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景观安全格局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方法浅谈

2020-10-14 22:29高浩庭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8期

高浩庭

摘 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自然山水格局不断被破坏,城市降雨量逐渐增加,再加上人为不合理的规划,导致自然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城市因暴雨产生的内涝问题严重,进而产生严重的农业面域污染。基于此,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提出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并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质、廊道和斑块原理和反规划途径方法,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体系结构相适应的市域绿地系统结构。

关键词 绿地系统规划;山水格局;重塑河道弹性;邻里单位生活圈

中图分类号:TU985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3.012

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次提出绿地系统规划方法,减少人居环境建设对自然的破坏,解决城市地表水泛滥造成的水涝问题,改善城市水土流失加剧的现状,解决以邻里为单位的绿地系统服务半径小且慢行空间不足的问题。宏观层次即为生态基础刚性框架的建立,即确定山水格局;中观层次即为处理城市与河道的关系,微观层次即为建立5 min、10 min、15 min生活圈为单位的服务城市的绿地系统。

1)在宏观上通过寻找和建立生态框架,再对山水界面等敏感的自然环境区域进行保护与规划,科学合理地利用自然环境,提升城市风貌,高品质呈现山水景观。建立能够自我演替、自我更新的自然山水生态系统,同时对城市进行生态修复。生态框架(Ecological framework)作为绿地规划的基础刚性框架(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确定了生态敏感区,其中就包括了滨水地区必须保留的自然山体和生態区,使滨水空间形成“山-城-山”的总体格局,避免城市的连绵建设。2)在中观上重塑河道并赋予河道足够的弹性,河道系统的重塑,增强了城市对降水的吸收,解决了城市地表水泛滥导致的内涝及水土流失问题,也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然净化,同时增加了建成区内的慢行空间和景观色彩。3)在微观上考虑城市绿地系统的服务功能,依据5 min、10 min、15 min生活圈为单位设置不同大小的邻里单位,与传统邻里单位和公园的定义不同,规划个性化、特异化的点状分布公园绿地,改善人居环境品质,尊重后工业时代人类的文化差异性。

景观安全格局理论(Security patterntheory)由我国学者俞孔坚提出,是在景观生态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的解决中国城市化中土地安全危机的一条途径。景观安全格局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方法为基础,基于景观过程和格局的关系,通过景观过程的分析模拟,来判别对这些过程的健康与安全具有关键意义的景观格局[1]。

1 宏观:山水格局的建立

城市的不断扩张,让人们思考自然具有的作用,现有的规划理念缺少的部分正是如何引导自然进行自我调节。创造山与水的格局,意在寻找和建立自然自足调节的生态框架,从而使用生态框架作为绿地规划的基础刚性框架,保障自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空间,整个城市的生态系统才足以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建立生态框架的背后,实则是赋予整个城市更大的弹性,面对自然灾害、水土流失等情况,具有更强的调节能力。

在《反规划途径》一书中,学者俞孔坚以台州为案例,在对台州区域进行总体规划的过程中提出了运用景观安全格局(即防洪安全格局、生物保护安全格局、乡土文化安全格局、游憩安全格局、视觉安全格局)对土地进行适宜性评价,而土地适宜性评价仅是对城市建设用地进行评价。自然与城市的关系并不仅是城市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与规划的关系,应该放眼自然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即应先建立生态框架(Ecological framework),保障自然能够进行自我调节的空间,再对建设用地进行适宜性评价。

建立绿地规划的基础刚性框架:1)应找出具有影响力的各类因子,如坡度、坡向、高程、水系、主要道路、土壤粗糙程度以及土地覆盖类型等;2)根据不同的因子权重建立景观安全;3)将景观安全格局的最敏感部位提取出来,叠加形成的框架,即绿地规划基础刚性框架。

