曲县年鉴》2020年1月由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出版,《柳梧新区管委会年鉴(2007-2011)》《林芝地区统计年鉴(2006-2010)》四五年出版一次。还有一些企业年鉴、单位年鉴创刊发行几期后出现停刊现象。

(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用发挥不充分。西藏年鉴普遍重编轻用,应用导向不明显,社会服务功能挖掘不充分。部分编纂部门对年鉴工具书定位认识不足,“官本位”意味浓厚,行文中工作总结、工作报告痕迹较重,空话、套话、官话多,叙述工作过程多,真正反映完成结果的数据信息少。目录、条目、索引等制作不规范,信息检索查找不便利。加上年鉴编纂质量参差不齐、时效性不强、整个年鉴行业信息化水平不高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年鉴传播率和使用率。一些年鉴出版后,只能堆放在当地档案馆、图书馆甚至仓库,束之高阁、无人问津。

出现这些问题,究其原因,既有西藏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大环境限制,也有西藏年鉴出版事业起步晚,经验积累较少等客观原因,最主要还是相关法规规章宣传落实不到位、部分部门领导主观重视程度不够、编纂机构不健全、人才队伍匮乏等原因。

四、西藏年鉴出版事业发展展望

当前我国年鉴事业发展喜人。《地方志工作条例》《地方综合年鉴编纂出版规定》等系列规章制度的出台,将年鉴的编纂出版和管理推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在信息多元、鱼龙混杂的今天,年鉴信息的权威性决定了它具有广阔的前景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年鉴体系和格局已经基本形成,年鉴编纂理论与方法日趋成熟。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广泛应用又大大增加了年鉴传播范围及使用价值。这都给西藏年鉴出版事业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质的飞跃”提供了机遇与可能。

西藏年鉴要实现“质的飞跃”,首先大力培育年鉴编纂主体。广泛宣传年鉴在存史、资政、宣传、育人等方面的作用价值,积极发动行业主管部门、行会协会、企业等组织和个人投身年鉴出版事业,增加年鉴编纂主体,进而丰富年鉴出版数量和种类。

其次,正确认识西藏年鉴工作存在的短板和不足,利用好对口援藏资源,通过人员培训、交流研讨、一对一指导等方式,汲取中央部委、内地省市在年鉴编纂出版方面的先进经验,力争高标准、高要求。

最后,要结合西藏实际,坚持年鉴面向大众、服务导向,勇于创新。借助大数据、云平台等网络信息技术,创新年鉴资料收集、编辑、出版方式,淡化年鉴“官书”色彩,求新求变,丰富内容,突出信息功能和使用价值。积极推进年鉴数字化发展,试行线下免费赠送+网上资源共享,有效扩大其传播率和使用范围,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五、结语

编纂质量是年鉴的生命线。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严格执行年鉴质量和出版相关规定,提高编纂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认知,把好政治关、法治关、史实关、保密关、规范关、出版关六个关口,在确保年鉴质量的前提下加快进度,提升效率,如期出版,使其真正成为集信息、资料、工具书为一体的,反映新时代西藏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权威载体,体现西藏精神、西藏价值、西藏力量。

【参考文献】

[1]冷晓玲.我国年鉴出版历程与发展态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7.

[2]范玉玲.中国年鉴出版历程及发展规律研究[D].北京印刷学院,2008.

[3]张静璞,梁党增.他像大鹏一样展翅飞翔在世界屋脊上——记《西藏社会经济统计年鉴》主编张新泽[J].中国统计,1991(4):36-37.

[4]周慧.关于新时代年鉴编纂出版工作的思考[J].史志学刊,2019(06):41-50.

[5]赵瑞红,常晶会.年鉴大数据出版之探析[J].中国年鉴研究,2019(01):42-48+78.

[6]吕鸿雁.我国年鉴编辑出版存在的问题与成因[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38(12):166-167.

猜你喜欢
年鉴西藏
信息时代年鉴出版的品牌建设
天上的西藏
Examining the Role Globalization Had on China’s Air Quality and China’s Response to Air Pollution
神奇瑰丽的西藏
徒步搭车到西藏 真正的说走就走!!!
陕西年鉴发展回望
中国雕塑年鉴·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