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博物院馆藏玻璃底片的价值分析

2020-10-12 14:24崔晓琳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4期
关键词:价值

崔晓琳

摘 要:河南博物院珍藏着1300多张玻璃底片,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博物馆建成初期,影像内容包括河南博物馆馆藏珍品、部分展览、考古发掘现场等。这些玻璃底片不仅对于研究中國摄影史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其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信息,也成为我们了解近代河南和河南博物院的历史的弥足珍贵的参考资料。它们见证着时代的变迁,所呈现出的影像内容对于今天我们了解近代河南历史和文化艺术的发展、演变过程以及社会历史文化特征等方面都具有较为重要的作用,具有弘扬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河南博物院;玻璃底片;价值

河南,古称中原、中州、豫州,简称“豫”,是华夏民族摇篮、中华文明的核心起源地。在中原大地漫长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一些记录着历史与文化的珍品被保存下来,它们可以帮助我们寻根问祖,探访我们的先辈,了解我们的家园。这些保存下来的珍品留下了历史的记忆,记录了古人在那逝去的岁月里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历的艰辛困苦。始建于1927年的河南博物院是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之一。众多的历史藏品代表着祖先创造的灿烂文明,这里有古人祖祖辈辈的辛勤耕耘,有丰富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河南独有的中原记忆。这些丰富的藏品是民族遗产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河南博物院收藏着1300多张极具价值的历史影像文献—玻璃底片,这批玻璃底片记录和反映了民国时期河南博物馆在各项工作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信息。这批玻璃底片是进行文物考古、发掘、保护、修复、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条件。科学地整理并保管、利用这些玻璃底片是文物工作者的义务和职责。玻璃底片中的影像如凝固的黑白记忆,在历经百年沧桑之后繁华褪去,它们穿越时光向我们展示那一段段历史的瞬间。

1 河南博物院馆藏玻璃底片概述

河南博物院藏的这批珍贵的玻璃底片每一张都是唯一的,它们见证了早期摄影技术在近代中国博物馆的发展与变迁,在博物馆各项工作中它们扮演者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建成初期的河南博物馆设有技术部,负责相关文物工作的影像拍摄和出版物的印刷。摄影工作是博物馆各项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特有的影像形式,忠实地记录着博物馆的历史。《河南博物馆馆刊》第六集里这样描述摄影:“摄影—晚近科学昌明、一切学问、均贵留真,尤其古物特重影摄。”①现在我们见到的这批玻璃底片就是当时的摄影工作者拍摄的留存。前辈摄影师们为后人记录了一个丰富多彩的博物馆,它在河南博物院和中原文化的发展历程中起到的作用是独特的、不朽的。

1.1 摄影技术早期发展的见证—玻璃底片

1839年8月19日达盖尔公布了他发明的达盖尔银版摄影术,标志着摄影技术的诞生,摄影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历史叙事的形式,它以新型的视觉图像构成改变了人类视觉信息传递的方式,其真实和形象的纪实形式是其他媒介无法替代的。由此形成的珍贵的具有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的照片资料更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料。

玻璃底片对于许多现代人来说或许是一个陌生的名词,人们大多没有听说或没有见过玻璃底片,最简单的解释就是,玻璃底片是胶卷的前身,作为记忆历史与再现历史的重要载体,它见证了摄影技术的早期发展。

“在英国工业革命高峰时期的1851年,一名伦敦雕塑家发现了一种被称为‘火棉胶的黏性液体可以作为感光材料的理想的黏合剂。这种火棉胶是用硝化棉溶于乙醚和酒精中制成的。把它和感光药品混合后涂在玻璃上,通过光敏化后,装入照相机曝光,曝光后立即显影、定影和水洗,就产生了一张玻璃底片。在照相史上这被称为湿板摄影法。 到了19世纪70年代,人们又发现了一种新的黏合剂‘明胶,用它代替火棉胶,可以制成干燥的感光玻璃片,这种感光片被称为‘干板。”②河南博物院收藏的这些玻璃底片就是玻璃干板底片。

玻璃底片一般使用2毫米厚的白玻璃片,既透明又轻薄,便于冲洗及扩印照片。玻璃板规格大则有14英寸、12英寸、10英寸,小则有8英寸、6英寸、5英寸、3英寸、2英寸、1英寸。

19世纪中叶摄影术传入中国,并用于满清政府的外交活动。20世纪初玻璃底片被广泛使用,在民用照相领域的使用一直持续到了20世纪50年代。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随着摄影技术的发展,玻璃底片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1.2 河南博物院馆藏玻璃底片

河南博物院创建于1927年的开封,作为中国历史上建立较早的博物馆之一,跨越两个世纪,历经近百年风雨。河南博物馆在建馆初期为传承中原优秀的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当时除了故宫博物院外,河南博物馆堪居第二之位置。河南博物馆的发展史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博物馆事业的发展历程。

