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与优生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2020-10-13 09:47韩鹏羽
职业·下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多元化教学中职院校

韩鹏羽

摘 要:为深入推进中职院校遗传与优生教学改革,培养基础扎实的高素质专业人才,中职院校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创新课程设计,探索教学新方法与新形式。本文探讨遗传与优生课程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关键词:中职院校 遗传与优生 多元化教学

中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其任务是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素养,培养他们的职业技能。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的医疗教育事业也得到了发展。其中,中职卫生院校是培养中职卫生类人才的基地,而遗传与优生是一门十分重要的课程,开展好这一课程的教学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专业技能。下面探讨遗传与优生课程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模式。

一、课程目标与课程设置

(一)课程目标

遗传与优生是中职卫生院校的重要课程之一,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要制定出有规划性、能够统领全局的课程目标。第一,对与遗传相关的细胞学基础和分子学基础知识要有一定了解。第二,要掌握遗传的基本规律和遗传病理知识,了解其相关分类、症状与危害。第三,能够掌握常见的遗传病的临床病症表现,理解其发病机制与特点。第四,了解学习关于遗传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第五,了解优生知识、产前遗传病诊断和咨询服务的知识。第六,培养自身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不断提高自身观察力和思考能力,能够做到有效思考、科学解决问题。第七,要学会维护医患关系,尊重患者。第八,培养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职业道德修养。

(二)课程设置

课程设置是遗传与优生课程建设中重要的一环,其涉及了众多知识面,须注意的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时间分配要科学合理。掌握好相关的遗传病知识理论是最重要的,而后期实践能帮助中职学生巩固其知识体系,培养其熟练应用知识的能力。因此,关于遗传病的理论教学是重点,包括遗传性疾病、遗传病的诊断、防治、遗传咨询等;理论部分的课时安排更应增加,在实践教学中要增加遗传病的诊断防治、优生咨询等方面的实践课程。《遗传与优生》课程的基础涵盖了众多关于遗传学的知识点,内容晦涩难懂,十分抽象。同时,这一课程知识与实践运用的衔接难度大,其课程目标的设计和课程设置要注意理论学习与实践运用并重。

二、遗传与优生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完善

(一)制定课程标准

中职院校要想培养优秀的实践操作型人才,就要制定出科学规范的课程标准,以指导开展教学工作。同时,中职院校要根据相关教学大纲,将遗传与优生学这一课程的内容进行细分,并制订相关教学计划,突出这一课程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实践性。制定科学的课程标准,有利于使《遗传与优生》这一课程的内容衔接得当,便于开展教学工作。

(二)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职院校开设遗传与优生学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培养其职业技能,为社会提供更多医疗人才,其实践应用意义十分重大。实践教学是帮助中职院校学生培养良好职业技能的最重要手段,中职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多参与实验活动,如让学生做核型分析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无菌接种、细胞培养、玻片标本制作等,让他们在充分学习实验原理的同时接受更多学科、更多技术的综合训练,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力措施。

(三)整合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

1.根据学生特点整合教学内容

遗传与优生学的教学活动不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而是要坚持因材施教,根據学生的特点去整合教学内容,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掌握好知识。中职院校的学生不同于普高学生,他们的遗传知识储备较少,但学习能力强;对于他们来说,遗传理论也是一个较大的难点。因此,中职院校教师要帮助学生分类和整理知识。关于遗传学,要选取染色体畸变、染色体病和基因病(单基因病和多基因病)的发病原理及其临床表现、常见诊治方法等进行详细讲解,将复杂的理论变得生动形象,以提高教学质量。而在优生学部分,要重点讲解优生咨询与服务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

2.紧跟前沿进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新技术相继涌现,这也造成了教材理论的发展落后于实际应用的问题。这样不仅使得教材知识落后于医疗实践,阻碍学生的发展进步,还会削弱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时,要紧跟前沿技术的发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中职院校的教师要坚持搜集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把医疗实践同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并不断更新教材知识。教师可以根据某一课题选取相关技术或研究成果举办专题讲座或研讨会,以帮助学生了解前沿技术。教师要尽量多地引入先进技术进行教学,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芯片等在疾病易感基因检测中的应用、遗传病治疗中的基因治疗应用等先进技术,这样可以使学生了解吸收更多知识。

三、改进教学方法,多元化提高教学质量

(一)案例式引导,理论联系实际

单纯的理论基础课学习使得学生远离遗传学的医疗应用实践,案例式引导则使学生在掌握各种遗传病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更多常见的遗传病临床症状,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还能为学生未来的实践工作夯实基础。中职院校教师要坚持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科学的案例式引导。教师要在课堂内容中导入相关病例,帮助学生在学习理论后对临床病例进行讨论和学习,如在讲授X连锁隐性遗传病时可引入红绿色色盲的相关病例,对红绿色盲的遗传表现进行讨论。这样引入病例教学,会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调动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加深他们对遗传病知识的印象,为工作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多种媒体教学,丰富教学手段

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理论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课堂表现形式出现,为中职院校《遗传与优生》课堂改革带来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多媒体教学能够使理论知识更形象、更立体,能够提高教学效能。因此,中职院校的教师要不断探索新教学手段,多开展多媒体教学。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可以多采取PPT、动画教学的方式,对内容应当进行大胆创新,不能干瘪地呈现课本知识,而是要利用好现有素材,整理和加工知识内容,多利用文字、动画、声音来表现知识内容,达到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四、强化医德医风教育

中职卫生类院校不仅是培养医疗人才的重要基地,还在社会医疗服务事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不仅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更重视学生的医德医风培养。在日常教学中,中职院校教师要向学生灌输为病人服务的理念,将医德医风教育渗透到具体学习活动中;要帮助学生形成服务者心态,培养他们的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尊重病人隐私、对患者负责的习惯和有爱心、敢于奉献的高尚人格,为中职院校学生未来的医疗生涯奠定良好基础。

五、结语

在医疗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对于医疗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在中职卫生类院校中《遗传与优生学》的教学工作也越来越重要。加强课程改革、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培养学生专业技能、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今后,中职院校仍要坚持推进有关《遗传与优生学》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文考,杜苗苗.关于中职学校遗传与优生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以天水市卫生学校为例[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

[2]王敬红,杜礼安,葛爽,王玥,耿钰.基于能力形成的遗传与优生教学实践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2019(37).

[3]彭凤兰.高职助产专业医学遗传与优生学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

(作者单位:甘肃省陇南市卫生学校)

猜你喜欢
多元化教学中职院校
刍议初中物理概念的多元化教学策略
浅谈中专语文教学中的多元化教学方法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