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前一场电车文明与人力车夫的冲突

2020-10-12 14:47沙敏
北京档案 2020年9期
关键词:人力车铜元车夫

沙敏

当一幢幢现代化建筑拔地而起,当一列列高铁在高速运行,当一艘艘无人机在空中翱翔,当几乎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机已经取代钱包……数百年来的工业化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的同时,也给以人工为主的服务行业带来不少矛盾与冲突。在九十年前的民国时期,一场电车带来的电车文明与传统的人力车之间的冲突,就曾经发生过。

有轨电车是工业文明的产物,自诞生后就走入世界许多城市市民的生活。1924年12月17日,北京有轨电车正式通车。从此,方便快捷的电车进入了北京市民的生活。本篇文章将考证:1929年为何会发生人力车夫捣毁电车事件?人力车夫作为民国时期的底层群体,经历过怎样的生存与挣扎?人力车夫捣毁电车事件对当年的社会产生过怎样的影响?

一、北平人力车夫的生活状况

根据民国时期历史学家李景汉的调查结果,北京是全国拥有人力车夫最多的城市。当时北京的人力车夫至少有5.5万人,占全城人口的7%,这就是说,每14个人或者每9个男人中,就有一个人力车夫。如果再加上他们供养的人口,北京靠拉车为生的人就有15万之多,占全城人口的19%左右。这显然是一个令人吃惊的数字。

老舍笔下的小说《骆驼祥子》,取材于20世纪20年代人力车夫的悲剧生活,档案记载的人力车夫的生活现状堪比小说,甚至比小说中的人物更加凄惨。

人力车又名黄包车,是在19世纪末从日本引进的、由人力拖拉的双轮客运车,因此也称东洋车,拉人力车的车夫也称为洋车夫。最早从日本引进人力车的是上海。当时的东洋车的车身,按照管理机构的要求,一律被漆成黄色,因此人力车又称为黄包车。

据史料记载,清朝末年,当第一辆人力车出现在北京街头时,样式还非常简陋,车轮用木头制成,没有任何缓冲减震的装置。随着技术的进步,车轮、车身经过改进,车轮已经改为胶质车轮,外观也比原先舒适很多,于是乘坐的人越来越多。据民国档案,至1923年,北京的人力车就已经达到33000辆。至1929年,北京的人力车达到了40000辆,位居全国第一。

人力车夫以拉人力车为生,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北京人力车夫的生活如何?本文以档案和当年的年鉴及《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为依据,进行考证释疑。

(一)人力车夫生活凄惨,人身安全没有保障

人力车夫,在民国时期是最穷苦的人。根据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社会学杂志》1925年第2卷第4期),对北京人力车夫及其家庭生活状况的调查结论表明,人力车夫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除乞丐以外,这些以人类代牛马的东洋车夫算是最穷苦的人了”。

1928年,北伐战争后,国民政府迁都南京,北京改为北平特别市,简称为北平,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此时,军政要员纷纷南下,北平原有的政治、军事功能相对弱化,城市经济也陷入更加低迷的状态,生活在底层的人力车夫的生活状态愈加悲惨。

據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档案记载,有乘车不给钱的事件。如1913年6月,外右二区函称:美国兵乘人力车不给钱,反而揪打人力车夫王胜。据王胜口述:“有美国兵由石头胡同坐车至燕家胡同下车,不付车资,我向他讨要,美国兵将我车推倒,车厢摔裂。”在拉车过程中,车夫猝死的事件屡有发生。1913年10月,外右三区呈报:“人力车夫庆福跌倒身死”;1914年5月,外右二区呈报“人力车夫吴吉升途中猝然倒地身死”。有人力车夫被乘车人偷窃的情况,如1915年12月,保安警察队第二队报告称“12月30日前夜十时余,巡至大栅栏东口外,有一人力车夫王贵海声称被坐车人窃取铜元70枚,正询问间见西便道有一人向北疾跑,形迹可疑。”经截获此人并询问,“被扭之人名为马永恒,承认窃车夫王贵海铜元属实”。档案还记载了曾任京畿卫戍总司令王怀庆的汽车,于1919年3月11日晚,将人力车夫赵二来及所拉乘车人撞伤后逃逸的事件。

