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

2020-10-12 14:53刘国兴
电子乐园·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工程

刘国兴

摘要:建筑工程的基础稳定性和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息息相关,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加强水利水电工程基础设计规范,能最大程度上解决在工程中遇到的施工处理问题。基于水利水电工程实际建设中会遇到的问题,本文进行了分析与研究,通过对于基础处理施工技术的研究,对优化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提升建设价值提出一定的建议。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技术施工

一、基础处理

(一)水泥土技术

水泥土施工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水利水电工程质量。在水泥土技术的应用中,应根据施工规范掺入一定比例的水泥和土,待反应确定到一定强度后,再适当应用水泥和土。水泥土技术主要用于水利水电基础加固措施,可为基础的长期稳定提供保障。一般来说,为了保证水利水电工程的荷载满足施工要求,水泥土灌浆强度应保持在45厘米左右。同时,在水泥土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土壤密度、土质、水泥土配比等因素都会影响水泥土技术的应用效果。为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进行适当配比,严格控制水泥和土的质量[1]。

(二)粉喷桩技术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粉喷桩技术发挥着重要作用。粉喷桩技术应用是有技巧性的,施工人员应根据工程设计方案和实际施工条件确定粉喷桩的位置。为了有效地确定桩位误差,可以设置适当的标记。同时,桩顶高度的有效设置对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因此,在设计粉喷桩桩顶标高时,施工人员可以严格管理和控制桩底与桩顶之间的标高,并对桩身、导向架和搅拌轴进行垂直检查措施,以保证施工精度,将粉喷桩左右倾斜误差减小到1%。同时在进行桩身水泥配比时,应采取相关措施确定单位桩身水泥量,并加入适量石膏粉。

(三)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

在预应力管桩技术的应用过程中,主要包括先张法预应力管桩和后张法预应力管桩。根据水利水电施工阶段的不同需要,应进行适当调整。现阶段,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成熟,如预应力管桩的沉降阶段,静压法、锤击法、射水法等方法的应用,大大提高了预应力管桩的施工效率。其中静压法主要是利用桩机对预应力管桩施加适当的力,使预应力管桩落到地层表面以下,而锤击法则是利用锤击反复击打预应力,使预应力管桩的沉降速度不断上升[2]。

(四)锚固技术

锚固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工程的整体结构性能。然而,由于锚固施工工序多、范围大,在陡峭的山区往往采用锚固施工技术。锚固技术的有效应用可以减轻陡峭山区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负担,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质因素造成的不良地基坍塌。在锚固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要对地基进行处理,确保地表满足施工要求,然后采用锚索加固措施,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稳定运行。

二、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工作策略

(一)工程基本情况

A大坝建于2015年,坝顶高程543.00米,坝基高程483.00米,显示2号坝段和3号坝段。大坝左岸开挖区地层属于推覆断层的上盘地层,地层岩性由大隆组泥灰岩夹页岩和大冶组薄夹中厚白云质灰岩组成。一般向左岸下游倾斜,断层影响带附近地层褶皱发育,卸荷裂隙和地下水溶蚀形成强风化岩体。开挖边坡为缓倾角反岩质边坡。整体结构虽为稳定型,但由于地层岩性结构风化特征不同,左坝肩开挖过程中,边坡附近岩体松散变形,局部发生坍塌。根据施工期补充勘察,确认上部强风化岩体及崩塌堆积..

(二)工程建设中的基本问题

根据坝基开挖暴露出的建筑基础地质条件和发现的工程地质问题,设计中应解决两大问题:一是左岸地基处理,主要解决基础渗漏和基础破损问题。措施为帷幕灌浆;另一个是左岸地基处理;二是左岸大坝的稳定性。如果左岸大坝抗滑稳定不能满足按右岸同坝段要求,解决办法是对左岸大坝采取“特殊措施”,即上下游拖板、深层固结灌浆、锚桩等综合治理措施。

三、水利水电工程的基础处理策略

(一)加强施工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制定完善的基础施工管理方案。同时,根据前期施工管理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前制定预制基础施工风险管理措施,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为全面保证施工质量,施工管理人员可结合时代发展,加大引进先进的基础施工技术和基础施工设备,不断优化施工措施,全面提高施工效率。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过程中,开展基准灰线测量可以为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提供很好的参考。

(二)加强人员培训

施工人员是水利水电建设项目顺利进行的保障。因此,在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員可根据工程进度,定期组织对工程操作人员进行专业素质培训,提高其对新技术、新设备的适应性,激发基层施工人员的创新思维,促进水利水电基础施工质量的持续提升。为保证基础员工培训效果,施工管理人员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适当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对水利水电施工设计方案进行分析,为施工设计方案的优化提供便捷通道。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人员可以结合市场变化,建立动态的施工资源应用方案,确保项目内部资源得到充分应用[3]。

(三)积极利用多样化的高新技术

在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当下水利水电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定向解决这些问题,积极借助先进的生产工艺、设计理念,优化整体的工作部署,积极提升新技术的应用和优化策略。建立在多元的高新技术应用之上,提升整体的工程价值,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设计先进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水利水电工程是利民的大工程,其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非常高的,如果不重视施工建设的质量控制,可能会出现安全问题,而在实际的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中,需要落实整体的施工建设,提升基础设计技术的稳定性、有效性,加强技术优化,提升管理价值,保障整体工作的有序开展,这样才能让整体的水利工程行业更进一步。

参考文献

[1]郭婧媛.水利水电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理念分析[J].东北水利水电,2019,37(12):28-29.

[2]舒华鑫.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239.

猜你喜欢
基础处理水利水电工程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的施工技术
贵州农业水利水电工程基础处理施工技术要点
浅谈旧砖房加固、增层改造技术
试论水利水电大坝工程的施工技术及注意问题
浅谈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
论述基坑排水技术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关于水利水电工程中土石坝施工技术的探讨
袖阀管法灌浆施工技术在倒虹吸基础防渗中的应用
丹东大闸码头工程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