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星级职工小家建设目标定位及实践

2020-10-12 14:11陈月金
现代经济信息 2020年22期

摘要:在我国电力销售端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需在企业文化视域下开展对星级职工小家建设的目标定位,并沿着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发展之中,星级职工小家建设根植于企业文化营造之中的逻辑进路,充分发挥职工小家建设助力企业各项事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作用。

关键词:职工小家;供电企业;建设目标;实践

随着“职工小家”在供电企业中生根发芽,其不仅促进了职工间的情感交流,还在增进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目前,关于供电企业职工小家建设的文献十分丰富,但从梳理这些文献的过程中却促使笔者感知到,因缺乏与企业发展相统一的目标定位,使得不少同行在论述职工小家建设问题时陷入到了形而上学的境地,即单方面追求职工小家建设的舒适度和满意度。笔者认为,在我国电力销售端市场化改革的背景下,需在企业文化视域下开展对星级职工小家建设的目标定位,并沿着企业文化根植于企业发展之中,星级职工小家建设根植于企业文化营造之中的逻辑进路,充分发挥职工小家建设助力企业各项事业发展的组织保障作用。企业文化由外及里可以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结合职工小家所具有的平台功能,本文将具体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视域展开主题讨论。

一、供电企业星级职工小家建设目标定位

(一)行为文化视域下的建设目标定位

在企业文化中行为文化主要反映为,由领导者为被领导者做出行为示范,然后在被领导者模仿前者行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群体性的行为意识和行为偏好。在由上及下的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在做出行为示范时应具有明确的目的。行为文化建设在供电企业中具体为岗位工作行为,即严格依照岗位工作规范完成指定的工作任务。在职工小家建设中需融入视行为文化元素,在行为文化视域下的建设目标可定位于:发挥优秀职工的先进示范作用,在优秀职工的行为示范下影响其他职工,并形塑其他职工的行为偏好。职工小家作为非正式组织,从该组织的职工群体中仍会产生“领导者”,在汉语语境下这里的“领导者”应界定为在舆论和行为上对其他职工具有导向作用的人物,且这里的“领导者”不是由企业所甄选,而是来自于职工群体并被职工群体所推崇的职工代表。

(二)制度文化视域下的建设目标定位

在企业文化中制度文化成为沟通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中介,制度文化的构成要素一般由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组成。所谓“正式制度”是指,依照一定的行政程序所设计出的制度安排。所谓“非正式制度”则指向习俗、惯例和一系列的默示文化心理。在供电企业中强调制度管理并不背离人本原则,制度作为企业运营的内在稳定机制,能够为职工形成稳定的预期,职工在自身稳定的预期下有序实施工作行为,这就为赋予职工岗位空间提供了条件。在制度文化视域下的建设目标可定位于,使职工小家的各项活动形成有序推进的局面,在培育轻松、活泼的组织氛围的基础上,实施对职工个体参与组织活动的制度约束和制度激励。目前,供电系统中的个别职工小家在运转中存在着时断时续的问题,这本质上在于部分职工并未重视职工小家的存在价值,也在于职工小家未能形成对职工的制度约束和制度激励效应。

(三)精神文化视域下的建设目标定位

精神文化构成了企业文化中的核心要素,根植于职工内心信念中的精神文化,能够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在企业文化的圈层理论视角下,精神文化属于企业文化系统的核心,企业文化在建设中依次经历了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这就意味着,在组织中培育出精神文化需在前三者的积淀下才能实现。在精神文化视域下的建设目标可定位于,让职工在职工小家中获得归宿感,并能在职工小家中分享工作经验和职业感悟,在增进职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上形成推动企业发展的合力。笔者认为,精神文化视域下的建设目标应成为职工小家建设的终极目标。

二、落实目标定位所面临的挑战

在落实以上三大目标定位时,还需直面以下三个方面的挑战:

(一)對职工小家中领导者的识别与培养

由于职工小家属于非正式组织类型,所以其中的领导者也不能由行政手段来任命。此时便会面临这样的挑战,即供电企业职工群体中所存在的若干非正式组织,将影响职工小家领导者的产生。挑战形成的原因在于,在若干非正式组织中都存在着领导者,随着职工进入到职工小家之后原有的“领导者”便会在职工群体中发挥已有的影响力,这就势必会使职工小家中的职工群体围绕着各自的领导者而形成若干的小群体,这肯定背离了职工小家建设的初衷。

(二)对职工小家中制度运行边界的把握

建设职工小家不仅是供电企业政工干部的职责,还是促进企业职工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然而,所有这些考虑都是基于企业管理层的视角而提出的,其属于典型的“我向思维”的产物。在实践中却时常遭遇到这样的困境,即部分职工因主观和客观原因的制约,而难以或不愿参与到职工小家中来。那么,如何有效发挥职工小家中的制度约束和制度激励则面临挑战。若是制度约束行使不当,将极大损害职工小家的存在价值;若是制度激励剂量不够,又无法为职工小家的建设提供“第一推动力”。

