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相融合的意义与成效
——以柳州市江滨公园为例

2020-10-14 05:47鲍文沁黄梓雄唐浚程
绿色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紫荆景点景观

江 灿 ,鲍文沁,黄梓雄,唐浚程

(柳州市江滨公园管理处,广西 柳州 545005)

1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越来越崇尚精神愉悦和身体健康。于是,我国城市公园就开始积极响应进行景观改造,同时还融入了文化元素,使得公园景观变得更具有内涵[1]。实现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的有机融合任重道远,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的文化历史底蕴,明确文化元素跟景观主体的联系,才能够取得较好的成效。结合当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公园建设项目的实际情况来看,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成效还比较有限,有必要在后续建设中充分引起重视,并进行针对性改善与调整。

2 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各个城市地区来说,全面推动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具有非常显著的意义。

(1)城市公园景观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城市形象,因此公园景点设计也应该具有更高的文化内涵,凸显区域文化特色。如此,该城市就能够在国内环境中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城市公园的未来发展来说也是非常有利的。

(2)城市公园景点设计与文化建设的融合能使各个景观具有更强的文化内涵,使得公园游客可以通过这些景观更好理解文化要素,从而更好地宣传地方文化内涵。特别是在当前我国不断强化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等各类理念的背景下,融入文化元素的公园景点体系也可以起到文化宣传的效果,有利于强化区域文化在社会环境中的高效传播,获得更高的认可度[2]。

(3)城市公园景点设计跟文化建设相融合以后,也可以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更强的促进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文化产业所起到的经济带动作用已经变得更加突出。在公园景点建设全面融入了文化要素以后,城市区域的软实力就能够得到显著提升,也就可以较好凸显区域文化特色,给城市经济发展带来更好的支撑[3]。

3 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明确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的融合设计细节内容,这里引入几个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这些案例来集中展示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具体措施。

3.1 江滨公园龙形景石景点设计改造

3.1.1 改造方案的背景分析

江滨公园的龙形景石原本位于江滨公园五期水南路的公园入口处绿地里,外形酷似蟠龙,跟柳州地区的“三江四合,抱城如壶”地貌非常接近,同时也有非常显著的景观效果。但水南路重修以后,整体路面被抬高了2 m,完全遮挡住龙形景石,失去了原有的景观效果。因此,需针对龙形景石景观进行提升改造,重新选定了龙形景石的位置,最终将其布设在柳江大桥东南花池中央区域。景石基座高1 m,大部分游客需要稍微仰视龙形景石。

3.1.2 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入

在进行江滨公园龙形景石改造建设过程中,也融入了非常鲜明的文化元素。从景观观赏的角度来看,龙形景石需要普通游客稍微仰视观赏,同时处于仰视角度的游客也会通过龙形景石的孔洞看到柳江河与蟠龙双塔,传达了“洞天福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能够集中凸显景观的大气,跟柳江河、蟠龙塔宏大的文化特色结合在一起。不仅如此,在设计龙形景石基座的时候,也使用了我国著名书法家江鸟的题字,雕刻了“江滨公园”四个大字,用金文展示了“龙城传说”的相关主题故事,传达了柳州又名龙城的历史文化内涵。龙形景石上还绘制了“龙”的甲骨文字样,象形文与柳州地区“三江四合,抱城如壶”的地形地貌交相呼应,在整个景观中能够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通过上述设计以后,新改造的江滨公园龙形景石项目就能够更好地契合柳州地区的龙城文化、地貌特色等各类元素,实现公园景点改造设计与文化元素的高度融合,具有较好的设计效果(图1)。

图1 江滨公园龙形景石景点改造施工前后对比

3.2 百善广场景点设计改造

3.2.1 改造方案的背景分析

百善广场在柳江南岸江滨公园五期中,是柳州市最美景观步道、市花洋紫荆赏花线路观光段之一。百善广场前靠江水,后临文庙广场及驾鹤小桃源,于2019年9月9日的时候建设完工。建成后,百善广场已经成为了百里柳江文化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集中代表了柳州文化的友善特色,并且也是柳州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的重要场所之一。从柳州地区文化建设的整体战略布局方面来看,百善广场也是柳州精神文明建设的首善之地,具有较为显著的战略发展意义(图2)。

图2 百善广场设计施工平面布置

3.2.2 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入

在百善广场建设过程中,也全面融入了文化元素,其中核心文化内容就是善文化。因江滨公园自2015年被列为市百里柳江文化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友善”主题区后,一直以来都在善文化上面做文章。百善广场设计之初,就开启了百“善”书法的征集活动,最终从海量征集作品中挑选出100个“善”字作品,形成了一幅美丽的书法展示图。展示图的四角分别是由柳州市知名书法家书写的规格为1.2 m×1.2 m的篆、楷、行、草书四个“善”字,而中间则为市民投稿的96幅“善”字作品拼成一个大型善字地雕。从观赏效果的角度来看,来到广场的游客可欣赏到善字的不同书法体,有着寓教于乐的效果;从景观的角度来看,将之前的一处普通的亲水平台广场改造成具有善文化的广场,因广场位于柳江边,无论是行走在江滨公园,还是夜游柳江乘坐观光游船都能观赏到百善广场的这幅大型地雕作品,凸显公园特色。从文化融入的角度来看,百善广场景观的主要文化就是善文化,即“百善孝为先”、“日行一善,积小善成大善”、“至善至美”,同时百善广场因建在柳江边,也有着“上善若水”、“从善如流”等寓意,为江滨公园增添了更多的文化气息(图3)。

