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启示

2020-10-12 14:14张春洋应佩容
商场现代化 2020年16期
关键词:企业价值新冠肺炎疫情上市公司

张春洋 应佩容

摘 要: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汉率先暴发并迅速传播至全国范围。随着全国人民一起抗击疫情,目前国内疫情形势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国外疫情形势却依然十分严峻。这次突发疫情不仅对民众带来了严重的生命健康威胁,也导致了我国经济发展出现停滞,对我国各行各业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本文主要运用统计分析法,从营收指标、毛利率指标、净利润指标、股票价格指数波动等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影响,根据研究结论对饮料食品行业进行启示,以实现促进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健康发展并更好地服务普通民众。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食品饮料行业;企业价值;上市公司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民以食为天,食品饮料行业是一个既普通又和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发展通常较为稳定。2019年12月国内新冠肺炎疫情从武汉暴发并迅速传播至全国范围,春节前后国内大部分地区居民以居家隔离为主,2020年3月份公共场所继续受到管控,2020年4月份后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线下消费场所人流量开始增加,虽然目前尚未达到之前的水平,但整体已有较大程度改善。随着后继海关对海外疫情输入人员的严控,既有效保护了国内疫情控制成果,又避免了国内疫情再次大规模暴发,预期国内消费环境有望持续改善。

本文主要运用统计分析法,从营收指标、毛利率指标、净利润指标、股价波动等方面分析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的影响。

通过图1和图2可见,从营收指标K1来看,2003年“非典”疫情受影响较大的行业除了休闲服务业外,就属食品饮料行业影响最大。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食品饮料行业在全行业受影响的程度来看,反而属于受影响较小的行业。本文主要从企业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两个体系分别分析此次食品饮料行业受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程度及较2003年“非典”疫情以来,食品饮料行业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的原因,以期对食品饮料行业及其他行业相关决策者提供经验证据和决策借鉴。

二、研究设计

1.样本选择

研究样本为已公告2020年1季度财务报表的且可在公开信息找到2019年1季度财务数据的94家食品饮料行业A股上市公司,主要采用统计分析法,研究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企业价值的影响。

2.数据来源

研究样本的数据来自巨潮资讯网(http://www.cninfo.com.cn/),经手工从公司的定期报告中采集。在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要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0来完成。

3.样本分布

研究样本根据上海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有限公司发布的《申银万国行业分类标准》(2014版)进行分类。表1列示了这些样本的分布情况。

三、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财务价值的影响分析

1.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营收指标K1的影响分析

经统计,食品饮料行业2020年1季度营收增速为0.32%,2019年1季度营收增速为14.16%,2018年1季度营收增速为16.76%。食品饮料行业受疫情影响,营收增速大幅下降,但仍保持了正向增长,营收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表2可见,K1指标受疫情的影响较上年同期下降幅度较大,100%以上的占比仅20.21%,说明2020年1季度食品饮料行业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营收增速因受疫情影响较上年同期下降。大部分上市公司的K1指标分布在60%-100%之间,这个比例达到了60.64%,但60%以下的占比也比较小,且均是收入规模50万元以下的企业。整体来看,2020年1季度饮料食品细分行业内业绩分化表现明显,具有必选属性产品和替代餐饮需求的方便速食品受疫情影响不大甚至由于疫情期间家庭消费增加、生活必需品需求有所扩大等原因营收增速还明显提高外,大部分食品饮料细分行业营收状况因疫情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受消费场景暂时性停滞或者消失,食品饮料细分行业中白酒、啤酒、乳制品等餐饮场景和送礼场景占比较大的行业影响较大。

2.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毛利率指标K2的影响分析

经统计,食品饮料行业2020年1季度毛利率为27.01%,2019年1季度毛利率为27.20%,2018年1季度毛利率为25.19%,可见食品饮料行业毛利率受疫情影响不大,毛利率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表3可见,2020年1季度食品饮料行业K2值为-0.19%,且K2值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2个点,说明食品饮料行业综合毛利率因受疫情的影响未能保持增幅,但基本保持住了上年同期毛利率水平。特别是销售额100亿以上具备一定收入规模的企业,毛利率变动幅度均在5%以内。从原因来看,国内食品饮料行业竞争格局稳定,大公司抗压能力强,成本控制能力也强。虽然食品饮料行业总体营收状况因疫情原因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食品饮料行业具有弱周期的特点和生活必需品的属性,疫情未导致产品单价下滑,因此銷售利润率较为稳定。