2 中观:城市与河道的关系

2003年,俞孔坚与李迪化共同编写的著作《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的交流》一书中就有一篇名为《哭泣的母亲河》的自序里提到了城市对母亲河的破坏与污染。我国作为世界上缺水国家之一的客观事实不容忽视,且占有世界人口的20%,但淡水资源仅占世界的8%,人均淡水资源仅占世界人均水平的1/4。现在以及未来,水资源短缺的议题依然是全球的热点问题。尽管保护水源是我国一直强调的问题,但原有规划对河道的忽视却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应从河道入手,处理城市绿地布局与河道的关系,重塑河道并赋予河道足够的弹性。河道系统的重塑增强了城市对降水的吸收,加强了城市生活污水的自然净化,同时增加了建成区内的慢行空间和景观色彩。

我国曾为了找到理想的城市发展模式相继提出园林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智慧城市等城市概念,每一种概念类型都与水的议题密不可分。西方发达国家采取了较为先进的雨洪管理(Storm water management)措施,主要有美国的BMP及低影响开发(LID)体系、澳大利亚的水敏感城市设计(WSUD)、英国的可持续排水系统(SUDS)、新西兰的低影响城市设计和开发(LIUDD),而我国学者俞孔坚曾在明尼阿波利斯密西西比河滨水设计的竞赛方案中,从景观的角度,对城市的雨洪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

明尼阿波利斯密西西比河滨水设计方案中,河流是一条单一的流线,不仅仅沿河流两岸设计了两条绿色流线,而是为这个项目设计了更多条的脉线,这是对河流弹性重塑的一种方式,唤起了人们关于那些在河边生活、捕鱼并与河相伴的数百年生活记忆。其建立源于密西西比河、明尼阿波利斯城乃至整个北美洲的生态、经济、社会命脉中的深厚历史和不断变化的身份特征,并使一系列良好的、可用的景观、绿色基础设施和以景观为基础的城市肌理落地生根。

城市与河道的关系与传统的“以排为主”的城市雨水管理理念相冲突,在海绵城市的理念下,现代城市应该如同海绵一般,能够吸收并涵养水源,这与国际上提出的低影响开发水敏感性城市设计及绿色雨水基础设施方法相契合。但细化到城市与河道的关系,应该有更深入的思考。河道的重塑并不仅仅是通过生态技术手段,以渗透、滞留、蓄水、净化、利用和排放等方式对城市排放污水及自然降水进行处理,应该更多地从景观和人文的角度思考河道在城市中的意义,重新发挥河道的功能并赋予河道弹性。沿河道重新赋予其脉络,如叶脉一般植入城市之中,形成脉状空间,沿河道布置防护绿地和公园绿地,增加慢行空间和景观色彩。向外辐射的绿带有利于城区排水以及雨水的涵养,减少由于雨水冲刷、水土流失导致的农业面域污染问题。在抓住雨水的同时,做好城市景观与文化的恢复,这才是广义上的城市与河道的关系。通过重塑,整合河流与水库,建立出与河道、生活用地息息相关的绿地,形成更有利于城市涵养水源的布局。

3 微观:绿地系统服务城市(邻里单位公园模式)

邻里单位是在城市机动交通日益增长、交通事故频发、沿街居住不安全的情况下,由美国社会学家克拉伦斯-佩里斯提出,为适应现代城市因机动交通发展而带来的规划结构的变化,改变过去住宅区结构从属于道路划分为方格状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居住区规划理论。而当今城市的元素、功能、空间更加复杂,人口更加密集,邻里单位同样可以适用于公园绿地的规划。在当今的时代,过于庞大的市政广场、中央公园即使有较强的辐射能力,但由于人们生活的快节奏化、个异化而失去了吸引力,交通的拥堵、生活习惯的改变,使年轻人更加青睐个性化、私密化的空间。而在2017年城市绿地分类标准中,G1公园绿地指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態、景观、文教和应急避险等功能,有一定游憩和服务设施的绿地。从古到今,公园唯一没变的属性是具有游憩功能和服务设施的绿地,但服务对象的改变在于人类文化的发展。人类文化的发展促进了公园的形成,也决定了公园的服务对象,而当今人类文化愈加呈现多元化的趋势,随之对应的主题式点状公园绿地逐渐兴起。

