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2020-10-13 02:16
中国石油石化 2020年15期
关键词:石油能源

“产研结合”更易擦出创新火花

华北油田 李长开

通过一项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胜利油田就将陆相碎屑岩油藏石油采收率提高到60%,挑战了国内外采收率的极限,并对我国15亿吨难动用储量产生了示范效应。读罢贵刊2020年第14期封面故事《非均相复合驱,老油田的新胜利》一文,我对胜利油田的创新作为拍手称赞!在高兴之余我也注意到,虽然经过40余年上下求索,但真正属于科研创新突破的时间点并不漫长,反而集中在很短时间内。为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

虽然如文中中国石化副总工程师所分析的那样,创新思维理念是技术突破的关键;但是,光有创新想法是不够的。就如基础的创新概念2003年就提出了,过了几年也未取得进展。其原因就是,在技术、材料、实验等关键核心点上没有突破。胜利油田非均相复合驱技术的关键创新点在哪里?其实就是粘弹性颗粒驱油剂。而这个驱油剂的核心创新,不是光靠企业一家就能完成的,而是得到了国内高分子合成领域的名校四川大学黄光速教授团队的鼎力支持,加之企校产研结合、不断研究试验最终取得成功的。

成功的创新,固然有许多因素促成,但关键的也就一两步。科研院校具有领先的技术和科研思路,企业能够发现现实技术难题且有实践资金平台。只要二者结合、优势互补,就容易擦出创新火花,促成关键领域的突破性创新。

打赢硬仗需要“硬核战术”

辽宁销售 张凤春

读了贵刊2020年第13期《“四大战术”打赢了百日攻坚战》的报道,笔者得出的经营哲学是“打赢硬仗需要‘硬核战术’”。

对于成品油销售企业来说,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国际油价长时间低位徘徊叠加影响,各家的日子都不怎么好过。但作为企业来说,无论大环境如何不利,生产经营工作一刻也不能停止,尤其越是困难的时候越要想办法“突围”。否则,就可能被对手甩得越来越远。为渡过难关,中石化组织开展了“百日攻坚创效”行动,成为应对挑战的难能可贵之举。在这场行动中,其所属天津石油成为了赢家,目前已超额完成了目标进度,成绩极为可喜。可这样的好成绩绝不是平白无故就能到手的,靠的正是“对标对表”“筑巢引凤”“以竞促合”“化危为机”这四大样“硬核战术”。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些“硬核战术”,天津石油想打赢“百日攻坚战”是不可能的。

从天津石油的成功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启示:宏观经营环境恶劣并不十分可怕,只要找到“硬核战术”再难打的仗也能够打得赢。最可怕的是,面对艰难的市场形势首先从思想上就害怕了,就打“退堂鼓”了,那就注定要失败。在克服了思想上的障碍后,能否找到“硬核战术”很关键,找得到就会成为赢家,找不到日子会过得更惨。所以,成品油销售企业应该从中石化天津石油打赢“百日攻坚战”的经典做法中受到启迪,一定要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硬核战术”,推动企业实现销量和效益的“双提升”,取得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双胜利”。

《油气杂志》

墨西哥将加快Zama油田开发2020年7月20日刊

美国Talos能源公司与Zama油田7区块的合作伙伴将与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在120个工作日内,向墨能源部提交项目一体化作业协议,作为Zama油田运营联合体的正式文件。Talos是该油田7区块的作业者,Zama油田从7区块延展到东部相邻的由墨西哥国家石油公司担任作业者的区块,在做出最终投资决定(FID)之前必须签署正式的联合体协议文件。据悉,目前已完成预研工程设计(Pre-FEED),将为Zama油田增加15万桶/日的产量。

(施 靖 )

《化学周刊》

沙特阿美将重组下游业务2020年7月20日刊

沙特阿美宣布了一项针对下游业务的重组计划,包括新建一个化工业务板块。新的下游运营模式将包括四个业务单元,分别是“化工业务,涵盖炼油、贸易、零售以及润滑油的油品业务,电力业务,管道运输业务”。此次重组并非使沙特阿美业务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而是为了提升公司下游业务的竞争力,支持化石能源产业链的一体化,以及“促进公司的业绩表现、价值创造以及全球增长”。据悉,沙特阿美的下游重组将在今年底前完成。

