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论文:肠道才是感受糖的器官

2020-10-14 22:26白二娃
电脑报 2020年37期
关键词:深入研究甜味剂甜味

白二娃

野生型和味觉基因敲除型小鼠都表现出对糖的偏好

糖是能量之源,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对糖都有着根深蒂固的依赖。为了控制能量摄入我们发明了“假”糖——号称能替代糖的各种甜味剂,还做出了无糖可乐等无糖饮料。但是人们好像还是不太喜欢人工甜味剂食品和饮料。

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人们对糖的偏爱真的是基于“甜”的味觉吗?近期,美国哥伦比亚大学Charles S. Zuker教授课题组发表在Nature上的一篇文章解答了这个问题。

通过对敲除甜味感觉基因的小鼠喂食等浓度糖和人工甜味剂的选择实验深入研究,发现了一条从肠道细胞经迷走神经到大脑双半球孤束尾核(cNST)区域的对糖反应特异性回路,能够不经过味觉神经独立激发大脑对糖分子而不是甜味或能量的偏好。之后对野生老鼠的实验也产生了同样的结果。深入研究这套回路后显示它只对葡萄糖、半乳糖和3-OMG有反应,而对于果糖和甘露糖及其他各种人工甜味剂没有反应。

这套回路的起点是肠道中最主要的葡萄糖转运蛋白(传感器):钠-葡萄糖-连接转运体-1(SGLT1)。这个转运蛋白在肠上皮和分泌细胞中表达,能够分泌多样化的激素和生物活性分子,且被认为在肠道和迷走神经之间也能发挥中转作用。在使用SGLT1抑制剂根皮苷后,迷走神经对葡萄糖响应显著下降。

这套传感系统确保了糖分子只有到达机体需要它们的地方才会出现信号,这样糖分就能被有效吸收和代謝消耗。换言之,“吃进肚子里的,才是自己的”,人工甜味剂虽然能骗过嘴巴,但却无法骗过这个“对自己肚子负责”的靠谱系统。这或许也能从某种程度上解释为何人工甜味剂已经有40多年历史但却始终无法替代糖。

猜你喜欢
深入研究甜味剂甜味
能抑制甜味的植物
甜味剂安全吗
甜味剂还是糖?这是个问题
百密一疏
高中数学方程求解教学思路研究
黄尾鸟的香味
黄尾鸟的香味
蚂蚁爱吃“糖”吗
怎样上好数学实践课