为确保居住生活环境的宜居适度,应科学合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土地和空间。在微观层面规划时,应遵循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也尊重人类文化发展的多元性、差异性。1)通过道路分级以及用地分类,找出分钟生活圈,再在这些细小的单元营造公园绿地和广场用地,总共划分为三级:15 min、10 min、5 min,依照国家分类标准,设置不同尺度的邻里公园服务城市;主题式公园并非需要大量建设,人们更多希望的则是街角处不经意间出现的绿地场所,一个将人从都市快捷生活中拉回田园静谧的邻里空间;2)河道及其辐射区域一直也是不容忽视的空间,城市的建设严重破坏了河岸风景及生物滨水栖息地,可沿河道采取防护绿地为主、公园绿地为辅的布局模式。

15 min生活圈居住区,是以居民步行15 min可满足其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

50 000~100 000人(17 000~32 000套住宅),配套设施完善;10 min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10 min可满足其基本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城市干路、支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15 000~25 000人(5 000~8 000套住宅),配套设施齐全;5 min生活圈居住区,以居民步行5 min可满足其基本生活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一般由支路及以上级城市道路或用地边界线所围合,居住人口规模为5 000~12 000人(1 500~4 000套住宅),配建社区服务设施。

根据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公共绿地建设指标设置公园,形成邻里单位的公园绿地,能够更好地服务居民,同时也增加了公园与公园的连接,有利于城市的雨水储存、生物迁徙、慢行步道建立以及景观性增强。此外,在文化繁荣以及文化差异下,公园属性的转变也值得深思。可以从单一的市政公园、综合公园的思维模式中跳脱出来,从人类文化发展、文化差异的角度,在公共资源有限的环境下,发挥出公园的最大价值。

4 重庆市北碚区绿地系统规划

重庆市北碚区绿地系统布局结构依据景观生态学的基质、廊道和斑块原理和反规划途径方法,构建与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体系结构相适应的市域绿地系统结构,总体可概括为“绿色基础刚性框架”,具体是指以自然保护区域、生态敏感区域、基本农田区域、工业污染区域、文物保护区域、水源、湿地保护区域为核心构建的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域是指以缙云山自然保护区、小三峡自然保护区、金刀峡自然保护区、茅庵自然保护区、缙云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为主,依法划出一定面积予以特殊保护和管理的区域;生物敏感区域是指那些对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具有特殊敏感性或具有潜在自然灾害影响,极易受到人为的不当开发活动影响而产生生态负面效应的地区;基本农田区域是指国家划定的基本农田区域;工业污染区域是指受工业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废气、废水和固体排放物污染影响的区域;文物保护区域是指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区域;水源、湿地保护区域是指嘉陵江、龙凤溪、马鞍溪及各类水库所辐射到的绿地。

如图1所示,重庆市北碚区的“绿色基础刚性框架”主要是由该区的点线面数据资料、坡度、坡向、土地利用状况、表面粗糙程度、集水区等基础数据,设立交通可达性、土地利用程度、景观分级评价、生物适宜性评价以及土地敏感性评价作为评价因子,运用Arcgis分析软件叠加生成生物安全格局、景观安全格局、水源安全格局及面域安全格局。选取4种安全格局的核心部位作为框架,即生物栖息地刚性框架、核心景观区域、水资源保护框架和污染高敏感度框架,最后根据4∶2∶1∶3的权重叠加提取出该区的绿色基础设施核心框架。

通过提取出的绿色基础设施核心框架,来对重庆市北碚区的绿地系统进行升级。图2为重庆市北碚区2020—2040的绿地系统规划。其中,G1为公园绿地,G2为防护绿地,G3为广场用地,EG为区域绿地。

参考文献:

[1] 俞孔坚,李迪华,刘海龙.反规划途径[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赵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