(施 靖 )

《世界石油》

阿联酋今年将增加380万桶储油能力2020年7月刊

阿联酋Brooge能源公司表示,该公司阿联酋储油码头的新油罐将在今年年底完全投入使用,包括8个储油库,可存储原油和炼化产品380万桶。由于新冠疫情打击了油品燃料的需求,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油罐等存储设施满负荷存储。因此,充足储油成为焦点。该公司正在开展二期扩建计划,预计完成后总储存能力达到630万桶。第三阶段计划完成后,将再增加2200万桶储存能力,预计2022年底完成。

(施 靖 )

《世界管道》

印度将加快管道建设2020年7月刊

印度将有望在新建油气管道设施方面,走在亚洲的领先位置。根据数据公司GlobalData的最新报告,2020年至2024年之间,印度已计划和宣布的新增管道建设里程达到27364千米,占亚洲国家总量的59%。据悉,印度未来4年内有48条新建管道可能进入运营阶段。其中,33条计划中的管道已经明确了开发计划。

(施 靖 )

《海洋工程今日要闻》

道达尔荣获全球最受尊敬勘探公司2020年7月6日刊

近日,道达尔公司获得伍德麦肯兹颁发的全球最受尊敬勘探公司荣誉。伍德麦肯兹全球勘探研究副总裁安德鲁·莱瑟姆表示,道达尔近两年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油气发现,包括在苏里南海上的石油发现,在南非海上发现首个大型凝析气田,在塞浦路斯获得巨型天然气田发现,在墨西哥湾Ballymore重大发现以及在英国的天然气发现等。全球最受尊敬勘探公司已经发布了12年,由伍德麦肯兹针对行业从业人员开展调查后统计确认。英国图洛石油、美国阿纳达科石油、埃尼、埃克森美孚等,均曾获得该荣誉。

(施 靖 )

俄气石油向中国供应首批14.4万吨北极原油

近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俄气)宣布,俄罗斯北极油田产的北极石油首批14.4万吨已交付到烟台港,历时47天。俄气石油相关人员表示:“考虑到公司扩大北极石油供货区域的计划,与中国等亚太地区国家的买家发展合作具有战略意义。”据了解,俄气石油公司2013年开始出口俄罗斯北极地区生产的石油,已向欧洲国家输送了超过4000万吨的石油。

焦 点

回升

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逐步回升

7月17日,国家能源局表示,我国能源生产消费逐步回升。上半年,煤炭、油气产量稳步增长。进入二季度,能源消费量明显回升,电力和天然气消费量持续增长,已超过去年同期水平。据悉,上半年,我国煤炭产量18.1亿吨,同比增长0.6%;原油产量9715万吨,同比增长1.7%;天然气产量940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0.3%。

安全

LNG罐箱运输或将迎来拐点

日前,交通运输部正式印发《整船载运液化天然气可移动罐柜安全运输要求(试行)》,对整船载运液化天然气(LNG)罐箱的安全问题做了明确规定。针对安全问题,《要求》分别从LNG罐箱托运安全要求、船舶安全运输要求、航运企业安全管理要求、LNG罐箱港口装卸作业安全要求、港口企业LNG罐柜装卸作业安全管理要求等八方面共提出39项具体标准,今年9月1日起施行,有效期2年。

封锁

利比亚原油出口暂停

7月12日,利比亚国家石油公司发布声明称,利比亚石油出口因遭遇不可抗力被迫再次暂停。声明表示,由于隶属利比亚国民军的武装力量再次封锁油田,因此利比亚石油出口暂停。7月10日,利比亚的石油出口在因遭遇封锁而中断了6个月后重新恢复。但仅隔一日,该油田再次被封锁。

减产

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8月起继续减产

欧佩克7月15日发表声明说,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同意今年8月起将减产规模降至每日770万桶,今年5月至6月的减产规模为日均970万桶。声明指出,随着世界各国从疫情中缓慢复苏,全球经济出现改善迹象,8月起将进入石油减产协议第二阶段。分析人士认为,减产规模下调符合市场预期,因此消息公布后油价并未剧烈波动。