3.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净利润指标k3的影响分析

经统计,食品饮料行业2020年1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为389亿元,2019年1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为391亿元,2018年1季度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约为318亿元,可见食品饮料行业归属母公司净利润规模受疫情影响有所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大,净利润指标具体情况如下:

通过表4可见,2020年1季度食品饮料行业K3值为-0.65%,且K3值较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约24%,说明食品饮料行业净利润增幅因受疫情的影响较大,但净利润水平基本保持住了上年同期实现水平。特别是收入规模10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3家净利润增幅在10%以上。从原因来看,虽然食品饮料行业总体营收状况因疫情原因受到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食品饮料行业固定成本较低,可变成本较高,疫情期间销售费用率下降,行业净利率指标未出现明显恶化。

4.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饮料细分行业财务指标的影响分析

通过表5可见,肉制品、食品综合、调味发酵品等必须消费品受疫情影响较小,财务业绩呈现逆势增长态势。而乳品行业由于春节送礼需求下降、物流运输受阻、渠道送货人力缺失等原因,影响较大,特别是乳品的行业龙头伊利股份、光明乳业等,其常温奶业务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且产品具备严格的有效期,常温奶受春节疫情影响送礼场景减少,无论在营收还是毛利率、净利润,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乳品具有健康属性,早已成为生活必需品,产品刚需属性较强,长期来看,影响有限。

本次疫情对春节期间的餐饮和礼品需求的冲击较大,这对白酒、啤酒等社交属性强的酒制品可选消费来说,由于场景的缺失受影响程度较大,对营收造成的影响更加明显。春节前后2个月是白酒、啤酒、葡萄酒等酒制品消费旺季,因受疫情影响2020年1季度酒制品整体需求明显下滑。但饮料制造行业营收规模50亿元以上的有5家,其中4家是白酒行业,特别是贵州茅台、五粮液等白酒行业营收达200亿元以上,高端名酒受益于强大的品牌力,具备更高的抗风险能力和确定性。因此,虽然白酒行业营收因春节疫情影响较大,但其毛利率和净利润指标影响较小。

四、新冠肺炎疫情对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市场价值的影响分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展趋势图如下:

我们可以认为从首次出现武汉肺炎疫情的2019年12月1日到确认新冠肺炎可以人传人的2020年1月中旬为第一阶段,从2020年1月中下旬武汉封城到3月中旬我国疫情高峰已经过去为第二阶段,从2020年3月中下旬我国本土疫情已基本控制开始至今为第三阶段。

从图3可见,根据疫情演绎及市场对此的认知可以将市场演进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疫情初始阶段,该阶段行业指数走势较为平稳,市场对疫情认知不足,疫情影响并未显著反映出来,市场反应存在滞后;第二阶段为疫情的暴发期阶段,该阶段对疫情影响认知深刻,紧张甚至恐慌,市场反应较为激烈,行业指数波动较大,特别是春节后第一个开盘日,行业指数下跌严重;第三阶段为疫情的消退期,随着国内疫情的控制和消退,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人民的恐慌情绪也得到缓解,随着后续消费反弹,食品饮料行业指数持续回升。

五、研究结论

1.食品饮料行业中受突发疫情影响较大的主要集中于收入规模小且无品牌价值的企业。而收入规模较大或具备品牌价值的企业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具有良好的抗风险能力,如双汇发展、三全食品、洽洽食品、海天味业、千禾味业、贵州茅台、五粮液等。

2.食品饮料行业中新型网络营销占比较大的企业受突发疫情的影响较小,如金字火腿等。疫情的出现对线下商超的生意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打压线下食品零售场景,倒逼食品类电商以及新零售的出现,如社交电商、网红直播、内容电商、生鲜电商等新型网上营销渠道崛起,进一步影响居民的消费习惯。从2003年到2020年食品饮料行业纵向发展和不同细分行业的横向发展来看,整体抗风险能力大大提高受益于营销渠道的多元化、消费者对线上消费接受程度的提升以及物流体系的完善。

3.食品饮料行业中方便食品企业受突发疫情的影响较小,适应居家场景的方便食品企业因疫情期间外出就餐场景消失而增加了对其的需求,如三全食品、克明面业、桃李面包等。随着疫情有所缓和,社会活动逐步展开,生活必需品的需求不断扩大,家庭消费替代了餐饮需求,方便速食品出现较大的增长。

4.突发疫情对我国食品饮料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价值和市场价值都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突发疫情的影响是一次性的,短暂的盈利或者损失对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影响是很小的,疫情最终将会得到控制,因此疫情冲击不会改变行业趋势,但会引领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六、对饮料食品行业的启示

