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总结及主推建议

2020-10-13 02:36王致晶
甘肃农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粪便畜禽秸秆

王致晶

甘肃省农业建设项目管理站 ,甘肃 兰州 730000

一、甘肃省循环农业发展概况

甘肃是典型的农业省份,近些年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为目标,按照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的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因地制宜大力开展生态循环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先进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在测土配方施肥、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畜禽粪污综合利用、废旧农膜回收利用、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尾菜处理利用、“三沼”综合利用、农业生物质开发等方面探索出一大批生态循环农业生产技术,循环农业产业体系也日趋完善。2019年,全省循环农业示范基地面积达到2 000万亩以上,种养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示范县20多个,全省畜禽养殖粪污利用率达到73%以上,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达到63%以上,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率达到82%左右,尾菜处理利用率达到44%左右,主要农作物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覆盖率、绿色防控率分别达到36%、26%,化肥施用总用量增幅降低3%,农药使用量降低1.3%,全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3.5%。

二、形成的主要循环模式

通过对全省不同区域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域布局、特色产业、发展基础等的分析,兼顾资源利用的多样性和废弃物处理的不同方式,经过近年来的逐步发展,全省已形成很多较为成熟的循环农业模式,比较典型的循环模式主要有以下6种。

(一)龙头企业种养一体化模式

依托种养结合的龙头企业,围绕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秸秆饲料化利用,构建“种植业—秸秆—青贮(氨化)饲料—养殖业—粪便—肥料—种植业”的循环农业链条,同时推广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标准化生产等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提高区域内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废弃物“零排放”和“全消纳”。

图1 龙头企业种养一体化模式示意图

(二)以养殖粪污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

在规模养殖发达、特色种植优势明显的地区,依托规模养殖场(小区),以畜禽粪便肥料化利用为纽带,采取养殖废弃物集中处理模式,构建“果蔬—尾菜(尾果)—饲料—养殖业—粪便—肥料—果蔬”的循环农业链条,推广标准化生产、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现果蔬产品绿色化生产。

图2 以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示意图

(三)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

在旱作农业大县、草食畜大县,围绕全膜玉米种植和牛羊养殖,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纽带,构建“地膜玉米—饲料(商品)—草食畜—粪便—肥料—地膜玉米”的循环农业链条,推进大田作物使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行动,提升旱作农业和草食畜产业技术水平,实现农业生产的标准化和清洁化。

图3 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示意图

(四)以大中型沼气为纽带的模式

在大中型规模养殖场(小区)集中区域,结合大中型沼气工程建设,围绕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推广沼气生态循环模式,构建“养殖—沼气(沼渣、沼液)—种植”三位一体的生态循环农业链条,提高沼气工程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

图4 以大中型沼气工程为纽带的模式示意图

(五)种养加一体化模式

在种植业大县,依托农产品加工企业,构建“种植—加工—废渣废液—饲料—养殖—粪便—肥料—种植”的循环链条,实现农业规模化生产、产品加工增值和副产品综合利用,有效整合种植、养殖、加工优势资源,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图5 种养一体化模式示意图

(六)立体复合型循环模式

在陇南山地等地区,发展形成了“种植(林果)—林下畜禽养殖(食用菌)—粪便—有机肥—种植(林果)”立体复合型循环农业模式。

图6 立体复合型循环模式示意图

三、不同农业生产区主推模式及建设内容建议

(一)主推模式建议

依据全省农业自然条件、循环农业发展基础和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结合农业区域代表性等因素,因地制宜安排各种主推模式,不同农业区建议如下:

1.河西绿洲农业区。在酒泉、张掖等玉米制种集中区、瓜菜种植集中区、养殖业集中区,主推龙头企业种养一体化模式、以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以大中型沼气工程为纽带模式和种养加一体化模式。

2.沿黄灌溉农业区。在粮食生产区、瓜果菜种植区、奶牛生猪养殖区,主推龙头企业种养一体化模式、以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和以大中型沼气工程为纽带的模式。

3.中部旱作农业区。在全膜双垄沟播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种植区,结合草食畜养殖,主推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以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和种养加一体化模式。

4.陇东农产品主产区。在粮食生产区,苹果、蔬菜种植区,结合草食畜和猪禽养殖,主推以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和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

5. 陇南及天水南部山地特色农业区。结合特色林果、冬春蔬菜、猪禽养殖、食用菌等特色产业,主推以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和立体复合型循环模式。

6. 甘南及祁连山等高寒牧区。该区域是我国西部青藏高原地区及河西走廊重要的水源补给区和生态屏障,以生态环境保护、发展高原生态草原畜牧业为主要发展方向。

(二)主推模式建议设计内容

以各个农业区主导产业布局为基础,结合循环农业发展现状,主要围绕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农副资源综合开发、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三个方面,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建议各主推模式的建设内容如下:

1.龙头企业种养一体化模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建设有机肥生产设施,废水处理设施,肥水贮存设施、输送设备、田间利用管网与配套设施等。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方面,主要建设秸秆收储设施,青黄贮、氨化及配套设施等。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方面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推广高效节水、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

2.以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为主的模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建设养殖场粪污暂存设施,粪污转运设备,有机肥生产设施,污水生物处理和肥水利用设施等。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方面,主要建设秸秆(尾菜)饲料生产设施、田间堆肥设施等。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方面主要推行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建设果蔬产品绿色化生产设施、水肥一体化设施等。

3.以秸秆饲料化利用为主模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建设养殖场粪污暂存设施,粪污转运设备,有机肥生产设施,田间堆肥设施等。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方面,主要建设秸秆收贮设施,青贮设施及配套设施等。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方面推进大田作物使用畜禽粪便等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行动,提升旱作农业和草食畜产业技术水平,强化地膜田间回收体系建设等。

4.以大中型沼气工程为纽带的模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建设沼气工程,沼渣沼液综合利用设施等。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方面,配置秸秆饲料化、肥料化设施。农业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方面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行动,强化田间贮液池、输送管道等沼肥利用设施建设。

5.种养加一体化模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主要建设养殖粪便肥料化利用设施。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方面,整合种植、养殖、加工优势资源,建设农产品加工废渣废液饲料化、肥料化利用设施,实现产业集群发展。

6.立体复合型循环模式。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方面,建设养殖粪便田间堆肥设施等。农副资源综合开发方面,建设林果枝条食用菌基料化生产、菌渣肥料化生产设施。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方面推广病虫害统防统治技术,推进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实现果品绿色化生产。

猜你喜欢
粪便畜禽秸秆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上海祥欣畜禽有限公司
推广秸秆还田 有效培肥土壤
秸秆计划烧除 吉林打算这样干
新型环保吸声材料——菌丝体胶合秸秆
SONG OF SMOG AND 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