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风流:在故宫寻找苏东坡

2020-10-13 05:25王悦阳
新民周刊 2020年36期
关键词:东坡苏东坡苏轼

王悦阳

在中国文化史上,能与苏东坡齐名且具备超越千年影响力的人物,恐怕不多。因此,当拥有六百年历史的故宫博物院,以一场“千古风流人物”为题的“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拉开紫禁城建城六百周年活动的大幕时,真可谓恰如其分,相得益彰。在故宫寻找苏东坡,看似是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命题,却因为苏轼跨越近千年的文化影响力与人格魅力,而成就其展览的特殊性、群体性与巨大的传播力。

宋人《赤壁图页》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世称苏东坡,是中国历史上一流的文学家和书画家。他,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人之一,其文、诗、词、书、画等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堪称宋代文化的代表之一。回顾苏轼的一生,诗有苏黄之美誉,词成豪放开派之祖,文列唐宋八大家,书冠苏黄米蔡宋四家。21岁参加礼部考试便以惊艳之才震惊主考欧阳修,一生虽宦海沉浮数次被贬,却执著坚定,又极豁达乐观,写出了大量传诵千年的诗词名篇。林语堂曾给苏东坡贴过十几个标签,其中包括:饮酒成癖者、心肠慈悲的法官、月下的漫步者、诗人、生性诙谐爱开玩笑……并判断:“元气淋漓富有生机的人总是不容易理解的,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人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的。”而聪明洒脱如东坡先生本人,不仅调侃自己“一肚子不合时宜”,也曾颇为自得地表示自己“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个不是好人”。他的一生,命途多舛,跌宕起伏,无论在政论、书法、诗词、绘画,还是美食、游历、参禅、养生等诸多方面,苏轼都能以其丰富的经历,旷达的性格,睿智的思想,潇洒的态度而影响了同代乃至后世无数文人,使人为之向往、羡慕、敬佩不已,也正因此,东坡自然而然成为宋代文化,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座高峰,令人神往,迷恋不已。

此次大展,共展出78件套文物精品,以故宫博物院藏品为主,同时得到了天津博物馆的支持,藏品的时代跨度从北宋至近现代,类别涵盖书画、碑帖、器物、古籍善本等。自9月1日开展以来,观者络绎不绝,引起轰动。精心策划的展览共分四个单元。第一单元“胜事传说夸友朋”通过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苏轼的交游圈与他所身处的时代。第二单元“苏子作诗如见画”通过苏轼和后世书法家所书写的苏轼诗文作品,以及后世画家根据苏轼诗文作品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展现苏轼的文学造诣。第三单元“我书意造本无法”通过苏轼师法的前人作品、苏轼本人的书法创作以及后世临仿苏书的作品,展现苏轼的书法艺术及其影响。第四单元“人间有味是清欢”通过表现苏轼生平逸事的书画作品,以及苏轼抒发性灵的小品文,展现苏轼的生活情趣与人生态度。四个部分从不同角度展现苏轼的精神世界,为观众勾勒出一个生动而立体的苏轼形象,让观众立体、亲切且直观地走近这位平常而伟大的东坡先生。