(三)对职工小家中职工意识冲突的处置

在职工小家的建设中如何设计出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项目,这些项目部分以鉴赏为主题,部分则以参与和分享为主题,在项目的开展中难免存在着职工意识间的冲突。因此,如何在职工小家范围内处置可能出现的意识冲突,并将这种冲突转换为一种“鲶鱼效应”来激活职工小家的氛围,所有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面临挑战。笔者认为,国人的人际交往文化也会影响着职工的意识,所以这就增大了处置意识冲突的复杂度。

三、实践

根据以上所述,星级职工小家建设的实践路径构建如下:

(一)在职工小家发挥政工干部的领导作用

正如上文所述,领导者所做出的行为示范应含有具体的目的,或者说应具备工具理性的特征。然而,职工小家作为非正式组织,其中的领导者不仅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还存在着根植于特定非正式组织中的封闭性特质。这就要求,供电企业星级职工小家建设需融入企业发展的需要中来,所以面对作为非正式组织而存在的职工小家,政工干部需发挥领导作用。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政工干部不仅需参与职工小家专项活动的设计,还需全程参与对职工群体的组织管理,但此时应作为职工群体中的一员,以平等姿态与职工群体建立友好的交互界面;(2)政工干部应努力为职工小家中的职工提供行为示范,即在组织动员的基础上身先士卒参与到职工小家的活动中来,在活动中发挥“鲶鱼效应”的作用。

(二)以工会小组为单位配套专项建设资金

工会小组构成了供电企业基层支部的内设职能机构,其具有执行基层支部决议、接受上级工会领导、紧密联系部门职工的特点。因此,需要充分发挥工会小组的组织引领作用,助力职工之家的建立与运转。作为对工会小组的激励和鞭策,在供电企业中建设星级职工小家需配套专项建设资金,笔者建议:应以基层工会小组为单位配套专项建设资金。在配套专项资金时存在着制度约束与激励的效应,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在星级职工小家建设的初始阶段,可按各工会小组成员人数按标准配套建设资金;(2)随着星级职工小家的运转,则需按各工会小组成员的参与情况给予制度约束和激励,如对于参与情况不仅理想的工会小组依照实际参加人数配套建设资金,对于参与情况较好的工会小组依照实际参加人次追加资金投入;(3)专项建设资金可作为各工会小组成员的福利支出,如购置参赛服装。

(三)重视职工小家平台作用助力部门交流

贯穿于本文的价值取向便是,需要将职工之家建设与促进供电企业各项事业发展相联系,使其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同时,成为部门之间相互交流的平台。

具体而言,供电企业管理层需要将星级职工小家建设成为促进职工业务交流,在职工群体中培育学习型文化的平台。笔者建议,应重视职工小家平台作用助力部门交流。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为存在业务联系的各部门提供职工交流的载体,具体以职工文体活动为主线增进彼此间的情感融合;(2)将部门间的业务研讨转移到职工小家中,使他们在轻松、温馨的氛围下提高业务交流的成效。

(四)开发职工文化项目以自选为活动方式

在考虑到职工之家属于非正式组织的特性,以及尊重职工个体心理偏好的多样性特征,为了使星级职工小家能够更好的服务职工群体,还需开发职工文化项目以自选为活动方式。具体的实施办法为:(1)应在动静结合的视角下,综合开发各类职工文化项目;(2)为了拓宽文化项目开发视野,可以邀请文化局专业人员参与项目的开发工作;(3)在项目开发时需考虑供电企业职工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强度,以不增加他们的身体和精神负担为项目开发原则;(4)鼓励职工参与其中,并为职工设置“用脚投票”的选择权利。另外,发挥工会小组的工作优势,在工会小组的组织下可以广泛搜集基层部门职工的活动想法和建议,并在求得最大公约数的基础上完善和优化现行的活动内容。

四、结语

随着“职工小家”在供电企业中生根发芽,其不仅促进了职工间的情感交流,还在增进职工队伍的凝聚力上发挥着重要的平台作用。目前,不少同行在论述职工小家建设问题时陷入到了形而上学的境地,即单方面追求职工小家建设的舒适度和满意度。本文分别从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视角进行了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的实践路径可沿着:在职工小家发挥政工干部的领导作用、以工会小组为单位配套专项建设资金、重视职工小家平台作用助力部门交流、开发职工文化項目以自选为活动方式等四个方面展开。

参考文献:

[1]周序鹏.供电企业创建“全国模范职工之家”之浅见[J].青年时代,2018(18):290-291.

[2]竺昕珂.“家”和万事兴——奉化供电局工会“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创建纪实[J].农电管理,2012(6):24-25.

[3]于来福.用“四求”来焕发“职工之家”的蓬勃活力——辽宁电力系统工会建设“职工之家”活动综述[J].供电企业管理,2018(5):38-40.

作者简介:陈月金(1973—),女,汉族,广东台山人,档案副研究馆员,政工师,大学本科,主要从事工会及行政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