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的战略协同发展路径

2020-10-14 01:58智路平
关键词:流动站博士后协同

智路平, 谢 伟

(上海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 上海 200093)

新时期我国高等院校发展过程中,国际认证是高校进入国际化发展平台的必然途径,学科建设是提高高校专业水平的必由之路,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是高校拔尖人才培养的有效手段,三者均为高校发展的重要举措,但三者的作用价值具有明显的差异:国际认证强调使命在学院教学、科研、管理及学生发展等每一个环节中的作用,要求流程管理和利益相关者全员参与,注重用各种数据、文档、流程等体现和规范机构的运作[1];学科建设的核心内容是通过构建领导团队、建立规章制度、选聘团队成员,给予合理经费支持,进行定期考核,实现专业水平的提升[2-4];博士后流动站通过合理的工作机制吸引优秀的博士在两至三年的周期内,进行卓有成效的科学研究、教学培养,为高校提供在教学科研方面比较成熟的高端师资力量[5]。

同时,三者在实现的途径上具有诸多共通之处:国际认证要求优化课程设置、提高教师水平、改进教学方式和发展科研活动;学科建设着重于优化教学体系、提升教师和学生研究水平、改善教学科研条件和提高研究成果转化率;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同样对于教学管理、科研条件、经费保障及评价体系具有明确要求。国际认证要求的学术贡献由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成果反映,国际认证要求的财务战略与资源分配标准是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力度和自由度的重要保障,国际认证要求的教师充足性与配置标准很大程度上是学科及博士后流动站团队建设成果的直接体现,学科建设为国际认证要求的教师管理提供基础之外的保证,博士后流动站为国际认证提供国际化高端人才。由此可见,三者均对教学、科研、师资和设施等条件的改善具有直接的需求,如何在对诸多资源使用中,产生协同效用,避免资源浪费,对于国际认证和学科建设及博士后流动站的良性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将商学院三大国际认证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The Association to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简称AACSB)认证在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以下简称上理管院)的评估过程与学科建设及博士后流动站的发展中状况进行对比分析,剖析学院对资源的利用情况,提炼出能够有效指导国际认证、学科建设与博士后流动站协同发展的方法和思路。

现有文献对于此类多元主体协同发展问题的研究较少,且多是具体的单一关系分析,如:王永涛等[6]对工程制图基础教学的学科认证进行分析;余卿等[7]对仪器学科专业英语教学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情况进行探索;刘新颖[8]对AACSB认证中会计学专业AOL体系的建立与运行进行分析;陈文凯等[9]构建了面向工程教育认证的机械学科竞赛组织和训练模式;李宁等[10]对通过学科建设提升实验室建设水平进行了研究分析;刘涛[11]对博士后制度创新驱动下的高校青年人才队伍开发路径进行研究。从战略层面对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与国际认证之间的协同发展路径研究的文献较缺乏,本研究结合上理管院通过AACSB认证的案例,对此问题进行具体的深入剖析。

一、例证分析

2000年上理管院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系统分析与集成专业在原机械部重点学科基础上获批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3年,经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管理委员会批准,上理管院成立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11年上理管院开始申请AACSB认证,2018年通过初次认证,其后每5年持续认证。

2011年正式成为AACSB会员之后,学院整合学科资源,梳理系统工程(工学)、系统分析与集成(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管理学)学科下的设备与研究团队,重新整合出系统科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2012年双双入选上海市一流学科,2015年系统科学学科成为上海市高峰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上海市高原学科,上理管院成为上海市属高校中唯一一个同时连续6年拥有两个市级重点学科的学院。

认证期间,学院学科结构明显改善,学科群优势初步显现,在原有的一级学科硕士点(管理科学与工程、系统科学、应用经济学、公共管理)的基础上,调整并新增2个一级硕士点:工商管理、交通运输工程,形成涵盖理、工、经、管四大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

持续的高层次学科建设,使得上理管院在生源、师资、科研教学条件、办公环境、办学经费等方面实现全方位跃迁发展,并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系统科学学科全国第三、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全国第十九(含并列)的成就,为学院通过AACSB首次认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卓越的学科建设成就了上理管院全国非部属院校第一个通过AACSB认证的殊荣。

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师资博士后成为学院各学科的中坚力量。认证期间,博士后流动站在站人员数量增长明显。认证通过后,在站人员数量实现倍增,且系统科学学科具备了独立设站资格;博士后培养类型在原有科研博士后、师资博士后的基础上新增高端人才计划沪江博士后;博士后培养力度明显提升,在站博士后在超级博士后计划、杨帆计划及国家级科研项目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通过对比分析,归纳出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的融合发展成就,如表1所示。

表1 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融合发展成就表

二、战略协同分析

结合本案例,从战略层面对国际认证、学科建设与博士后流动站建设进行分析,如表2所示。

表2 协同发展战略要素对比分析表

从战略层面看,在定位维度三者都注重“具有特色”、在目的维度三者都注重“使命驱动”、在标准维度三者都重视“国际共识”、在评价维度三者都强调“持续改进”,具有高度的一致性[12],可以作为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的协同发展战略要素。

三、战略协同发展路径

根据战略管理理论,结合以上协同分析结果,建立三个方面的商学院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战略协同发展路径。

(1)定位设定协同发展路径:特色一致,定位清晰。根据机构自身发展的实际状况,使用SWOT分析自身面临的发展环境,围绕社会发展需求确定在目标阶段最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特色定位。此特色定位需能够满足国际认证对被认证机构定位的特色发展要求,也应满足学科错位发展所走特色发展路径的需求,同时也需对博士后流动站特色建设目标做出响应。

(2)目标设置协同发展路径:使命一致,目标明确。根据自身发展定位及发展条件确立同时满足国际认证与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发展要求的发展使命。使命决定机构存在价值,必须清晰、卓越、差异化。使命清晰可以明确奋斗方向,使命卓越决定发展高度,使命差异引导发展路径。在使命的引导下,根据国际认证有效周期、学科建设发展周期、博士后流动站培养周期及我国目前高校干部任职管理制度,使用SMART法则,制定商学院阶段发展目标。

(3)标准设定协同发展路径:标准一致,持续改进。按照阶段发展发展目标,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从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建设三个角度明确本机构发展的国际化标准,经过分析,确定本机构全面发展的国际化标准体系。具备国际视野,用国际标准来衡量、引领和推动商学院发展,才能使之达到国际水平,切实融入国际化发展体系。阶段目标的实现要使用PDCA循环模式,对本机构进行认证及评估,确定下一阶段具体的发展目标,实现持续改进。

图1 国际认证与学科建设、博士后流动站评价流程对比

四、结束语

国际认证、学科建设与博士后流动站建设是高校教学、科研主体工作之外,对高校持续发展、提升价值具有明显作用且相互间具有高度关联性的三项建设任务。通过国际认证、学科建设与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的融合发展,可以为高校教学、科研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体系、成果及人才方面的全面保障。通过实行协同发展模式,建立包括发展定位、发展目标及发展标准三方面在内的战略管理层协同发展机制,将国际认证的国际化发展路径、学科建设的专业化发展路径以及博士后流动站建设的高端人才培养、优秀成果孵化体系进行有机结合,统筹使用高校发展建设资源,是新时期我国以双一流建设为目标的高校发展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流动站博士后协同
输入受限下多无人机三维协同路径跟踪控制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清华博士后建了一个理想中的农场
浅谈企业博士后工作站的管理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浅析高校党员工作流动站的作用及意义
建立教师企业实践流动站制度架构与可行性分析
关于独立院校党建流动站建设发展的有关问题的思考
京津冀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