“千古风流人物——故宫博物院藏苏轼主题书画特展”正在故宫博物院文华殿展出。

我书意造本无法

在历朝历代无数的画卷、碑刻乃至工艺品中,苏东坡总是艺术家非常乐于表现与刻画的形象。无论是大师巨匠还是民间艺人,他们所塑造与表现的苏东坡,往往头戴方巾,胸前美髯,大腹便便,怡然自得……事实上,苏轼究竟长什么样?对于一位距今900多年的历史人物来说,其真实相貌早已淹没于时光,不过,展览的开篇还是呈现了两幅苏轼肖像,一是《清拓东坡像团扇页》,纸本墨拓,苏子面目黧黑,加上神情端严整肃,更贴近林语堂所评价的“巨儒政治家”的一面;另一幅明代《德化窑白釉人物像》,则线条圆融,生动飘逸,使人亲近。两件作品具有各自的象征意义,墨拓表现了还原于历史中那个颠沛流离,数次谪迁,饱尝艰辛的苏轼形象,与元代赵孟頫绘制的《东坡像》中面容清瘦,骨格清奇,手持竹杖,目送远方而不改其坚贞刚毅的人物,有异曲同工之妙,也被研究者认定更接近历史上东坡先生的“真容”。或许由于东坡一生的命运令人唏嘘,而其旷达的性格更令人感动,因此,德化窑白釉塑造的苏东坡形象,则给人一种美学意义上的温暖与慰藉,只见他悠然闲坐,神情轻松,气度不凡,体形偏胖,眉目可亲,多有诙谐、亲切之态,因此也更符合后世人对于东坡先生美好的想象与向往。事实上,一千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无论是“历史版”还原苏东坡曲折艰辛的一生,还是“民间版”带有喜庆祥和意味的形象,苏东坡就是这样在一代代中国人的心中,树立起不朽的风姿来。正如其多舛的命途与潇洒的诗文,既矛盾又统一地存留世间,令人难忘。

苏轼《新岁展庆帖》。

或許,东坡之真容已难看见,然而,他所留下的诗文、书札、画作,字里行间,点墨勾画之中,却依旧可以还原一个活生生的苏轼。纵其一生,无论诗书画,成就皆高,影响巨大。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作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风格独具。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影响很大。同时他又擅长行书、楷书,得力于李邕、颜真卿、杨凝式而自成家数。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能画竹,学文同,为湖州竹派之一,又能作枯木、怪石等,出笔奇古。论画力主“神似”,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并提出“士夫画”(即文人画)之说。这一说法,对后世董其昌“南北宗”论的影响极大,一方面,非专业绘画出身的文人参与到绘画之中,以“墨戏”之姿为传统中国画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讲求笔墨、意境、韵味,追求舍形取神,画外之言的艺术之路,影响深远,另一方面,对于“文人墨戏”的过度解读与追求,也使得中国画造型、线条艺术,越来越孱弱,颇有“矫枉过正”之趋势,当然,苏轼本人早已看不见他身后的这些现象,在他的时代,无论所见吴道子、徐熙、文同还是李公麟、王晋卿之作……皆是笔墨绝佳的一代丹青大家,其本人的《枯木竹石》虽为游戏之作,却依旧有笔有墨,有形有韵。

作为“宋四家”之首,苏轼当之无愧是一位大书家。“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是他对自己书法取源之径的评价,他所引领的宋代“尚意”书风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的书法博采众家,转益多师,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面貌。故宫博物院书画部馆员王琪则用“笔圆而韵胜”来概括其书法特点:“笔圆”指其笔法,“韵胜”则称其书法背后的“学问文章之气韵芊芊”。此次展出的苏轼《治平帖卷》,内容主要是委托乡僧照管坟茔之事。根据帖后赵孟頫、文徵明、王穉登三人之跋可知,此帖当是苏轼于北宋熙宁年间在京师时所作,时年约30余岁。该帖笔法精细,字体秀丽,与苏轼早年书法特征吻合,正如赵孟頫所称“字划风流韵胜”。

一同展出的《归院帖卷》则流露出其取法颜真卿及杨凝式的笔法特点而自出新意。这是苏轼做翰林学士时所书,时间应为北宋元祐元年至四年之间(1086—1089年),苏轼时年51至54岁。此帖笔致萧散,结态随意,诚如苏轼自己所说:“不踐古人,自出新意。”《春中帖》则是苏轼写给范纯粹(范仲淹第四子)的信札。据记载,北宋元丰末年,范纯粹因调和讨伐西夏的遵裕、昌祚两路军的矛盾有功,宋神宗将他由陕西转运判官进为转运副使。据此可知,此信札的书写时间应为元丰末年,即元丰七八年间(1084—1085年),苏轼年约50岁左右。帖中“二哥”是指范纯仁(范仲淹次子)。此帖笔法自然流畅,寓巧于拙,仪态淳古,有浑厚凝重之韵致。虽有缺字、残损,仍不失为苏轼中年时期的上乘作品。