(二)生活水平低下,全年入不敷出

1927年,社会学家李景汉在《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一书中,对北京人力车夫的调查显示,从收入来看,人力车夫每天的平均收入是130枚铜元。由于97%的车子是从车厂租来的,因此每天要支付租赁费30枚铜元,占总收入的23%。从开支来看,单身车夫每天的饭钱是60枚铜元,住宿费是3枚铜元。除此之外,每年衣服鞋帽大约要8块大洋。如果是成了家的车夫,则生活负担更重。另外,由于通货膨胀,人力车夫往往要靠典当衣物或者借“印子钱”勉强度日;又由于借债的利息高达20%,因此许多车夫的家属不是“逃入施粥厂”就是“流入乞丐队伍”。

人力车夫靠出卖体力,赚的是辛苦钱。无论寒冬酷暑,无论风雨,人力车夫都要出车拉活儿。除去要交的份子钱,所剩无几,入不敷出。北平特别市社会局对人力车夫拉车收费是有规定标准的。据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档案记载,1929年2月1日,北平特别市政府颁发的《东西车站至各大旅社人力车标准价格规定表》规定,从东站(注:原京奉铁路正阳门东火车站)至六国饭店车价为20枚铜元、东站至北京饭店为30枚铜元、东站至长安春饭店为30枚铜元……从西站(注:原京奉铁路正阳门西火车站)至六国饭店为24枚铜元、西站至北京饭店为24枚铜元、西站至中央饭店为34枚铜元、西站至花园饭店为40枚铜元……按当时银元与铜元兑换比例来计算:一个银元大约能够兑换1000枚铜元。车夫如果挣够1银元需要拉短途的活儿50次,以每天拉活儿10次计算,需要用5天,才能够挣够1块银元,一个月不休息连续工作30天,才能够挣够6块银元。路途长些与短些的综合在一起,平均算下来,三轮车夫收入十分微薄,每个月收入仅为7块银元左右。

民国时期,王清彬所著的《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提到一个人力车夫在其全年拉车总收入的94.45元中,扣除全年平均应向车行缴纳的车租费24.79元和属于车夫个人消费的33元之后,一年中一个车夫平均可向家里供给只有36.66元。如果以车夫个人消费的33元算作是一个成年人口的平均消费额的话,那么车夫向家里提供的这36.66元只能养活一个成年人口多一点,当时人力车夫要养活一家老小,是非常艰难的,在北京人力车夫家庭中,收不抵支是普遍现象。

二、北京的人力车夫捣毁电车事件始末

人力车夫捣毁电车,在当年是轰动京城的事件,老实巴交的人力车夫,为何会捣毁电车呢?事件还要从北京市总工会改选谈起。

(一)汪蒋派系争斗,汪派蓄意破坏

北京市总工会成立于1928年8月。组建者为国民党北平党部的李乐三、张云卿。张云卿在国民党内部属于汪精卫派系,与蒋介石所属的CC系针锋相对,水火不容。1929年6月,在国民党北平市党部的改组中,CC系占上风,张云卿败下阵来,被逐出国民党北平市党部。1929年10月,电车和电报等工会呈文给市党部民训会,要求改选总工会。当时多数总工会已经接受党部的领导,张云卿明知工会改选,他必然会落选,于是唆使他的表弟陈子修,利用能支配的清道夫工会、工程队等少数工会及人力车夫工会西单支部的人员,组织股干事贾春山等人,蓄意捣乱破坏,带领1000余人手持木棍,前往北京市总工会“声援”。煽动工人捣毁电车。暴动最先发生在西单北大街丰盛胡同东口附近,从总工会出来的人力车夫,将人力车拦截在电车轨道上、殴打司售人员。人力车夫又沿西单北大街、西长安街一路向东,沿途打砸电车,东单、前门、天桥等处均发生电车砸毁事件。据北京市档案馆民国档案记载,被捣毁“机车43辆、拖车20辆、道岔10处。就车辆一项损失,估计20余万元。电车工人受重伤8人”。随后,又有车夫赶到南城铁山寺捣乱破坏,因电车工人子弟学校和第九区党部在此处。据北平特别市政府训令记载:“据外一区铁山寺僧德安呈称本月22日白彦章、石又磊等统领暴徒百余人,蜂拥寺捣毁佛像,逐出寺僧,占领庙宇。”晚7时,军警出动武力镇压。人力车夫工会总部和各支部被封闭。人力车夫工会首领贾春山等183人被逮捕。晚10点,北平警备司令李服膺宣布北平临时戒严。25日,北平电车公司在致北平警备司令部的函中,除表示感谢外,请派兵保护崇文门外东城根变压廠、南河沿变流厂、什刹海三座桥变流厂等三处电气机件主要部分。