新冠肺炎疫情无疑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但也对中国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不同的挑战与机遇。

1.品牌价值对于食品饮料行业的重要性

出于食品卫生、安全、健康等因素的考虑,消费者往往会选择熟悉的品牌或者老品牌、大品牌购买。一个好的品牌商品往往使人对生产该产品的企业产生好感,最终使消费者对该企业的产品产生认同,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这些企业在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的同时,通过全国性的品牌传播、全国性的渠道,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力。如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由于它强大的品牌价值,其早已超出了饮用的功能,更多的是象征意义和投资及收藏的价值。

食品饮料企业应当充分意识到品牌的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品牌对于产品档次的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更高的价格效益、广泛的知名度等等方面的作用与好处,加大投入相关人、才、物,推进企业品牌的建设,建立品牌优势,增强企业品牌影响力和号召力,从而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品牌价值是一笔财务报表外的重要无形资产,拥有知名品牌的企业,其竞争格局也会越来越好。

2.疫情下营销渠道变革机遇显现

食品电商企业自2005年初步试水市场,发展到现在已有10多年了。尽管食品电商存在由来已久,但依旧没有成为现阶段食品饮料行业的主流销售渠道。而此次突发疫情不仅让居家隔离、减少外出成为民众新的生活方式,也导致线下商超、店铺等关停或缩短了营业时间,物流、供应链也无法及时补充,这就给线上销售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疫情期间,食品电商迎来了新机遇:第一,电商平台相继推出“无接触配送”服务,甚至是试水科技含量更高的无人配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果;第二,直播卖货为代表的新型“宅经济”迅速爆发,而食品是目前主要的直播电商平台上带货量最大的品类之一;第三,线上消费类APP受疫情管制影响,享受着大流量红利,大大缩短推广和民众接受时间,新零售已提前崛起。

2003年“非典”如果是电商发展的重大契机,那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将促使线上消费进一步衍生,以及线上和线下消费的融合。此次疫情来的突然,并非像以往的线上线下零和一的博弈,而是如何线下借助线上的消费渠道,线上借助线下的客户群体和信赖度,从客户的诉求出发,打消客户的消费疑虑,方便销售者的生活。近期出现的线上“助农”,以及县长、市长甚至是主席“带货”就是很好的形式。

总体来说,突发疫情促使食品饮料行业营销渠道环境发生变化,线上消费场景激发了食品电商的进一步发展。食品饮料企业应当关注这些变化与趋势并高度重视,以此次疫情为契机将渠道重点进行转向,变革渠道模式,抓住营销渠道变革的机遇。

3.疫情下品类机遇显现

疫情期间,方便速食企业具备较强的抗风险能力。另外,此次疫情的暴发,让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停下脚步,重新认识到生命健康的重要性。疫情结束后,消费者的食品衛生安全意识不断加强,便捷性需求普遍提升,这将推动“大健康+方便”概念的食品的消费增长,有意识的消费主义将成为2020年食品行业趋势的核心。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机会:第一,在现有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居民对健康、便捷诉求的提升,不断开发新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形成新的营销点,与同行业差异化竞争,提升产品附加值;第二,加强产品安全的管控,努力做到从原料生产与采购,到产品加工,以及最后的销售全部可以溯源,通过全程的监管以保证产品安全,通过透明的信息让客户对产品形成信赖,不断增加客户对产品忠诚度。

4.疫情带来的是危机更是机遇

此次疫情,对大多数食品饮料企业价值造成了负面影响,但影响是短暂的,随着疫情的控制及消退,各行各业都在回暖。企业应总结并学习优质企业的经验,对显现的机遇快速做出反应,提升品牌价值,占领新场景,开发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在后疫情时代,赢得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邹茂林.食品饮料行业市场竞争凸显“马太效应”.食品界,2020(02).

[2]陶力,卢思叶.拼多多跻身万亿俱乐部 下沉市场潜力仍巨大.21世纪经济报道,2020-03-12.

猜你喜欢
企业价值新冠肺炎疫情上市公司
新冠肺炎疫情早期科学研究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公共治理机制:信息、决策与执行
新冠肺炎疫区高校大学生的精神状态与行为应对
公共卫生学科作用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的凸显
经济外语类人才的企业价值
金融企业并购价值评估的特殊性及方法选择
企业价值与内部控制相关性研究
现金流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及衡量作用分析
行为公司金融理论的现实意义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