下发

今年第三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下发

近日,商务部下发2020年度第三批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允许量,总计2684万吨,比2019年第三批上涨108%。本次第三批下发是对前两批的补充。累加本次的额度后,2020年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共计18455万吨,比2019年总配额上涨11.17%。业内人士表示,去年合计只有三批配额下发,因此今年三批配额下发后或已完成全年发放。

本刊速递

石油流通市场形势趋好

7月16日下午,由中国石油流通协会主办的“2020年石油流通市场形势分析(视频)研讨会”召开,旨在分析行业形势、探讨发展方向、分享应对策略、把握下一步发展走向。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院长柯晓明指出,国内疫情对炼油行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季度。一季度国内原油加工量同比下降7%,加工负荷平均为61%(最低点58%),成品油产量下降11%;国内原油库存大幅上升;规模以上炼油企业亏损289亿元,亏损面达53%。

中化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王能全指出,二季度成品油出口量同比、环比下跌,但7月成品油出口有望激增。且长期看,作为缓解供需矛盾的主要途径,出口量回涨将是不争的事实。

对外经贸大学“一带一路”能源贸易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董秀成预判下半年国际石油价格趋势认为,无论疫情如何,主要经济体都将逐步开放经济,在疫情防控与经济开放之间艰难平衡;由于资本性投资减少,增储上压力加大,产能增长乏力将逐渐显现;国际油价在40~50美元/桶之间波动是大概率事件,如果暴发重大地缘政治事件,油价有可能在短期内出现暴涨。

中国石油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马政玮分析上半年国家出台有关行业政策指出,我国政府部门“放管服”改革工作持续,石油流通行业更多由地方政府主导;法规和标准体系将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业发展将更加规范;油气流通行业准入门槛有所降低,市场竞争加剧;民营石油流通企业未来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油气储备行业将进入快速发展期;区域油气全产业链发展有望成为趋势。

(本刊记者/陆晓如)

国内外能源发展挑战与机遇并存

7月1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研究中心和上海涵远科技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能源智库联盟论坛:疫情背景下国内外能源发展形势分析与展望”研讨会在线上召开。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研究员杨雷指出,疫情期间主要能源公司多采取降低能源投资的行为,而能源投资转化为产能需要一定的周期,可能导致未来经济复苏之时能源供给无法满足能源的需求。

隆众资讯副总经理兼首席战略官闫建涛指出,当前国际天然气市场整体呈供过于求,但局部呈紧张态势。他认为,从历史上来看,当前国际天然气价格整体处于一个较低的区间水平。他建议,我国要把握疫情过后的国际天然气低价优势,加速我国的天然气产业发展。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震认为,对冲和套期保值对减缓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有重大意义。他从大国博弈、石油美元、能源市场投机资金等方面对疫情后的原油价格进行展望,认为未来2~3年原油价格将会形成U形走势。

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指出,未来需要加强能源安全管理体系,制定突发事件下的应急预案及跨省区能源调度方案;要转变能源的发展思路,将分布式能源与集中式相结合,改善部分地区过分依赖外来能源的局面,既要关注全国性的能源安全问题,也要重点关注区域性的能源安全问题;要坚持未来能源的智慧化发展,坚持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建设好城市智慧能源大脑,推进能源业向能源+能源服务业发展 。

(本刊记者/陆晓如)

数 字

16.9 亿元

国家能源局正加快推进2020年度天然气领域管道、储气库和LNG接收站等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全年将安排16.92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城乡支持地方储气能力建设。

1.8 亿吨

近日,我国最大采油厂——中国海油渤海油田辽东作业公司创造了连续10年稳产油气超千万吨的新纪录。该油田投产至今,辽东作业公司已累计生产油气超1.8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1000万城乡人口约40年的使用量。

10 亿欧元

欧盟委员会网站近日显示,欧盟委员会设立的“创新基金”开始征集提案。该基金将投资10亿欧元,为可再生能源、能源密集型行业、能源存储以及碳捕获、使用和存储领域的突破性技术提供资金。

猜你喜欢
石油能源
国际能源署:今年清洁能源投资将再创新高
石油石化展会
我家换了绿色能源车
奇妙的石油
能源革命已经到来
第六章意外的收获
延长石油:奋力追赶超越 再铸百年辉煌
石油PK太阳能
假如地狱里发现了石油
好大的方块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