从此次展出的苏轼书法中不难发现,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而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黄庭坚说他:“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又云:“到黄州后掣笔极有力”,确为实言。可以说到了晚年,因经历、学问、胸襟、识见之广博,使得苏轼的诗文书画水平,到了丰腴跌宕,天真浩瀚的境界,不可无一,不能有二。

清拓东坡像团扇页。

胜事传说夸友朋

苏轼生活的时代,是文化巨匠辈出的时代。与他有着深入交往的前辈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是名垂千古的文史大家;他的门生及友人如黄庭坚、秦观、米芾、李公麟、王诜等人,也都是宋代文化星空中璀璨的巨星。

“胜事传说夸友朋”这一主题的展品,回到了其生活的时代,选取苏轼及其师友的作品,展现他的交游圈以及所处的时代氛围,为观众呈现以苏轼为核心的北宋文人群像。欧阳修、蔡襄、傅尧俞、吕大防、蒋之奇、王诜、黄庭坚、李之仪、米芾等苏轼师友、同僚的书画作品纷纷亮相。除了苏轼的《新岁展庆帖 人来得书帖合卷》《题王诜诗词帖页》外,蔡襄《京居帖页》、黄庭坚《君宜帖页》、米芾《盛制帖页》,欧阳修《灼艾帖卷》,以及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均有展出。而欧阳修、黄庭坚等与苏轼交往情谊、“乌台诗案”等北宋历史事件也在这些展品中有所体现。特别是欧阳修《灼艾帖卷》,用笔秀劲,顿挫有力,自成一家。作为北宋诗文革新的重要推动者,欧阳修担任主考官时曾将苏轼擢为第二名,并发出“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的赞叹之语。

王诜《渔村小雪图》(局部)。

同为“宋四家”之一,苏轼比米芾大14岁,两人交往不多,但苏轼对米芾的影响却不小,展览中的《盛制帖》为米芾致友人蔡肇(字天启)尺牍之一。小行草笔势飞动,“天启亲”三个大字则一气呵成,淋漓痛快,充分表现了“刷字”的艺术特色。还有苏轼《题王诜诗词帖页》与王诜《渔村小雪图卷》同在一起展出,互为印证,也让观众对北宋驸马都尉,大画家王诜产生了兴趣。在章回体小说《水浒传》中,高俅最早投奔的“小苏学士”或许就是苏东坡,苏轼无法忍受高俅的市侩与流氓,转而将他推荐给了驸马王都尉,就是王诜的原型。而由于小王都尉的缘故,这才使得善于蹴鞠的高俅最终混入端王府,日后端王则成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昏君”宋徽宗赵佶,高俅博得个“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逼得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雪夜上梁山……戏说归戏说,却是源自历史真实,据史书记载,苏轼身后背负“元祐党人”之名,子孙颇为困顿,已做了高官的高俅不忘旧恩,“每苏氏子弟入都,则给养恤甚勤”,真令人感慨唏嘘不已……《水浒传》里的这段故事虽将史实加以小说化的描写,却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苏轼与王诜关系之深厚。而历史上闻名遐迩的“西园雅集”,也正是发生在王诜的西园。后世有诸多描绘《西园雅集》的作品,刘松年、马远、赵孟頫、钱选、唐寅、石涛等,都曾留下佳作,其中清代朱耷《西园雅集记卷》和丁观鹏《西园雅集图轴》也在此次展览中展出。

