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工笔画教学要点分析

2020-10-12 11:40高丽
散文百家·下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策略研究小学美术

高丽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改变自身的传统教学观念,采取更能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从工笔画白描、工笔画临摹、工笔画创作几方面来为学生展示美术课程中的国粹工笔画的魅力。

关键词:小学美术;工笔画教学;策略研究

新课程改革后,美术学科的课程标准提出了“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情趣,丰富人类精神和物质世界。”因此,在现代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向学生传授美术课程的基础知识,还应该完成对小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与提高。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的并且实现对中华民族優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教师即可展开工笔画相关知识点的教学。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工笔画是简明且容易理解的,能够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师生间的沟通交流实现对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培养工作。

一、工笔画白描

工笔画中的白描即为线描,主要是利用墨线来描绘物体而不增加任何色彩的技法,也是小学生学习工笔画的基础性技能。然而,在学生刚刚接触到工笔画的之时,很容易会无从下手,理解到白描的本质。因此,教师可以先要求学生临摹一些历史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白描画卷,了解到国画的用线技巧与用线规律,诸如用笔时的中锋与侧峰;线条的长短、粗细、曲折、疏密与虚实等等。[1]与此同时,在小学生线描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认识到线描并不是简单地利用毛笔勾画出物体的轮廓,更为重要的是需要体现出用笔的手法。比如在牡丹花的花头与花叶的绘画过程中,需要学生能够掌握主要的筋线、边缘线与曲折线。在此过程中,主要筋线可以用于表现花叶的伸展状态,边缘线主要表现花叶的外部轮廓,而曲折线可以表现出花叶的反转程度,学生只用在充分掌握这几种线描手法后才能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花叶的具体形态。在牡丹花头的绘画过程中,学生除了需要运用以上的线描方法后,还应该注意落笔时用墨的浓淡程度,花头用墨较浅时可以方便在上色时将各种线条有效地融入其中,得到更为理想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在花茎、花萼、花柄的绘画过程中可以使用较为浓重的笔墨,勾勒出花枝的苍劲有力之态,渲染出丰富的画面效果。当然,在小学生工笔画的课堂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还应该考虑到学校的教学条件与学生近期的学习状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更给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二、工笔画临摹

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工笔画的学习几乎都是从临摹开始的,而现代工笔画临摹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莫过于宋人小品画,其画卷的线条与着色都已经达到了一种相当有高度的境界。[2]当然,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宋人小品的临摹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花、鸟、鱼、虫的构图、造型与绘画技巧,还可以帮助学生从更加深层次的角度理解工笔画的绘画技巧。

比如在《出水芙蓉图》的临摹过程中,教师首先应该带领学生欣赏画卷,这幅画从构图上讲十分简单,仅仅描绘了一支荷花与两片荷叶,然而通过作者对线条的描绘与颜色地把控将荷花与荷叶描绘得栩栩如生。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很容易出现对荷花的线条描绘不够准确或是对花瓣的颜色处理不当的情况,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学生对毛笔的驾驭能力不足,且过于急于求成,导致所绘画出的线条笔力不足,或是在花瓣的上色过程中,将白色调的过于浓郁,希望两三遍就可以渲染出想要的效果,然而只能够产生白色晕染不均匀,荷花花瓣呈现出斑驳的白色色块。而正确的画法应该是调出较为淡薄的白色,然后一次一次的分层渲染,必要时还可以用矾水来固定颜色,随后用曙红色来从花瓣的边缘晕染,在红色的晕染过程中,教师需要教导学生注意两种颜色的过渡,才能够将花瓣的层次渲染出来,达到理想的效果。在工笔画的临摹过程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分析画卷的用线、用笔、用墨,其中用笔中中锋与侧锋分别是两个不同的基本方法,可以分别表现出不同表现形式,展现出不同的画面。而用线则需要学生能够表现出“一波三折”,线条需要有一定的起伏、曲折与粗细变化情况,与此同时线条的额表现不能过于死板,要求学生能够帮助学生展开长时期的线条训练,使得学生能够运笔自如,下笔有神。

三、工笔画创作

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开展的主要教学目的为培养学生利用工笔画技术描绘大自然的景象。小学美术课程的工笔画线描写生与素描写生有所不同,更为注重于运用线条来表现大自然事物的“明暗、大小、质感、量感、结构、组成”,而这些因素的把握对于初步开始学习工笔画的小学生来说不免具有较大的学习与掌握难度,虽然学生可能在素描写生方面拥有较为优秀的表现能力,但是要求学生仅仅运用线条来进行写生创作时,学生难免会无从下手。

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学生没有在真正意义上理解线条的造型所导致的,只有在学生合理把握线条与线条的粗细结构,才有可能创作出和谐的画面。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处理并取舍线条,并且能够在写生的创作过程中充分融入自己的主观情感,对实际的事物进行一定程度的夸张或变形,创作出具有自己特点的画作。众所周知,小学阶段的美术课程通常只占据了学生每周学习时间的一小部分,而每一堂课程中学生主要需要完成一定的课堂作业创造,在此时间段内,教师若想完成帮助学生将课堂作业转变为美术创作无疑是十分困难的,所以教师还可以合理利用小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来组织或举办多种形式的美术活动,诸如教师可以组织创办美术兴趣爱好小组,吸引一批对工笔画创作怀有强烈热情与参加欲望的学生。

在小学工笔画的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线条技巧教学帮助学生养成扎实的基本功,提高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品.小学美术工笔画创作相关要点分析[J].新课程.小学,2016(001):262.

[2]赫玉红文.图.小学工笔画[J].少儿美术,2019(12):10-11.

猜你喜欢
策略研究小学美术
高中英语书面表达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
关于提升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目的论角度下的英语翻译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