河南博物院如今珍藏的这批玻璃底片,拍摄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河南博物馆建成初期,影像内容涵盖河南博物馆馆藏珍品、部分展览、考古发掘现场等。有新郑郑公大墓、辉县琉璃阁甲乙墓等考古发掘现场和发掘工作人员的图片以及出土器物的图片资料;还有反映当时河南博物馆陈列展览场所、院区景观等方面和动物植物标本的自然科学类影像,表现自然文化遗产的诸如洛阳龙门石窟造像、登封少林寺、汉三阙等影像资料;部分馆藏品影像,涉及文物种类有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甲骨、字画等多个门类;还有反映当时社会的风俗人情、风景特写等的影像。内容涉猎广泛,极具价值。它们不仅是河南博物院的记忆,也是全体河南人民的记忆,是一笔珍贵的公共财富。通过这些珍贵的历史影像文献,循着先辈们的足迹,我们能够了解历史,从而为认识现在、展望未来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这些玻璃底片原来存放于图书资料库房中,当我们打开尘封已久的箱子,那些带有岁月烙印的底片将远去的历史真实地带到我们面前,让人一见难忘。我们需要解读这批玻璃底片中呈现的具体内容,了解它们曾经发生的故事,探寻它们和河南博物院曾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这批玻璃底片尘封已久,又没有留下更多的文字记载,这给底片的认定工作带来很大困难。研究这批玻璃底片耗费了五六年的时间,期间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做了诸多的保护工作,从最初的无序纷乱的情况,到现在每一张都经过精心的清洗保护,运用高清相机进行翻拍,提取数字信息对其数字化整理,并将其存放于专业定制的无酸盒中保存,它们都已成为重要的近现代文物进入河南博物院保管库房,得到最大限度的精心保护。

这些珍贵的玻璃底片为我们传递来了近百年前的历史信息,它们负载着沉重的沧桑,作为历史文化信息的重要载体,其历史价值无须多言。由于过去没有相关的记录和档案体系,我们现阶段还无法全部揭示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研究文物就是要把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发掘出来,将其记录、研究并公布给大众。我们最多只能在现有的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最大限度地揭示可能发现的历史信息。”①前人留下了这些弥足珍贵的历史底片资料,但愿我们能够战胜时间进行科学的整理和研究,使它们得到最妥善的保护和最充分的利用,因为它们是独一无二的。

2 河南博物院馆藏玻璃底片价值所在及现实意义

在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中,照片以其直观性和真实性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而成为文献重要的组成部分,摄影的意义便在于记录历史,它让历史的一瞬间定格成为永恒,成为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照片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文字是记录思想、交流思想、承载文化的重要形式,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很好地弥补了文字的不足,照片与文字记述二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照片辅之以文字可以更客观而深入地阐释和解读历史,还原历史。照片自诞生之日起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因此,科学、妥善地保管、研究、利用照片,延长它们的寿命,是文物工作者的一项新的研究课题。

2.1 是中国摄影史和一定历史时期的见证,具有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攝影术发明不久即传入中国,为我国的近现代历史做了很好的记录。照片的科学性、纪实性使之成为历史的证据。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记录载体,玻璃底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直观、形象、客观、真实地记录瞬间即逝的社会画面,这些都赋予了它特殊的历史价值,即反映当时社会面貌,同时也能反映出摄影发展史的进程。从这些原始底片上,人们得以了解当时的摄影技术水准,它们是摄影史最早的一批照片,每一张都是孤本,加之玻璃底版容易破碎,不易保存,故存世量较少,弥显珍贵,对于研究中国摄影史具有重大意义和价值。同时每一张玻璃底片都是艺术的承载体,照片传递的信息给人美的视觉享受,艺术价值不言而喻。

2.2 是研究近代河南社会历史文化重要的文献资源,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文献史料价值

这些玻璃底片具有文献性质,它们的历史文物价值最终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显得愈加珍贵。照片真实、形象且具有考据性,对于研究近代河南的历史、文化、艺术来说无疑是极为难得的。这些玻璃底片蕴含着丰富翔实的历史文献信息,是我们研究近代河南社会文化状况重要的历史资料。通过对其内容和相关背景的研究,发掘玻璃底片的信息和内涵,可以提升玻璃底片的价值,能够让更多人去欣赏、去探究,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成为传承人类文化财富的重要载体。河南博物院珍藏的这批玻璃底片如今已成为孤品,它们所蕴含的历史文献信息成为我们了解河南、了解河南博物院历史弥足珍贵的资料,见证着近代河南与河南博物馆的时代变迁。

2.3 有着弘扬河南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

这些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珍贵的影像资料,有着弘扬河南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这些影像资料也是河南历史文化的重要见证,是河南人共同的历史记忆,前辈们在工作中留存的影像信息见证了祖先辉煌灿烂的文化,为我们今天研究历史提供了科学的历史依据,是相关学术研究者们重要的历史参考资料,更为人民群众打开了一扇历史之门,使更多的人从另一个侧面来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起到启发民众知识、促进社会文明、提升文化自信的积极作用,从认识博物馆开始认识河南,认识中华民族。因此,这批玻璃底片既有历史性的重要意义,也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是值得所有人珍惜的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原人民共同的历史记忆。

猜你喜欢
价值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一块石头的价值
六步提升自我
小黑羊的价值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高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
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价值低估5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