(二)事件两败俱伤,车夫丧失饭碗

此次事件,给电车公司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据电车公司致市政府的函中称,自肇事之日起停止通车,被毁的机车和拖车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够修复。车辆连同营业损失三四十万元左右。10月23日,北平特别市政府宣布人力车工会解散。

北平特别市公安局发布第486号训令“闻现在本市人力车夫,公然主使会员于大街持械捣毁电车,伤害民众,实属破坏安全秩序。按照中央最近颁布《工会法》第五节规定应在解散之列。”之后,又有清道队工会、工程队、沟工队工会解散。10月29日,电车公司在致市政府的函中表示:“此次人力车夫击毁电车,虽别有主使及背景,其目的或未必仅在电车,但念人力车夫思想简单,生活艰窘,电车以发达交通利器,与人力车绝无抵触。”“惟以人力车思想之简陋,难保不确认电车定价低廉,有妨人力车营业。”“拟酌量增加票价,每段加大洋五厘,合铜元二枚。”11月2日,电车公司发出敬告全体工友书,提出要在车辆未全修复之前,先就重要路线试开少数车辆,由工人分班轮流值班。11月,北平警备司令部发布了布告。人力车夫暴动捣毁电车一案,将盲从徒众驱逐出境,捕获主要人犯陈子修、贾春山、马文禄、赵永昌等4人,国民政府电准依照戒严条例将4人执行枪决,其余各犯按轻重依法惩办。此次受人指使捣毁电车的车夫之乱,两败俱伤,不仅电车公司元气大伤,人力车夫工会组织及人员、车辆也遭受到很大的损失。

三、人力车夫捣毁事件对当时社会的影响

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风潮爆发,对当年的执政府、电车公司和北京市民等各社会层面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主要对三个层面影响很大。

(一)北平特别市政府决定解散人力车夫工会

1929年10月底,人力车夫风潮事件发生后,北平特别市政府发布第486号训令,解散了人力车夫工会。1929年12月16日,北平市公安局发布了局长张荫梧签发的第383号训令,由党务指导委员会民众训练委员会查封前人力车夫工会支部各种器物,并将数目清单交至接收单位。档案记载了民训会点收的北平特别市人力车夫工会和平门支部的物件清单等。

(二)电车公司受损失严重,半年才恢复

1929年北平人力车夫风潮爆发,受到损失最严重的是电车公司。据档案记载,被人力车夫工会捣毁的“机车43辆、拖车20辆、道岔10处。就车辆一项之损失,估计20余万元。电车公司受重伤者8人。”电车公司恢复期很长,据电车公司致市政府的函中称,自肇事之日起停止通车,被毁的机车和拖车需要6个月左右才能够修复。车辆连同营业损失,共计三四十万元左右。

(三)社会公众:从恐惧走向成熟

此事件对北平人民社会心理产生了重要影响。人民的心理经历了一个从恐惧、反思到觉醒及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在风潮过后,愈挫愈奋中扩大革命宣传、带领北平人民进行革命、为北平城市的近代化找到了新的出路。

民国时期,人力车夫工人捣毁电车事件折射出了文明与人工的冲突,这一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车文明替代人工劳动,在民国乱世中,生活在底层的人力车夫面临生存挑战,采取极端的方式砸毁电车造成的。这一事件究其根本原因还是腐败的旧中国的社会制度。

参考文献:

[1]北京电车公司档案史料[M].北京:燕山出版社, 1988:227,229.

[2]李景汉.北京人力车夫现状的调查[J].社会学杂志,1925(2):4.

[3]王清彬.第一次中国劳动年鉴[M].北平社会调查,1928:173.

作者单位:北京市档案馆

猜你喜欢
人力车铜元车夫
“三个车夫”之鉴
共产党“大官”也坐人力车
行政管理与劳资关系的调适*——以1934—1942年沪公共租界人力车业改革为论例
人力车夫
清末铜元余利及其影响
如何收藏清末和民国铜元
你是第几个车夫?
人力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