在历史上,苏轼与王诜最早的交往记载得从“乌台诗案”说起,据《东坡乌台诗案》载,他们之间的最初交往始于熙宁二年(1069年),而《题王诜诗词帖页》作于北宋元祐元年(1086年),苏轼时年49岁。该帖是苏轼为好友王诜自书诗所作的题跋,记述了王诜因受其累而贬至武当,然仍醉心于诗词,超然物外之乐:“晋卿为仆所累,仆既谪齐安,晋卿亦贬武当。饥寒穷困,本书生常分,仆处之不戚戚。固宜。独怪晋卿以贵公子罹此忧患而不失其正,诗词益工,超然有世外之乐。此孔子所谓可与久处约,长处乐者耶。元祐元年九月八日苏轼书。”该帖笔丰墨满,结体长短交错,纵横抑挫,富有动感。虽是叙事而兼有议论,充满感情色彩,是为知己而作。

苏轼生活的时代,是文化巨匠辈出的时代。与他有着深入交往的前辈如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等人,都是名垂千古的文史大家。

不仅如此,苏轼对于王诜的绘画水平评价极高,他认为“驸马都尉王晋卿画山水寒林,冠绝一时”,以此评价对照此次展出的王诜《渔村小雪图》,当知所言不虚。该画描写冬季小雪初霁的渔村山林景色,图中雪山奇松,溪岸渔艇,峰回路转,步移景易,整个画面意境萧索,笼罩在一片空灵、静寂的氛围之中,反映了文人逸士向往山林隐逸生活的雅致情怀。此图是王诜师法李成而自成一家的作品。图中山石勾皴纯用侧锋短笔,边缘轮廓采用“破墨法”,在勾勒之后用清水向内化开,墨色清淡却滋润。寒林长松则用中锋浓墨,用笔精神,造型挺拔,突出表现了其凌寒不凋的高贵品格。为了画出积雪的感觉,画面上除山峦留白外,王诜还在峰顶、树杈、沙脚施以白粉。为了表现雪后阳光,作者又于树头、苇尖略染金粉,吸收了唐以来金碧山水的画法,是一种创造性的实践。这不仅是一幅神完气足,师法自然而独出机抒的佳作,更体现了苏轼所倡导的文人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创作主旨,以娴熟的技法写“词人墨卿难状之景”,正是“诗画一律”的典范之作。

蘇轼《题王诜诗词帖页》。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新岁展庆帖 人来得书帖合卷》。二帖均是苏轼写给陈慥(季常)的书札,《新岁展庆帖》是相约陈慥与公择(李常)同于上元时在黄州相会之事;《人来得书帖》是为陈慥的哥哥伯诚之死而慰问陈慥所作。陈慥者,就是大名鼎鼎《河东狮吼》里那位“拄杖落地心茫然”的天下第一“妻管严”,不仅“河东狮吼”出自苏轼对陈季常惧内的调侃,明代昆曲舞台上还曾经专门编演过一部《狮吼记》,将这段北宋文人之间的趣事,表现得情趣盎然,最有意思的是,水磨腔舞台上的苏东坡,口口声声“大丈夫岂可惧内”,却冷不丁被陈慥妻子柳氏手中的青藜杖,狠狠地来了一下……“另类”的苏东坡滑稽可笑,却又讨人喜欢,使得这出家庭趣味喜剧久演不衰,至今活跃在昆曲舞台上,为俞振飞、岳美缇、汪世瑜等几代名家大师的代表剧目。

调侃归调侃,知音之情,总是令人难忘的。历史上,苏轼与陈慥的友谊,可谓深厚。《东坡集》卷五十《岐亭五首序》中记载了苏轼于北宋元丰三年(1080年)五月贬谪黄州时与陈慥相见之事。据考证,苏轼在黄州贬谪时,与陈慥书信往来频繁,甚至在与他人之信中亦常提及陈慥,可知二人友谊甚笃。

