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法规韩中翻译研究

2020-10-12 13:13李梦佳
锦绣·上旬刊 2020年5期
关键词:翻译策略研究现状法律法规

李梦佳

摘 要:随着中韩各领域交流合作和人员往来的增加,对法律服务的需求与日俱增,对法律服务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对中韩两国法律翻译研究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是针对目前所处的现状,在进行韩中翻译时,应该采取的翻译原则和翻译要求。

关键词:法律法规;韩中翻译;翻译策略;研究现状

众所周知,中韩两国一衣带水,同属于东亚文化圈,文化渊源深厚。在近代社会之前,中国法律对东亚国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韩国,效仿中国法律制定法律已成惯例。1而到了近代社会以后,由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中韩两国的法律法规也逐渐有所差异。随着经济贸易合作日趋频繁,涉及法律交流增多。与此同时,每个国家的法律体系要想更加完善,都要“取其精华”,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法律。基于此,我们应冷静、客观分析目前韩中法律翻译现状,并探讨翻译原则和要求。

一、中韩两国法律翻译研究的现状

当下,法律语言研究逐渐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它包括语言人类学、语篇分析学、符号学、文学理论、修辞学、翻译学、社会语言学以及法律哲学(Mertz,Rajah 2014:170-171)。2目前中国法律翻译研究主要呈现出数量多,研究范畴广两大特点。2020年“两会”的召开,我国进一步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这也能够体现出我国人民对法律的重视。另一方面,法律从业人员的增多,对法律的研究也进一步深入。

笔者以“法律翻译”为关键词在知网进行检索,得知知网收录了相关论文1013篇(检索日期2020年7月4日)。笔者在同一天用韩语的“法律翻译”为关键词,在韩国论文网站“kiss”上进行检索,相关论文仅为24篇。和中国相比较,韩国的法律翻译研究数量较少。

二、法律法规翻译原则

法律文本是一个非常特殊的体裁,单词和文章都与一般文章不同,文章结构复杂,内容难懂,多涉及专业术语。法律文书,特别是商业律师事务所起草的各项合同和协议,涉及范围广泛、复杂,有法律、经济、商业、贸易、金融、商品检验、环境保护、知识产权等各个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当下中韩翻译的现状,制定出合理的翻译原则和翻译要求是有必要的。笔者根据法律翻译实践,总结出四点翻译原则,分别是准确性、统一性、客观性、精炼性。

(一)准确性。不仅是法律文本,翻译任何文本时,准确性是第一要务。因为翻译的根本目的是再现原文本的意义,这也是翻译者的首要任务。法律是全民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是执法人员的依据。考虑到法律文本涉及法律效力问题,所以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反复、仔细推敲文本含义,确保准确、无歧义。正所谓“失之毫厘,差之千里”,微妙的差异可能造成对意义的误解,其造成的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二)同一性。在法律翻译过程中,为了保持语言环境的一致性,避免误解,翻译某些概念时必须选择同一个词。这与文学翻译恰恰相反,为了体现文学美的特点,文学翻译通过丰富的词汇表达文学美,在法律翻译找中这是绝对不被允许的。因此,在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后,需要确定一个词的译文,如果在后面的文章中反复出现同一个词,那么所有的译文都应该与上述译文相同,不得改动或使用类似词语。

(三)客观性。法律代表国家意志,是权力的象征,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因此在翻译法律时,应该是客观的,不允许掺杂个人意志和感情,不允许发表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它不是“感情的抒发地”,也不是“言论自由的论坛”。其次,在翻译他国法律时,也应该始终坚持客观原则,不应出现有意偏袒某一方的行为,力求做到公平。

(四)精炼性。法律具有鲜明的政治性和权威性,一字一句都是言简意赅、凝练有力。因此,法律翻译最忌讳的是像文学翻译那样变化多端的修辞,比如夸张、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技巧,在语气上也不是委婉的,而是客观地直接表达。

三、法律法规翻译要求

为有效达到预期目的,法律翻译具有不同的要求和梯度。要根据要求和效果准备翻译材料,合理地投入时间和精力。法律翻译的译员一般都是法律行业的从事人员或者学习过法律的专业人士,即便不是业内工作人员,也必须对法律法典有相当程度的认识,才能灵活运用,做到恰如其分地翻译。针对上述四点翻译原则,笔者总结出三点翻译要求,分别是熟练掌握专业术语、理解核心法理保证逻辑通顺、掌握固定的表达格式。

掌握专业术语。法律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自然有其专业术语。一名合格的法律翻译员,需要非常熟练地掌握法言法语,并了解相关行业的内容知识,不能说大白话。法律翻译专业性较强,要搞好法律翻译,必须经常查阅韩中翻譯辞典等资料,切不可粗心大意,或“望文生义”。

(二)理解核心法理,保证逻辑通顺。法律制定之初,都是以一定的法理为依据制定的,法理是法律的核心思想。在翻译过程中,翻译的法律条款也应该围绕原来的法理进行翻译,体现法律精神。如果翻译后的译文脱离了这个精神,那么全篇的逻辑就会产生冲突,导致其丧失法律效力。这是法律翻译中最严重的问题,在翻译过程中要始终围绕法理进行翻译,使整个法律条文的逻辑流畅、严谨。

(三)掌握固定的表达格式。任何国家的法律作为一国之规,都有其严谨性。每种法律都有一定的格式和“套路”。比如我们在翻译韩国的法律时,韩语中的长句是其主要表达方式,此时我们应该对长句进行分析,包括处理修饰成分处理、调整语序等。上述格式确定好之后,在今后的翻译中按照其相同的格式翻译即可。

四、结语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纵深发展及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推进,中韩两国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频繁,涉外法律交流也日渐增多,法律翻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法律翻译研究是当下的学术领域的一个新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中韩两国法律翻译研究的现状,并对此总结了当下的法律翻译的原则和要求。当然,法律翻译问题远不止此,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参考文献

[1]张晴晴.中韩法律翻译研究现状考察[J].卷宗,2016.06

[2]徐珺、王清然.基于语料库的法律翻译研究现状分析:问题与对策[J].外语学刊,2017.01

[3]程汝康,熊德米.法律语言翻译论[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6):88

[4]李德凤,胡牧.法律翻译研究:现状与前瞻[J].中国科技翻译,2006,19(3):47-51.

[5]董晓波.法律文本翻译[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1:21

猜你喜欢
翻译策略研究现状法律法规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韩中法律法规翻译研究
“民间网络反腐热”冷思考
装配式建筑相关法律法规的研究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旅游景点名称翻译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我国环境会计研究回顾与展望
浅析电力系统谐波及其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