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真的会越撑越大、越饿越小?等

2020-10-12 14:38
科学大众(中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消毒液食欲方便面

胃是一个由多层肌肉构成的储存、消化食物的器官,在平时会处于一种轻微的收缩状态。而胃的外层肌肉有很强伸缩性,可以依据进食的量扩展一定的储存和消化空间。一般情况下,空腹状态下的胃容量有50~100毫升,而在正常进食时,胃容量则可以达到1200~1600毫升,甚至达到2000毫升,与空腹状态下相比,胃容量相差近20倍。我们觉得节食一段时间后“胃变小”,其实是大脑发出指令来压抑住了你的饥饿感,而食欲的大小也与胃肠道及大脑皮质之间的神经调节等有关系。吃多时的胃只是暂时性出现了变大,排空食物后会恢复原态,但总体容量是基本不变的。所以,胃不会越撑越大,也不会越饿越小。

为什么大部分树叶是绿色而不是黑色的

大部分树叶是绿色的,因为它们含有叶绿素,叶绿素主要吸收可见光中的红光和蓝光,但不吸收绿光,所以绿光可以穿透叶绿素或者反射出去,这就是叶子呈绿色的原因。很多人会问,照此推理,黑色的叶子可以把所有的光吸收完,为什么叶子不是黑色的呢?那是因为绿光产生光合作用的效率奇高无比,绿色的光已经够用了,再加入过多的光源,恐怕叶绿素就要烧焦了,反而影响植物的吸收。其实除了绿色的叶子会进行光合作用外,还有紫色的视黄醛、黄色类胡萝卜素、红色藻红蛋白等物質可以进行一定的能量转换,它们不同的作用方式共同构成了这个多彩的世界。

为什么高速公路上没有路灯

道路照明对于夜晚行车来说非常重要,那为什么城市道路有照明,而高速公路上却没有路灯呢?其实,这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首先是成本原因。我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超过10万千米,如果按照城市道路每50米安装一盏路灯的话,从安装成本到维护成本都将是一个天文数字。其次是影响安全。高速公路如果设置路灯,一明一暗的照射效果反而会对司机的驾驶造成影响,容易形成视觉疲劳,特别是全明路段更是会让司机下意识地丧失警惕性。最后是有反光系统作为保障。高速公路上有着完善的反光标志系统,包括热熔反光标线(车道线等)、贴膜式反光轮廓标(隔离带、护栏等)、发光地钉等,它们都能够反射行车道指示标线、交通标志、路边轮廓、车道分割线和中央分隔带轮廓等,可以在司机夜间行车时起到充分的安全引导作用。这些措施都比安装路灯更加实惠保险。

为什么一吃火锅就会一身“味”

之所以吃完火锅会有味儿,主要是因为火锅中香辛料物质的味道被水蒸气带到了空气中,然后附着在我们的衣服上,而味道挥之不去则是由于油滴中的香味分子不易挥发造成的。所以,食用火锅的时间越长,身上的味道也就越浓郁。其次,味道的浓烈程度也与衣服的材质、通风情况有关,羽绒服、毛衣更易吸附气味。不同味道的火锅留下的味道也不相同,清油火锅产生的味道一般就会比牛油火锅耍小。除此之外,有些人群可能对味道特别敏感,这也加重了“味道的突出性”。

为什么吃饱了就会犯困

很多人不只是“春困秋乏夏打盹”,就连吃完饭都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困意。关于吃饱了就困,大家听到最多的说法就是“吃完饭后,血液涌进胃部帮助消化,供应大脑的血液减少,所以会犯困想睡觉”。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犯困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3种激素有关。

首先是胆囊收缩素。人一旦吃饱,体内就会分泌胆囊收缩素,这种激素会影响大脑负责睡觉的部门,所以有了它想不犯困都难。其次是食欲素。食欲素和胆囊收缩素刚好反着来,食欲素越丰富人就越精神,但人吃饱后血糖会升高,血糖升高后就会抑制食欲素的分泌,当然人就会越来越没精神。最后是胰岛素。吃饱后产生的血糖不仅会抑制食欲素,也会让胰岛素处于不断起伏的水平,血糖升高会直接刺激胰岛素高产分泌,但随着消化吸收后血糖的降低,胰岛素又会回落到较低水平,胰岛素的变化也会让人处于困顿乏力的状态。当然,脾虚的人也容易出现犯困、没劲儿。出现这种情况,可以去睡上一觉,但一定要先让胃肠道消化15~20分钟后再去睡。

为什么泡方便面一定要泡3分钟

世界上最漫长的3分钟,莫过于给方便面冲完开水进行等待的3分钟了。为什么方便面包装上的食用方法总是建议3分钟即可享用,而不是5分钟、10分钟呢?其实这个准则是方便面的发明者安藤百福确定的。1958年,安藤百福发明了方便面,在不断试验的过程中,他发现3分钟是一个心理学技巧。等上3分钟,方便面的香味刺激加上等待会让人的胃口变好,吃起来感觉更加快乐和美味;如果超过3分钟,人就会失去耐心,期盼值减弱,食用方便面的愉悦感就会下降,自然就会觉得方便面没那么好吃了。所以,安藤百福使用的是一种全世界人共通的心理,就是人在面对食物的时候,等上3分钟,这时候的心理期望值最高。

为什么微信消息只能在2分钟之内撤回

古语有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可见,人对于自己说出口的话多么重视,但人总有说错话的时候,这时候微信的撤回功能就充分考虑到了语言的有效性和修正功能。据了解,撤回时长2分钟,是微信产品团队经过大数据分析后确定的最佳方案。从信息接收者角度来说,2分钟是从接收到阅读一条信息的平均时长,而撤回时间在2分钟之内,会最大限度地保持上下文完整,给人一种稳重的用户体验。若短于2分钟,则发布信息者本身可能都来不及意识到信息失误,就错过撤回的机会了;若长于2分钟,则信息被接收者阅读的概率大大提升,发送者也就没有再撤回的必要了。此外,撤回长时间以前发送的信息也会破坏上下文连贯性,严重影响对话体验和效果。所以,综合考虑,2分钟是微信对话过程中修正语言的最佳时限。

84消毒液为什么叫“84”呢

大家肯定都用过84消毒液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84消毒更是成了居家必备之品。但是84消毒液为什么叫“84”,而不叫“85”“94”呢?其实之所以这么命名,仅仅是因为它是在1984年发明的。1984年,北京第一传染病医院研制成功能迅速杀灭各类肝炎病毒的消毒液,经北京市卫生局组织专家鉴定,授予应用成果二等奖,定名为“84”肝炎洗消液,后更名为“84消毒液”。84消毒液通过氯酸钠(NaCIO)水解,得到HCIO(次氯酸)。HCIO(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84消毒液可杀灭肠道致病菌、化脓性球菌和细菌芽孢,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白色衣物、医院污染物品的消毒。由于它具有强刺激性和腐蚀性,大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注意安全,尤其要注意的是84消毒液和洁厕灵两者混合会产生有毒的氯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责任编辑:赵梦祺责任校对:白玉磊)

猜你喜欢
消毒液食欲方便面
方便面
自制方便面
84消毒液可以用来洗衣服吗?
消毒液上锁(大家拍世界)
一碗方便面
老人睡不好食欲差 查查是否心衰
方便面的故事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食欲大开的吃货小编们
消毒液,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