人间有味是清欢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作为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千古文人苏东坡,不但在诗文、书画等方面具有深厚的造诣,同时,因其豁达的人生态度,散发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后世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苏轼不仅以其艺术造诣而为人称道,同时也因其独特的人格魅力而深受历代文人雅士的崇敬与仰慕。他虽然一生命途多舛,却始终能够洒脱地面对各种困境,并以积极的态度不断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元丰三年(1080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任黄州团练副使,处境十分艰难。黄州团练副使,本就是一个虚职,朝廷还下旨让其“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事”。仕途不顺,外加刚刚承受了五个月牢狱之灾,令苏轼身心俱疲。然而,苦闷是暂时的,闲来无事,苏轼不仅教人家煮贱价的猪肉,也会与三五好友饮酒作诗,还受道家清静无为思想的浸染,修内功、炼外丹、采草药、钻研医理,与方外之人交游……“功名如幻何足计,学道有涯真可喜。”每天的生活过得充实而多彩,逐渐,抑郁之气消解了大半。这些,不仅在他自己所写的诗词、信札、尺牍之中有所体现,也化入了后世艺术家的笔端,将原本苦闷困窘的谪居生涯,表现得分外多姿。

在苏东坡的文化符号中,赤壁或许是最为人熟知也是影响最大的。在被贬谪湖北黄州后,他曾两次游黄州附近的赤壁,借物咏怀,前后作两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一首,均成千古绝唱。苏轼游赤壁的故事也成为后世书画和工艺品中常用的题材。宋人马和之、明人文徵明、钱穀等均创作过不同风格的“赤壁”相关作品。其中宋人《赤壁图页》几乎再现了苏轼“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的场景。而文徵明所书《前后赤壁赋卷》,前后相距二十五年,书法清劲苍润,一笔不苟,既体现了其艺术功力,又可见其笔法之变化。前页小楷遒劲秀拔,后页则已见瘦劲苍老,浑然天成。此卷取法《黄庭经》《乐毅论》,方整中有温纯精绝之古意,允推文氏小楷的代表作。

早在家乡眉州时,他就经常自己下厨炝煮长江鱼,烹制鱼羹,然后呼朋引伴来品尝,朋友们无不称美味。居常州时为尝鲜冒险品河豚肉而不顾其毒性,后来官徙惠州,日啖荔枝三百颗却“更喜河豚烹腹”,有荔枝吃还念念不忘肥美的河豚……顺境中锦衣玉食,落魄时,苏轼也能洒脱地面对各种困境,不断发现生活中的乐趣。在黄州,经济窘迫,了解到当地猪肉极贱,东坡先生便充分发挥美食家的天赋,发明了远近闻名的“东坡肉”,看到长江绕郭好竹连山,他就知道此地肯定鱼美笋香,后来利用当地便宜的猪肉和丰富的竹笋资源开发了竹笋焖猪肉。粳米只能为当地富人享用,他就用大豆和粗糙的小麦同煮创造了甜香的“二红饭”,让百姓也饱口福。来到海南,情况依旧糟糕,这里既无肉,也无米无面,可把苏轼愁坏了。好在当地百姓爱戴他,猎人时不时地送来些野味,东坡先生菩萨心肠,常常垂涎欲滴却不忍下咽,他还专门写了一篇《夜猎行》表达自己的观点。日子过得虽苦,苏轼却自得其乐,又以山芋和芦菔白米为原料做过“玉糁羹”“山芋羹”,美其名曰“香似龙涎”、“色香味奇绝”。美食当然离不开美酒,黄州时他主持酿造过“蜜酒”,岭南时成功酿造“万家春”,还有什么桂花酒、竹叶酒、松花酒,虽然并不都成功,也是乐此不疲。而他那些流传下来的美食制作名篇诸如《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老馋赋》等等,是东坡先生对美食倾情的充分表达。海南盛产椰子,东坡不仅喜欢喝椰子水,还把椰子果壳制作成椰子冠,作为服饰佩戴。彼时远在天涯海角的苏轼或许想不到,他的椰子帽在日后竟成了时尚饰品,火遍士大夫圈子。“士大夫近年效东坡桶高檐短,名帽曰子瞻样。”(《师友谈记·椰子帽》)