图3 江滨公园百善广场施工前后对比

3.3 紫荆小洞天景点改造建设实践

3.3.1 改造方案的背景分析

紫荆小洞天原先是蟠龙山公园内一处休憩的树阵小广场,但由于该区域先天条件不佳,雨季积水严重,同时树阵种植的高山榕因常年积水,生长也比较缓慢,整体景观效果不佳。因此处是柳州市洋紫荆赏花线路各观花点连接的必经之路,设计之初有意将其打造成集科普与观赏于一体的紫荆花观花点。于是在2017年,针对这个树阵小广场进行了重新规划。在2018年,洋紫荆被选定为柳州市市花,在这种背景下,“紫荆小洞天”也应运而生。在具体改造设计方面,主要将原有高山榕移走,建设并抬高组合花池,全面改善积水问题,配置景石点题“紫荆小洞天”,雕刻洋紫荆科普介绍,种齐洋紫荆四大品种(洋紫荆一号、洋紫荆二号、洋紫荆三号、白花洋紫荆)与2019年新引进的矮化洋紫荆。紫荆小洞天在2018年年底开始设计,并于2019年2月份,在紫荆花盛放之前建设完成。目前紫荆小洞天已经成为了蟠龙山公园一道亮丽的风景,也是蟠龙山公园洋紫荆花的科普宣传阵地。

3.3.2 文化元素的全面融入

在进行紫荆小洞天前期改造设计之时,主题分明的融入柳州市市花洋紫荆的科普文化,使得整个项目可以集中展现柳州地域文化。在景观自身文化特色方面,依托于组合花池的空间布局,最终展现了不同层次的观赏效果。从立足于文化融合的角度来看,紫荆花目前已经成为了柳州的一张新城市名片。而紫荆小洞天本身就处于游览专线的核心区域,能够面向社会各界人士全面展示柳州城市文化,有利于柳州城市品牌的广泛传播。在2019年春,洋紫荆盛放之时,蟠龙山公园吸引全国各地的摄影爱好者前来采风捕捉美景,还获得中国摄影家协会的高度赞誉:“抬头有惊喜,低头见匠心”(图4)。

图4 蟠龙山公园紫荆小洞天施工前后对比

4 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成效

结合上述3个案例的设计与建设现状来看,3个景点的提升改造都充分融入了各具特色的文化元素,同时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文化传播成效。对于江滨公园龙形景石景点改造来说,新改造的龙形景石不仅具有更好的景观表现效果,同时也集中传扬了柳州龙城历史文化内涵,成为了江滨公园的一处新的标志性景点。而对于百善广场来说,整体设计则融入了柳州百姓和当地知名书法家的共同心血,使得这个作品更贴近百姓,更贴近生活,并传播了书法文化、友善文化,更有利于中华民族传统善文化的传承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对于紫荆小洞天来说,整体改造建设都在集中传播新柳州的城市文化,使得柳州市市花洋紫荆这张城市名片在广西甚至全国变得更加亮眼,有利于其他地区社会民众更加清晰感知柳州的城市形象[4]。因此,这3个景点的改造设计都实现了较好的文化价值,对我国其他地区进行城市公园景点建设和文化建设融合有比较好的借鉴作用。

5 公园景点建设与文化建设融合的保障措施

对于设计者来说,想要达到景点与文化的高度融合效果,也需要做好各类保障对策,这里也结合实际案例经验进行综合阐述。

(1)在景点设计建设之前,应该针对景点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实地调研与分析,应充分掌握景点的建设背景、景点主题文化等信息资料,给后续进行改造设计提供较好的数据支撑。特别是在改造设计改造中,更需要对原有景观效果进行全面分析,避免景点改造后,还遗留原有老问题[5]。

(2)在选择融入文化元素的时候,应该对公园景点原有的文化内容进行分析与甄别,选择与时俱进、更具区域文化代表性或者具有传承意义的内容。比如在上述紫荆小洞天建设中选择了具有较高代表性的柳州市市花城市名片文化内容,在江滨公园龙形景石改造方案中则选择了具有传承意义的柳州“龙城传说”这种历史文化内容等[6]。

(3)在确定文化元素内容以后,还应该注意景点改造的建设方式,提高景点的应对群体范围,扩大景点文化的影响力。在开展景点建设的时候,为了充分保证景点效果,需要设计、施工等各个部门之间进行紧密合作,并及时解决改造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最终也就能够取得较好的景观效果,使之呈现[7]。

6 结语

公园景点改造建设与文化建设相融合,在公园文化景点建设中具有非常显著的成效。在今后的公园景区景点建设改造中,公园景区景点设计者需要在设计之初充分了解各个公园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公园景区将要展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同时还要对公园景点文化进行充分甄别,明确景点设计的细节内容与文化元素融合的关键点。使公园景点改造提升后既能提升景观效果,又能较好融入文化要素。而在景点改造施工中,也需要各部门之间做好施工前期的充分沟通与施工中的通力合作,以保证各项文化元素与景点融合的相关内容得到充分展现,从而较好地凸显出文化元素融入景点后的宣传引导作用,更有利于实现城市公园景点的文化景观提升。

猜你喜欢
紫荆景点景观
景观别墅
景观软装在地产景观的应用及市场前景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新千里江山图》
《景观平面图》
清华的记忆像校花紫荆
打卡名校景点——那些必去朝圣的大学景点
紫荆永恒
英格兰十大怪异景点
紫荆铿锵巾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