朱之蕃《臨李公麟屐笠东坡像》。

米芾《盛制帖页》。

一次,渔民给他送来一筐牡蛎,苏轼的烹饪才能终于得以施展。他让儿子苏过把牡蛎肉挖出来,用些味料调成浆,与肉调拌,放入水中,再加适量米酒一起煮熟。又取个头大的牡蛎肉在火上烤干,放入口中,吃得津津有味。美餐一顿之后,东坡写了一篇题为《食蚝》的短文,赞不绝口:“食之甚美,未始有也。”末了,他还不忘幽默一把,告诫儿子切切保密:“恐北方君子闻之,争欲为东坡所为,求谪海南,分我此美也。”这种幽默之中带有一丝无奈的自嘲,实在令人心折。这件作品的拓片,也呈现在此次故宫的展览之中,“吃货”的本色与情趣,也成为一大亮点。

苏轼一生跌宕起伏,留下了许多逸闻趣事。但他超然物外、乐观豁达的人格魅力,使他每每都能和民众打成一片。即使遭遇贬谪,他并不灰心丧气,每到一地,总想着造福一方百姓。身处险恶贬谪之地,东坡先生与民同甘共苦,“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正是他的人生哲学。谪居海南期间,一次访友途中遇雨,东坡便向农人借斗笠和木屐穿上,农人争相笑看,而苏轼坦然处之。笠屐像成为后世描绘苏轼形象的一种经典范式,用来表现其身处逆境而安之若素的生活态度。在后世艺术家的笔下,一蓑烟雨任平生的“屐笠东坡”,手持文玩的“东坡品古”、摩挲砚台的“东坡玩砚”、以及先生春睡美的“东坡坦腹”、且将新火试新茶的“东坡品茗”……无数旷达、潇洒、如仙如圣般的苏东坡形象展现在世人眼前,或许,这样的形象才更符合大家心中爱戴敬仰的那位“坡仙”吧!纵览“人间有味是清欢”里展出的明清文人之作,人们发现原来早在数百年前,苏东坡已经是风靡全民的“日常生活审美家”“文化IP”“全民偶像”,以各种潇洒欢脱的形象,活跃在人们的想象和追慕之中。

人人心中都有个苏东坡,苏东坡的豪气、骨气、勇气、正气已经融入我们的民族血液,就像这些气质在他身上与生俱来。“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个人的操守有时在临终前最能体现。苏东坡弥留之际对三个儿子说,“吾生无恶,死必不坠”(一生没做恶事亏心事,死后不会下地狱。)又说,“至时,慎勿哭泣,让我坦然化去”。好友径山寺维琳方丈在他耳边大声说“端明宜勿忘西方!”,友人钱世雄凑近他耳畔大声说“固先生平时履践至此,更须着力!”苏东坡坦然答道:“着力即差!”这句话也成了他留给世间最后的禅语。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关头,他仍然任性,却又坦然。在他看来,一切都需要顺其自然,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对于任何事物,都不执着,更不贪恋,坦荡光明,决不强求。所谓“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知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因为,儒道释,书文画,诗酒禅,是他无拘无束的精神家园。在这里,自我与天地相合,人心全然超脱物外。命运置他于死地,他却让这片土地开出了最为茂盛的繁花。苏轼去世时,“讣闻四方,无贤愚皆咨嗟出涕”,可见东坡先生在百姓心中的分量。

正如展览主题所言,风流是他留给后人的印象。一生的不羁与洒脱,让苏轼把艰难 困苦都化作了诗和远方,这样有担当、有才华、有魅力的人,又怎能不受到人们世世代代的热爱呢?

猜你喜欢
东坡苏东坡苏轼
从善如流
苏东坡《献蚝帖》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东坡诗元代接受论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